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6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6篇

2022-11-10 15:12: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6篇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  浅析以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政府治理现代  化———以文山州为例  摘要:数字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它是推进全球发展的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6篇,供大家参考。

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6篇

篇一: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

  浅析以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政府治理现代

  化———以文山州为例

  摘要:数字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它是推进全球发展的重要的动力。随着国家建设的改革和创新,数字化已经成为了必要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作为政府单位,也需要朝着数字化发展,构建数字化的政府,才能够推进政府的治理质量发展,融入更多先进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思路,让治理更加现代化。为此,笔者特地在本文中以数字化发展为角度展开探究,分析了数字政府建设的策略,借助数字化政府来实现政府治理的现代化,提升政府治理的质量,为国家发展带来帮助。

  关键词:数字政府;数字化发展;政府治理现代化;策略

  引言;伴随着数字化改革的深入,各个地区的政府单位都开始分析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网络手段来丰富管理的形式和手段,让政府的管理能够更加多元化,并且构建数字时代下全民参与的管理模式,给公民带来更好的数字化管理体验,让公民能够得到更强的幸福感。但是,当前很多政府在实施数字化管理的时候,仍然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尝试结合了文山州地区来分析数字政府构建过程的现状,从而总结出数字政府构建的策略,以供参考。

  1.文山州建设数字政府的现状分析(一)由“被动”转变为“主动”

  从目前的系统建设的情况来看,可以发现文山州的数字政府在建设的时候仍然大多数都是处于被动的情况,多数政府人员开展数字化政府建设都是由于外部给予的压力从而被迫开始进行数字化建设。多数地区都认为,构建数字化政府管理模式,是政府发展的一个必然的使命,因此要求政府必须要进行数字化建设,将互联网融入到政府管理中,借助互联网来实现新的政府管理。在这样被动的数

  字化建设环境下,政府人员很难积极地投入到数字政府建设中。而在新形势下,整个社会环境都开始加强了对政府数字化建设的重视,在这样浓烈的环境熏陶下,越来也多的政府人员开始认识到了数字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逐渐转被动的数字政府建设为主动,这为数字政府建设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1.由“单向”转变为“交互”

  数字政府建设的过程里,不仅仅是政府单向的努力,更需要公民的参与,才能够达到更好的建设效果。但是,经过笔者的调研发现,在以往的文山州数字政府建设的过程里,很多政府单位和政府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公民参与到政府建设的重要性,往往都是政府单方面地进行数字化建设,从政府的视角出发,忽略了公民在其中的参与与体验。而随着数字化政府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开始重视到公民在政府建设中的地位,开始变政府单向的建设为交互性的建设,融合了公民的视角,借助互联网等途径,让公民参与到建设中,给公民带来更好的便捷性和体验,发挥出公民的监督权利与评价价值。

  1.由“落后”转变为“先进”

  在数字政府建设的初期阶段,文山州的建设情况一直比较落后,所采用的政府管理手段、管理模式一直都比较陈旧,一般都是直接采用其他地区政府的建设方案,进行生搬硬套。这样的数字政府,不仅无法实现社会管理效果提升,还会带来一些弊端,导致事倍功半。而随着近几年的发展,越来也多先进的管理模式、政府管理平台诞生,这为数字化政府建设带来了很多的帮助,文山州的数字政府建设也逐渐转为“先进化”。

  1.文山州建设数字政府的优势研究(一)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

  数字化政府建设,能够提升政府治理的能力和治理的效果,以此来达到政府治理的目标。因此,数字化建设,是实现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武器,通过数字政府能够实现政府能力的改变和增加,提升政府的决策能力、服务能力,让政府部门能够促进社会发展。首先,通过数字政府建设,能够提升文山州政府部门的决策能力。在数字化政府管理模式下,政府单位能够借助大数据来了解更多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来提出更好的决策,从而提升政府单位的决策能力。借助网络技术、大数据,能够获取到很多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通过资料分析,能够让政府对当地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在制定当地的发展政策、资源使用政策等方面的信息的时候,能够更好地结合数据资料来进行策略,从而提升决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优化政府的公共服务

  随着国家建设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幸福感,已经成为了每个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重任,为此,国家需要以此为目标进行政府建设。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建设数字化政府,能够让文山州的政府给公民带来更好的服务,让公民能够更好地接收到政府的帮助,并且在互联网平台便捷地提出自己的需求和问题,让政府能够更好地进行社会治理。由此可见,通过数字化政府构建,能够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精准地为公民带来高质量、便捷性、多样性、针对性的服务。

  1.助力政府履行各职能

  通过数字政府的见色号,能够让文山州政府的职能转变,特变是提升政府的履行职能,让政府能够优化各个治理流程,让公民全程参与到政府的治理监督中。并且随着互联网的融入,能够让政府拥有更多先进的管理技术,为政府的工作带来帮助,以此来助力政府履行自己的能力。

  1.

  构建文山州数字政府现代治理体系(一)升级数字政府

  为了达到数字政府构建的目标,就需要升级文山州现有的数字政府,从政府治理赋能的工具和方式为角度入手,尝试用更加深层次的治理体系,以此来真正地落实政府的治理职能。由于以往的数字政府收到了治理的结构、治理的奖励制度等方面的约束,导致治理的效果一直不尽人意。因此,为了实现数字政府升级,就需要运用各种技术和手段,来改善当前存在的结构问题,实现政府的深入赋能,构建更加贴合文山州的政府治理体系,实现政府的深入改革。

  1.优化职责体系

  构建文山州数字政府,需要不断地优化政府的职能体系,通过良好的体系支持,来提升政府治理的效果。文山州数字政府的关键,不在于借助互联网进行表现的建设,更需要真正地落实将互联网作为职能管理的工具,为政府建设提供帮助,让政府的权利和责任得到更好地履行和发挥。因此,文山州的政府部门需要借助数字政府来优化职责体系,注重将技术与实际流程所融合,构建数字化时代下的新的政府职责体系。

  1.现代化的治理

  为了提升政府的治理效果,在进行数字化政府构建的时候,需要采用现代化的政府治理模式,结合现代化的治理理念、治理制度。因此,文山州的政府单位,需要收集更多先进的治理制度,结合国内外的优秀治理案例,来更好地进行数字化政府构建。

  1.完善治理体系

  为了构建数字化政府,需要文山州地区的政府单位对政府的体系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在大数据发展的时代下,政府单位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当地的实

  际情况,结合当地的社会状况来制定完善的治理体系,让当地公民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政府管理中。政府可以分析当地的缺陷、公民的需求,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发展的制度合同体系,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理。政府单位可以根据当地实际的情况,设计对应的政府层级,根据文山州的行政区划分状况,制定合理的政府单位数量,这样才能够为接下来的政府服务打好基础。

  1.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政府,能够有效地提升文山州治理的质量,给公民带来更加优质的政府服务、更加好的体验,因此,作为文山州政府单位,需要加强对数字政府的构建,结合先进的数字技术以及数字化管理理念,实现政府的数字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沈费伟,叶温馨.政府赋能与数据约束:基层政府数字治理的实践逻辑与路径建构——基于"龙游通"数字治理的案例考察[J].河南社会科学,2021,29(4):86-93.

  [2]魏晓晶.以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J].数码设计(下),2021,10(3):283.

  [3]孟庆国,崔萌,吴晶妹,等.政府公信力的伦理解释与建构——数字治理价值实现的基础理论[J].中国行政管理,2021(2):14-20.

  [4]陈小华,潘宇航.数字政府:演进阶段、整体形态与治理意蕴[J].观察与思考,2021(1):97-106.

  [5]丁立江,王鹏.网络治理视域下的GDPR对数字政府的影响[J].科技智囊,2021(3):38-45.

  [6]于君博,戴鹏飞.打开中国地方政府的数字治理能力"黑箱"——一个比较案例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21(1):36-41,78.

