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优教”课堂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以情优教”课堂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

2022-10-24 18:12:01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我国情感教育心理学家卢家楣提出,所谓“以情优教”就是通过情感来优化教学,即在充分考虑教学中认知因素的同时,又充分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以情优教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关注重心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由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向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由强调升学率、达优率、通过率转向顾及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方面和自我发展方向的差异。目前,学校课题组正在进行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临床护理”教学效果影响的探索和研究,旨在利用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培养中职护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素质提高,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中职生。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设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教与学双方都应努力去实现的。对教师而言,它是教授目标。对学生而言,它是学习目标。但由于教学目标主要是由教师制定的,它更多体现了教师的个人意志。要使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保障情感教学的有效性,则应当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开始。笔者从情感高效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科学设定教学目标。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罗杰斯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中心,主张教师充当促进者的角色,关注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潜能,这正是“以情优教”教学理念的基础。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在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的知识积累、内在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以情优教”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上首先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陈述教学目标时多是教师自身的行为,是自己准备讲授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而不是通过教学学生学会了什么。例如“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一节中,课堂教学目标为:使学生熟悉慢支、阻塞性肺气肿的定义,了解病因及发病机理,掌握护理诊断及措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目标的行为主体都是教师,而不是学生。“以情优教”课堂教学目标设定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是描述通过教学活动教师期待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智变化和情感体验,更具体地说就是学生在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能够做些什么事情、有哪些提高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因此,上述课堂教学目标可设定为——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说出慢支、阻塞性肺气肿的定义,描述病因及发病机理,列出护理诊断及措施,能对模拟病人进行正确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训练过程中体现尊重、关心、体贴患者的态度,动作准确、有效。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遵循可行性原则

当代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为基础,在外部环境作用下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的进入而发生改变。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无论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还是养成情感、态度,都要以学生现有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注重通过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结合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设定,必须要以学生的现状为前提和基础,而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只能说就是空中楼阁。我们在设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知识经验和学生认知心理特征,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年龄在14~16周岁且成绩不达高中录取线的学生。这类学生与普通教育的同龄学生相比,在智力上认知、记忆、思维能力差,普遍感到学习困难;在情感上因初中阶段老师批评、冷落,他们焦虑、自卑、退缩、缺乏自信心;更有部分学生来自特殊的家庭(离异、单亲或留守家庭等),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或者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造成了他们心理或者人格上的缺失,性格孤僻、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严重、对挫折承受能力差。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不仅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要求,还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状态和能力层次,要起步低层,面向中层,顾及高层,制定出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可能性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搭建任务的阶梯,使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他人帮助和自己的努力,“跳一跳,摘得到”,让每位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使设定的教学目标最大可能得以实现。

三、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应遵循易检测原则

由于情感的学习过程比知识和技能复杂得多,而且学生外显的行为动作与其内在的真实情感不相符合,因此情感领域教学目标的描述带有一定的模糊性,也给情感、态度学习的准确测评带来很大困难。例如,一次基础护理公开教学课上,教师设定的情感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以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护理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等。以上教学目标陈述了教师期望学生经过学习后在某些方面产生变化的意向,但没有明晰引导和检查学生达成上述意向的标准,也缺少达成这些意向的具体过程与方法,教学后无法检测目标是否达到。因此可调整为更加具体的目标,例如: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听讲,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并大胆发言;学生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热情和蔼、关心体贴患者的态度;学生分组练习时,能主动选择在自己身上练习肌肉注射术等。调整以后的目标,通过教师的观察就可以客观、真实地检测学习目标达成的情况。在以往的教学目标设定时,知识和技能目标教师们大多采用“了解”“理解”“领会”“掌握”等这些缺少外显行为的动词,含糊、笼统。学生到什么程度就是理解,什么程度就是掌握,无法判断,难以观察,不具有可检测性。在情感教学中,教师在陈述知识、技能目标时要使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动词,如“写出、复述、背诵、列出、列举、举例说出、识别、指出、辨别、排列、描述、简述”等词语。这样的表述,能清楚具体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结果所呈现的行为,更容易检测和评价。

总之,合理设定课堂教学目标不仅是以情优教的出发点,更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归宿,同时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可行性原则和易检测原则,为以情优教课堂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卫生学校)


推荐访问:教学目标 以情 课堂 设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