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三年改革12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国有企业三年改革12篇

2022-11-17 19:24: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国有企业三年改革12篇国有企业三年改革  XX集团有限公司三项制度改革工作推进情况  企业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委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有企业三年改革12篇,供大家参考。

国有企业三年改革12篇

篇一:国有企业三年改革

  XX集团有限公司三项制度改革工作推进情况

  企业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委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在集团XX年度工作会议上,党委书记、董事长特别强调三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坚决落实的决心。随后组织召开三项制度改革全体员工动员大会,加强宣传引导,让员工从观念上接受改革、思想上适应改革、行动上配合改革。半年来,集团党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三项制度改革推进步骤、具体措施,解决相关问题。集团要以三项制度改革为契机,充分激发集团人力资源活力和攻坚克难的团队斗志,彻底打破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使集团的人力资本适应企业市场化发展的需求。

  一、重新设置公司组织机构和管理岗位集团聘请了企业咨询管理公司,从专业角度帮助集团进行三项制度改革。根据集团三项制度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改革的第一步便是进行集团内部管理机构的改革。在全面了解集团战略目标、管控模式、人员思想、工作分工、任务分配等内容后,结合集团未来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重新科学设置集团总部部室,分拆合并业务部门职能,准确定位部门职责,厘清部门职责边界,消除部门职责间的工作交叉。根据

  1

  部门工作业务对集团战略目标的贡献度确定了部门类别,排出部门次序。重新制定了《集团总部部门设置及职责》。这次改革重新确定集团总部八大部门。取消了XX部、XX部、X新成XX部,合并原XX部和XX部业务,XX部业务进行了微调。注重做好部门间的职责分配,避免出现职责重合或职责遗漏现象。

  二、给岗位进行“画像”,实现以岗择人。集团党委与咨询公司反复研究,根据部门设置及部门职能深入开展岗位分析,首先确定岗位职责,做好“定责”工作;根据从部门到岗位的责任划分,锚定岗位,做好“定岗”工作;综合考虑集团未来一至三年的发展需要,准确开展“定编”工作,本轮定编X个岗位(不包括领导班子),将工作量不满的岗位合并整合,重新设计所有岗位,岗位工作量及工作难度普遍较之前岗位有所增强。另外,专门设立工勤岗位,将司机、后勤等业务要求较低的员工岗位转为工勤岗。可以说,此次改革完全按照岗位需求来配备人选,有效改变了以往“以人定岗”的老国企用人模式。通过开展全体起立、全员竞聘上岗的方式选择满足岗位任职条件的合适人选,对于内部没有合适人选的岗位,将来通过内部选聘、外部招聘、猎聘等方式配齐人选。三、对干部和员工进行“洗牌”,实现人员正向流动。为了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目的,使真正

  2

  有才能的人脱颖而出,集团党委决定总部全体员工进行竞聘上岗。共释放集团总部岗位XX个,将参加竞聘人员范围扩大到集团所属二级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竞聘前,不仅免去所有中层干部职务,而且要求所有员工不拘泥于原职位和部门,根据重新确定的部门职责和岗位设定,综合考虑自我胜任力,全体起立报名进行竞聘上岗。

  竞聘分两场进行,竞聘中层管理岗位一场,竞聘普通员工岗位一场。各部门共计选出主管X人,专务X人。通过竞聘,集团总部进X人(占员工总数X%),出X人(占员工总部X%)、上X人(占员工总部X%)、下到二级企业X人(占员工总部X%)、转工勤岗X人(占员工总部X%)。实现了集团总部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

  四、重新设计薪酬体系,加强薪酬正向激励作用。深入思考薪酬能高能低的内涵。确定业务部门、核心骨干人员薪酬高,管理部门、非核心岗位人员工资低,绩效薪酬比例高、基本薪酬比例低的原则进行薪酬体系改革。为了使员工基薪符合市场化薪酬标准并加大绩效薪酬比例,经过反复测算,决定员工基薪普降X%,加入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等奖励项目,根据员工不同层次的职业资格、学历、工作年限设置奖励薪酬,鼓励员工提升专业水平、基本素质和工作经验。在工资总额允许的范围内,加大绩效薪酬比例,划分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设定系数,加大业务部门绩效薪酬额度。力争准确锚定员工的岗位价值与个人价值,实现以岗定

  3

  薪。根据绩效考核成绩确定绩效薪酬,实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充分体现薪酬的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和个人公平。

  (五)重新修订绩效考核办法,突出业绩引导作用。集团目前正在进行绩效管理体系改革。主要想通过绩效考核体系的改革来解决激励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绩效指标设定方面,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同时兼顾自下而上的听取意见、互动沟通,发挥被考核方的主观能动性,设置有挑战但经过努力能达到的考核目标。在驱动达成目标方面,按照“五化”工作法,发挥部门中层管理者的监督管理作用,设置时间节点督促任务完成,并且及时帮助解决目标完成过程中的各类难题,为目标实现扫清障碍。在兑现薪酬方面,做到量化考核标准,实事求是评定考核成绩,将绩效考核量化为分数或薪酬系数,完全体现在绩效工资中。目前集团总部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已经修改了五稿,还需进一步完善。二级企业负责人绩效管理办法将根据省国资委新修订的出资企业负责人绩效管理办法进行起草,在体现考核体系贯通性的同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激发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

  4

篇二:国有企业三年改革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6月30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召开。

  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一2022年)》等各项方案,这意味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出台正式进入倒计时,国企改革的目标、时间表、路线图进一步明确,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速。

  《行动方案》全文虽然还并未对外公布,但根据相关信息,目前己经透露出几个内容:一是坚定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方向;二是国企改革的七大内容;三是増强国有经济五个发力点。

  即“一个方向“、“七大内容”、“五个力”。

  “一个方向”

  坚持深化国企市场化改革不动摇,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制度优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吿就曾强调指出:1.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2.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3.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4.基本完成剥离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5.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

