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东日本大震灾”报道特征研究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解放日报》“东日本大震灾”报道特征研究

2022-10-31 18:30:03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 要】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对“东日本大震灾”震后一个月内的报道情况进行研究,主要从报道内容及特征、报道折射出的中日关系及如何引导社会心理等方面进行考察,综合分析该报报道此事件的特点。

【关键词】东日本大震灾 中日关系 社会心理 内容分析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此后,由地震引发的东京电力公司核泄漏事件更是成为焦点(日本国内将此次地震以及由地震引发的一系列世界统称为“东日本大震灾”)。东日本大地震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国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立即展开报道,我国的主要媒体也进行关注。从受众接触媒介的层面来看,我国大部分居民通过本国媒体报道来了解此次事件的进展。通过地震报道,人们是否能全面了解事件的整体状况、是否能知晓地震对于我国有何影响、是否会影响中日两国的政治与经济关系,乃至核泄漏事件对我国的核政策是否产生影响?带着上述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我国相关纸媒对东日本大地震事件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

一、报道主要内容

1、第一周(3月12日-3月18日)报道情况

报道形式:在地震海啸发生的第二天3月12日,《解放日报》随即跟进事件报道,在头版发布“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1550名在日游客报平安”、“日本地震不会危及上海”三条消息,发布事件基本信息以及告知读者地震对上海是否有影响;同时,在国际版发布与地震有关的信息。这一周的报道形式基本如此,但从14日开始,国际版面有关地震的报道开始标注《日本强震海啸特别报道》专栏标识;16日开始,报纸开始设置《日本地震海啸追踪》专版,更加集中报道事件相关的信息。另外,该周每天头版都有东日本大地震相关的信息。

报道数量动态:第一周《解放日报》有关东日本大地震的报道总数为101条,平均每天为14条。事件刚发生后的3天报道数量较少,10条左右;15日以后报道数量有所增长,均超过15条,17日达到该周报道数量的最高峰,为21条。这是由于地震刚发生后的几天,对灾害情况把握以及信息的获得存在难度;随着对事件性质的认识和信息获得的渠道增多后,报道量自然有所增多。

报道主要内容分布:由表1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解放日报》关注的最大焦点还是在地震、海啸事件本身:首先是发布震级、震源地以及海啸的级别等与灾害情况相关的基础信息,如“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8.8级!日本强震已致500人遇难”等等,这一类信息主要集中在3月12日至14日。其次,关注灾害对日本、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有关福岛核泄漏事件,报道于13日开始有所增加,到16、17、18日到达高峰,均在5条以上。有关日本的报道,主要集中在福岛核电站事件的进展状况、处理动态及核物质泄漏信息。有关中国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核辐射是否对我国有影响,从13日至18日每天都有相关信息发布。

这周的报道中,有关灾害的科普知识报道所占分量较重,有11条。科普知识报道主要涉及的是对此次地震、海啸活动及呈现机理的解读。

2、地震后2-3周(3月19日-4月1日)报道情况

随着东日本大地震事件的逐渐平稳,这两周《解放日报》在报道形式方面较前一周有所变化。《日本地震海啸追踪》特别版面持续到3月22日止,自23日起有关该事件的报道转变为《日本强震海啸特别报道》专栏的形式。3月23日起,该事件在头版出现的频次有所降低,由上周的每天都涉及逐渐转变为不定期出现。

从报道数量而言,这两周的报道较第一周有所减少,震后第二周报道总量降到80条,第三周为53条。

在核泄漏事件方面,这一时期,对我国影响的报道主要体现在对每天全国各地核辐射量的监测结果的动态发布上;我国针对此次核泄漏事故的政策层面的动态,也有所涉及,如“我公众目前不必采取专门防护,如需防范相关部门会及时通告”、“核危机之后,新能源寻觅下一站”。对日本影响的报道主要体现在东电公司核泄漏事件的危害性、复杂性以及棘手程度上。相对而言,这一时期,对地震·海啸事件的关注程度有所降低,主要关注点在于这一事件对中日两国经济以及中日两国贸易的影响方面。

3、震后第4周至震后1个月(4月1日-4月11日)报道情况

这一阶段的报道数量明显减少,11天总计刊发42条新闻,平均每天4条不到。从版面的角度来看,这10天报纸的头版已经没有与此次事件相关的报道,均在“国际新闻”版面中。

核事故的影响报道,一方面持续关注日本东电公司事故进展情况及中国各地放射物监测动态报告;另一方面,开始出现核辐射的二次受害情况的报告,如“蔬菜”、“海产品”中检测出放射物。

