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时代足球起源与其后之发展(下)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黄帝时代足球起源与其后之发展(下)

2022-10-31 11:42: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打开文本图片集

二、蹴鞠的再发展与衰落

汉代以后,中国历史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经历了长期动荡,即使有暂时的安定和短暂的繁荣,仍制约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蹴鞠活动也逐步消沉。到唐、宋时期才重新有所发展,从而进入又一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唐代蹴鞠的发展,首先体现在对鞠质量的改进上。在唐代以前,鞠是“以韦为之,实以物”,即“以皮为之,实以毛”。其耐用程度如何,已经很难知道,但球内填充东西的弹性不好则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唐人就对其质地和制作技术作了较大的改进。唐徐坚《初学记》说:“鞠即毽字,今蹴鞠日毽戏。古用毛纠结为之,今用皮。以胞为里,嘘气闭而蹴之。”尤袤《全唐诗话》卷五《皮日休》有这样的故事,归氏子弟因为宣泄对皮日休的不满,以皮球为题,写诗来嘲笑皮日休,说:“八片尖皮砌作球,火中寻了水中揉,一包闲气如常在,惹拳招踢卒未休。”以上文献和诗告诉我们,唐代的足球是用八片皮革缝制而成的,然后将动物的尿泡塞入作内胆,充足气后就成了与现代足球接近的新型鞠。那么,唐代足球的质量又如何呢?唐仲无颜《气毬赋》中是这样描绘的:“气之为毽,含而成质,俾腾跃而悠利,在吹嘘而取实。”推想球由一层皮壳改为两层,其耐用程度肯定会提高。然后,内胎充气也使其有较好的弹性,所以才利于“腾跃”。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也为足球技艺的提高和活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种充气足球的发明,与最早出现于公元12世纪英国的现代足球相比,我国唐代早于英国约四百年之久。

宋代鞠的制作技术与工艺又得到了进一步改进提高。据无名氏所作的《蹴鞠谱》和汪云程《蹴鞠图谱》记载:球的外壳从唐代的八片尖皮改进成“香皮十二片”。原料加工工艺是用火硝将生皮加工揉成熟皮,提高其柔韧性,使其耐用不易开裂。讲究选料,用结实但又比较轻的皮革裁制。制作工艺,缝制较密,且不露针角,也就是用反里(内面)缝针,与现代足球的缝法一致。由于一球分十二块,所以做成的球非常圆。当时的成品球重量标准是“十四两”。古代为十六两一斤。按宋代衡制,现湖南省博物馆藏的自铭一百斤的嘉祜铜则,还有浙江省瑞安市文化馆藏的自铭一百斤铜砣,据铭文都应该是当时的标准器。实测的单位值分别是640克和625克,每斤相差15克(2.4%)。暂以这两件标准器为依据,取每斤的平均值为633克,每两约39.5克,14两即为553克。可见其重量是非常轻的,与现代足球的重量仅差百余克(现代足球重为420克-440克)。宋代制球技术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也有力地推动了足球技术的发展。还有,当时品牌商品鞠有24种,《蹴鞠谱》记载达41种,并各有优缺点。所以,制球手工业的专业化和商品化,大批量和不同品种球的制造,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对足球需求的增加,以及蹴鞠活动的社会化。

宋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足球协会——圆社。宋代较为著名的南宋陈元靓的《事林广记·戊集》、汪云程的《蹴鞠图谱》和无名氏编写的《蹴鞠谱》等都多次提到当时成立的蹴鞠组织——圆社。据汪云程的《蹴鞠谱》记述,参加圆社的人要遵守社规,如不许做“人步拐、退步踏;人步肩、退步肩”等危险动作;还规定“狂风起不踢,酒后不踢”以及踢球时应注意运动卫生等。还记载了如果一个人参加足球协会——圆社,其踢球确有水平就可以到各地圆社踢球。这些书还从不同方面介绍了鞠的具体形制、用料和制作工艺等。从《蹴鞠谱》中还可以了解到,宋代非常重视球员对鞠优劣特性的熟悉程度以及个人的控球能力。人们通过踢球运动的锻炼,也认识到蹴鞠不仅可以娱乐、健身,还可通过足球运动培养人们的思想品德和团体观念。另外,也有人利用高超的球艺养家糊口,甚至升官发财。

