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理论回顾与评价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建筑设计理论回顾与评价

2022-11-01 18:48: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 要:建筑的发展符合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是一个兴起、消沉、再兴起……螺旋式的提高过程,建筑师倡导建筑设计创新由来已久。而建筑本身是满足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人造环境。建筑是人类、自然、社会和营造“四位一体”的产物。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各主要流派的建筑设计理论,并简要评价,对建筑设计的发生、发展、辉煌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对普利茨凯获奖建筑师及其作品的背景和时代特征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和分析。主要包括获奖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创新,建筑技术创新和建筑形态创新这三大内容。

关键词:建筑设计理论;普利茨凯奖;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8-0198-01一、1980 年代以来我国的建筑理论(建筑观)发展

(一)彭一刚先生的建筑空间组合论(1980 年代)

这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建筑观:建筑的发展表现为一种复杂的矛盾运动形式,建筑中的各因素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只有抓住他们的本质联系,层层剖析,才能揭示建筑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强调建筑的物质功能、精神感受以及技术条件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侯幼彬先生的系统建筑观(1980 年代)

该理论从建筑类型学的角度指出,建筑因类型差异而存在着实用与审美之间的不同,故应划作精神功能隶属度高者和物质功能隶属度高者两大部类,两者在建筑发展历程中交替占据主流,具有“部类效应”,也形成建筑观的多元格局。但针对我国建筑发展历程中“过于偏激的过度反馈”现象,应突破部类局限,建立整体的建筑系统观。理论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指出,建筑中一系列“二律背反”的正反命题(如“形式追随功能”与“形式唤起功能”;“少就是多”与“少就是烦”等)是相互融合、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应根据不同的对象、条件以及制约因素而有所侧重,不宜过度偏激,有所偏废,坚持创作构思的多侧面、多层次、多向度和多方位。

(三)吴良镛先生的广义建筑学(1990 年代)

吴良镛先生在对原有的建筑学体系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所建立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聚居论、地区论、文化论、科技论、艺术论、教育论等多个方面:这是一种从更大范围吸纳多学科领域的思想观念与技术方法来研究建筑的综合建筑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建筑学已不再囿于单体设计的范围,受相关学科以及相关因素扩大的影响,建筑学应该与之形成一个相互联系且错综复杂的大系统。因此,建筑学应该贯彻系统科学的思想与融贯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该理论提出,人类的聚居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而建筑师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和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交织的关系。对于聚居问题,必须汲取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观点来深刻理解聚居的多种含义,探索其本质。该理论指出,自然条件、经济水平、文化积淀、生态资源等方面的差异造就了地区间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建筑的地区性差异,应对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建筑策略是解决国际式建筑思想束缚下现代建筑文化贫瘠的良方,尤其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适用技术”。而面对世界范围内文化趋同的危机,我们不仅要强调建筑的时代化,更要强调建筑的地域文化,从而在比较文化中积极发扬中国建筑文化的特色,最终使人类环境具有良好的空间组织形式和完美的艺术形象。

二、我国地域性建筑的生活观——源于生活的发展历程

追溯新中国建筑发展足迹,在1950年代、1960年代和1970年代各有一次明显发展地域性建筑的探索,从而汇成1980年代后的大潮。

(一)1950年代:源于民居的初步探索

一五期间,苏联的援建为我们带来大量的设备、图纸和大批苏联专家来华工作,也带来了在斯大林影响下形成的苏联建筑设计思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在官方作为意识形态的倡导下,形成了在“民族形式”旗帜下的复古倾向,设计主流以大屋顶为形式特征,追求建筑的传统性和纪念性。

(二)1960年代:应对经济的低潮不低

“大跃进”后我国进入经济调整的困难时期,资金的缺乏使大规模建筑活动力不从心。但地域性建筑一般规模不大,能够结合自然条件、利用地方材料、甚至有的项目采用了拆除旧建筑的旧材料,往往在花钱不多的前提下仍然能够完成比较有品位的作品,这些都是应对经济性的可贵探索。

(三)1970年代:结合园林的华南独秀

十年文革,不仅造成我国建筑的管理无序,也使经济发展停滞,大大减少了建设量。分散下放各地的建筑师在深切理解国情经济、理解地域生活的建筑创作中留下了一些俭朴与谨慎的建筑。其中,尤以华南地区的地域性建筑一枝独秀。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华南地区的地域建筑在当地园林建筑文化传统与地方建筑手法的基础上得到长足发展。但建筑师并不是把园林和建筑作简单的组合,而是在美化环境、改善环境和卫生条件的同时,淡化过时的文人情调,并注入现实的使用功能,将园林设置与现代生活、现代建筑材料和工艺紧密结合。

除此之外,考虑到中国本土建筑设计的局限性,需对国外建筑设计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从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及其作品开始,对该理论的发展变化以及后人对其的评价进行了阐述。

三、览历届普利茨凯奖及其启示

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各个阶段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对其相关理论做了整理和分析。获奖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创新特征,发现1979~1988 年度获奖建筑师的继承创新、1989~1999 年度获奖建筑师的多元探索、2000~2008 年度获奖建筑师的理性回归反映出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时代特征,他们的建筑设计创新因跟随时代步伐而具有前途和生命力。研究了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创新的过程中所提出和运用的具有创新性的建筑设计理念或理论,指出他们注重强调建筑与自然共生、强调建筑与文化融合、强调建筑与城市整合、强调建筑与艺术结合的理念创新。具体的研究成果如下:

(1)一些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从自然中探寻建筑创作灵感,他们强调建筑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创新。他们深入地思考自然,以广义的自然观对待建筑,妥善地处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而创新,一些注重使建筑积极融入自然环境而创新,如奥斯卡·尼迈耶、安藤忠雄;一些则主张有效利用风、光、水等自然要素而创新,如格伦·默科特、理查德·罗杰斯。

(2)一些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率先突破了现代主义理性的束缚,他们强调建筑与文化融合的理念创新。他们有些注重建筑与历史文化融合,他们将历史传统要素引入到建筑设计中而创新,如罗伯特·文丘里、伦佐·皮亚诺;有些注重建筑与地域文化融合,他们扎根于地域文化并在其熏陶和影响中探索建筑设计创新,如阿尔法多·西扎、乔恩·伍重;有些注重建筑与人本文化融合,他们力求满足以人为本的需求而创新,如汉斯·霍莱因、汤姆·梅恩。

结语:普利茨凯建筑奖被誉为建筑学界的诺贝尔奖,在国际建筑奖项中具有风向标的地位。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其一,根据创新学理论可知,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创新涉及到外环境和内环境因素的影响,凝聚着新的时代精神,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其二,在新的社会、技术和人文背景下,建筑师能够尽可能地就自然、文化、城市、艺术的某些方面展开深入的思考,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建筑理念和设计原则。他们在探索建筑设计创新的过程中,注重强调建筑与自然共生、强调建筑与文化融合、强调建筑与城市整合、强调建筑与艺术结合的理念创新。

参考文献:

[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第一版.

[2]侯幼彬.系统建筑观初探[J].建筑学报,1985-04:22~26.

[3]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第一版.

[4]张钦楠.试论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J].建筑学报,2001-08:14~17.

[5]顾孟潮.试论钱学森建筑科学思想[J].建筑学报,2003-05:28~30.

[6]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建筑)[Z].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57.

[7]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32


推荐访问:建筑设计 回顾 评价 理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