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观后感,一个人奥林匹克观后感(实用8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观后感 > 文章内容

奥林匹克观后感,一个人奥林匹克观后感(实用8篇)

2023-12-10 12:44:01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奥林匹克观后感,一个人奥林匹克观后感(实用8篇),供大家参考。

奥林匹克观后感,一个人奥林匹克观后感(实用8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观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奥林匹克观后感篇一

我看了一部感人的电影叫《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此部电影讲述了跑步冠军——刘长春的故事。

在1931年华北运动会上,刘长春获得200米跑步的冠军,战胜了日本队员,日本所以不服气而对东北发起战争。日军把重要政治机构占领后,张学良校长要求解散东北大学。

刘长春代表中国,和他的教练坐船去美国洛杉矶参加第十届奥林匹克。刘长春在船上加紧运动,而教练把他的练习时间从6小时减少到3小时。刘长春很不习惯。一天教练让他和外国人跳交谊舞,让外国人明白中国并不弱小,可他就是不去,偷偷跑去练习。此时,外面正好下着倾盆大雨,刮着暴风,他也要坚持练,海水一次又一次地把他冲倒,也不向困难屈服……因为天公不作美,船要停泊在附近的一个港口停留,停了6天,最终又起航了,但再快的速度也不能按时到达,教练想了个办法,让船直达洛杉矶再去旧金山。

经所有旅客同意后,最终按时到达,刘长春以最快的速度跑到了体育馆,参加开幕式。1932年7月31日是,100米赛跑开始了,刘长春因没有经验而未上线,有些中国官员让他不要比200米了,免得又被人笑话,但刘长春没有这样做,仍继续参加,绝不放弃中国奥林匹克破天荒第一次。比赛中他打破0的突破。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差点落泪了,太感人了!尤其是去洛杉矶的那一段,曾有日本人要把他收买,给他很多好处,但他不受任何影响,只替中国参加比赛,他的媳儿都不管,整天想着跑步,为国争光。这都出自于他的一颗浓厚的爱国之心。让我们都向他学习吧!归根结底,我此刻只想说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奥林匹克观后感篇二

这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全世界都在沸腾。奥运占据了我的业余

生活

,每四年我都要放纵一下自己,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盯着屏幕搜索,饭可以不做,有

什么

吃什么,家务活可以不干,干脆等到奥运节目结束后再干。

每天最不想见而又必须见的“白主持”,叫我“

”、“恨”有加。他的文思泉涌、灵牙俐齿使我这种也靠嘴吃饭的人感到绝望。他的每次近乎完美的评论,让我觉得他离我太远,超过了奥林匹克,倒是宁辛亲切的笑容,激动的`泪花让我体会到了发自内心的真诚与真实。

赛场上的奥运健儿让我们真正领会了奥林匹克精神。勇敢、顽强不足以概括高凌、张军的一往无前;自信、稳健不能揭示熊倪、伏明霞的心路历程。他们十几年不懈追求的目标给我们的一生做出回答。这是超越个人的力量,这是超越同界的竞争,精神带来了

心灵

的净化和全世界的合音。

-->

奥林匹克观后感篇三

我校党支部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观看的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本片的主人公----刘长春。他是辽宁大连人,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母亲早年去世,父亲以给人搽鞋谋生。他从小热爱跑步,是个短跑天才,得到过许多奖项。他于1928年进入了东北大学读书,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100米比赛中,以10秒8的优异成绩战胜了两名日本选手,鼓舞了当时的局势。

1931年,东北三省沦陷,被日本侵占并命名为“满州国”。1932年,日本军想要他代表“满州国”去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憎恨日本人的他没有答应,机智地从日本人那里逃了出来,找到张学良将军,在爱国张学良将军的资助下,刘长春成功地踏上了去美国洛杉矶的油轮。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使他疲惫不堪,虽然最终没有能在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得到名次。

我仍地沉浸在电影所展示的画面里,被刘长春的那种热爱祖国、热爱体育的精神:永不放弃,为中华民族争气,为中华民族争光的精神所感动着,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种不甘落后、不甘屈辱的坚定意志在闪烁!他虽然没有亲自到战场上去英勇杀敌,但他在1932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一次向全世界展示出了中国人民勇于拼搏、永不放弃的崇高精神,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英勇的战士,更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20xx年8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凝聚了许多中华儿女的血泪努力啊!“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表现了我们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的向往与热爱。今天将不会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奥林匹克。我们将用所有的痛失与感慨都化为一种顽强的、不甘落后的体育精神,用健壮的身躯奔跑在世界之林,代表十三亿中国人站在奥林匹克的跑道上。

