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工作机制6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网络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工作机制6篇

2023-04-29 19:06:03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篇一:网络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工作机制

  

  街道网络舆情管控处置工作制度

  街道网络舆情管控处置工作制度

  为及时全面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准确掌握网络舆情,科学分析研判,有效应对处置,不断提高网络舆论引导水平,为街道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互联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上级部门意识形态相关指示精神,不断提高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话语权、管理权。服务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工作布局,形成上下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为街道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舆论保证。

  二、落实主体责任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科室、各社区对涉本科室、本社区的网上舆情应对处置工作负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各科室、各社区主要负责人要带头抓网上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

  街道基层党的建设办公室作为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在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领导和指导下,牵头协调派出所、维稳等相关部门,指挥部署网上各类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督促指导涉事各科室和各社区做好网上典情应对。

  三、建立管控机制

  1.建立舆情分析研判机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党工委、办事处中心工作推进过程中,针对有可能形成舆情的热点

  难点问题进行风险点排查,综合研判,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实现管控前移。建立网上舆情分析会商制度,定期召开调度会,班子成员、各股室、社区参加,听取舆情汇报,对近期舆情发展态势进行评估,研究分析网络舆情发展态势,收集排查网上舆情风险点,做好预警提示和舆情预案。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召集会议,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出应对处置意见。

  2.建立舆情监控机制。各科室、各社区要建立健全网上舆情信息日常监测制度,密切监测具有新闻舆论和社会动员功能的各类网站、手机移动端、微信群等网上信息传播载体,及时掌握辖区舆情动态,收集可能引发网上重大舆情的突发公共事件、热点敏感问题、紧急灾情疫情、重要社会动态等信息。逐步形成全街道上下贯通、纵横交织、全面覆盖的舆情监控网络。

  3.建立舆情信息报告制度。构建高效快捷通畅的舆情信息报送机制。各股室、各社区至少要确定1名舆情信息联络员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发现重要舆情按下列原则进行:发生重大网络舆情,要在半小时内上报办公室、分管领导、街道党工委;

  一般舆情须在当日上报办公室和街道分管领导。

  宣传委员要发挥网上舆情信息枢纽作用,履行舆情信息收集汇总和值班值守职责,承担涉及全街道的网上舆情监测、汇集、研判和上报等工作。较大及重大网上舆情,及时上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并通报涉及股室或社区主要负责同志;

  一般网上舆情,先行涉及股室或社区调查核实、妥善处置。涉及股室或社区有关调查处置情况,要及时向办公室和分管领导、街道党工委进行

  反馈。

  4.建立重大舆情快速应对处置制度。各股室或社区出现重大舆情,要立即召开相关单位负责人会议,听取情况汇报,核实舆情信息,分析研判舆情形势,制定处置及舆论引导方案,启动重大舆情应急预案。涉及股室和社区要第一时间掌握事件动态,妥善处置事件,坚持“网上问题、网下解决”,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网上舆论引导,确保舆情平稳化解。

  5.建立健全网络发言人制度。各股室、各社区要抓紧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确定1名网络发言人,做好网络发布工作,坚持“谁发言、谁负责”原则,通过各股室、各社区政务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公开回应网民关切,做好解疑释惑工作,避免或减少网络舆情的发生。

  6.建立重大舆情总结评估制度。各种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等重大网上典情应对处置结束后,根据舆情的应对处置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对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

  对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股室、各社区要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划分。要充分认识建立网络舆情监管联动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实际,研究制订本科室、本社区的具体实施方案,不断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切实掌握网络舆论工作的主导权。

  2.加强培训,提升素养。推进党员领导干部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突出分层次、分类别培训,提高街道及社区工作人员舆情分析、研判、应对能力。定期组织学习《网络安全法》,深入学习互联网和新媒体知识,准确把握网络舆论规律,与公众建立良性信息互动,实现舆情正确导向。