政策层面,主要关注日本当局处理事故的政策变化;我国相关部门对核发展情况的摸底及重新认识,和相关部门针对核辐射的监测行动及结果公布。

二、《解放日报》报道特征分析

1、报道基本走向及总体特征

从时间段来看,报道数量呈现每个阶段递减的趋势,说明随着事件的趋于稳定,作为国外的媒体对其报道也相对“由热转平”。

从报道内容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报道重心由地震·海啸对中日两国的影响逐渐转变为福岛核泄漏事件对两国的影响;

(2)从地震·海啸灾害事件给日本带来的基础设施破坏等“看得见”的影响,逐渐转移到对日本经济、与日本相关联的中国经济,以及中日贸易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影响;

(3)由于此次事件是自然灾害合并核泄漏危害的较为复杂的突发事件,对于相关的科学知识普及传播是报纸持续关注的重点;

(4)灾害发生后,中国政府及人民对此次事件的态度也是报纸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报纸能够积极报道中国政府对日本地震的深刻哀悼及援助决定、部分企业和民间组织对日本的经济援助,以及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的祝福;

(5)持续关注事件中“人”的状态。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个星期,对“人”的关注主要是关注地震中中国人的安全情况、在华日本人的状态以及地震中日本人的表现;随着事件态势的推移,再下几个阶段,对“人”的报道由单个的个体转变为对我国人民总体的关心,视角转变到福岛核辐射事故是否对我国居民健康产生危害上,通过每日放射物动态监测结果的公开发布、使用诸如“不会产生影响”之类的字眼,告知核泄漏的影响情况。

2、报道所折射出的中日关系

(1)经济关系,由于日本在世界中的经济地位较为重要,因此,此次地震对经济层面的影响也不只停留在日本国内,可以说是波及到了世界范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报道中也可以看出,主要体现在汽车产业及制造业、电子产品、食品进口等方面。如:3月15日,“奶粉:年轻妈妈紧急囤积”、“家电:3C产品易受冲击”;3月16日的“日本强震波及松江日企”、“日系电子产品暂不会涨价”;3月23日“地震累及企业生产贸易,中日经贸短期将受影响”、“日本大地震影响中国车市几何”,等等,这些报道都反映出日本汽车产业、制造业、食品、电子产品与中国的关联较为紧密,地震给这些领域带来最直接的影响。

(2)政治关系。在政治层面,由于地震发生时,正值钓鱼岛等一系列事件引发中日关系恶化的时期,因此,我国政府、民众对日本震灾的态度,也显得较为关键。

从《解放日报》的报道中,可以看出我国政府、民众在日本震灾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十分明显,有关我国政府领导人发表尽力支援日本、我国民众给予祝福、祈愿的报道较多,尤其是对日救援队伍和救援物资的报道较为充分。在对待历史问题方面,报纸于3月22日通过评论员文章“灾难面前别情绪化”,引导受众将历史问题与灾难分开,指出“这次日本的特大地震,是日本民众的灾难,也是人类的灾难。面对人类的灾难的同情心是超越民族和国家的人性和人道主义使然”,并提醒受众莫忘记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日本救援队对我国的帮助。这篇文章在引导受众正确看待灾难、改善中日关系做出了努力,表明我国政府在日本大地震这件事情上鲜明的态度。

三、研究总结

1、《解放日报》对东日本大地震的报道反映出该事件动态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时间段,报道的侧重点随之有所转移。

2、该报所关注的侧重点,体现出我国与日本在地域、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关系。可以说,对该事件的报道受到中日地理、经济、政治关系的影响。尤其是作为党报,在中日政治关系体现方面,观点、立场十分明确。

3、从该报有关我国核电政策的报道中,体现出我国核电政策未受到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影响。

4、在引导社会心理方面,对照日本学者提出的应对谣言、社会恐慌等集群行为的诸多对策,该报的报道中基本都能显现,体现出对社会心理引导的重视及积极作为。至于“完备社会系统,促成信息公开”则是整个社会系统应当建成的体系,从单个纸媒的报道中不能反映问题,但是报纸在信息公开方面已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①《解放日报》(3月12日至4月11日)电子全文数据库:jiansuo.jfdaily.com/

②広井脩:《災害情報と社会心理》、北樹出版,2004

(作者单位:新华社安徽分社)

责编:姚少宝


推荐访问:解放日报 震灾 特征 东日 报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