奥林匹克观后感篇四

今天观看了一场爱国主义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影片讲述了1932年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刘长春,历尽千辛万苦,单刀赴会参加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的传奇故事。

看完影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不断回荡着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刘长春奋力奔跑的画面。奔跑就是贯穿这部影片的主旋律!电影把刘长春的硬汉形象塑造得入木三分。在日寇入侵的年代,拥有一腔爱国热忱的他没有放弃跑步,激昂的斗志充满了荧屏,让人看得热血沸腾。我不觉想起羽泉的那首歌《奔跑》:“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把浩瀚的海洋装进我的胸膛,即使再小的帆也能远航……”。电影中很多镜头都令我难以忘怀,其中有三段情节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第一段是刘长春拒绝代表日本扶植的满洲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逃出日寇魔爪,冒险与修鞋匠父亲离别的场景:汉奸的监视使父子俩不能相认,父亲故作不经意间恰到好处地说:“跑到哪也不能跑到日本人那里当汉奸…”、“出门在外,凡是都得自己拿主意…”这段话饱含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期望和离别时的难舍。紧接着是刘长春和妻子在火车站离别的场景:怀孕的妻子赶到火车站,因为日寇的搜查,妻子苦寻不到刘长春,直到火车发动了,才看到车窗里的刘长春。两人打了一个照面,来不及说上一句话,妻子在月台追着火车喊:“我有孩子了!”火车渐行渐远,两人热泪盈眶。日寇侵华这段熟悉而屈辱的历史,令我心里涌现出一种强烈的爱国冲动。电影情节细腻的处理,塑造了刘长春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引起了我情感上的共鸣,浓重的压抑和悲情揪住了我的心,我几欲落泪。

第二段是刘长春为了及时参加比赛不顾教练的劝阻与美国人打赌的场面。我相信在看到刘长春在湿滑的甲板上奔跑的那十几秒钟,观众是多么的揪心,心中有一种和刘长春一样的信念“一定要赢”。当船长说“刘长春赢了”我仿如影片中现场的观众一般亢奋、激动。当时就想和大家一起欢呼雀跃。当刘长春及时赶至奥运会开幕式的那一刻:凶残的日本鬼子没能阻止他,穷困无助的生活没能阻止他,强劲的太平洋风暴没能阻止他,漫天的乌云突然消散了,在张学良将军的资助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刘长春终于来了,他代表四万万同胞来到了奥运赛场。霎那间,拨云见日,花开月明!看台上,当地华侨骄傲地挥舞着“中国人来了”的标语,振奋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段是刘长春参加奥运比赛的场景。百米大赛前,刘长春保持着与上届奥运冠军成绩相同的中国百米记录10.8秒,而且同组实力不俗的日本选手还是他以前的手下败将,这让国人对他充满了期望,他自己更是信心百倍。前半程的领先更是让人充满期望,可惜后半程体力不支,功亏一篑!失利后,刘长春面无血色,轰然倒地!我们的英雄壮志未酬!正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失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斗志,失去拼搏的勇气!百米失利让无能的南京政府再度退缩,甚至发出电报要求刘长春放弃随后的200米比赛。然而,失利并没有打垮我们的英雄,刘长春恳请教练让他继续参加比赛的那段话深深打动了我——“你说这是全世界的奥林匹克,你说我代表的不是我个人,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我现在代表国家我来了,这是我们第一次啊!难道我们就因为不能取胜,我们就应该放弃毁掉这宝贵的第一次吗?难道就因为第一次失败,我们就应该受到蔑视和侮辱吗?难道我们只是为了取胜才来参加奥林匹克的吗?我们的国家正遭受着侵略,我们的民族正经受着战争的苦难。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比任何时候更需要骨气,更需要尊严,更需要奥林匹克!”、“我不会放弃比赛,就是死,也不会放弃!”真情流露的这段话把整部影片推向了高潮,现场观众禁不住泪流满面。我们的英雄目光坚毅果敢,话语铿锵有力!“就是死,也不会放弃!”——这是倔强不屈的精神,这是勇往直前的壮志,这是我们打不垮的民族脊梁!

影片恰到好处地在刘长春200米比赛起跑的那一瞬间结束,画面定格在他起跑的英姿上。我身边的观众在议论:“到底赢了没有啊?”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刘长春在困难重重、历尽艰辛、舟车劳顿、体力尚未恢复的时候仓促上阵,比赛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其实,这时候刘长春是否取胜已经不重要了。

正如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先生的那一句名言——“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这就是奥林匹克思想的精髓。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在我们国家和民族饱受侵略和欺辱的年代,刘长春能够站在奥林匹克的跑道上,向全世界表达中华民族不屈不饶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胜利!