唐、宋时期足球场地基本都是以户外场地为主,蹴鞠的形式较之汉代又有较大的变化。唐代蹴鞠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球门的蹴鞠比赛,另一种是无球门的蹴鞠活动。据《旧唐书》和《文献通考》卷十五《乐考·散乐百戏》等记载,唐代出现了“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为左右朋,以角胜负。有球门的蹴鞠比赛,球门设在场地中央,树两根高竹杆,在杆之间结网,网上留一直径为一尺左右的洞,称为“风流眼”。又据《蹴鞠图》、《蹴鞠图谱》及《事林广记》等记载,参加比赛的两队(朋)各列球门左右约十余人(宋徽宗时称“左右军”)。每队一人为“球头”,二人为“次球头”。比赛时,左边队先开球,以球团转众,最后由球头打过,如一方不能踢过球门即为输。南宋时,这种单球门的比赛人数不等,每军有七人的,也有十六人的。《事林广记续集》卷七记载,各方七人的分配:球头一人,骁色一人,正副二人,副挟二人,看网一人。比赛方法是:由一队传踢,最后由球头筑过去,踢过一次为一筹,以数多者赢。此种踢法与唐以前无球门的比赛相比,竞赛对抗强度降低了,但技巧性难度提高。宋代这种单球门的竞赛活动继承了唐代的单球门竞赛方法,但接球和传球都改“挟”为“踢”,这是踢球技艺的显著进步。但南宋在某些环节上又由“踢”改为“挟”,又倒退回唐代的老套路上。这种踢法从南宋、元一直流行到明代而无改进。

无球门的蹴鞠活动,唐代较著名的有踏球舞。有的学者认为,唐代的“踏球舞,未见唐以前史料,它是产生于唐朝中原一带的一种戏乐。……自从西域康居国的‘胡旋舞’于天宝年间传入长安之后,中原的踏球戏,吸收了‘胡旋舞’的一些舞蹈技法,故又名踏球舞,并混称为胡旋舞。”这说明唐代仍保留着汉代蹴鞠容于百戏之中的习俗,只不过又有发展变化而已。宋代无球门的蹴鞠活动约有十种比赛方式,从“一人场”起到“十人场”,此又称“一般场户”。此种场户中的“一人场”,注重个人技艺表演,身体各部位都可以触球,并不断变换动作,可谓花样百出,极尽其能事。其又可不拘人数,各自独踢。没有比赛对抗,可以独自表演,以娱乐健身为目的。李白诗《古风》说:“王侯像星月,宾客如云烟。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其将唐代王侯府邸斗鸡、蹴鞠盛况描绘得淋漓尽致。唐王建《宫词》里描写的宫女“白打”蹴鞠情况,“宿妆残粉未明天,总在朝阳花树边。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其实白打这一蹴鞠形式,汉代即已有了,而且已具备了相对固定的形式,只是当时还没有此称叫法,是一种以表现蹴鞠技巧为特点的娱乐性体育活动。比赛时不用球门,可以二人互踢,也可以多人对踢,尤其适宜女子蹴鞠。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中就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句,形容的就是蹴鞠。可知当时踢球高度非同一般。唐康骈的《剧谈录》记载官吏王超,有一天穿行街旁,见一衣衫褴褛的少女,正不慌不忙去接几个军士踢出的失控滚来的鞠,她先是用脚将球稳稳接住,然后一个回踢,球直飞数丈之高。这一故事,折射出当时女子蹴鞠活动的普遍以及一般民众也都能达到相当高的技术水