  3.严格执行,严肃纪律。各股室、各社区要严格按照要求,切实做好网络舆情信息报送工作。凡发现重大突发性事件、重要社会动态、紧急灾情以及其他重要紧急舆情信息,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如实上报,不得迟报、漏报、瞒报、压报。信息上报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做到内外有别。

  4.完善机制,健全考核。网上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意识形态责任制目标考核体系,实行责任追究。对涉网上舆情处置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纪依法问责。要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对各股室、各社区舆情应对处置及信息反馈情况定期进行通报,结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年终效能考核。

  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名校长和骨干校长的管理办法

  近年来,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持续实施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评选培训几批中小学名校长、骨干校长(名校长后备)培养人选,促进了中小学校长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力推动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骨干校长队伍,进一步加强对泉州市已有中小学名校长和骨干校长过程性、发展性评价,督促其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引领、示范、辐射作用,经研究,决定对泉州市已有中小学名校长和骨干校长实行动态管理,具体管理办法如下:

  一、管理对象

  我市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幼儿园,下同)现任

  校级领导,且参加过中小学名校长、骨干校长(名校长后备)培养工程培训并完成培养周期规定的任务,经培训机构考核合格、教育主管部门确认的福建省中小学名校长、泉州市中小学名校长,以及获得培训结业证书的福建省中小学骨干校长(名校长后备)。同一位校长有多个称号的,都要填报信息,但应选择其中一个称号进行考核。

  二、考核周期

  每两年为一个考核周期,第一个考核周期(2017.9.1-2019.8.31),今后考核周期以此类推。考核期内,被教育行政部门确认为名校长或获得骨干校长(名校长后备)培训结业证书的视同考核合格。

  三、考核指标

  被管理对象任职期间,应达到以下指标要求: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热爱教育,师德高尚,依法治校,公正廉洁,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办学质量社会公认度高,任职期间学校获得文明学校、素质教育先进校等综合性表彰。

  2.坚持工作在教学一线领导岗位,及时了解和掌握一线教学动态,发现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应对的措施和办法。坚持听课评课活动,每年听课评课不少于50课时,并有比较详尽的听课评课记录。

  3.不断钻研学校管理、教育理论,组织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在

  学校管理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省名校长应主持过市级及以上研究课题,省骨干校长(市名校长)应主持过县(市、区)级及以上研究课题,研究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办法和措施,促进教育管理和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4.认真总结自己在学校管理、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经验,积极撰写学校管理、教改理论研究文章。省级名校长每个考核期要撰写1篇以上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论文或论著,在CN刊物上发表;

  省骨干校长(市名校长)每个考核期要撰写1篇以上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论文或论著,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5.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省级名校长每个考核期要参加不少于1次省级及以上送教下乡下校活动,2次市级及以上专题讲座或教学公开课(观摩课);

  省骨干校长(市名校长)每个考核期要参加不少于1次市级及以上送教下乡下校活动,不少于2次县级及以上专题讲座或教学公开课(观摩课),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和培训机构做好培训工作,并将相关视频、光盘等作品上传教育网站优质教育资源库,传播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考核对象每个考核期应向所属教育主管部门提交一份关于师资队伍管理方面的建议。

  6.所属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安排,为考核对象创造平台。考核对象认真完成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赋予的相关任务,积极主动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有意识地培养中青年后备干部,在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名校长、骨干校长的示范引领、指导培养作用。每位名校长、骨干校长

  每个考核期至少要结对帮扶一所学校、指导培养2名以上中青年后备干部并取得明显成效。

  7.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学习能力,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按规定参加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完成规定学时数。

  四、考核结果运用

  1.名校长和骨干校长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考核总分折合为100分计算,总分90分及以上为优秀,60-8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师德表现情况“不合格“或单项得分低于所占分值60%,等次评定为“不合格“。

  2.考核结果可作为组织人事部门对学校领导任职、聘用、晋升考核依据;