  作者简介:张雅琦,女,1979年,云南文山人,本科讲师,彝族,研究方向:信息化技术

篇二: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

  “整体智治”下构建县域综合数字平台

  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大数据时代,数据是一种经济资源,也是一种社会资源和治理资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届四中全会都强调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6年,浙江在全省上下开始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以适应社会治理新趋势。2021年年初,浙江省委提出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其中就强调数字化改革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社会治理数字化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梳理各地的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数字化改革,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关键词:社会治理现代化数字化改革数据治理

  一、数字化改革下的“整体智治”

  1.“整体智治”既是目标、也是理念、更是方法

  “整体智治”不仅是数字化改革的一个目标,也是数字化改革的一种方式,更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向。县级层面承担着“一线指挥部”的角色,其“整体智治”的程度体现了数字化改革的实效。从概念上看,“整体智治”是区域性通盘统筹,通过数字技术(工具)的赋能,打破治理碎片化和治理内卷化的困境,整合各子系统使之高效协同,从而提升治理效能,应对公共事务治理实践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而在数字化改革推进过程中,数字平台这一“数字工具”显得尤为重要,“整体智治”应该贯穿于数字平台建设的全过程。在顶层设计上,要突出“整体”实现跨业务、跨层级;在功能设定上,要努力实现治理形态上的“智治”。

  2.“整体智治”以“数字化”为基础,但以“数据”为根基

  当下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数据时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量化万物”成了时代的“标识”。无论是数字

  化改革还是“整体智治”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但是在不少地方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常常将“数字化”和“数据化”这两个概念搞混,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改革改得很迷茫的重要原因。

  “数字化”指的是把模拟数据转换成用0和1表示的二进制编码。通俗来讲,就是将线下的事务搬到了线上,电子政务和政府的门户网站就是这样典型案例。“数字化”只是让政府“上了网”,可以进行简单地将线下的一些业务在网上进行,虽然有一定的便捷性,但对于整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没有本质的提升,更不用说“整体智治”。而这种简单的“数字化”通常以部门的为单位进行改革,治理的“碎片化”也就难以避免。

  “数据化”指的是一种把现象转变为可制表分析的量化形式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将各个部门业务在数字化的基础上进行量化,而量化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进而找寻到各个事务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为之后的决策提供参考建议。比如很多购物网站会采集用户的访问记录和购买记录,从而给消费者推送可能感兴趣的商品。数字化改革中的“数字赋能”就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通破层级和部门间的壁垒,汇集各个部门分割的“小数据”为整体“大数据”,展现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的“数字全貌”,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智慧”加工,为公共事务高效治理提供参考建议。

  3.“整体智治”的阻碍,来源于数据的“流动性”和“可获取性”缺失

  ⑴只有流动起来价值才会显现。如同市场经济一般,只有各类要素在市场上流通起来,市场才会活跃,各类要素才能实现它的价值。推动“整体智治”走向实处,就必须让数据在“整体”中“流动”起来,“智治”才可能实现。部分地方或部门的“数字化改革”,虽然运用了大量的数字技术,还只处于部门或线条的初步“数字化”,这极易造成改革的“碎片化”,难以形成改革“合力”,故而没有发挥“数据”真正的价值。

  ⑵“数据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海量或整体数据的价值远超单个或者部分数据的价值,单个部门的数据,所产生的影响也很小。“整体”观是将一个区域的所有部门视为一个整体的大系统,每个部门只这个大系统下面的小系统,每个

  部门的各线条业务是这个小系统的组成部分。在这个整体内,各方数据是毫无阻碍的流通,最终汇集到大系统的“中枢”,最终由“中枢”来处理各个子系统汇集而来的海量数据。很多地方的“城市大脑”或数字平台就承担了这样“中枢”的作用。因此要以系统观念去看待数字化改革中,打破部门间的业务壁垒和“数据孤岛”。

  ⑶“整体智治”根基在于数据的“可获取性”。正如物联网的“万物互联”,整体大系统的“智治”需要海量的相关数据作为分析支撑。如何高效获取大数据,是考验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键能力。一个区域或部门必须打造一个能获取数据资源的平台,以满足其公共事务治理信息需求的程度。在传统文明中,政府大量公共信息以非数字化形式存储,信息的采集方式较慢,信息采集程度较低,信息更新周期较长等,导致政府对公共事务的治理能力较为滞后。因此,构建跨层级、跨业务的区域性数字平台,是构建“整体智治”的现代政府的必然要求。

  二、治理现代化中的数字平台

  在数字文明中,“数据”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一种资源,不仅具有经济属性,还有着极强的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大数据思维及其相关技术,逐渐从互联网领域,扩散至商业、科技、社会治理等领域,最终将彻底改造人类的生活形态。对待“数据”的态度上和认知上,部分企业已经走在了前列。因为大数据时代,谁拥有“数据”,谁就拥有话语权。这种话语权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体现在社会治理领域。换而言之,掌控数据就能测算出不同人群的特性,甚至于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疫情防控期间,健康码、行程码在防疫的作用发挥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1.大数据时代的三种角色定位;

  大数据时代,根据价值链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三类数据主体:第一类是拥有或可以获取数据的主体;第二类是基于数据分析技术的主体;第三类是拥有创新性大数据思维的主体。

  对于各级党委政府而言,从政治属性上说,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必须了解大数据的相关情况。从现实需求上来说,数字文明下的现代政府,

  有必要兼容以上三种角色,集数据、技术、创新性大数据思维为一身。这样一来,数字平台建设就显得极其重要,

  2.不仅要建好大系统,也要健全小系统;

  从现有数字化改革的现状看,所有的APP都是由各个部门独立规划项目,并向上争取“揭榜挂帅”。而所有的应用APP,都必须连接浙里办或浙政钉。这就造成了一个“中层空虚”的情形,一方面各部门“各自为战”,将导致数字化改革的“碎片化”,没能打破层级和线条业务分割的束缚,更有甚者线上线下“两张皮”,不仅不能享受数字化改革带来的便利,甚至将增加基层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在县级层面上,丧失了现代政府的“整体性”,而数据的“流动性”和“可获取性”的缺失,不仅导致话语权的减弱,甚至导致在将来“数字文明”中公共事务治理中的“肌无力”。

  因此,应在满足在省域层面顶层设计的“大系统”的前提下,建好区域性“小系统”。以区域性数字平台为“中枢”统筹数字化改革。

  3.区域性数字平台的定位

  在区域性数字平台的选择方面,建议选择“爱仙居”。因为其作为与市民卡绑定的APP,拥有最为广泛的用户,不少居民了解甚至熟悉,拥有了群众基础,才能更好地进一步开展工作。要进一步推进“爱仙居”平台建设,必须从整个数字化改革的全局来思考,从重塑治理生态、政务生态、社会生态来考虑。

  ⑴区域综合数字平台

  功能上,应该将“爱仙居”定位为区域综合数字平台,即仙居县唯一的综合性数字平台,以“爱仙居”APP为平台,统筹和协调各个部门的数字化改革,助推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法治和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综合应用。

  (2)破解部门数据壁垒

  政府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最基础和最关键的两点就是部门内业务的数字化以及部门间数据流通和共享,否则数字化改革就是“事倍功半”。接着县域数字化平台之机,按照上级相关文件要求,统筹县内各个部门的数字化转型。

  三、以人民为中心,提高平台粘性

  所谓的粘性,是指商业用语——“顾客粘性”,即增加顾客的消费或使用次数或数量。依赖感越强,顾客粘性越高,再消费期望值越高。过去大部分改革是体制内行政命令式“内部改革”,群众获得感难以显著提升,常有“干部忙断腿、群众看热闹”的情形。这里想要说明的是,通过数字化改革,解决群众生活中的痒点、痛点、堵点,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亲切感。通过“生活琐事”增加群众对当地数字平台的依赖,从而可以收集更多的社会数据为当地政府科学决策做参考。