  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江宇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国资国企的部分,突出体现了国有企业的顶梁柱、主力军作用。这是对“全民战疫”成果的总结和提升:江宇表示,“全民战疫”的胜利,充分展示了我国国有经济的制度优势,同西方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证明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意义.充分证明了我国国有经济有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和更高的总体效率,充分证明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自身优势,需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

  “七大内容”

  落实方案第一年,改革聚焦七个方面。

  6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其中就提到过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将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并于10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对此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是落实三年行动方案的第一年,今年改革大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董事会应建尽建;理清党委(党组)、董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落实董事会职权,加快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这一条,过去没有放在突出位置,实际上非常重要。

  2.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大力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和职业经理人制度;推动国有企业积极统筹运用各类中长期激励政策,着力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

  3.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别是要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度转化经营机制,充分发挥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显然,从混向改转变,改是主要的。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点得清楚的。看来,战略型投资要加强。财务型投资,譬如上市公司,非国有股东的作用很难发挥。

  4.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治,引导企业进一步聚焦实体经济,做强做精主业,特别是发挥国有企业在优化结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方面的引领作用,对冲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强做精主业是话中有话的,不需要做精的非主业怎么处理。其实,这一点动作是很多很大的。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是具体而实在的,今年的事情。

  5.进一步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大授权放权力度,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这件事情是关于两类公司的,给两类公司放权。央企总部仍然是改革的中枢。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仍然会进2020年两会报告,加上有效两个字,史有力气的感觉。

  6.大力推进“双百行动”“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工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显然要更好推广改革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近年来国企改革鼓励基层创新,央企和地方国企都探索了很多好的做法,三年行动方案要提炼经验和做法,将其上升至改革的制度层面,不过这话讲了好几年了,怎样推广经

  验,似乎还没有出现好的办法,尚需要摸索。7.进一步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

  设,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的党建,是今年的口号。怎么写出高质量党建的标准,是一个努力方向。

  “五个力”

  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而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曾指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将是该方案发力的关键方向。改革的目的,是要在增强国有经济的“五个力”一一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取得突破。

  李锦表示,当前,国内经济处于爬坡过坎阶段。国有经济受疫情较大冲击的阶段已吿一段落,央企、国企未来在“六保”中有望发挥顶梁柱、压舱石的作用。应对现实背景,国家将更为重视在重点领域寻求突破。

  预计《行动方案》将聚焦重点难点问题,要求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甚至在时间发上提出具体要求。

  具体来看,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进一步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大力推进“双百行动”“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工程、进一步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等方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将会有明确安排和部署。

  国企改革正式迈入快车道

  随着《方案》的正式通过,今后3年是国企改革关键阶段,四批210户混改试点、“双百行动”、“区域综改试验”“科改示范行动”系列改革举措全面提速,从中央企业到省市国企有近千家试点企业启动改革,国企各项改革将进入快速推进、实质进展的新阶段。

篇三:国有企业三年改革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文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文

  2020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深改委会议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阶段。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突出重点,弥补不足。利与弊,促进国有经济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2020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启动之年,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都将进入快速实质性推进的新阶段。

  1

  会议的主题是“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第十三次深化改革于4月27日启动,一号文件是《关于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具有抗击疫情的紧迫性。《四中全会重要改革措施实施方案(2020-2021年)》具有衔接四中全会精神的意义。第十四次深改会是两个月后开的,排在第一位的文件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特别强调的是2020年的三项任务: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其中第三项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味着现代化经济体系任务的提出,当是下一次中央全会的主题。这个信息很重要。2改革的两个作用: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制定改革方案的出发点,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改革、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优先抓好落实。突破和先导作用的强调,对深化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明确了工作重点、提出了鲜明要求、指出了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3怎么改革:扭住关键,鼓励探索,突出实效就是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落脚点是“实效”。要从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新气象、新风貌。改革任务是实打实的,责任也是实打实的,必须一级抓一级。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就是抓实效的方案。

  4突出强调国有企业的地位与作用会议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看起来是老话,实有新意。在一段时间内,有人借“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认为放弃“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在理论上造成混乱,在实践上导致动摇。“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意味什么国有资本是物质基础,而国有企业的政治基础不可代替,国家重要支柱,不可代替。特别是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有企业勇挑重担,在应急保供、医疗支援、复工复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建筑夜以继日开展工作,仅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就分别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中国石化和新兴际华集团,在几周内将口罩的日产量从零提高到了近1000万套,防护服的日产量提高到了近20万套;国药集团、通用技术集团和华润集团,为一线提供了从试剂盒到有效的中药等充足的“弹药”;中央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复苏中发挥了强大的驱动力,带头复工复产,引领着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复苏。在抗疫的过程中出现的一次次奇迹,都有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身影。证明国企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篇四:国有企业三年改革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文

  2020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深改委会议明确提出,未来三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阶段。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突出重点,弥补不足。利与弊,促进国有经济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2020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启动年,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都将进入快速实质性推进的新阶段。

  1

  会议的主题是“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第十三次深化改革4月27日启动。一号文件是《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实施方案》,具有抗击疫情的紧迫性。《四中全会重要改革措施实施方案(2020-2021年)》具有衔接四中全会精神的意义。第十四次深改会是两个月后开的,排在第一位的文件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特别强调的是2020年的三项任务: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

  征程。其中第三项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味着现代化经济体系任务的提出,当是下一次中央全会的主题。这个信息很重要。2改革的两个作用: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制定改革方案的出发点,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改革、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优先抓好落实。突破和先导作用的强调,对深化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明确了工作重点、提出了鲜明要求、指出了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3怎么改革:扭住关键,鼓励探索,突出实效就是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落脚点是“实效”。要从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新气象、新风貌。改革任务是实打实的,责任也是实打实的,必须一级抓一级。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就是抓实效的方案。

