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地区中小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探析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云南民族地区中小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探析

2022-10-31 16:06:01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要:目前审美教育普遍缺失,特别是在成人继续教育当中尤为突出。文学是一门关乎美的学科,文学教育与审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目前的少数民族成人继续教育中,文学既与美无关又脱离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情境。鉴于此,从现存的问题出发,注重教师多重身份维度的考察,贴近情境,试图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促进少数民族成人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云南民族地区;审美教育;继续教育;文学专业;文化情境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4-0045-03

席勒的《美育书简》是第一部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的美学著作。在这本书中,他首次将美从德智体中分离出来,赋予了美很高的地位。席勒就审美教育的目的直接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德育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1]108席勒将美视为一个人走向完满的途径,只有当客观与主观、形式与内容统一时才能称之为美。

席勒把审美和艺术结合在一起,所以他的审美教育绝不可限制在单纯的艺术技能与鉴赏力教育上,更不是培训艺术家和鉴赏家的教育,而是以人本身为目的的教育。他指出:“个别精神能力的紧张活动可以培养特殊人才,但是只有精神能力的协调提高才能产生幸福和完美的人”[1]55

如今,学术界对审美教育的界定也很多,主要有集中代表性的定义:(1)审美教育是一种感性教育;(2)美育是美学理念的教育;(3)美育是德育、智育的辅助手段。还有认为审美教育是艺术教育、情感教育等,都对审美教育进行了很有意义的探讨。上述对美育的本质有不同见解,但都表明,美育应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发展,应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区别特征和理论追求。而且潜藏的一个观点就是,美育本质上是一种美的教育。

文学专业是一门包含“美”的学科,需要人的感情、心智和体悟,而不仅仅是知识性的传播。高尔基在《文学书简》中,曾经反复谈到美的问题。他说:文学的任务、艺术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呢?就是把人身上的最好的、最美的、诚实的也就是最高的东西用颜色、字句、声音、形式表现出来。

文学艺术的美,以及我们在实践生活中所欣赏和创造的美,都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或最高的本质力量,通过颜色、字句、声音、形式等物质形式,在客观对象中的对象化。面对形象,不能单凭理智来理解,而要通过感性的形式,通过感情和想象,来进行感受和感知[2]。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文学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孔子就十分重视审美教育在完善人格、治理国家方面起到的作用。在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论语·阳货》)中,乐也是位于前列的。孔子还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还认为要以快乐的态度对待人生、学问和工作。他很喜欢音乐,喜欢游玩。他“乐山乐水”、“依仁游艺”,他把教育与“弦歌”联系在一起,他绝粮断炊,但仍“弦歌不衰”。正因为如此,孔子的教育思想能够经久不衰。至于后来的儒家,讲天理灭人欲,其实是违反了孔子的思想的。近代蔡元培的功劳,则在于他输入了西方的美学思想,联系中国的实际,大力提倡美感教育。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坚决主张审美教育与宗教分离。他不仅理论上大力宣传美育,还身体力行,在北大开设美学课。蔡元培探讨美育的途径和方法,至今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审美教育的作用就更为重要。一方面是教师自己需要这种教育,否则无法激起对职业持久的热爱;另一方面,教师所面对的中小学生需要审美教育,孩童的心灵犹如一张白纸,往上面输入了一些什么东西决定了他以后的人生方向。审美教育旨在唤起人对美好事物的感知,从而激发起兴趣,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和心智。孔子言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最好的学习就是有兴趣的学习,而培养兴趣首先就要让孩童受到心灵或精神上的感动。我们很难想象,如果一个教师都无法从自然、社会或文学艺术中感受到美,那么他将如何去引导他的学生感知美?