  ⒈增加便民业务

  比如现阶段的“爱仙居”生活缴费项目,只是简单地转接到浙里办的缴费支付页面(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教育缴费、交通违法缴费),而且没有后台信息并没有打通,需要重新在新的页面中登录个人信息,操作体验感较差。作为当地的综合性数字平台,应在居民生活方面增加更多的便民业务,以生活缴费板块为例,应增加水电费、网费、话费等缴费项目。

  ⒉扩展当地生活服务

  虽然现阶段,“爱仙居”有商城模块,但实际上,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作用。一方面是板块设计不合理,布局“鱼龙混杂”,没有层次感,跟同类商用APP不可同日而语;另一方面,缺乏竞争力,又无实惠,对于普通群众缺乏吸引力。因此,“爱仙居”应有针对性增强区域居民生活服务,功能板块上向美团、饿了么等生活类APP学习;同时借鉴“仙居微生活”、“仙居优选”等微信应用小程序的运营模式,给予群众一定的经济实惠。通过这些生活类服务的提高群众使用频率,从而获取大量的民生数据。

  ⒊增强绿币效用

  绿币是仙居绿色化改革的重要成果,而仙居也可以反过来运用绿币更深一步推动仙居绿色化改革,推动绿色生活、绿色生产,推动绿色向各领域延伸。一方面增加绿币基金的投入金额,以及投入渠道来源,拓宽绿币获取的渠道,适当降低绿币获取难度,扩大绿币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增加绿币的使用范围,现阶段绿币的使用范围仅限于绿币商城和绿币捐赠。对于绿色商城商品种类过少,“爱仙居”商城和绿币商城之间又不互通,绿币捐赠的项目较少。建议增加绿币的支付范围,以及纳入更多的社会救济项目。

  四、“一平台”到“数字赋能”

  “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一窗受理”,数字化改革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迭代深化,依托数字平台进行业务的线上整合,撬动经济社会的全方位数字化转型。仙居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一窗受理”进度并不理想,应在此次数字化改革中,通过建强当地数字平台,将“爱仙居”打造成为县域唯一的综合性数字平台,率先实现从“一窗受理”到“一平台”的“变道超车”。

  首先,通过数字平台建设,要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无阻碍流通,才能实现业务的“无接触”线上办理,才能“数据后台跑,群众点一点”,才能便捷群众,使群众分享改革红利,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其次,要建好数字平台,就必须破除体制机制的“堵点”,增强县大数据局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才能发挥好大数据的职能;再次,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衡量改革的成败关键看人民群众拥不拥护、赞不赞成,要通过给予一定的便利和实惠,增强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平台使用率。最后,“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通过数字平台收集的大数据,经过专业分析,最终成为相关领域的政策制定的数据支撑。真正实现通过数字化改革,进行数字赋能,改变业务流程,重塑体制机制,最终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李涛等.数字社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P30-33.[2]HortonF·W.Informationecology[J].JournalofSystemsManagement.1978.29(09).P32-36.

  [3]李涛等.数字社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P11-15.[4]杨孟辉、杜小勇.政府大数据治理:政府管理的新形态[J].大数据.2020.第2期.P1-18.

  1作者:瞿润程,男,仙居县委党校科研室负责人,研究方向为基层社会治理。2赵王宁,仙居县委党校办公室副主任。

篇三: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

  与传统信息管理中信息采集质量不达标管理方法不规范与分析信息不全面而导致决策失误阻碍社会的整体发展相比如今的数字化管理信息更全面更准确更快捷使决策者对事态发展了解的更透彻大大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科学性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行政管理中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作者:赵轩来源:《管理观察》2017年第33期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第四次工业革命悄然兴起,标志着我们将迈入更加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数字时代。我们生活和学习早已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更是以光速的发展,被各个领域广泛地应用。本文将分析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在行政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关键词:行政管理数字化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不断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已经是日常行政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办公自动化”这个概念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不论是在政府的数字化改革方面,还是学校的教务行政管理方面,或是工程领域方面,计算机网络的数字化、信息化在行政管理、信息管理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1什么是数字化信息管理

  数字化信息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简言之就是用数据说话,将日常的信息、知识等内容以数字化了的电子信息格式进行存储和管理。同时,人是数字信息管理的主体,这些数据产生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服务。与传统信息管理中,信息采集质量不达标、管理方法不规范与分析信息不全面而导致决策失误阻碍社会的整体发展相比,如今的数字化管理,信息更全面,更准确,更快捷,使决策者对事态发展了解的更透彻,大大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科学性。

  2数字化信息的优势

  相比之下数字是人们所熟悉,更容易被接受与掌握的知识之一。人们学习起来也会更加简单易于操作。所以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追求高效率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被广泛地应用。由于数字的客观性以及公正性,它对事物本身的特质与规律能有更加直观的反映。

  数字被全球人民所熟知,消除了语言障碍带来的不便,更加便于各国间的沟通交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对数据的记录、统计、计算、分析的速度越来越快,加快了信息处理的速度。由于数字的准确性也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并且数字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上到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专业权威人士下到平民百姓每天都在和各种各样的数字打交道,所以数据不论在什么阶层都能被理解接受。

  3数字化信息的应用

  3.1在政府机关的应用

  政府部门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为了提供给大众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政府机关也在不断地在行政改革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政府的数字化改革为政府效绩提升奠定了基础。此次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政府机关办事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对信息管理的关注,使信息更加透明化,便于人民的监督。传统的办公以纸张为媒介,效率低、成本高、管理不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纸张老化,字体模糊等情况屡见不鲜,这样不利于信息的保存,也不利于之后的管理者对信息的利用参考,阻碍了政府行政职能有效的发挥。

  如今的数字化信息管理,不但降低了纸张利用,对环境保护事业有所帮助外,还有利于信息的长期保存与利用,对之后的管理者了解前期发展,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供了信息支持。为实现信息高速路的建设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政府机构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在互联网上就能够实现管理和服务大众的工作,利用网络技术讲政府的组织结构以及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配置和进行评估。这样一来,不但便于政府的监管和整治,也推动了民主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3.2在教务管理方面的应用

  当我们迈进21世纪的大门,数字化在社会各个领域被广泛地应用,其中包括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已初见端倪。数字化信息管理的普及,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体的有效管理效率,与此同时也深化了管理流程的优化改革。在此基础上,对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提高和科研创新发展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极为深远影响,是校园改革与发展方面的中流砥柱。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呈现趋向信息化、数字化、人性化的发展态势。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成为各个高校的工作重点。信息管理中心的建设呈现出个性化、服务化、智能的发展趋势。

  3.2.1强调以自主化与个性化定置的学习方式

  由于现在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服务的主体由教师转为学生。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作为中心。而新时期的教育主体是学生。在信息管理建设方面,无论从硬件、软件系统还是教育教学资源方面来说,都从重视教师教转为了重视学生学。将原来的管理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教学软件逐步变成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定置学习模式的系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因材施教,给了学生更多的自我管理空间。

  3.2.2从硬件建设转向以应用服务建设为主的信息管理平台

  校园信息化管理建设工作主要内容为网络工程建设和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过去只注重了网络硬件设备的建设工作,例如,校园网络建设、计算机设备等配套设备的购置,却忽略了信息的应用才是信息化建设的本质目标。就算投入大量资金没有发挥信息的应有作用,不但严重浪费投资也对教学服务没有任何帮助。所以,信息应用服务充分发挥作用,才是当代校园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3.2.3提高教育软件的智能化水平

  如今,简单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不足以满足于人们不断提高的对教育资源管理方面的需求。因此,知识管理系统应运而生。知识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将各种信息资源转化成知识储备,这样一来更有利于知识的产生和获取以及对其进行重新利用。知识管理在各个高校的运行就是将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资源转化由相互联系的知识网络集合。并且知识是开放式地提供给学生,且由专门人员负责定期的维护与管理,从而实现了知识的高速传递、普遍利用与共享。

  学校的信息管理中心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涉及到计算机科技、网络技术应用、通信技术传播与软件工程开发、项目有效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有着投放资金多、建设开发难、运行周期长、技术要求高、参与人员多等特点。由此可见,在建设信息管理平台之前做好项目分析和前期规划设计的工作,从大局出发、进行统一规划,以保证信息的标准化和有效的信息用户管理。