  4突出强调国有企业的地位与作用会议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看起来是老话,实有新意。在一段时间内,有人借“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认为放弃“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在理论上造成混乱,在实践上导致动摇。“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意味什么?国有资本是物质基础,而国有企业的政治基础不可代替,国家重要支柱,不可代替。特别是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有企业勇挑重担,在应急保供、医疗支援、复工复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建筑夜以继日开展工作,仅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就分别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中国石化和新兴际华集团,在几周内将口罩的日产量从零提高到了近1000万套,防护服的日产量提高到了近20万套;国药集团、通用技术集团和华润集团,为一线提供了从试剂盒到有效的中药等充足的“弹药”;中央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复苏中发挥了强大的驱动力,带头复工复产,引领着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复苏。在抗疫的过程中出现的一次次奇迹,都有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身影。证明国企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篇五:国有企业三年改革

  国有企业要在改革中达到市场最大化——浙江国有企业率先实现“三年两目标”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孙永森

  【期刊名称】《浙江经济》

  【年(卷),期】1999(000)005

  【摘要】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已进入最后攻坚阶段。浙江省提前实现中央提出的“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和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任务是艰巨的,但根据浙江经济结构的现状、经营环境和企业家的发展观念和经营理念,是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提前实现中央提出的“三年两目标”的任务。

  【总页数】5页(P7-11)

  【作者】孙永森

  【作者单位】浙江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主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55

  【相关文献】

  1.率先基本达到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目标浙江软实力实现硬突破[J],2.福建省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基本实现[J],3.新疆国有企业三年扭亏脱困的目标基本实现[J],4.对"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的几点看法[J],杨胜松

  5.脱困目标基本实现深化改革任重道远——江西国有企业三年脱困回顾[J],张启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六:国有企业三年改革

  昆明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三年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4.19•【字号】昆政发[2002]13号•【施行日期】2002.04.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股份制改革

  正文

  昆明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三年规划》的通知

  (昆政发[2002]1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三个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关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三年规划》,已于2002年4月17日市政

  府第1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执行。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市经委、市政府体改办联系。

  二00二年四月十九日

  关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三年规划

  为贯彻落实省第七次党代会、全省深化国企改革试点单位座谈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特提出如下规划。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进一步解放思想,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按照以退保进,以放促活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针对国企改革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突出重点,抓大放小,扶优扶强,做大做强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彻底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全面有序地退出国有资产,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快社区建设步伐,基本完成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加快国有企业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努力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全面提高,活力不断增强,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

  用。二、目标任务根据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国企改革的战略部署和对试点城市的总体要求,我市三年内完成国企改革任务的分阶段目标是:——2002年4月底前,完成市及14个县(市)区组织领导机构的建立、改革规划方案的制定、全市深化国企改革政策性实施意见的出台,以及分县区、分部门、分行业确定改革试点企业名单,举办改革目标、任务、政策学习培训班,召开全市试点企业工作会,全面部署正式实施。试点企业要成立深化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做好宣传教育和思想发动工作,认真开展资产清查,立项评估。在吃透政策精神的基础上,针对制约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理清改革思路,确定试点内容,拟定企业改革、改制试点方案,提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后上报审定。——2002年5月底以前,完成试点方案论证和审批,抓紧组织实施。市深化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指导小组要协同主管部门深入到市确定的试点企业,就企业试点方案中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协调解决,逐户加强帮助指导,检查督促工作进度。组织实施试点企业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确保试点工作

  的顺利进行。——2002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改革试点企业确定的各项任务。通过试点,在产权制度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国有资产和国有股权从试点企业退出,发展民营经济,推进产权多元化进程;转换职工身份、分流富余人员迈出实质性步伐;分离企业办学校、办医院取得明显进展。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嵩明、东川6个先行试点的县(市)区各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其余县(市)区完成改革的前期

  工作。——2002年7月至12月底,在推广改革试点企业经验的基础上,铺开全市面上的改革。年内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户数不低于总量的30%;年底,改革试点企业进入总结验收阶段;另外70%左右的企业要做好进一

  步深化改革的准备工作。——2003年,为全面深化改革年。基本完成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资产退出、规范法人治理结构、转机建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安宁、嵩明、宜良、呈贡8个县(市)区基本完成国企改革任务,改革面达100%,其余6个县区国企改革面要达到70-80%。——2004年,全面完成深化改革任务。全市国有企业改革面达到100%;实现全市国有资产和国有股权从一般竞争性行业及中小企业退出的目标;一批大企业(集团)做大做强的目标基本实现;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和趋于完善;应分离企业办学校和分离改制办医院职能基本完成,企业负担得到切实减轻;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企业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粗放,包袱沉重等难点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改革、改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明显提

  高。三、基本原则——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解放思想,与时

  俱进,开拓创新,摆脱陈旧观念和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改革方向,以推进二次产权改革为突破口,大胆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坚持把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以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企业为重点,做大做强一批大企业(集

  团),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坚持市场导向,拓宽融资渠道,改变政府单一投资方式,强化企业自主融资意识,通过开辟资本市场、建立新型银企关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促进国有资

  产合理流动重组等多种途径,筹集改革成本和发展资金。——坚持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区建设,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依法理顺劳动关系,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改革发展创

  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坚持推进企业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依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规范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强化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

  束,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结合,正确处理改革的力度、职工和企业及社会承受程度与发展速度三者的关系,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通过改革促进发展,

  实现发展,确保稳定。四、重点工作

  1、做大做强优势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围绕昆明经济“十五”发展的主线,以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继续推进大企业(集团)战略。从增强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的高度,努力把优势产业和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

  团),着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所有制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优化产业结构。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适当收缩战线,依托现有优势企业,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组织结构调整、授权经营、股权多元化、境内外上市等形式,在现有的35个行业中,将机械、轻工、纺织、化工、建材、医药、食品行业作为市属工业产业发展的重点。在巩固提高现有企业集团的基础上,培育成套设备、化工、食品等企业集团,通过股权多元化,重点解决宏华集团等20户国有控股企业的“一股独大”问题;通过嫁接改造解决云南水泥有限公司等10户国有控股企业产业提升的问题;通过技术改造解决云内动力等20户国有控股企业做大做强的问题。到“十五”末,培育上市公司3-5户,培育一批销售收入5-10亿元的大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市属工业经济的骨干力量。同时,加快工业布局调整步伐,完成主城区内工业企业的搬迁改造和调整提高。改善马街、茨坝、海口等老工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和发展条件,鼓励加工企业到