然而,目前在职业教育体系当中,审美教育的缺失是很严重的。教师传授的内容枯燥乏味,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把本来是一门传递美感的学科变成了获取文凭的途径。中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如果仅用一种教育模式势必会对多元文化造成伤害。然而,目前大多照搬内地的教育模式,作为普通教育的一部分,忽视了民族教育的民族性。教学内容缺乏地方特色,作为民族教育最有特色的民族教学理论仍属空白。

以云南大学职业教育为例,笔者认为现存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文学无用论

在《教育大辞典》中,教师继续教育指的是“对具有教师资格的在职教师进行知识更新、补缺和提高的教育”[3]。在此,继续教育被认为是一种查缺补漏式的教育,主要是针对知识的更新和提高,而未注意到其方面的补充。

在很多成人学生看来,有用是评判一门学科的重要标准。中文无用论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我们无须去纠结中文到底有没有用,庄子不是说过“无用致有用”吗?文学的无用正是它的有用。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说:“文学课程本来就不是职业培训,文学不是一门职业,但是,它对于人们认识自身的感情世界的丰富性,洞察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学习美、感受美、传播美,进而提高人的整体性修养,有着根本性的意义。”[4]只有跳出有用或无用的圈子,实施有效的审美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美,生活的美,才能影响到他们的心灵,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缺乏个体风格的发挥

对于中文专业的教师来说,上课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与美交往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上课其实也需要审美。有的成人学生,会根据教师长得是否美,讲课是否“美”,老师的言谈举止美不美,来选择听课与否。可想而知,审美无处不在。美确实能给人莫大的精神享受和学习动力,教师能在教学中展示自己的风采,学生能在课堂上受到美的感悟,这本身对于教学来说就是最好的方法。

(三)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境脱节

长期以来,我们对文化的认知都是局限于主流的汉民族文化层面上,在文学史的编写中,少数民族文学也只是占据零星的一角。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文化不再是一元的指向,而是多元化的局面。腾星就结合费孝通的“多元一体格局”提出“多元文化教育整合理论”,认为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无论是主体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也都有相互借鉴与吸收的内容,同时都有接纳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内在动力[5]。学术的本土化迫在眉睫,虽说“学问之事,本无中西”(王国维),但“我们”与“他者”的身份的隔阂却不容回避。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对中华民族的认识都是大文化范畴。我们知道黄河、长江是母亲河,知道长城、故宫、四大发明和丝绸之路,但却很少认识我们的村寨,属于本民族的艺术和知识,“地方性”知识在我们的书本里几乎是空白的。格尔兹说:“作为可解释性的符号的交融体系,文化不是一种力量,不是造成社会事件、行动、制度或过程的原因,它是一种这些社会现象可以在其中得到清晰描述的即深描的脉络。”[6]台湾学者魏杰兹也曾提出有关中国的三个概念:“村落的中国”、“戏剧的中国”、“仪式的中国”,他认为,没有走进过村庄,没有见过民间戏剧并对仪式毫不了解的人,就不会知道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这样的提醒无异于让我们反省之前所接受过的学校教育,书本上的知识不能等同于实际的知识,书本上的乡土也不能等同于真正的乡土。

由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遮蔽,使得很多当地村民甚至教师对于本民族文化表现出无视和无知。2013年暑假,在笔者任教的迪庆地区汉语言文学班上,有2/3以上的同学来自于当地的藏族、纳西族、白族等。当出题让他们描述家乡的美以及本民族的一种艺术时,大部分同学表示不太了解,或者描述方式和课本里学到表述并无差别。是我们丧失了对美的感受能力,还是丧失了对美的描述能力?是不是我们的审美教育正走在一条和地方性情境脱离的道路上?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去深思的。

中国的学者正在致力于建立中国本土的美学体系,郑元者先生认为,中国现代美学的缺环便是对现代中国的人生现实中的民间经验和民间艺术缺乏富有生机的美学思考[7]。

对于中小学语文继续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在意识上要有清醒的认知:

(一)审美教育是一种过程性教育

通常我们在说教育时,重点关注的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级,而教育行为本身的生成及主体间在行为上的关系却往往被忽略。其后存在着复杂的文化因素,诸如惯例、习俗、艺术样式、审美偏好等被遮蔽就不足为奇了。