  由于信息管理中心建设是周期比较长的大型系统工程。因此,为了保证整个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建设过程必须有统筹完备的安排计划,并且逐一实施,分步进行,以确保项目妥善完成,将失败的风险尽量降到最低。

  由于信息是个大的网络结构,所以我们要努力将各个应用系统互联互通起来,才能实现资源共享。避免形成信息孤岛,而导致建设工作一次次重复进行,这样不但消耗增加,而且严重影响了信息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从控制和操作的管理人员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满足用户不断增加的信息需求,这在大多数时候取决于信息资源的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人员结构、道德素养和技术水平能力。一个好的信息资源管理人员,既了解这些信息资源的核心内容及其交流的整个过程,又懂得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并能掌握适用于各种信息的技术。信息资源管理人员作为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形成一个好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要求其必须能灵活地运用到各个方面的理论知识,例如:心理学理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论、管理理论、社会学理论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及社会经验,才能更好地为信息用户提供有品质的信息服务。

  信息技术在现代的主导地位愈加显著,对管理人员的主要要求将不再局限于具体的信息资源采集、整理、储存和传播等工作,而更加注重其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并将研究结果转为信息技术的能力。数据库技术在当前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为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节省不必要开支,提高系统反映能力,保证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信息技术的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技术应用问题,更是一个管理系统的内在问题。首先是确立以管理信息化为指导思想,其次是对信息化系统总体模块的设计分析。以信息技术和系统的特征与功能为模板,一般分为协调支持模块监控、信息通信支持模块、决策支持模块、过滤支持模块、智能信息处理模块和保障支持模块这六个模块内容。努力将单位管理运行的指导思想与这六个板块相结合,再加上对应的技术支持,这样才能使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发挥出更大的效果和能力。

  信息自动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还是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最重要的是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控策略,来规避网络运行时遭到病毒的感染和破坏,另一方面,加强保密工作的实施,利用设置访问权限、登陆前的身份认证和重要数据备份等技术以确保信息安全的有效保护。同时做好安全保密工作的宣传教育,以此来提高全体人员的网络安全和保密意识。

  4结束语

  如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信息管理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与弊端。虽然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信息管理网络的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在思想观念、管理机制等领域还是有所欠缺,仍然有着各种问题的存在。信息技术在日常办公以及行政管理方面的应用日渐广泛,一个安全高效的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应不断地思考反思,并且不断地加大创新力度,努力完善数字化信息管理中心的建设,为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以此来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国庆.试论电子政务网络的系统构造[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8(3):36-39.

  [2]魏文淼,叶念渝.基于VPN技术的电子政务系统[J].兵工自动化,2004(2).

  [3]冷静.关于高校档案专业计算机教育的思考[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4):57-58.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篇四: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

  关于我区政务服务数字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建议

  当今时代,如何加快经济社会建设步伐,如何破解有效投资难题,为政府提出了时代命题,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全面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近期,对我区数字化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区数字化建设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区在数字化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各行业、各领域多点开花,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智能智造发展方面基本情况。在智能智造方面,主要调研了吉通机械、金冠电气等2家企业,基本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升级。吉通机械引进了5条自动化冲压生产线,6000平方米的厂房30人管理就可实现年产值6-10亿元,人均年产值达3000万元,并且实现了人员零安全事故。此外,还引进15条全球最先进的铝锻、铝铸锻智能生产线,生产出了质优价廉的国产化智能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金冠电气通过引进1条德国通快钣金柔性加工生产线,缩短了生产周期,提升了产品质量,从而实现了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同时,引进了智能自动立体料库系统,实现所有生产数据由中心服务器管理,生产全过程数字化控制,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二)数字政务方面基本情况。在数字政务方面,“一门式,一张网”综合服务审批平台现有入网审批事项714项,其中702项为“只跑一次”事项,占全部事项的98。651项事项实现全城通办,37项事项可跨地域受理,网上办事大厅可受理510项,手机办事大厅可受理204项。创建“政企互动平台”20个,及时解决企业提出的疑难问题,并通过平台转发惠企惠民政策30余项。实施“并联审批”和“n证联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90分钟,88项工程建设类项目审批全部完成对接、即将实现一网通办

  理。“一窗受理”“一站式”办结模式基本建立,区政务服务中心铺设审批网络专线45条,对接政务外网3个,办事企业和群众只需通过“网上办事大厅”进行申报,无需再到各部门进行审批。

  (三)城市管理方面基本情况。在城市管理方面,我区主要建设了智慧交警系统、智慧城管系统及智慧综治系统,智慧城市管理雏形基本形成。智慧交警系统通过网络监控平台、视频采集系统,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实现了在线报警、在线定损、在线定责、在线报险等创新服务模式。智慧城管系统通过整合现有各类信息资,实现设备、信息系统的共建共享,重点加强市场商圈、南北出入口等重要区域的视觉管理,实现了从动态巡查到日常监管、从末端处罚到头治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防范,着力让城市管理无死角、监管无盲区。智慧综治系统在前几年投入的基础上,20年又投入1800万元,新增了600个视频监控点位,其中50个监控点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向城市感知智能化迈出了极具意义的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是支撑数字化建设的基石。由于我区的数字化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与加快数字建设的迫切需要不相适应。

  四是缺少专业人才。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政府、建设智慧城市对我区乃至我省来说,都属新生事物,特别是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而目前我区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强化人才培训和引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必解之题。

  三、关于加强我区数字化发展工作的几点建议数字化发展是当前的时代命题,数字经济建设也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结合我区“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实际,提出如下建议:(一)突出顶层设计,确保数字化建设统筹推进。数字化建设任重道远,做好顶层设计是关键。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数字化建设领导小组,高位统筹解决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数字化建设提供有力组织保障。要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带动作用,聘请权威机构,结合区情实际,高标准编制《数字双阳2021-2025总体发展规划》,科学确定我区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工作措施,为我区数字化建设指明方向、提供遵循。(二)强化要素保障,确保数字化建设根基稳固。做好数字化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储备和政策扶持是基础、是保障。在基础设施方面,要积极协调移动、联通、电信、吉视传媒等网络运营商,在4g网络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快5g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不折不扣落实“提速降费”政策,增加骨干光缆建设里程,提升城市出口带宽,为我区数字化建设提供设施保障。在人才储备方面,要聘请国内大数据应用方面的科研机构和知名专家组建外脑,为我区数字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行动规划和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意见。探索与国内重点院校、数字化建设领域知名企业建立合作机制,设立“数字双阳”发展研究院,为我区数字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在政策扶持方面,要研究设立专项引导资金,加大对数字化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建立“先建后补”的奖励机制,推动项目落地生根。同时,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贴息贷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为我区数字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篇五: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月15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对于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进行了全面规范,2018年是我省确定的“营商环境提升年”,两年来我们持续开展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各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便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市在推进“一网通办”、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为打造数字化智慧化政务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我就“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作如下发言:一、工作现状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5月21日市政府办印发了《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依托市县(区)两级平台软硬件基础设施,通过集中整合升级,建成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到2019年底,全市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基本实现“一网、一门、一次”。二、存在问题一是平台建设推动慢。目前,我市已实现实体政务

  服务大厅建设全覆盖,各类服务事项陆续进驻,能够开设窗口正常办公,但县区在线服务平台内容不丰富、升级优化难,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还处于前期筹备阶段,“互联网+政务服务”任重而道远。

  二是配套制度不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要完成线下政府到线上服务的整体搬迁,需要配套的相关制度对于运营管理、系统维护、应急预案、信息安全、市场监管等各方面进行规范。

  三是业务人员管理难。政务服务中心属于重组机构,工作人员来自于各行业部门,人事工资关系、福利待遇等还在原单位,管理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在人员上线以及业务办理的过程中,要避免服务水平大打折扣。