  高新区、经开区和县(市)区发展。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的特色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实现昆明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巩固现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培育4-5家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开拓前景广、经济效益好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2004年力争市属化工、森工、电气机械、烟草机械等行业产值达到50亿元,建材、印刷、成套设备制造、医药等行业产值超过30亿元,扶持发展一批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企业,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由“九五”的47%提高到52%。其他行业企业的结构调整,主要立足于自身优势,围绕市场需求,重点发展为卷烟、信息产业及医药、食品行业配套的造纸、彩印、包装行业,以医药、食品、香料为主体的生物资源深加工行业和以工艺美术品为主

  体的旅游产品行业。以适应现代物流发展方向为目标,通过嫁接改造和引进管理,推进商贸流通企

  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促进仓储超市、连锁经营、物资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的建立和完善,培育扶持一批重点骨干商贸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集团。

  树立现代城市经营理念,采取市场化方式加速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将有条件市场化、社会有投资热情的公路建设、城市煤气、供水、污水处理、公路交通等城市基础行业和产业法人化、公司化,将市政公用事业的所有权、经营权、养护权

  剥离于政府,交由社会法人多元投资和经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扶优扶强工作,要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找准面上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三年发展规划,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政策扶持措施逐步到位,采取股权多元、嫁接改造、资产重组等措施,组建成套设备、蜂窝纸版、森工、降解塑料、公汽等企业集团;巩固发展云内、CY、三龙、烟机、宏华等大企业(集团);促成云变、电缆等企业上市;积极推进云纺、彩印等企业上市工作;做好昆百大、西南商业大厦、赫威集团国有资本退出工作。充分发挥大企业(集团)在产品开发、开拓国内外市场、辐射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建立经济

  支柱群,使试点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力争比上年增长10%以上。2、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按照“以退保进、以放促活”原则,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引导中小企业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合资合作、拍卖出售、托管联合、破产兼并等形式大胆探索,创造符合企业实际的改制形式或经营方式,着重从所有权上放开搞活。建立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的机制,对亏损微利的中小企业实施产权改革,促使国有资本尽快退出,实现民有民营。鼓励企业职工、国内外客商、非公经济组织、社会法人和自然人等购买国有产权,自主经营。同时适应产权变更需要,转换职工身

  份,调整劳动关系。采用灵活多样方式出售国有资产或国有股份,所得收入用于安置职工和加强社会保障。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原改制为股份制企业用国有净资产配股、让

  渡、预留部分,明确为转换职工身份的经济补偿,股权归个人所有;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职工安置费,明确为员工个人股。

  建立企业股权流动机制,打破股权平均格局,促使股权向经营班子、技术人员和骨干群体集中,中层以上干部持股占职工持股的50%、经营班子持股占中层以

  上干部持股的50%、经营者持股占经营班子持股的50%。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向科技、出口型的“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为国内外大企业加工配套或与大企业集团,建立专业化协作关系。健全和完善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训、社会化服务和融资担保的服务体系。我市国有企业中,除少数公益性企业外,其余都要全面放开搞活,逐步减持或全部退出国有资产。对未改制的国有企业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本着宜股则股、宜破则破、宜卖则卖的原则进行改革改制;对已改制企业,凡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的要进行二次产权改革;所有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都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稳妥地进行国有产权和国有职工身份“两个转换”;进一步深

  化以分配制度为重点的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3、加速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确定董事会组成人员,大企业(集团)不超过13人;中型企业不超过9人;小型企业或股东在100人以下的不超过7人。经营层出任董事的不超过董事会成员的1/2。董事不得兼任监事。大企业(集团)董事会、总经理必须分设,有条件的公司可聘任独立董事。监事会组成人数按董事会2/3的比例设置,但一般不得少于3人组成,监事必须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和职工代表出任,监事会召集人列席董事会、经理层的日常会议,行使对董事会和经理层决策、经营管理行为、财务运行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股东大会负责。

  股份合作制企业也要参照《公司法》规定,产生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4、建立退出市场机制,破产重组劣势企业

  继续加大兼并破产、资产重组的力度。充分利用国家继续实施破产、债转股等政策,争取一批大中型特困企业列入国家破产计划。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长期关停,符合破产条件而未能进入计划的企业,采取政府收回国有划拨土地、社会保障部门解决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经济主管部门负责资源配置的方式,依法实施破产。对不符合产业方向、长期亏损的企业、“五小”企业和“三废”排放不能达标的企业,继续加大关停并转破的力度。推进破产企业的资产重组,盘活和发挥现有存量资产的作用,壮大优势企业。通过减持股权、资产变现、嫁接改造等多种形式,促使国有资本从非优势产业的竞争领域逐步退出。争取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市属150户左右已陷入困境、难以为继的国有企业依法破产、有序退出市场的问

  题。5、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完全分离、共建共管两种基本模式,加快实施我市分离企业自办中小学校的步伐,三年内完成昆明地区国有企业自办的145所中小学校剥离工作,其中,中央、省、部属企业办学校112所,占企业学校总数的77%。分离企业办学校所需经费,实行四年过渡期。分离当年,仍由企业按前三年办学经费的平均数拨付;从第二年开始,企业承担的办学经费按25%的比例逐年递减,所需经费由省、市、县三级政府共同承担。对地处远郊、难以分离的企业自办中小学,在教学业务纳入当地政府教育部门管理的同时,由当地政府全额返回教育附加和部分城建税。昆明地区现有中央、省、市属国有企业自办医疗机构879所,拥有病床10482张(其中5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有61所),在职职工11896人。按照《昆明市分离企业办医院职能的实施意见》抓紧做好分离改制工作,三年内基本完成拥有50张