  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名校长和骨干校长在职称评聘、外出考察、名校挂职、高端培训、学术研究、专题讲座、评审专家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

  另外,有条件的县(市、区)可根据考核周期和考核情况为考核合格及以上的名校长、骨干校长发放奖励金,对同一个人有多个称号的(含教学名师、学科教学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按其本人所确认的最高称号给予奖励,不得累加发放。

  3.已经办理退休手续的、调离学校的、学年度病(事)假累计超过半年的、党(政)纪处分期未解除的不参与考核,和考核不合格者一样不享

  受相关待遇。

  4.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以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调查核实后,报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按权限研究决定后取消相关待遇、撤销称号并收回证书。

  (1)存在《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中规定的有悖师德的20种行为之一,师德考核不合格的;

  (2)存在《福建省学校安全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第十三条第(三)、(四)款情形的;

  (3)年度考核不合格的;

  (4)违法违纪,存在渎职、失职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

  (5)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应当取消其名校长、骨干校长资格的。

  五、考核办法

  1.中小学名校长和骨干校长所在学校应成立考核评议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家长代表、挂校责任督学等有关人员组成(本人回避),对考核对象进行日常管理和基础考核,并建立考核对象的成长档案,同时指定专人进行管理。泉州市教育局、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成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对考核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和定期督导考核。

  2.每个考核周期结束后,考核对象应填写有关考核表格并提供相应的佐证材料,所在学校考核评议小组审阅考核对象提交的材料,并组织本校教师、学生(或学生家长)对考核对象的办学管理水平和师德廉政表现进行满意度测评,根据材料审阅和测评情况,实事求是提出考核的初步意见

  报送所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所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征求有关科室意见后确定考核结果,公示无异议后于10月15日前,将加盖公章汇总表(市直学校含双面打印的考核表)报送我局人事科及泉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备案,其他材料由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各市直学校留存备查。

  3.泉州市教育局各有关科室(直属单位)、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所在学校要统筹安排,为名校长和骨干校长发挥作用提供平台、创造有利条件,可将他们的课程、讲座目录上网开设网络选课平台;

  要积极组织他们开展送教送培、讲座展示等帮扶活动,不断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4.因调动、职务变动或其他原因,不能履行相关职责的,由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市直学校)提出,报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核实后撤销其相应的称号并收回证书。

  5.在考核过程中弄虚作假或故意干扰考核工作的,经查实后将追究本人及有关人员的责任,并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理。

篇二:网络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工作机制

  

  意识形态工作机制

  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机制抓好意识形态方面工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有责任担当,确实肩负起政治责任。二是要有压力,把压力转化成工作动力,切实把握好座谈会、研讨会、课题、网络等工作的政治方向。三是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政治鉴别力,保证在各项工作中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

  一努力构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格局。要站在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站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全局高度,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努力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格局。各级党委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更高的位置,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经常分析意识形态领域的动态动向,正确判断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应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切实肩负起抓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要经常分析研究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强工作指导,提出具体要求,强化督促检查。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特

  点和规律的认识,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要坚持党管

  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始终抓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不断提

  本思想理论基础,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动摇,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高举起来,打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政治基础,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动摇,不断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神聚气,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坚持抓住公民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不动摇,使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始终高扬主旋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多出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三努力在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上下功夫。改革创新是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动力。要在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善于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与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与解决个别性、群体性的思想认识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做好政治理论的宣传教育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个别谈心、耐心疏导、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等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入情入理、潜移默化。要适应现代传播方式发展的新趋势,高度重视和积极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着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倡导积极的、支持有益的、改造落后的、抵制腐朽的、打击有害的,大力传播健康文化,坚决清除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努力运用互联

  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建设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平台。要在创新途径上下功夫,充分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文化活动室、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等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使人们在接受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

  素质,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优势,寓教于乐、寓教于游,使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受到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利用和借鉴群众自发开展活动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使意识形态工作的渠道不断拓展、活力不断增强。