  三、意见建议一要严把质量关,如期实现系统上线。根据全省有关要求,按照部门具体分工,全面认领建设任务,倒排工期、责任到人,逐步完成立项招标、软件开发、系统调试、测试运行等工作,加快推进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软件开发要选择专业公司,签订终身保质协议,定期进行系统升级,保证能够长期正常运行。平台建设要纳入“互联网+监管”系统,模块设定要进行分类细化,特别是对于企业服务进行单独划分,对于水电费缴纳、快递收发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便民服务要进行优化。

  二要深化放管服,积极配合政务上线。对于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统一管理,持续深化简政放权,简化优化审批流程,精

  简办事材料证明,实行权责事项“颗粒化”管理,开展权力下放实施效果评估。对照省级有关规定,清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各类证明,取消不必要的审批、许可、核准、备案等,对保留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颗粒化”管理,拆分到最小单元,完善受理条件、申请材料、中介服务、办理流程等信息要素。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全市做好基础数据填报与数据信息迁移工作,推动线上线下办理融合互通、政务服务事项全面上线,实现政务服务信息资源有效汇聚、数据充分共享。同时,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息共享,推动事中事后监管信息与政务服务有效衔接、深度融合。

  三要建好制度墙,织密网络安全防线。依托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培养专业运维团队,对照省级有关制度规范,建立运营服务规章制度,加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统一服务事项办理标准,推进政务服务全市通办;建立完善评估评价系统,强化政务服务效能监督;结合“12345”便民服务热线平台,健全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制度;完善工作人员线上线下管理制度,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强化政务服务平台安全保障系统的风险防控能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一致性的防护体系,明确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多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强化日常预防、监测、技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对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重要信息的保护和管理。

  四要当好店小二,全力保障服务上线。对各部门平台使用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接受统一管理、规定每日服务事项办结率,特别培

  养企业业务骨干,考核达标后持证上岗,对业务能力进行月考核、季评比、年奖励,做到线上线下一套服务标准。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线上线下综合服务模式,实现从网上咨询、申报到预约、办理、反馈的全过程留痕,逐步做到一张清单告知、一张表单申报、一个标准受理、一个平台流转,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只上一张网”。全面推行审批服务过程和结果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制定政务服务评价规范,对办事效率、满意率等服务要素进行综合量化评估,依据评估结果改进并持续提高窗口服务质量。

篇六: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

  word格式文档专业整理对电子政务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现存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方案一电子政务的产生与基本内容90年代后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电子政务电子政府等一些新的概念也很快产生其含义是指在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如网络电脑以及电话等工具为企业社会乃至公民个人提供政府信息和其他公共服务并且打破了传统政府管理受到时间空间限制的界限改变政府管理方式

  范文.范例.参考

  对电子政务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现

  存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方案

  一、电子政务的产生与基本内容90年代后,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电子政务、电子政府等一些新的概念也很快产生,其含义是指在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如网络、电脑以及电话等工具,为企业、社会乃至公民个人提供政府信息和其他公共服务,并且打破了传统政府管理受到时间、空间限制的界限,改变政府管理方式。1.电子政务的基本内容(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电子法规政策系统②电子公文系统③电子司法档案系统④电子财政管理系统⑤电子办公系统⑥电子培训系统⑦业绩评价系统(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主要包括:①电子采购与招标②电子税务③电子证照办理④信息咨询服务⑤中小企业电子服务(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的各种服务。主要包括:①教育培训服务②就业服务③电子医疗服务④社会保险网络服务⑤公民信息服务⑥交通管理服务⑦公民电子税务⑧电子证件服务当然,电子政务的上述业务内容并不是一出现就具备了的,而是在电子政务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当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二、全球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1.国内的电子政务的现状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对于我国来说,电子政务这个概念与电子商务一样是从国外泊来的。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自己的信息化历程同步的,具体来说,我国的电子政务是循着“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一条线展开的。从总体上看,与其他国家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特点基本相同,但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就具体而言,我国的电子政务又与其他国家的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

  (1)我国的电子政务的起点较低。这是由于我国总体上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而西方国家的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就完成了,而我国则基本上从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

  (2)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的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这些差别主要是表现在地区差别、城乡差别、行业差别上,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在发展过程中,则是在中央政府的“推动”和需求的“拉动”下从一些行业管理部门开始的。另外,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的不平衡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发展较快,与这些重点部门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其它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相对迟缓。

  (3)我国的电子政务的目标和出发点更具有多样性。由于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政府对经济特别是企业的管理方式要进行彻底的改变,以及各级政府机构的精兵简政。这些客观环境的变化,必然造成对政府政务活动的影响,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势必要满足或保障这些目标的实施。实际上,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不仅仅是提高效率和树立形象的问题,其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促进政务活动的改革。

  2.国外的电子政务的现状(1)美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美国的政府网站建设已经相当完善和成熟。美国联邦政府一级机构已全部上网,州一级政府也全部上网,几乎所有县市都建有自己的站点。美国的政府网站内容非常丰富,以人口调查站点为例,用户可以通过直观地图的形式,查看到州一级甚至县一级人口的极其详尽的统计数据,包括当地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口组成等等。(2)加拿大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加拿大的电子政务虽然起步较晚,但进程较快。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加拿大政府大力推广和加大电子政务在各行业的应用,不仅实现了教育、就业、医疗、电子采购、社会保险等领域的政府电子化服务,而且根据需要不断增加和集成新的政府门户网站,先后建立了加拿大政府门户网站、加拿大出口资源网站、加拿大青年网站等诸多政府网站。(3)法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法国政府部门的网站内容很丰富。从部长栏中,可查到部长简历、部长办公室主要人员,部长活动日程、讲话、新闻发布等,其他栏目有宏观经济数据、企业生活、公众生活、欧洲与世界、地区经济,还有远距离服务、实用信息、论坛、资料摘要等。网民如果需要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订阅新闻,只须填写网上的表格便可免费发送。此外,各部门也有内部网络,供部内有关人员查询。