生命在于运动!刘长春不屈的奋斗历程,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我感触到了生命的真谛,我看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口号,看到了重在参与、贵在坚持的体育精神,看到了炽热的爱国情操,看到了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

时隔76年之后,伟大的祖国成功举办了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并以51金的优异成绩傲居金牌榜首位,令全世界惊叹!只可惜刘长春前辈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他在天之灵肯定在为祖国的强盛而自豪。当今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牢记刘长春不屈不饶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勇者无惧!缅怀中国奥运先驱刘长春!

奥林匹克观后感篇五

今天,我在网上观看了《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这部电影,它让我深有感触。

这部电影讲了一个叫刘长春的人,他热爱跑步,也有一副好身材,被别人称为“短跑王”。他的梦想是为国争光,参加奥林匹克。为了能参加奥林匹克,他不得不含泪向父亲和妻儿告别。他一路躲过关东军的搜查,通过张学良将军的资助,经过海上漂泊的23天,终于代表中国人站在了奥林匹克的跑道上。他为中国人敲开了奥运大门,虽然只有他一人,但他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

在刘长春身上,体现的是一颗永不服输的精神,它深深地把我震撼。再看看我自己,我总是很难持之以恒地把一件事做完。就拿练字来说吧,我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妈妈在身边监督着,我就把字写漂亮点。可一旦没有了妈妈的督促,我便“刷刷刷”几笔了事。为此,我没少挨家长的批评,可仍然我行我素,老毛病时好时坏。我缺少的就是坚持啊!

和刘长春一比,我惭愧得无地自容。刘长春是多么地勤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不论刮风下雨都在努力地练习。我暗暗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坚持不懈,做一个有毅力有恒心的孩子。

我一定要向刘长春学习呀!

奥林匹克观后感篇六

故事发生时离我们也算久远了,在东北战争时,张学良当东北大学校长时代,其中有一个人叫刘长春。宣传单里是这样介绍他的:

1932年

他——刘长春

他——一个人必须刻服难以想像的艰难险阻

他——代表四亿中国人站在奥林匹克的跑道上

他——要庄重的向世人表达中华民族不甘屈辱、不甘落后追赶世界的意志。

这已是电影内容最好地概括了。宣传单上还特别提醒观众要自备笔记,认真写好观后感。对于观后感地话,也许每个人地感受都不一样,每个人地思想层次都不尽相同。但我想每部励志片地目地都只是为了让观众真真正正地懂得一些,然后把懂得地不露声色地表现出来。我不明确什么才是体育精神,什么才是爱国主义,也并不是所有地人都叫刘长春。我们地付出不像某些人那么伟大,毕竟伟大是要讲条件地,但我地心中都坚持为中华儿女加油。当刘长春为了能如期参加奥林匹克,要求船长改航,而条件是必须征得所有旅客地同意。最后一个美国人坚决不同意,原因很讽刺:堂堂这么大一个中国抵挡不住一个小日本地侵略,他在华辛苦建起地工厂一夜被毁,中国只是东亚病夫,不值一帮。他们决定以跑为赌。11秒地时间是乎在凝结,一种与刘长春感同身受地不能输地感觉油然而起,心中不停地为他加油。他地奔跑激动着含满泪花地双眼。当宣布刘胜时,幕前幕后都响起了自发地掌声,仿佛他已站在奥运领奖台上一样。

电影最后结束时定格在刘长春奥林匹克比赛时地一个奔腾动作。它留给我们很大地思考空间,到底刘在比赛中取胜没有?借助刘地一段话:难道说只为了取胜才参加奥林匹克吗?难道说因为不能取胜就不参加奥林匹克吗?如果你们真地想知道答案,让我告诉大家:刘长春赢了,至少他在我们中华儿女地心目中赢得无比光彩夺目,更重要地是他把中国地国旗首次飘扬在奥林匹克地上空。让我们都来记住这位奥林匹克地先驱——刘长春。

奥林匹克观后感篇七

北京在奥运之火缓缓熄灭后,第24届冬奥会闭幕式结束,为期17天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随之正式落下帷幕。

北京冬奥会是一次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聚,大家在北京共度难忘中国年。如果说开幕式是这场欢聚惊艳世界的开始,那闭幕式便是大家依依惜别后“一起向未来”的起点。

延续开幕式“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于20日晚20时启幕。

闭幕式从空中闪亮的大雪花火炬开始,恰似开幕式结束时定格的那一刻。孩子们手持绚烂的雪花花灯,点亮场地上的“冬”字会徽,寓意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闹花灯”的传统。