  病床以上的企业自办医院的分离或改制。通过分离改制,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达到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实现医疗资源的社会整合和优化配置,进一步方便职工和人民群众就医,促进分离出来的医疗机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医疗单位的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能力的目的。50张床位以下的医疗机构,可采取出让、租赁、承包等形式进行剥离。鼓励大医院成建制兼并和收购企业所办医院。分离出来的企业自办医院,按属地原则统一管理,实行三年过渡期

  的特殊政策。对分离后的医院,三年内免交所得税,专项用于医院的发展。6、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国企深化改革

  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工作,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达到100%。继续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确保2万余名下岗职工平稳出中心。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五位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以确保三年国企改革期间,养老保险覆盖面国有企业继续保持100%、集体企业达100%、三资企业达98%、私营个体工商户达85%,失业保险参统人员由现在的66.74万人增加至70万人,医疗保险的参统覆盖面力争达到95%,企业生育、工伤保险覆盖面维持100%。继续推进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巩固养老金100%社会化发放。实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在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安宁各选择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进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市铺开,逐步将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市、县(市)区两级政府要加大劳动力市场建设力度,创造条件实现计算机联网,促使劳动力资源信息全市共享,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就业服务机构要多形式、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努力安置失业人员,确保全市失业率控制在3.5%。加快社区建设步伐,积极推进社会和劳动保障工作进入社区管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劳动和

  社会保障体系。

  进一步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制定国企改制中职工身份转换给予经济补偿的有关政策,及时调处职工劳动关系,职工与企业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继续做好社会保险关系接续,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企业和有关部门要及时接续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关系,着力研究解决特困企业、特困职工群体医疗保险问题,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努力做好分流安置工作,进一步完善就业改革,把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政策延伸到失业人员。为减轻企业职工养老统筹金费用负担,三年内逐步将全市养老金单位缴费比例降低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企业变现资产,所得收入优先用于安置职工和缴纳社会保险费。认真做好改制企业原已进中心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工作,确保人心稳定

  和社会稳定。五、方法步骤

  1、广泛宣传发动。各县(市)区、市级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省第七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务虚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尽快形成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的强大声势,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投身改革的积极性。市属新闻媒体要积极配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市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决定,跟踪报道试点进展情况,总结推广改革的成功经验,努力在

  全市范围内营造一个关心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环境和氛围。2、狠抓责任落实。各县(市)区、市级有关部门要对所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在对企业现状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找准制约改革的主要问题及突破口,做好指导意见和政策性文件的起草制定工作。在实施改革中,各县(市)区、部门、单位的主要领导要挂帅出征,组织精兵强将,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实施分类指导,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在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企业

  排忧解难,确保深化改革任务的如期完成。

  3、做好维护稳定工作。企业是深化改革的主体,必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主动承担起深化改革的重任。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在深化国企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信心不能动摇,同时也要积极而慎重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把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任务切实抓好。要认真研究社会利益关系调整和变动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全面准确地宣传中央和省市深化国企改革的方针政策,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关心困难企业特别是关心低收入职工的生活。努力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千

  方百计确保稳定,促进改革向纵深发展。4、总结完善验收。各县(市)区、市属有关部门和企业,要认真按照省市有关规定,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层层狠抓落实,以确保改革任务的圆满完成。要及时总结深化国企改革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将工作总结上报市深化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市深化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专门机构,按照三年规划的目标要求,分阶段对各县(市)区、各部门、各企业完成任务的情况

  进行验收,落实目标责任考核。六、组织领导

  1、成立深化国企改革领导小组。为积极推进试点企业深化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市、县和企业都要成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主抓我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和协调试点单位开展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健强同志担任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章振国同志和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刘绍忠同志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市级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组成。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试点企业也要成立相应的精干高效的领导小组和工

  作机构,认真负责地搞好本辖区内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2、成立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骨干具体负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市政府刘玉坤副秘书长、市经委刘瞳主任、市体改办黄智主任为

  总协调人。黄智同时兼任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下设产权制度改革、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企业破产兼并、扶优扶强、社会保障、政策方案制定等五个专

  业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各项改革工作。3、成立县(市)区国企改革指导小组。市委、市政府将抽调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市改革指导组,深入各县(市)区和企业协调、指导、帮助工作。各县(市)区和企业也要抽调得力干部组成企业改革指导小组,定时间、定任务、定奖惩,逐厂

  逐户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指导推动企业改革的深入开展。4、实行领导和机关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市级领导联系县(市)区和重点企业;县(市)区领导联系所属企业;各主管部门领导联系本系统企业并抽调专人督促落实。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及时协调和指导,使深化改革

  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5、建立主管部门联系会议制度。试点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办公室工作汇报,及时研究处理有关重要问题。办公室每周召开一次例会,收集、整理、研究推进改革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协助处理日常有关业务并加强与省

  深化国企改革指导小组的联系和汇报。6、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各县(市)区、各主管部门和有关企业,每月要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改革进展情况的书面报告,及时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同时,针对进展情况和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三年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篇七:国有企业三年改革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6月30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召开。

  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各项方案,这意味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出台正式进入倒计时,国企改革的目标、时间表、路线图进一步明确,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速。

  《行动方案》全文虽然还并未对外公布,但根据相关信息,目前已经透露出了几个内容:一是坚定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方向;二是国企改革的七大内容;三是增强国有经济五个发力点。

  即“一个方向”、“七大内容”、“五个力”。

  “一个方向”

  坚持深化国企市场化改革不动摇,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制度优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曾强调指出:●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江宇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国资国企的部分,突出体现了国有企业的顶梁柱、主力军作用。

  这是对“全民战疫”成果的总结和提升。

  江宇表示,“全民战疫”的胜利,充分展示了我国国有经济的制度优势,同西方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证明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意义,充分证明了我国国有经济有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和更高的总体效率,充分证明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自身优势,需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