  (4)英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英国的成年网民中,有18%的人使用政府机构网站获取服务或官方文件等信息,政府机构网站的总数目前已达1000多个,每星期的访问请求超过2000万。人们现在可以通过网络使用多项政府服务而无须再排长队。以“英国在线”为例,该网站自2000年12月开通以来,已经整理了1000多个政府机构网站的信息,帮助用户迅速、方便地寻找所需网站,帮助用户获取关于就业、理财、旅行、生活等方面的政府信息与服务。其后它又开通了一些新的网上政府服务。(5)德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尽管德国开展的电子政务项目还不多,但一些与企业及百姓密切相关的事务,如申报纳税、企业增值税号的查询、企业向统计局上报外贸统计资料、大学生申请优惠贷款等都可直接在网上操作。按照计划,德国将逐步推出350项网上业务,与公民有关的事务除了必须面谈的之外,都可上网办理。(6)日本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日本的电子政务工程主要有五大方面的基础建设。①政府机关(中央和地方)内部因特网以及情报信息化的基础作业。②综合行政互联网的相互连接。③申请、发出手续的在线化。④地区情报信息基础作业。⑤居民户口管理互联网系统的建设。从上述五大方面的基础建设项目内容可以看出,电子政务对硬件的功能要求非常高,对高速信息平台的容量和载体通过能力要求非常大,只有以光纤为主要材料的超级宽带网才能承担。现已进入实用化的宽带网,再加上日本第三代移动电话已开始提供服务,预计日本电子政府的建设步伐将会大大加快。(7)韩国的电子政务现状韩国在实施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围绕下述工作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建设工作。①建立、完善电子政务的法律与制度保障。②实现政务信息数字化,建立公用电子资料库。③重视政务信息的公开。④政府信息公开。⑤再造行政业务,提高公务员的能力和素质。(8)电子政务的全球发展总体现状从电子政务在全球的发展来看,表现出这样一些特点:第一、电子政务在各国的发展起步时间大致相同,即大多数的国家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第二、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基本上都是指向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第三、电子政务的出发点基本上都是以满足国民对政府经济事务的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为主。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三、我国电子政务现存的问题1.观念上的误区(1)OA就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过程。而绝非只是简单的政府上网、“三金工程”或办公自动化(OA)。它所需要的早已不是安装几台电脑(PC),连接打印机和扫描仪,处理文件和打印报表,甚至也不仅是建立门户网站,收发电子邮件,无纸化办公等。(2)电子政务是上级的指令对电子政务的理解不能仅仅被动地停留在指令的执行层面。上级部门做了网站,我也照猫画虎来上一个;上级部门设计了哪些栏目,我也机械照搬拷贝(COPY)过来。这种执行任务的认识思路和上下对口的设计模式,完全忽视了行政工作的不同特点,使电子政务流于形式,可谓认认真真走了过场。(3)电子政务是一种补充政府办公方式的转变让很多人在心理上难以适应,许多人在心理上不愿接受电子政务的洗礼,他们认为电子政务只是政府信息部门的职责,是传统政务管理的一个补充,是非主流业务,不愿利用网络完成文件的形成和实现其功能,他们留恋并习惯于传统公务文书形式,宁愿手写文件并亲自呈送领导。在许多人看来,只有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才最可靠。(4)项目资金应用于购买设备“轻调研重上马”、“轻计划重实施”是电子政务建设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因为国家为电子政务建设进行的专向拨款数额越来越大,所以资金来源已不再是主要困难。但这些资金应该首先用于调研、计划、培训等基础性准备工作。否则,再先进的设备也难以发挥其作用。更何况IT领域里设备更新速度极快,盲目建设很可能会带来资源的极大浪费。2.信息资源的利用缺陷(1)“死库”资源开发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五多五少”现象,即原始信息多,加工整理信息少;孤立分散的信息多,交流共享的信息少;传统载体方式信息多,电子载体方式信息少:行政性开发的信息多,市场化开发的信息少;静止状态的信息多,动态反馈的信息少。在国内数以千计的信息库中能保持不断更新和有效利用的只占一成左右,其他一些信息库均处于瘫痪与半瘫痪状态。实施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激活这部分“死库”,使它们能够借助政府的力量或市场的作用,逐渐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若能充分利用好这部分巨大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流通和共享,必然会有力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2)“信息孤岛”现象与西方国家以“区域性管理为主导”的网络体系不同,我国采用的是“区域管理与行业管理并存”的网络体系,且在具体实施中多以纵向的网络建设为主,逐渐形成了网络分离和条块分割的局面。在这样的网络结构中,链路备份困难,带宽难以共享,网络难以互联,管理投入过大,由此引发了“信息孤岛”问题,造成各种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信息资源,应更多采用横向区域体系为主导的网络建设方针,为网络互通和信息共享创造有利的条件。(3)网站信息陈旧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目前还处于比较初级的层次,政府网站无论是在信息的完整性和实用性方面,还是在沟通的及时性和公开性方面都还离公众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普遍存在资料缺少价值,不能及时更新、内容平淡重复,实用信息缺少,网页质量不高等缺陷。一些政府网站仅仅满足于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除了这些红头文件之类的政府公文,看不到其他什么像样的信息,而且多偏重介绍和宣传的静态功能,忽视政务信息的动态特征,缺乏与用户进行沟通的有效手段。3.发展不平衡(1)数字鸿沟尽管从世界范围看,数字鸿沟算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但在中国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为最需要政府提供服务的人往往就是那些无法上网利用信息、无力应用高科技手段的社会弱势群体,所以,数字鸿沟的出现同样困扰着电子政务的实施。若数字鸿沟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大社会资源占有上的差距,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加速贫富的分化。尽管我国的上网人口已经超过了3200万,但数字鸿沟仍是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应该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软硬件环境方面的差异使得绝大多数社会低收入家庭不能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享用电子政务提供的“公共物品”。(2)地区不平衡一些落后地区在建立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会遇到比其他地区更多、更复杂的困难。首先是资金投入不足。建立电子政务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这笔钱对发达地区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而落后地区多为吃饭财政,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常常是捉襟见肘。对他们来说,如何解决在电子政务上的投资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其次是技术条件落后。由于教育水平和经济能力的限制,落后地区的电脑普及率和上网率低得令人惊奇,有相当多的人根本没有能力或没有机会去认识和享受现代科技带给他们的生活变化,电子政务缺少社会利用的基础条件;再者是行政基础薄弱。建立电子政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政府的内部管理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和外部服务都应具备一定的基础性条件,否则,没有科学化的管理和规范化的操作,政府电子化就是在沙滩上盖高楼。

  (3)部门不平衡根据有关专家的观点,中国的电子政务将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即政府信息公众化、准电子政务、区域电子政府和统一电子政府。在每一个阶段电子政务的功能和服务对象都会有一定的差别。从全国范围来看,还有很多基层的政府机关根本就没有建网,更谈不上搞什么电子政务了;即使是那些建立了网站的政府机关,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不仅功能少、质量差,而且实用性、互动性不强。网页之间的连接渠道不畅,电子政务还难以形成网络;总体来看,部门间的不平衡是非常明显的,许多政府部门还都徘徊在电子政务的第一阶段,只有少数部门和领域开始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迈进。对这些机构而言,对上网信息进行深层加工,加强与用户的交流和沟通,建立网上的办事渠道,是它们面临的主要任务。4.短期效应问题(1)急功近利目前,我国的政府上网工程虽呈轰轰烈烈之势,但其中许多已建成的政府网站表现出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极易导致短期效应的弊端。一些地区和部门为了赶时、出政绩,仓促地建立网站、注册域名、买进硬件设备、配备相关软件,但热闹过一阵子之后,许多事便无人问津。这不仅有悖于国家建立电子政务的初衷,而且容易造成人、财、物等资源的极大浪费。政府网站的建设不是要给上级领导和普通百姓“做秀”,而是要在网络上真正建设一个信息丰富、内容实用、服务快捷、互动性强的电子政府。这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情,而是需要循序渐进、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2)忽视整合目前,在没有对已经建立的行业或部门网络系统进行有效整合的同时;一些机构就开始急着上新的信息化项目,许多旧的矛盾还没有解决,又不得不面对一些新的问题。这将使未来的整合工作面临更大的困难。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围绕“金”字头所进行的一系列重要信息化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起到了一种示范作用。但是,由于这些工程基本上都是在不同的行业或部门内部进行的,所以就为当前的互联互通带来了一定困难。如果对这些已经积累的问题不以为然,那么搞得不好,就可能使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陷入新的误区。(3)不重维护目前,许多政府部门在做电子政务规划时,重视工程建设投入而忽视系统运营维护。在建设的资金与人力投入上有明确规划,但对于系统建成后的运营与维护则缺乏人、财、物的相关投入和制度保障,特别是在涉及到系统的安全运营与长期维护的问题上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成为电子政务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极大隐患。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5.资源浪费现象(1)重复建设由于存在一些体制上的弊端,我国的地区分割、部门分割现象较为严重,从而导致了大量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盲目仿效和重复建设的现象。这既给各政府垂直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又违背了区域性网络的“一个大脑和一套神经系统”原则。从而不仅增大了建设地区性统一政府网络的难度,而且在人力、物力上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如何克服体制弊端,整合现有资源,节约投入成本,防止多重建设,避免各自为战,成为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发展中面临的重要挑战。(2)缺乏调查研究许多政府部门在实施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对自身所处的综合信息环境缺乏了解和评估,导致电子政务系统脱离本部门实际和客观环境,引起资源浪费或资源不足等问题。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就需要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之前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细致考虑实际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力求避免一哄而上。搞电子政务别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做事情要量力而为,渐进而行,不能犯那些心血来潮的错误。(3)缺少统一规划我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架构为“三网一库”(办公业务网、信息资源网、社会公众网和信息资源数据库)体系。以往的信息建设不重关联,自成体系,信息资源分散,共享程度低,以致影响了计算机的整体应用。在目前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的情况下,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有一哄而上的迹象。如果这种势头得不到及时的制止,可能会给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要推动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搞好整体规划,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避免出现各地区、各部门、各层级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的状态。(4)不重成本电子政务本身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要求相当数额的资金投入。降低电子政务运营成本是实施电子政务的重要目标之一。如果大量针对电子政务的投资产生不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那就失去了建立电子政务的实际意义。之所以会出现花钱大手大脚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电子政务的资金多来源于政府财政。因此,相对于电子商务而言,电子政务在资金投入方面所受到的约束要少得多。但是,政府财政不是免费的午餐,它来源于纳税人对国家的贡献,政府机构在实施电子政务时,应以效益为本,“开源节流”,充分利用现有线路和网络资源,不要使电子政务成为增加政府预算开支的又一负担。6.法律法规滞后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从总体上说,中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仍然明显滞后于电子政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许多亟待法律规范的事项并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许多现有法律规范中的具体规定,不能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有的甚至与电子政务的发展相抵触。主要表现为以下问题:

  (1)电子政务的法律效力问题电子政务是否与有形政务处于同等法律地位?网络行政行为是否与传统行政行为具有同样法律效力?如果是,两者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对于这样一个关乎电子政务根本性质的定位问题,中国法律并没有做出根本性的明确规定。这一问题不解决,势必会影响电子政务长远发展。如果网络行政行为不具有传统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相对人也就没有服从的义务;如果法律不明确规定电子政府的法律地位,而电子政府的行为有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相对人将无从寻求法律救助。(2)网上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问题行政行为合法是行政行为有效的前提。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主要有四个,即主体要件、职权要件、内容要件和程序要件。目前,中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网络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特别是没有规定网络行政行为不同于传统行政行为的、特殊的程序性要求。这就给认定网络行政行为的效力造成了极大困难。(3)电子政务的技术标准化问题目前,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复建设、各政府部门网络系统之间不相兼容的现象较为严重,一些地区和部门进行封闭式建设,很少考虑与其他地区和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性,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信息孤岛”。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标准不统一。如果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和传输协议,那么将来跨系统的信息沟通必然出现问题。由于法律的稳定性、强制性和较高的效力等级,这些技术标准最好由法律予以规定,以避免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复建设以及信息部共享等问题。(4)政务信息公开问题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等原因,中国电子政务的建设目前大都只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成为电子政务法制建设中最重要的和最基础的任务。中国现有法律的一些规定显然不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需要进行修改,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先后制定的《阳光下的政府法》、《情报自由法》、《政务公开法》不同,中国在没有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时,早在1988年就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对于保密范围、泄密责任等做出了较为系统的规定。该法特别确立的“凡不宣布公开的事项皆推定为保密”的原则,与电子政务下行政公开的要求无疑有着较大的抵触。因此,应当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使其能够适应电子政务发展以及政府公开行政的要求。(5)公民隐私权保护问题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电子政务具有强大的数据或者信息的汇聚能力,因此,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以及政府信息日益公开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成为电子政务立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政府在管理和运用各种信息的过程中,出于故意或者过失,公民的隐私权极易被侵犯,这在要求全面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今天是不能被允许的。因此在电子政务立法中多角度地规定如何保护公民隐私权,应当引起立法者的高度重视。

  (6)电子政务的安全问题政务活动关乎党政部门、各社会机构乃至整个国家的利益,因此,政务信息比商务信息更为敏感,在安全性方面的要求更高。电子政务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技术措施,例如公钥基础设施(PKI)、内外网的物理隔离等,而且涉及到一系列法律问题。法律应当明确规定电子政务的安全标准、具体措施以及对于不能达到者的惩戒措施,明确规定政府工作人员因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电子政务安全系统遭到破坏的法律责任,明确规定对于侵入电子政务系统的黑客的刑事制裁措施。(7)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问题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没有资金的保障很难进行。中国目前关于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的来源、预算、使用以及监督等事项,基本上没有法律的统一规定,这将不利于电子政务建设的长期性与连贯性。因此,以法律规定的方式保证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要求,也是立法者不得不考虑的事项。7.网络安全问题(1)外部防范电子政务不同于电子商务,它涉及到很多党政机关的重要文件,其中有些内容甚至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而且政府作为社会管理机构,如果因为电子政务系统瘫痪而造成业务流程的停顿,带来的损失和波及的范围将会非常巨大。因此,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在安全性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电子政务作为政务活动在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系统安全方面面临着多种威胁与挑战。第一是黑客的入侵和计算机犯罪;第二是计算机病毒的蔓延和破坏;第三是网络自身的脆弱性。由于政府网络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开放性强,技术水平不平衡,管理手段有差别,所以很容易出现安全方面的漏洞。从目前情况看,一些系统在防火墙的安装与维护,防病毒软件的及时升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容易把政务内网中流动的信息暴露在危险之中。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需要与电于政务平台的开放性要求是实施电子政务过程中最难以平衡的一对矛盾。政府是为公众服务的,提供信息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电子政务倡导的就是利用网络优势加速信息的沟通,使公众能够更好地享受政府提供的服务。在这种情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况下,如何处理好系统安全性和信息开放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挑战。

  (2)内部防范一般而言,网络安全更为重视如何防范外部的入侵,如建立网关和防火墙,内外网的物理隔离,设计防病毒软件等。但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政务信息更容易从内部窃取。机构内部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样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内部人员泄密的问题一般会有两种情况,一是工作人员违规操作,造成对政府安全的威胁;二是工作人员违法犯罪,发生故意窃密行为。根据国家信息主管部门相关要求,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平台一般采用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三网模式。其中政务内网与外网之间采用物理方式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采用逻辑方式隔离。之所以不惜成本对政务内、外网采用物理方式隔离,主要还是考虑要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为了确保网络安全,一般都要布两套线、安装两套网络设备、购买两套服务器。但是根据统计,核心政务网出现的犯罪,75%以上都是内部人员所为。外部难以侵入的时候,就往往会通过内部人员实施犯罪。因此,机构内部的网络安全问题始终是电子政务建设中非常重要也是极其敏感的问题,特别是那些处于网络核心部位的机构和部门,更应该对网络安全问题引起高度重视,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的安全机制。网络内部的安全隐患,其实主要还不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更多的还是管理层面的问题。硬件设备的改进固为重要,但更需要受到关注的还是公务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教育。四、我国电子政务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1.发展中国家如何规划和管理电子政务项目正如所有的政府和企业运作一样,有效的管理对于电子政务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在预算范围内及时地提供一个项目,能够在政府机构间有效地协调以及监视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都有赖于有力的管理。因此,在启动一个电子政务计划之前,应首先在全国和地方两个政府层面上建立起管理机制来。(1)考虑在政府内部建立电子政务小组电子政务的启动一般包括大量的资源、计划以及人事方面的保证。如果没有特定的团队自始至终进行监督,是很难进行管理的。比如,一个部门内部的电子政务活动应该制度化,以确保长期的稳定性以及对新的运作模式的支持。这样的团队必须获得足够的预算、人力资源和行政上的支持,从而更好地履行职责。(2)确保项目管理小组充分的权威没有来自政治领导的权威,负责电子政务实施的官员就无法确保计划得到有效执行。监督电子政务实施的正式的、法定的权威机构同样是必需的。政府应考虑在某一部下设一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个中央的电子政务机构,或者使它成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应在政治层面和项目管理层面上设立专门小组,以对项目成功负责。

  对那些跨部门的项目,为了项目的实施,管理小组成员应是来自各个机构的有权威性的代表,这将有利于保持信息交流与报告渠道公开,确保信息共享,便利于建设跨部门、跨机构的共同的技术设施、通用的政策、标准及其安全体系。