因而,我们提出,审美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行为呈现和行为表达过程。在此意义上,审美教育就和继续教育一样,是属于一种过程性教育,它们都贯穿于人的一生,并无终点。

(二)注重审美教育场所的影响

对于场所的理解,人类学的看法是,造就人类行文的文化环境。在文化地理学看来,不论文化如何定义,都应该把它放在现实生活的情景中,放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去进行研究[8]。场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紧密,互为促发。

长久以来,教育的场所理所当然被认为是学校、特别是教室。然而,审美教育的场所并不是审美教育活动的物质环境,场所不仅是审美教育行为发生的触媒,对场所的选择和布置也传达了我们对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因此,还要关注场所、地点越出物质环境的情境性和精神性意义。

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接受教育的场所主要来自于住屋、仪式(吴晓容《仪式中的教育》)、歌舞、宗教,而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课堂。人对“地区”的亲近及归属感说明场所对人的成长和审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审美教育场所的基本意义并不封存在物质承载中,它向外延伸,超出了地点的概念,因此也超出了对地点进行安排的教育设置领域。审美教育总是通过场所的情境性意义来定义自己,这是问题的关键。

(三)课程设置的尝试性变通

“课程”在人类学视野中被视为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课程设置就是文化选择的问题。对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陈思和先生建议,减少概论类和文学史课程,取消死记硬背的课程,教会学生如何欣赏艺术作品,如何评论艺术品等灵动的知识。

比如说可以尝试开设“民间文学”这门课程,万建中在《民间文学引论》里就谈到:“民间文学属于民众自己的知识,是民众自己叙述的知识,是民众对于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展演。这种知识——往往被由所谓知识分子建构起来的所谓科学知识排斥和压制,难以获得合法的被认可的地位。”[9]他认为,民间文学是民众狂欢的形式,通过民间作品的激发和熏陶,可以激发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怀,即人本质中积极的一面。陈勤宪也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学语文教育》里呼吁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尽量多地参与和接触民间文化。”[10]

民间文学尤其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对多元化的审美教育语境需求具有特殊价值。可以通过课本的选择和调试对讲课内容做出安排,针对具体审美事项做出形象的讲解。

(四)审美教育媒介的运用

在信息化的时代,可以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把民间艺术进行数字化处理,放在网络选修课里供学生选择。在实施远程教育的同时,构建地方性的民族民间艺术的知识——话语体系,赋之于现代性的人文智慧。另外,媒介不能仅局限于艺术,还应包含非艺术性的媒介。因为审美教育不仅仅是一个艺术教育的过程,同时还包括其他形式的教育过程。在中文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发现不同的审美媒介,例如:民间俗语、民间歌谣、民间故事乃至于黄色笑话当中的审美情绪、审美心理,从而把审美媒介和审美场所、环境联系在一起,共同并存于审美教育过程当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最终促成审美教育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德]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55-108.

[2]蒋孔阳.美学新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184.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01.

[4]陈思和.文学教育窥探两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5]腾星.族群、文化与动力[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313.

[6][美]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16.

[7]郑元者.无言的民间——中国民间艺术的人类学研究展望[C].美学与艺术人类学论集.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173.

[8][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

[9]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10]李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学语文教育——陈勤宪教授访谈录[J].教研天地,2007,(12):18.

Abstract:Currently, there is a general lack of aesthetic education especially in adult further education. Literature is a subject about beauty, which has a close relation to aesthetic education. However, in the current further education, literature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beauty and is not linked with the minority cultural situatio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existing problems, pays attention to the inspection of teachers multiple identities dimension, which is close to the situation, trying to find effective solutions.

Key words:areas of minorities in Yunnan Province; aesthetic education; further education; literature major; cultural situation


推荐访问:探析 云南 中小学 继续教育 审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