  “七大内容”

  落实方案第一年,改革聚焦七个方面

  6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其中就提到过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将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并于10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

  对此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是落实三年行动方案的第一年,今年改革大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董事会应建尽建;理清党委(党组)、董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落实董事会职权,加快建立各司其

  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这一条,过去没有放在突出位置,实际上非常重要。

  ●2.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大力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和职业经理人制度;推动国有企业积极统筹运用各类中长期激励政策,着力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

  ●3.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别是要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度转化经营机制,充分发挥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

  显然,从混向改转变,改是主要的。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点得清楚的。看来,战略型投资要加强。财务型投资,譬如上市公司,非国有股东的作用很难发挥。

  ●4.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引导企业进一步聚焦实体经济,做强做精主业,特别是发挥国有企业在优化结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方面的引领作用,对冲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强做精主业是话中有话的,不需要做精的非主业怎么处理。其实,这一点动作是很多很大的。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是具体而实在的,今年的事情。

  ●5.进一步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大授权放权力度,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这件事情是关于两类公司的,给两类公司放权。央企总部仍然是改革的中枢。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仍然会进2020年两会报告,加上有效两个字,更有力气的感觉。

  ●6.大力推进“双百行动”“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工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显然要更好推广改革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近年来国企改革鼓励基层创新,央企和地方国企都探索了很多好的做法,三

  年行动方案要提炼经验和做法,将其上升至改革的制度层面不过这话讲了好几年了,怎样推广经验,似乎还没有出现好的办法,尚需要摸索。

  ●7.进一步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的党建,是今年的口号。怎么写出高质量党建的标准,是一个努力方向。

  “五个力”

  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而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亦曾指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将是该方案发力的关键方向。改革的目的,是要在增强国有经济的“五个力”——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上取得突破。

  李锦表示,当前,国内经济处于爬坡过坎阶段。国有经济受疫情较大冲击的阶段已告一段落,央企、国企未来在“六保”中有望发挥顶梁柱、压舱石的作用。应对现实背景,国家将更为重视在重点领域寻求突破。

  预计《行动方案》将聚焦重点难点问题,要求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甚至在时间表上提出具体要求。

  具体来看,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进一步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大力推进“双百行动”“区域性综合改革试

  验”“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工程、进一步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等方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将会有明确安排和部署。

  国企改革正式迈入快车道

  随着《方案》的正式通过,今后3年是国企改革关键阶段,四批210户混改试点、“双百行动”、“区域综改试验”、“科改示范行动”一系列改革举措全面提速,从中央企业到省市国企有近千家试点企业启动改革,国企各项改革将进入快速推进、实质进展的新阶段。

篇八:国有企业三年改革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总结报告

  根据省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地方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改革任务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要求,集团积极筹划、全面实施,集团内生动力激发,经过一年的推进,集团高质量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国企改革取得突出成就,现将集团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贯彻落实情况总结如下:

  一、改革行动整体情况

  (1)组织结构建设

  自2021年1月以来,集团认真落实国资委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有关要求,及时宣贯国资委《关于落实全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动员部署电电话会议精神有关工作的通知》,迅速成立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副总经理任副组长,机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集团经营管理部,具体组织负责组织问题调研、牵头制定实施方案。

  (2)加强顶层设计

  根据省委省政府、国资委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要求和省国资《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年重点任务》文件精神,

  结合集团实际情况,领导小组建立工作任务清单,明晰责任分工,切实推进改革措施落实落地。先后制定了《集团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及《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任务清单》。实施方案共分x个改革方面,x项目标任务,x项具体改革举措及成果形式。

  二、改革实施内容

  (一)首要任务

  集团把落实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集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首要任务,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并制定年度学习计划,确保职工思想统一、政策上下贯通、范围全面覆盖,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营造积极支持改革、主动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推动完成改革任务,先后多轮次组织集团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进行集中培训。

  (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集团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切实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修订企业章程,将党建工作内容纳入企业章程,印发了《集团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推动子公司完成党建进章程工作,并持续加强对新成立公司党建融入企业章程工作的规范管理,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二是加强董事

  会建设,依法落实董事会职权。为全面加强董事会建设,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支持董事会依法行使权利,确保董事会充分发挥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重要作用,先后修订完成《董事会议事规则草案》、《子公司企业董事会管理暂行办法》和《外派董事管理办法》,全面建立董事会决议跟踪落实及后评价机制,落实权属企业董事履职报告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子公司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并加快推动所属企业董事会队伍建设。三是保障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为依法落实经理层职权,充分发挥经理层经营管理积极主动性,确保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积极性,领导小组充分调研,制订了《董事会向经营层授权事项清单》,修订了完善《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等一批文件;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确保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四是夯实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基础。集团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结合集团实际,对标学习先进企业,找不足、补短板、强弱项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不断筑牢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基础,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领导小组先后制订了《总部权责事项清单》、《规章制度修编清单》、《审批事项流程图汇编》,修订了《控参股公司管理办法》、《资产评估中介机构选聘管理办法》。《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审计档案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工作复核管理制度》和《审计整改工作制度》等制度文件。

  (三)推进集团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一是做强做优做精主业。集团积极落实《省属企业结构调整优化主业发展实施方案》,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制度,强化对下属单位投资管控督导,严禁新增非主业投资。同时,不断深化内部业务整合,适时梳理、调整同质化经营,切实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制定了强化主业发展的工作方案。二是持续推进“瘦身健体”。为进一步完善集团法人治理结构、优化主业、压减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处理僵尸企业和剥离非主业资产,促进集团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集团积极推行“瘦身健体”累计完成清算注销12家下属企业。为压实工作责任,集团将压减法人户数纳入年度经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中,持续推进亏损企业治理专项工作,保障集团资产良性循环。三是积极推动企业开放合作。集团积极搭建集团市场信息交流平台,汇聚合力,抢占市场先机。不断开拓与地方政府、央企、民企的深度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集团业务增长。深入拓展优质战略合作伙伴,定期联席会商,研究重大合作事项,确保实质性合作及项目落地。

