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的探讨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的探讨

2022-10-29 16:00:04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遵医行为差、不良膳食、缺乏运动、紧张、吸烟、酗酒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护理干预;冠心病;遵医行为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0-0469-02

实施合理、完善的护理干预对增加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住院次数十分重要。现针对我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探讨和总结如下。

一护理干预方法

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同时做好家属工作,以便得到配合、支持和督导有关治疗护理措施的落实。护理干预每月定期进行1次,每次0.5~1小时,连续半年。必要时加强环境管理,增加随访或电话交流。每次必须了解措施的落实情况。

1 健康教育

针对冠心病患者的文化水平、学习能力,选用适宜的方式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症状、病程、并发症、治疗原则、预防措施及影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抽烟、饮酒、生活无规律等)。列举不遵医行为导致严重后果的病例,让患者认识到遵医行为的重要性,使其自觉纠正不遵医行为。向患者发放一份《冠心病防治知识》,文化程度低者交代其家属讲解。

2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膳食。食用低脂肪、低胆固醇、优质蛋白食物。每日摄取总热量控制在合适范围:老年、妇女1600千卡,男性和体力活动女性2200千卡。如为肥胖者每天热卡减少1/3,每周减轻体重1~2斤,控制体重达到理想体重指数即18.5~22.9。提倡食用粗粮:全麦、大米、豆类、淀粉样蔬菜如土豆、南瓜等。少吃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和糖。限炸薯片、白面包、油菜、蛋糕等。烹调用油应使用植物油且每天不超过25克。忌动物脂肪及内脏、皮、螺、蟹和高钠食物。鼓励多食纤维素食物如每天蔬菜0.8~1斤,水果如苹果、李子1~2个等。肉、鱼、禽类每天3两左右,食鱼每周不少于2次。鸡蛋以每周2个为宜。注意定时、定量。戒烟。限酒每天30克以内。不暴食。不食难消化、过冷、过热、过酸、辣硬食物。同时,养成定时排大便的习惯。

3 运动指导

要求患者逐渐养成运动的习惯。当病情处于稳定状态时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自己的爱好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强度、频率和时间并制订出相应的计划。如:步行、打乒乓球、太极拳等。频率为每周3~5次,每天30~60分钟。注意在自我感觉好的时候进行。从低强度小动作开始,循序渐进,长期有规律地坚持,以运动后稍有出汗、感觉舒适、呼吸稍增快、但不影响对话为宜,未出现心前区不适、无力、气短等症状,早晨起床无疲劳感为宜。。必要时找运动伴侣一起参加,以提高运动乐趣。对肢体运动不便者或不宜上述运动者鼓励原地其它方式活动以达到相应效果。

4 服药的管理

在熟知病情和治疗的前提下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用药的原理、目的、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和坚持按医嘱服药的必要性,提高对长期、规范服用扩冠、抗血小板、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重要性的认识。对药物减量、停用或调换的指征反复说明和交代以保持治疗的规范化。对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反馈。对工作繁忙、容易遗忘者尤其要加强教育。保持电话联系,及时掌握治疗情况。

5 心理指导

心理指导首先与患者、亲属、邻居进行亲切交谈,了解患者的各种心理体验,对其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判断其改变的程度。然后针对产生的原因和表现采取解释、沟通、鼓励、安慰、保证、引导、宣泄等多种方式进行疏导,并让其亲属邻居学会掌握这些方法,已便随时根据情况与患者进行交流。情绪不稳定、易紧张、易激动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重要诱因。应多与患者交谈,了解其病情和心理变化,帮助其纠正错误认识、不良行为;细心解释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进展及预后,并提供冠心病的相关信息和知识,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指导患者心平气和、劳逸结合的工作、生活。对易激动、易紧张、情绪暴躁者,则设法解除形成的原因,利用类似情况导致不良后果的例子作为活教材进行讲清利弊、细心引导,使其懂得危害性,提高自我控制力,改变急躁、易怒的性格。对精神压力较大、焦虑、抑郁者用关怀、启发的方式帮助分析情况,找出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使其树立信心,消除不利的心理状态。鼓励与人交流,积极参加有益的集体和社会活动。对担心突发性心血管事件和并发症者,则正面讲解避免发生的措施,侧面多点介绍成功病例,帮助树立信心,消除不利的心理状态。对邻居或家庭关系处理不当者,耐心地劝导,消除彼此隔阂和误会,促进和睦相处,保持心态平衡。遇到因长期需要药费、劳动能力下降导致精神压力大者,则根据家庭、邻居及居委会背景,争取他们协助并解决其经济方面的实际困难。

6 病情观察

每人建立一份健康档案。耐心仔细地按照有关知识指导患者及家属养成在家中自行监测病情的习惯,采取考核的形式督促其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并定时测量,如:体重、血压、呼吸、脉搏,观察运动耐力等并做好记录。条件有限者适时到居住附近的卫生站进行有关观察。每次深入护理均详细询问、检查并记录病情及心身健康有关的各项变化和护理治疗落实情况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护理和下次护理时参考。

7根据个体差异分别指导

冠心病患者不单是冠状动脉病变而是常常伴发全身性血管损害以及多系统功能损害;患者所在的家庭和存在嘈杂、潮湿、不卫生、通风差、温差大状况,这些因素往往导致病情难以控制或反复甚至较大的波动。所以,我们认为在进行护理过程中除按冠心病常规护理外,必须对照存在的问题实施针对性护理。如:眼与耳问题着重进行运动、眼保健操及避免噪音环境护理;呼吸系统问题着重进行禁烟、空气、注意季节变化、呼吸肌功能锻炼护理;消化系统问题着重是饮食指导和情绪调节。心血管系统问题着重是服药及环境管理、病情观察和饮食指导;骨骼肌肉、生殖内分泌、神经系统问题着重是运动指导、物理治疗和心理调整;皮肤问题着重是环境管理、注意皮肤卫生、避免接触刺激物等;焦虑、抑郁、精神病性问题着重是心理护理、运动指导等。只有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不同指导,针对什么症状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二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不合理,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患者往往由于对病因过多的思考,对其转归、预后心里无底,对反复发作难以理解,周围人群中因冠心病心肌梗死而导致预后不良等现象容易形成难以抹杀的阴影,对药物的安全性缺乏了解以及长期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等常常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改变而表现出各种症状并因此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护理干预前绝大多数患者对相应知识缺乏了解,也不清楚冠心病会导致一系列的心身健康问题。所以我们采用恰当的护理干预方法,通过耐心、反复、有效的健康知识传授和病情的讲解,使患者逐步懂得合理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心理调整等科学的生活习惯和规则全程用药的重要性,使其遵医行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能够很自觉地接受科学的治疗和护理,其信心和保健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护患关系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更有利于家庭督导机制的形成,使护理计划进一步得到实现。

总之,护理干预可以重塑患者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冠心病患者病情得以控制和延缓。以上这些护理干预方法值得推广。


推荐访问:冠心病 干预 护理 患者 探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