在斑斓炫丽的色彩中,十二只巨大的冰鞋,载着孩子们飞舞滑行。冰鞋采用了“十二生肖”的造型。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十二生肖”把中国农历新年的美好祝福传递给世界。

当巨型“中国结”图案出现在场地中央,伴随着经典之作《欢乐颂》欢快喜人的旋律,各代表团运动员代表依次入场,“鸟巢”刹那间成为欢乐的海洋。中国体育代表团闭幕式旗手高亭宇肩扛另一位旗手徐梦桃,后者高高挥舞着国旗,在人群中甚为耀眼。

依照传统,越野滑雪女子30公里集体出发(自由技术)项目和越野滑雪男子50公里集体出发(自由技术)项目的颁奖仪式于闭幕式上进行。在全世界的注视下,挪威选手特蕾丝·约海于格和俄罗斯奥委会队选手亚历山大·博利舒诺夫领取了属于自己的金牌。

在闭幕式上向志愿者致敬,这一环节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创,之后成为奥运会闭幕式的传统。每一位志愿者,都是一片温暖了这个冬天的雪花。

短片《温暖的雪花》,留下了他们为世界来宾服务的笑脸和瞬间。“点亮我,温暖你”,每一位冬奥志愿者用自己的付出,温暖和照亮他人。

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

中国古时候,当亲朋好友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相赠。柳,因同“留”,有惜别和盼归之意。折柳寄情,从两千年前的古老诗歌,一直吟唱至今。

柳絮是离别的愁绪,也是生命延续的种子。它们飘到人手中,变为晶莹发光的柳枝。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怀抱银色的柳枝向场地中央汇聚。延续千年的“惜别怀远”、“折柳寄情”,在“鸟巢”传承。

当光束由白转绿,场地都被染成了青嫩的绿色,就像这世界从疫情的伤痛与苦寒的隆冬中,进入生机勃勃的春天。

来自河北阜平县山区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在开幕式上感动世界。当孩子们在闭幕式上再次唱响奥林匹克之歌,奥林匹克会旗缓缓降下。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北京市市长陈吉宁、意大利举办城市市长同时登台,完成交接旗仪式。

2026年冬奥会,将由意大利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佐两座城市联合主办。两座城市,分别象征着城市和山川。

米兰,一座活力四射、日新月异的城市,以设计和时尚之都闻名于世界。科尔蒂纳丹佩佐,由雄伟的山川环绕,被称为多洛米蒂山脉的珍珠。

两个年轻人翩翩起舞,分别象征着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佐。和谐的共舞,体现了人类和自然间彼此尊重、相互对话的重要性,也向全世界发出了新的邀请:四年后,意大利再见!

在北京冬奥组委主席蔡奇致辞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登台宣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

奥林匹克观后感篇八

星期六上午十点,我在三峡影都看了一部感人的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此部电影讲述了跑步冠军??刘长春的故事。

在1932年华北运动会上,刘长春获得200米跑步的冠军,战胜了日本队员,日本因此不服气而对东北发起战争。日军把重要政治机构占领后,张学良校长要求解散东北大学。

刘长春代表中国,和他的教练坐船去美国洛杉矶参加第十届奥林匹克。刘长春在船上加紧运动,而教练把他的练习时间从6小时减少到3小时。刘长春很不习惯。一天教练让他和外国人跳交谊舞,让外国人知道中国并不弱小,可他就是不去,偷偷跑去练习。此时,外面正好下着倾盆大雨,刮着暴风,他也要坚持练,海水一次又一次地把他冲倒,也不向困难屈服……因为天公不作美,船要停泊在附近的一个港口停留,停了6天,终于又起航了,但再快的速度也不能按时到达,教练想了个办法,让船直达洛杉矶再去旧金山。经所有旅客同意后,终于按时到达,刘长春以最快的速度跑到了体育馆,参加开幕式。1932年7月31日是,100米赛跑开始了,刘长春因没有经验而未上线,有些中国官员让他不要比200米了,免得又被人笑话,但刘长春没有这样做,仍继续参加,绝不放弃中国奥林匹克破天荒第一次。比赛中他打破0的突破。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差点落泪了,太感人了!尤其是去洛杉矶的那一段,曾有日本人要把他收买,给他很多好处,但他不受任何影响,只替中国参加比赛,他的媳儿都不管,整天想着跑步,为国争光。这都出自于他的一颗浓厚的爱国之心。让我们都向他学习吧!归根结底,我现在只想说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推荐访问:奥林匹克 观后感 实用 奥林匹克观后感 一个人奥林匹克观后感(实用8篇)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观后感300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