  (四)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

  一是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制。集团依据《省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坚持“三因三宜三不”原则,积极稳妥深化所有制改革。先后共完成66家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对混合所有制改

  革效果进行了评估,形成了评估报告。后续将按照需要持续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最大限度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二是稳妥开展混合所有制企业骨干员工持股。集团将按照国资委出台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骨干员工持股文件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风险防控。在总结内外部经验基础上,审慎选定员工持股试点单位,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稳步推进骨干员工持股工作,对于不适合开展员工持股的企业,引导企业合理探索激励方式。

  (五)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一是强化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按照国资委相关要求,集团有针对性地制定集团“去总部机关化”专项整改实施方案,并根据具体措施内容,有针对性的完成整改。二是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集团已着手起草《混合所有制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施意见》,待征集意见、修改完善后选定二级单位进行试点。三是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根据国资委总体部署,集团不断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目前集团已组织员工年度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兑现绩效工资。修订了《集团薪酬管理办法》,持续优化集团薪酬体系。四是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积极探索实施超额贡献增量激励机制,鼓励二级单位以价值创造为导向,聚焦关键岗位人才,建立超额利润分享机制,部分二级单位出台了目标责任制、模拟股份制和项目跟投制多种激励措施,极大地激发员工创造价值的热情。

篇九:国有企业三年改革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支持国企和民企兼并重组

  作者:暂无来源:《企业观察家》2020年第11期

  文|江聃证券时报网

  加大新动能的培育,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更多地投资像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运用一系列方式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全面介绍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主要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悉,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包括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动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推动一系列国企改革专项行动落实落地和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等八个方面。

  翁杰明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通过推动国有企业的上市,围绕上市加大包括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各项改革力度。

  “尽管没有对资产证券化率提出具体指标,但是这个方向是毋庸置疑的。”翁杰明称,“我们会跟各类所有制不断合作当中进行股权改革,来进行多方面创新,推进企业上市。上市公司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载体,也是推进企业内部治理的重要渠道,相信经过三年的改革,代表混合所有制重要特征的国有绝对控股、相对控股或者国有资本参与的上市公司会越来越多。”

  数据显示,目前各级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超过了1000家,大概占A股市场的26%,市值大概占32%。

  国资委将推动国有企业围绕主责主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和中高端领域进行布局,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更多地投资向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聚焦八方面重点任务

  翁杰明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今后三年对于党中央、国务院“1+N”顶层设计、政策体系的落实,是具体施工图,是有项目、有完成的时间节点,可衡量、可考核,一定要落实、一定要向社会各方有明确的交待。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聚焦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形成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二是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四是要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大正向激励力度,也由此提高效率;

  五是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着力从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方式、监管导向等多方位实现转变,进一步提高国资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六是推动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强化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七是推动一系列国企改革专项行动落实落地;

  八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翁杰明指出,下一步,国资委要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落实工作:第一,抓好责任落实。要明确直接的责任体系,签订责任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竿子抓到底。第二,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要求,结合各企业的实际,扎扎实实做好地区和企业的落实落地。第三,推动基层创新,在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的前提下,要赋予各地方以更大的改革自主权,鼓励各个企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开辟国企改革的一片新天地。第四,要抓好督查考核,国资委建立了在线督办系统,把重点事项列入其中,同时也制定了比较明确的考核办法,实际上就是挂图作战,务求实效。

  支持国企和民企兼并重组

  9月27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国企民企要相互配合,推进兼并重组和战略性组合。市场有观点认为,这一提法将打破兼并重组和战略性整合中国企与民企之间的界限。

  对此,翁杰明表示,国资委从来没有在国企和民企的兼并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方面设置界限。国资委理所当然支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兼并重组,也同样支持中央企业和中央企业之间兼并重组,支持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兼并重组。

  “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把握实事求是的原则,只要兼并重组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能够避免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能够比较好地提升产业的集中度,当然这肯定要适度,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都会做相应支持。”翁杰明说。

  下一步,国资委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结合“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第一,推动国有企业围绕主责主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做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促使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应急能力建设、公益性的行业领域集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第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第三,结合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第四,加大新动能的培育,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更多地投资像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运用一系列方式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力争2022年央企重点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达5%以上

  国资委对于中央企业的技术创新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科创局,并从考核指标的设置上,积极引导中央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2019年中央企业研发投入达到8190亿元,同比增长了17.5%。

  彭华岗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健全研发投入效益加回机制,进一步提升科技指标权重,加大科技奖励在考核当中的加分力度,推动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稳步增长。力争到2022年,中央企业重点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要达到5%以上。

  进一步发挥科研院所转制企业的作用,推动国有企业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研发平台,打造高水平的“双创”平台,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同时要加快推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创新技术与实体产业的融合应用,加速国有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篇十:国有企业三年改革

  改革三年行动工作总结提纲(2020-2022)

  一、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

  (一)完善公司重大事项决策体系,形成决策主体议事规则

  (二)完善公司制度体系建设

  (三)构建严格规范、全面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

  二、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

  (一)三项制度改革(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

  (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

  (三)职业经理人制度

  三、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

  (一)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

  (二)建立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人才薪酬制度

  四、“瘦身健体”

  (一)聚焦主业发展,退出不具备优势的非主营业务

  (二)合理控制管理篇幅,压缩管理机构

  五、提升经营成效

  (一)建立对标体系,对标找差挖潜

  (二)一企一策,扭亏增盈,持续改善经营

  六、加强企业党的政治建设

  (一)深化“三基建设”,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二)完善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制度

篇十一:国有企业三年改革

P>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文

  2020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深改委会议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阶段。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突出重点,弥补不足。利与弊,促进国有经济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2020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启动之年,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都将进入快速实质性推进的新阶段。