  (3)制定工作计划以实施电子政务中的优先项目仅仅有构想和优先权是不够的,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会有助于那些负责实施电子政务的机构和官员们把握好方向。工作计划应重点关注至少6个关键因素:内容开发:包括应用系统的开发、公开的标准、本地语言界面、用户指南和电子学习材料。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和培训计划必须在各个层面上实施。连通性:本地网络和因特网连接必须应用到相关的机构和企业中。网络法律:提供一个法律框架以支持电子政务政策和项目的目标。公民界面:必须有一个合适的服务传递渠道的组合,以确保电子政务对广大用户来说是可以利用并负担得起的。资本:电子政务业务计划必须确认收入流,包括用户收费、捐赠以及预算,以有助于保持财政上的平衡。(4)为关键的利益相关者持续参与确立一个机制虽然全国性的远景规划完成了,利益相关者的角色也并未就此结束。他们对电子政务来说是宝贵的资源。收集反馈信息——尤其是从用户那里——是十分重要的,要搞清楚哪些是成功的决定因素以及哪些部分需要重新思考或重新设计。政府可以考虑为每个电子政务项目设立一个顾问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应由用户和其他对项目实施具有关键作用的非政府部门的人员组成。顾问团体可以包括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非政府部门的专家、前政府官员或民间社团。(5)电子政务管理不仅仅是实施项目,它意味着为能力建设做出规划在包括政府高官在内的各级官僚机构层次上培训雇员应该是工作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此相对应,主要的目标听众通常也需要一些简单的培训,以更好地使用新的电子政务系统。这一培训也应该是管理设计中的一个部分。2.从观念上走出误区要从上级到下级、从政府内部到政府外部都真正理解电子政务的涵义和电子政务的实质——“政务”,而非“电子”,让大家充分感觉到“办公自动化只是电子政务的一个方面”,使大家不仅重视“把资金用于购买设备”,而且重视实际的动手能力;不仅仅是把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原有的设计照搬照抄地拿来,而是在其中加入创新的成分,从而使我国电子政务更好地实现。

  3.标准打破“信息孤岛”新的电子政务标准并不意味着要推翻原有的系统,而是要去整合原有的政务信息体系,使之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以此提高各个政府信息单元的运作效率。当前,由于我国电子政务是在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零散进行的,缺乏统一规划,使得大部分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式不统一,彼此之间很难实现互联互通,一个个“信息孤岛”由此诞生。而电子政务标准化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目前的“信息孤岛”问题。这是一个异常庞大和复杂的工程,电子政务的建设必须要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统筹规划。目前已经出台的几个标准就是要解决信息整合中最紧迫的问题。例如“电子政务数据元标准”可以解决各部门之间基础数据的传输与共享问题;“基于XML的电子公文格式标准”则可以使不同部门能够在统一的格式下读取共享文档。此外,电子政务建设有很多个性化的内容,只有建立标准才能降低成本,企业可以据此批量生产,政府也更容易选择。所以标准对一个领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法律规范电子政务环顾世界电子政务法规建设现状,可以说电子政务的立法是当今世界立法的重点所在,同时,世界各国电子政务法律体系目前还处于无统一规范、不断修订的不成熟阶段。我国在电子政务立法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技术中立原则对信息技术领域的信息立法要解决一个共同问题,那就是如何使千变万化、一日千里的信息技术适用于一定的、稳定的法律法规。达到这样的要求的法律会与技术实现良好的包容共生关系。一方面,不同体系和模式的技术方案会在抽象的法律规范上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而另一方面,法律的良好的包容性又会为技术的发展留有充分的空间,不会把新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为异物而排斥于外。所以,中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应该遵循技术中立的原则,以适应技术发展不断变化的要求。(2)政府积极推进原则如美国通过政策和法律明确规定了政府在国家信息化发展中的宏观规划指导作用,从战略的角度使用立法规划的手段对国家的信息化建设予以支持,动员企业和其他机构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力量,建立全民参与信息化发展的机制。中国的信息化立法建设同样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带动企业和其他机构参与信息化建设,从而形成全民自发的进而成为自觉的信息化发展运动。(3)全球一体化原则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从各国的电子政务立法趋势可以看到,电子政务发达国家愈来愈重视立法在国际范围内的统一性和标准化。中国在推动电子政务立法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应当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电子政务方面的立法,既要尊重国际标准和惯例,又要体现中国特色和国情。

  (4)重点突出,层层推进原则尽管中国已经出台了一些与电子政务有关的法律法规,但现行政策法规仍然难以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立法方面还有相当多的空白。如信息公开法、个人隐私权保护法、数据库保护法、计算机犯罪法以及计算机安全监督法等电子政务正常运作所需的配套法规都急需制定。但是,由于法规出台的程序复杂性、严肃性等,在推行电子政务过程中,只能对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呼吁最多的方面先行重点立法,然后逐步推进。如政府信息公开是电子政务中首先面临的问题,中国对此正在抓紧立法。(5)中央与地方相结合原则中国各地方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对立法的要求也不同。政府在立法时可以考虑“抓大放小”。政府可以制定出总体性的指导性法规,各个地方根据国家的法律精神,结合自己本地区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在不违反上位法的情况下,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电子政务法规。5.电子政务的安全目标和安全策略电子政务的安全目标是,保护政务信息资源价值不受侵犯,保证信息资产的拥有者面临最小的风险和获取最大的安全利益,使政务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应用服务和信息内容为抵御上述威胁而具有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可用性和可控性的能力。为实现上述目标应采取积极的安全策略:(1)国家主导、社会参与。电子政务安全关系到政府的办公决策、行政监管和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和可信实施的大事,必须由国家统筹规划、社会积极参与,才能有效保障电子政务安全。(2)全局治理、积极防御。电子政务安全必须采用法律威慑、管理制约、技术保障和安全基础设施支撑的全局治理措施,并且实施防护、检测、恢复和反制的积极防御手段,才能更为有效。(3)等级保护、保障发展。要根据信息的价值等级及所面临的威胁等级,选择适度的安全机制强度等级和安全技术保障强壮性等级,寻求一个投入和风险可承受能力间的平衡点,保障电子政务系统健康和积极的发展。五、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战略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目前人们对电子政务的认识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从世界各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做法来看,大家对于电子政务的理解主要有三种,与此相适应,所制定的电子政务发展战略也主要有三种模式。

  1.以电子行政(E-Administration)为核心的战略模式该模式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将电子政务看成是以现代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政府领域的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政府工作的流程再造乃至政府管理方式和制度的变革。而电子政务战略,实际上就是政府不断地采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政府管理变革,以提高政府绩效。因而,这个战略的核心在于“电子化”,即不断采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而战略的目的在于通过电子化推动政府管理的变革,以提高政府的效能。2.以电子服务(E-Service)为核心的战略模式该模式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将电子政务看成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即利用现代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来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新型途径。因而,电子政务的事实,要以政府管理和服务创新为出发点,根据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来规划和推行电子政务,以弥补传统政府管理和服务的不足、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3.以电子社会(E-Society)为核心的战略模式该模式从信息化的角度,将电子政务视为国家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视为政府领域的信息化,它与社会事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一起构成国家信息化的完整体系。因而,发展电子政务,必须将其纳入国家信息化的整体战略之中,从国家信息化的整体战略高度来规划和推行电子政务。六、结语近年来,电子政务已经成为许多国家追求的目标和关注的焦点。***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谈到今后的奋斗目标时强调今后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从政府官员到社会公众,从企业老总到新闻媒体,“电子政务”一词的点击率居高不下,反映了人们对电子政务的热情与期盼。从长远来看,走信息化之路是电子政府的必然,也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处在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传播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所以必须适应这个大潮流,建立我们自己的信息网络系统,以便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电子政务现状、发展趋势及现存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方案》正是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从电子政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开始研究,从中找出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尽管电子政务代表了政务实施发展的趋势和方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向,但是,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系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工程,何况政务本身也在衍变、发展,改革中深层次的问题还将不断暴露出来。再加上我国目前现有的条件所限,制约因素客观地存在并产生作用,因此,电子政务建设的道路不会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而对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不断深入研究也将成为电子政务不断向前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相信只要我们正确分析、判断形势,科学合理地决策,并充分利用一切国内外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经过各界人员共同努力,一定会使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健康发展,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

  WORD格式整理版


推荐访问:政府数字化平台现状 数字化 现状 政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