  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工作机制

  (一)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培训机制。

  工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举办两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专题学习,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学当中,对职工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培训中加强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

  (二)意识形态工作情况通报机制。

  通报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发展和思想实际,客观分析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为各工会职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决策参考,起到把方向、打招呼、划底线、守阵地、防侵蚀的作用。

  (三)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工作机制。

  加强网络监控和舆情研判,完善网络舆情处置机制,落实网络舆情阅办制度,加强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

  (四)综合检查和机制。

  每两至三年开展一次综合检查。按要求上报市委检查结果。

  为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工作,坚决抵制宗教思想和分裂思想对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侵蚀和渗透,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牢占领党的阵地和教育阵地,确保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现结合反分裂斗争实际,制定意识形态领域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意识形态是管方向的,不能有丝毫含糊,更不能有半点马虎,掉以轻心。一定要深刻领会中央文件精神,强化责任感,提高警觉性,决不能在意识形态工作上失职,出问题。要把意识形态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做好思想引领,切实把握好社科工作的正确政治导向,对错误的、苗头性的言论或行为,要旗帜鲜明地加以制止,加以反对。

篇三:网络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工作机制

  

  意识形态工作舆情机制方案

  为了更好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建立一套舆情监控机制。具体方案如下:

  1.建立舆情监控团队,负责对各种媒体平台的信息进行监控、分析和研判,及时发现和掌握有关我们工作的信息动态。

  2.采用先进的舆情监测技术和软件工具,包括搜索引擎、网络爬虫、即时通讯等,实现对各种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及时监控和把控。

  3.对监控到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和分析,及时发现舆情问题,以便制定相应的应对和反应措施。

  4.建立一套信息反馈机制,将监控到的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加强内部协同配合,确保舆情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

  5.加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保护监控到的信息不被泄露,维护国家和政府的声誉形象。

  以上是我们的舆情监控机制方案,我们将积极贯彻实施,不断完善和优化,确保工作的有效性和成效性。

篇四:网络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工作机制

  

  XX区红十字会意识形态舆情管控处置制度

  XX区红十字会意识形态舆情管控处置制度

  以下是网友发布的《XX区红十字会意识形态舆情管控处置制度》,所属材料范文类文章,欢送阅读参考!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区红十字会意识形态领域舆情的处置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妥善处置负面舆情,维护和谐稳定,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根据《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法》等文件,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中的舆情,特指可能或已经对区红十字会形象产生影响的网络负面报道和负面言论。网络舆情的处置与管理,是指对涉及区红十字会各项工作的新闻报道或评论所引发的反响、言论、评论等综合舆论情况进行监测、研判、预警、处置和引导等。

  第三条

  区红十字会要安排一名负责人分管网络舆情工作,配备一名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同志担任网络信息员。

  第四条

  建立健全区红十字会意识形态舆情预警机制,各科室要通过报送、人工搜索等方式,争取第一时间发现各类舆情。

  第五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分管领导,重大事件报告主要领导。与此同时,向办公室报送舆情信息,需要上报上级的舆情由办公室统一负责。

  第六条

  建立突发事件舆情研判机制,成立由党组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的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小组。综合分析出现的舆情和工作人员思想动态,准确把握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和解决措施。

  第七条

  突发事件、网络热点事件或意识形态事件发生后,由党组书记第一时间召开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小组会议,对事件性质、舆情走势、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准确地评估,研究部署应对之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防止延误发酵。同时做好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联动,通报情况,协同处置。

  /2第八条

  重大群体突发事件、敏感事件、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报告、新闻通稿、须经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审批,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需要对外披露信息时由院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发布。

  第九条

  实行网络舆情处置与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意识形态舆情处置纳入考核体系。对迟报、瞒报和漏报网络舆情,失职、渎职、擅自发布虚假信息报道,导致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对有关责任人追究责任。