准。

宋、元时期,宫廷与官宦之家蹴鞠也蔚然成风,并另有特色,爱好蹴鞠的帝王与大臣亦不乏其人。苏汉臣之《宋太祖蹴鞠图》中表现的就是太祖赵光胤、太宗赵光义、宰相赵普及郑思、楚昭辅、石守信等六人在一起蹴鞠的情景(图十三)。在《事林广记》插图中,因无球门,当是“一般场户”中的踢法。宋代一般场户的踢球有时配乐。图中在场共有9人,其中间三人踢球,球腾飞于空中。左侧三人奏乐,右侧三人一边围观(图十四)。北宋宣和时的李邦彦也是个“善蹴鞠”的球迷宰相,因而被时人称为“浪子宰相”。据《武林纪事》记载,在北宋汴梁和南宋的临安城,皇宫里都有踢球的名手,被载入史册的有苏述、孟宣、张俊、李正等多人。在皇家和官僚阶层的影响推动下,民间踢球也成为时尚,随着蹴鞠活动进一步平民化,不仅民间蹴鞠活动十分盛行,而且出现了专业的民间组织,如南宋时的“齐云社、圆社”。又如黄如意、范老儿、小孙、张明、蔡润等都是名噪一时的踢球艺人。像施耐庵《水浒传》中塑造的高俅,就因踢球而发迹当了太尉。这虽不能为据,但基本上符合宋代的社会现实。据王明清《挥麈后录》记载,北宋时确有在圆社蹴鞠的高俅,也确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而被提拔当上了殿前都指挥使的高官,此高俅或许就是施耐庵笔下高太尉的原形。以踢球升官的并不仅此一人。宋刘邠的《中山诗话》记载,一名穷秀才叫刘三复,也是靠踢球升了官的。特别在宋代礼仪中就有规定,朝廷有大的喜庆宴会,都要有蹴鞠表演以示庆贺。也正是这种社会需求或朝廷庆典礼仪活动的需要,宋代还出现了皇家足球队。在朝廷举办的各种盛会上,往往就有足球队出场表演。据《东京梦华录》记载,皇家的宫廷足球队队员,分为三等:第一等称“球头”,第二等叫“次球头”,第三等为一般队员。每队有“球头”一名,“次球头”两名,一般队员十余人。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皇家足球队。宋代蹴鞠从军队、宫廷的专业队,带动了民间蹴鞠的普及,尤其是蹴鞠组织的出现,表现了社会狂热和喜爱该项运动。

宋、辽、金、元时期,市民的蹴鞠活动盛而不衰,明代民间蹴鞠仍余韵犹存。并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和绘画创作中。陆游的《春晚感亭》云:“寒食梁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元曲中也有很多描写当时市井闲人蹴鞠活动的情况,关汉卿的散曲中有两首《女校尉》套曲,校尉是圆社中艺人的最高等级。女校尉“蹴鞠场上,鸣珂巷里,南北驰名,寰中刻意。”“关白打,官场小踢,竿网下,进无双,全场儿点第一。”还有“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唯蹴鞠最风流,演习得踢打温柔。”这些文学作品虽未免夸张,但仍可说明元代市民的蹴鞠继宋之后仍非常普遍。宋代窑瓷枕上的儿童蹴鞠图,较著名的有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河北省博物馆所藏的白地黑花宋代瓷枕儿童蹴鞠图。故宫瓷枕图像是枕面中心少童侧面相,留双小辫,穿花袍,长裤,背双臂,右足迈前,欲再踢飞于胸前的鞠(图十五)。河北省博物馆馆藏的瓷枕枕面也为一少儿,留双辫,着花长衣,花裤,挥动双臂,弓腰前冲,欲踢前方滚动着的球(图十六)。宋铜镜蹴鞠图,上面似一假山,说明踢球场地是设在花园内。左侧两人为女性,前者挽高髻,穿对襟旋袄,长裙,微弓腰,垂臂挥袖,作踢球动作。对面一男者戴幞头,着袍服,后背双袖,左腿前伸,作接球动作。其后一男侍亦跃跃欲试(图十七)。明代的青花瓷蹴鞠图,仅留残片,但碗心之图形仍较完整。左右各一光头小儿,左者回首,舞右臂前伸,左臂后伸,左腿独立,右足抬起作接球状。虽为简笔画,但人物上衣、鞋和球均晕染成青色,似浑然天成,十分生动有趣。这虽出自工匠之手,但仍不失为时代之杰作(图十八)。又如明代五彩的高足杯,上绘有众梳辫小儿,童戏蹴鞠形象,也十分天真活泼与可爱(图十九)。