  1

  会议的主题是“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第十三次深化改革于4月27日启动,一号文件是《关于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具有抗击疫情的紧迫性。《四中全会重要改革措施实施方案(2020-2021年)》具有衔接四中全会精神的意义。第十四次深改会是两个月后开的,排在第一位的文件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特别强调的是2020年的三项任务: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其中第三项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味着现代化经济体系任务的提出,当是下一次中央全会的主题。这个信息很重要。2改革的两个作用: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

  |

  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制定改革方案的出发点,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改革、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优先抓好落实。突破和先导作用的强调,对深化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明确了工作重点、提出了鲜明要求、指出了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3怎么改革:扭住关键,鼓励探索,突出实效就是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落脚点是“实效”。要从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新气象、新风貌。改革任务是实打实的,责任也是实打实的,必须一级抓一级。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就是抓实效的方案。

  4突出强调国有企业的地位与作用会议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看起来是老话,实有新意。在一段时间内,有人借“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认为放弃“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在理论上造成混乱,在实践上导致动摇。“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意味什么国有资本是物质基础,而国有企业的政治基础不可代替,国家重要支柱,不可代替。特别是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有企业勇挑重担,在应急保供、医疗支援、复工复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建筑夜以继日开展工作,仅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就分别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中国石化和新兴际华集团,在几周内将口罩的日产量从零提高到了近1000万套,防护服的日产量提高到了近20万套;国药集团、通用技术集团和华润集团,为一线提供了从试剂盒到有效的中药等充足的“弹药”;中央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复苏中发挥了强大的驱动力,带头复工复产,引领着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复苏。在抗疫的过程中出现的一次次奇迹,都有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身影。证明国企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篇十二:国有企业三年改革

P>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文解读(仅供参考)

  01顶层设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是行动方案的中心,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其核心目标。方案有四个核心集成:第一个集成,要把党的十九大对国有资本的担当,对国资国企改革的相关要求针对性,靶向,高强度落实到未来三年行动当中去。第二个集成,是把2015年的22号文出台以来,“1+N”的改革政策系统整合,结构化梳理,拾遗补缺,变若干单项改革为综合改革、系统改革,对国资国企改革明现状,找问题,确症结,定任务,定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在未来的三年行动中加快落实,促进见效,滚动推进,定点攻坚。第三个集成,是把这几年在“十项改革试点”、“双百行动”、三去一降一补、新旧动能转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国企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董事会试点、党建嵌入公司治理等改革试点示范工程和重大改革行动推进过程中,国资国企界所探索的理论,创造的一些经验,模式,路径,综合,融合,跨界,推广更广阔,更深度的国改中去。第四个集成,是之前的四批210户混改试点、“双百行动”、区域综改试验”、“科改示范行动”,从中央企业到省市国企有近千家试点企业将会作为吃过螃蟹的改革样板进一步推动更为全面的综合改革,以期巩固改革成果,推进改革成效,引领改革信心。

  02聚焦七个关键抓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聚焦七个关键抓手,这七个抓手的改革不仅要有路线图、时间表,还要可考核、可评价、可倒逼!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理清党委(党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推动章程和议事规则的个性化设计,落实不同于公司法公司章程范例的个性化设计,探索黄金股,AB股,同股不同表决权,同股不同分配权,落实董事会职权,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二、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制度,推进制定各类科学的市场化目标,探索将五位一体建设任务合理的折算为市场化目标,推动各类中长期激励政策,着力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

  三、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基于混改的企业制度重构,深度转化经营机制,积极推动深度发挥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探索在公司章程和实际治理过程中保护国有出资人利益的相关制度安排。

  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围绕国有资本在形态布局、空间(国家战略)、产业(领域)、时间、角色与担当等方面的布局,力推战略性重组、突破性重构、大格局创构、专业化整合,引导聚焦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做强做精主业,发挥国有企业在“六稳”、“六保”、优化结构,畅通国际、国内两个循环方面的引领作用,对冲疫情负面影响,科学合理探索中国在新时期的国际化,适应和引领新型全球化探索,发挥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五、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大授权放权力度,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两类公司)功能作用。

  六、推进“双百行动”、“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工程的深化、模式化、综合化,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七、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探索党组织在治理中的作用,加强党建,充分发挥企业家价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03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是发挥国资系统作用,形成国资系统战斗力和牵引作用的关键。目前,全国已有27个地方出台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方案,35个地方出台权责清单,政府与市场、监管与企业的边界更加清晰。2019年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要凝聚全系统之力,争取用2至3年时间,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形成国资监管一盘棋。

  河北、黑龙江、甘肃等地国资委在统一监管上强化负债率监测管控,推动高负债地方国企落实降杠杆任务。全国国资监管系统企业资产负债率继续下降。

  未来国资系统的智能化监管将是国企改革领导小组更为关注的战略性工程。在增强研发创新能力、强化财务硬约束、削减和规范补贴、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回报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基于大数据分析和动态实时监控,引导国资系统形成更为明确的任务举措,制定科学的量化、可考核的具体指标。形成针对各类风险的发现乃至预警机制。

  04综合改革一揽子政策十月底前出具推进综合改革的一揽子政策。6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其中,“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10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5月22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所以,10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就是针对这些目标,一揽子出台系列政策,不让国资委在改革上喊得响却动得少,不让国企在改革上犹犹豫豫,把政策供给到位,让国资国企清爽干脆地迈入“十四五”。

  05剥离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剥离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6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中,“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项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12月底前完成。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提出要在2018年底基本完成剥离任务。由于工作遇到太多阻碍因素,导致推进难度大、进度慢。现在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需要出大招,出真招,一企一策,多策齐下,采取整体移交,自治运营,托管运行,企业兜

  底加市场运作,分离移交、重组改制、关闭撤销、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化运营管理等不同方式剥离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务院国资委主任郝鹏早先也曾强调,今年将全面完成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推荐访问:国有企业三年改革 国有企业 改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