  第十条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具体内容由X红十字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XX区红十字会意识形态舆情管控处置制度》由网友投稿分享,本页面最后一次更新时间为2022-11-09,仅供参考,下载后可根据需要自行编辑修改。

  相关文章

  《残疾人宣传文化工程暂行管理方法》:为做好十三五期间残疾人宣传文化工程〔彩金工程〕,按照《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方法》〔财预〔2022〕230号〕和《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管理暂行方法》〔财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承诺书》:为了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深入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XX党委班子全体成员在会上作了讲话。先下手为强,以忠诚为本,以忠诚为先。要认真

  《公司无形资产管理方法〔国有企业适用〕》: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无形资产管理,切实维护公司权益,防止无形资产流失,提高无形资产的使用效益,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公司资产管理制

  /2

篇五:网络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工作机制

  

  最新网络舆情处置工作方案(4篇)

  网络舆情处置工作方案篇一

  本预案适用于各类敏感网络舆情的处置工作。

  1、属地管控,各负其责。局党组、局属各单位领导班子对本部门本单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负首要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处置工作。

  2、快速反应,妥善处置。要第一时间发现、研判、处置网络舆情。要坚持“双处置”,即网下网上同步处置,网下治本、网上治标,积极解决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积极妥善做好社会舆论层面的回应。要按照“三同步”的原则,切实做到事情应急与新闻应急同步部署、处置工作和对外发布同步研究、处置授权与发布授权同步安排。

  3、分级响应,有序应对。根据网络舆情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大小,针对不同等级的舆情,坚持分级应对的原则,采取不同应对措施,提高效率,注重效果。

  成立嘉祥县城市管理局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xx同志任组长,分管副局长xx任副组长,科室、执法大队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综合执法局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马xx同志担任,xxx同志担任舆情管理员,具体负责网络舆情的监测、研判、提出处置建议。

  领导小组:负责审定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督导、考核有关单位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统筹、协调有关单位落实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

  局办公室:参与网络舆情的检测、研判,统筹协调各镇办和区直部门处置相关敏感网络舆情。

  局属单位、机关各股室:负责具体处置涉及本单位、本部门的网络舆情。

  1、黄金xx小时法则。力争第一时间发现伤舆情,赢得话语权。第一时间上报县xx办。

  2、信息公开原则。根据网民的质疑和提出的问题,及时引导民

  众舆论。

  3、主动处置原则。突发事件中,主动与民众沟通,并适时进行权威讨论,通过释疑赢得公众。

  1、建立舆情发布机制。选择具有丰富的经验的工作人员,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中,根据必要性,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发布会,或者联系媒体接受专题采访等方式主动回应。

  2、发挥舆论影响力。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及时发布专业、权威、客观的评论性内容,引导负面情绪趋于平和与理性。

  3、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员制度。县城管局各执法大队配备一名舆情信息员,实时监控舆论发展动向,负责舆情信息的采集上报工作,同时及时回应处置县xx办的工作指令任务。

  1、迅速调查核实,及时上报,积极沟通。迅速组织调查,核查事实,及时上报党组和上级部门,并报送县xx办。

  2、适时跟贴回应。着重观察负面舆论的发展动向,发现舆论发酵的苗头,及时主动应对,由涉事主体迅速组织人员,统一口径,放大正面声音,稀释负面影响。

  3、快报事实,慎填原因,重报进展。即在着重解决线下现实问题的同时,第一时间告知事实。不仅基于严格、全面和深入的调查,还要注重原因公布的时间选择,过早易引发群众的不信任感。阶段性公布调查和解决实况,助推舆论平复。

  4、对不实贴文,即刻函告相县xx办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控,消除负面影响。同时,邀请主流媒体采访,正面回应网民关切。

  5、对诽谤、造谣等涉嫌违法违规信息,报请公安机关依法处置。

  6、主动设置议题。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认真分析研判,紧扣网民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设置相关议题,组织网络宣传,化解网上疑虑,有序引导网络舆论。