从唐至元代足球发展的状况看,唐宋时期蹴鞠活动无论是制球技术的改进、质量的提高与专业化程度,还是蹴鞠组织的创立及有关社规的形成等等,唐宋时期都为我国蹴鞠运动的繁荣期,并将蹴鞠运动推向了第二次高峰。

明代蹴鞠活动,除禁止军队踢球之外,民间仍然较为兴盛,宫廷也不乏此类活动。整体上已经开始走向娱乐化,但基本失去了其应有的竞技性,降低了足球运动的社会功能。到清代中叶以后,在社会因素的制约下,随着西方现代足球的渐次传入,中国传统的蹴鞠活动终于被取代。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足球即蹴鞠的出现,起源甚早,约相当于仰韶文化的黄帝时代,诸多记载虽为传说,但距今5300—4500年前的云南沧源岩画,“球戏图”和旧石器时代大量石球,新石器时代的石球与陶球的发现,都说明当时确有球类的制作技术与球类活动。故黄帝时代发明足球是可信的。从目前所见,古代蹴鞠图以中原腹心区为最多,当然这里是黄帝的诞生地,又是其活动的核心区,蹴鞠活动的发明到发展、繁荣与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密不可分。

中国足球的文字记载出自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蹴鞠活动在大的都市已比较普遍,在穷乡僻壤之地还不是很普及,这一阶段仍是蹴鞠活动的奠基发展时期。汉代以后,蹴鞠由于成为军队训练的重要课目之一,并走入宫廷与官僚阶层,逐渐带动了民间蹴鞠活动的开展。出现了规范的室内和室外踢球场地,以及保证公平竞赛的早期足球规则及相关约定成俗的踢球形式。除军队或群体性竞赛之外,贵族及民间蹴鞠活动娱乐性较强,杂技、舞蹈与音乐相配合以及女子踢球和男女混踢,都成为汉代的又一特色,也吸引了更多的爱好者,促进了蹴鞠的普及与发展,这一时期成为蹴鞠活动的第一次高峰期,也使中国古代足球进入发展的昌盛期。

蹴鞠发展到唐宋辽金元时期,特别是唐宋时期,制球工艺进一步改进,出现了多片缝制的圆而轻的充气球,为足球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制作的专业化和商品化,满足了社会对蹴鞠的需求,推动了蹴鞠运动广泛普及。这一时期场地单球门的出现,蹴鞠组织——圆社的创立,社规的制定,宫廷专业球队的出现,以及民间蹴鞠活动的蓬勃兴起,蹴鞠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的最爱之一,也成为唐宋时期蹴鞠运动发展的又一时代特色,并使中国古代足球进入繁荣期,将蹴鞠活动推向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高峰。辽金元各时期,虽然仍承唐宋余续,但很少有大的建树,这段时间似乎成为中国古代足球的滞泄时期。明代虽然仍有余辉,但已渐失蹴鞠运动的主要功能,更倾向娱乐性,消退明显显现,至清代中叶,便逐渐走向灭绝,最终由于西方足球的传入而使之被淘汰。但是我们的祖先发明足球,创造出的蹴鞠技艺与相关竞赛规则,为中国古代文明所取得的巨大功绩与为人类所作的不朽贡献,将永远载入史册,留下光辉的一页,值得我们永远的纪念。

注释:

[19]丘光明冲国历代度量衡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年

[20]国家体委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年

[21]上海书店,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推荐访问:黄帝 起源 足球 时代 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