  结合实际,整合资源,互动融合,灵活处置,有效化解舆情危机。

  采取人工和技术相结合、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领域、重要人物、重大事件进行xx小时检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舆情。

  对发现的舆情,各涉事主体迅速对舆情走势、风险级别进行评估,及时

篇六:网络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工作机制

  

  学校意识形态及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为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加强学校职工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发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因网络舆情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学校舆论环境,根据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学校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全体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新闻发布同时布置、同时落实,新闻发布依托主流强势媒体、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外来媒体,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发布工作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工作方法

  1.加大学校网站建设力度,增强校园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2.

  加强对校内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对各部门采写的信息,在部门负责人审核通过后,由各单位网络信息员通过学校网络信息处理平台报送,党总支进行文字审核,对涉密信息和重大信息还须同时报校保密办、党办、校办审核。

  3.

  围绕网上热点问题,在师生访问频繁、关注度高的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以及互动类网站等,撰写正面评论文章;对涉及本校工作的网上不实言论,适时以论坛贴文的形式主动进行引导,消除负面影响。

  4.

  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在校园网上主动导贴,积极跟贴,适时结贴。及时发布正面观点,做好正面引导工作。

  5.

  针对别有用心的造谣、歪曲和攻击,开展理直气壮的舆论斗争,发表即时性评论,及时跟贴,批驳反面声音,澄清事实,抵御负面言论的渗透和传播。

  三、应对机制

  一旦发生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学校应根据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部门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审定网络舆情应对方案,决定新闻发布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负责新闻发布、审定新闻发布稿和接受记者采访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网络舆情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部门进行处置。遵纪依法对当事人、责任人提出处理和责任追究意见建议,并按有关程序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具体应对机制如下:

  1.

  建立网络舆情监控信息员机制。应确定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反映机敏、熟悉网络的几名教师担任网络舆情监控信息员,对涉及我校的网络舆情实行监控和引导,特殊时期安排专人24小时监控,加强网上舆情监测和应对。重点加强对学生、家长关心、群众关注的重点论坛的实时监控,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监测舆情发展动向。

  2.

  建立快速报告机制。舆情监控信息员发现有关学校的不良舆情信息后要立即向校级领导汇报,经批准后,根据事件进展情况适时采取应对措施。

  3.

  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要通过跟踪分析,把握舆论发展走向,分析判断突发及重大舆情的程度,提出合理化建议。校级领导和相关负责部门对汇总上报的事件进行初步分析,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决定查核机制。对网络反映的情况,需要调查的,要迅速组织力量开展调查,与网络抢时间,并注重周密谋划,妥善处置、严控因处置不当造成不良后果。经查证属实,并构成违纪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与事实不符或者出入较大的,及时予以澄清。对恶意造谣、干扰学校正常学习生活开展的,依法送交有关部门处理。

  5.

  建立信息发布机制。是否召开会议和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

  4.

  建立快速加大在学校网站有关热点事件的进展情况,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形成权威、畅通的信息发布渠道。如发生舆情突发事件,校级领导同校办及相关部门迅速拟定新闻发布内容和方案,经领导小组审定后,按照统一的口径,选择合适的时机发布,并组织媒体进行报道,让正面信息先声夺人,为网民提供权威声音,营造有利舆论。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不论是网络舆情初步形成,还是网络舆论已成热点,都主动澄清事实真相,争取网民理解支持。

  6.

  建立舆论引导、疏导机制。抢占网络“沙发”,主导舆论发展,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在网上及时跟帖、发帖,运用网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语言引导网上热点,努力掌握网上舆论的话语权;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导、新闻记者撰写评论文章,进行专家解答,以权威的、专业的信息赢取网民的信任。

  7.

  学校档案要做好舆情突发事件的全程处置工作的文字材料、声音、影像的记录和保存。


推荐访问:网络意识形态舆情处置工作机制 舆情 意识形态 处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