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起源到新闻工作者的思考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从新闻起源到新闻工作者的思考

2022-10-24 08:24: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一、 新闻定义

徐培汀概括我国新闻定义,分为四说:一,“事实”说。“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大事实”。(范长江)二,“传布”说。“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王中)三,“信息”说。“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宁树藩)四,“报道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①

王中的考据,将我们老祖宗对“新闻”的理解归结为三种:“一是指新听来的事情,二是指奇闻异事,三是指各方面的情报。但有一点是共同的绝不是新闻机构发布的信息才叫‘新闻’。”②传布以上种种信息的行为,可称为新闻活动,但又与新闻事业中的“新闻”有不同,至少并不是只有通过媒体报道出来的事情才是新闻。对此,王中有了“新闻(一)”和“新闻(二)”的区别表述。“新闻(一)”,“是作為社会现象的新闻活动,不计传播的方式”③;“新闻(二)”,“专指通过大众传播工具所传播的‘新闻’”④。他认为,“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与“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实际都是“新闻(一)”的定义,作为一种模式来讲是一样的。

王中的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与“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的定义不同,将“发生的事实”改为“变动的事实”,将“报道”改为“传布”。这是从人类社会何以会产生信息沟通的社会现象着眼,因而,就可以把新闻活动的起源置于人类信息沟通的起源中研究。

二、 新闻的起源与属性

1.新闻活动起源于社会需要。

人类通过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进行生产活动,形成彼此发生联系的社会化的人,相互联系就意味着信息的传递。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而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们社会关系、相互联系的复杂、紧密程度,由此决定了信息传递的频率、多少、形式、复杂程度等。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新闻活动作为一种信息的传递行为,起源于社会需要,自原始社会有之。原始社会中,传递信息主要是由于一个部落“为了共同生产和争夺生活资料的需要”,信息的内容少、传递范围小。奴隶社会中,生产力相对提高,社会分工更加复杂,彼此联系增多,人们信息传递比原始社会频繁。此时虽然阶级产生,但奴隶只有在暴动时,才需要沟通信息,以便连接起来。随着生产力提高,奴隶主定额剥削,成为地主。因此,封建社会中,地主用地租强迫农民劳动,农民除交租外的其余劳动产品都自给自足,外界对其影响小,与外界联系就少。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曾这样描述“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任何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笔者注: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⑤另一方面,统治阶层中,信息传递也是客观存在着的,因此中国古代报纸才有官报。总之,社会的结构是决定人们新闻活动的。

2.新闻事业起源于社会需要。

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的规模大大扩大了。……社会的变动大大加速了。……各阶级之间、各阶级成员之间的联系大大地加强了。”⑥“人类的新闻活动数量之大、形式之多,是以往任何社会形态所不可比拟的了。”⑦威尼斯的商人需要了解各地动态,就有人替他们打听、抄写并获取报酬,专门通过自己采写信息并以此营生的人多起来(古代报纸几乎没有自己采写新闻),新闻事业逐步应运而生。扩大的信息交流需要,形成固定的新闻工作人员。另一方面,新闻传布方式随社会需要变化,口头、手抄新闻供不应求,印刷新闻出现并定期连续发行,运用不同传播工具的新闻机构产生。最早产生的大众传播机构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不同的传播工具是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科技给新闻事业提供了可以运用的传播工具。

新闻事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甲不办,乙必办,并不取决于办报人的主观愿望。“新闻事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社会产物,它不是由某一个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它的发展和变化要根据社会条件变化而变化。”⑧

“新闻是阶级斗争产物”,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新闻是为阶级斗争所用,但并不意味着是为了阶级斗争产生的,这就如同人生病不是因为存在能治病的医院。同时,也不能因为无产阶级报纸是最初的产生是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就说明整个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总之,新闻事业不是阶级斗争需要的产物,而是社会需爱的产物。

3、新闻事业属性。

新闻作为信息,它因为有使用价值而被传递交流,作为商品被买卖,因此具有商品性。商品性是新闻活动自形成就可以有的属性,但事实上,商品性并非从来就有,是当信息被当做商品交易时,才有了商品性。

新闻事业中,通过记者劳动、传播工具(报纸)介质等,新闻信息更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人们买卖的实物是报纸,当报纸是因为刊登了新闻而为人所用,报纸成为商品。同理,广播、电视等其他新闻事业,具备了商品属性。

在新闻传播工具为不同阶级所用时,新闻事业明显的成为阶级的事业。资产阶级的为觉悟者,经营商业报刊,围绕追求经济利益的目标,阶级性体现为赚钱;政党作为资产阶级的“觉悟”部分,创办政党报刊,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争取群众、夺取政治斗争胜利的目标,阶级性体现为党性。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新闻从业人员取向,并成为探析新闻实践范式延续与断裂的历史与意识形态逻辑,办报人追求的是利润或政治目的。西方早期市场化新闻业重视新闻消息和广告经营的实践模式与客观独立的职业准则没有引起同时期我国同行的兴趣,而是利用报刊言论传播政治观点,引导官方自上而下的改良变法成为一个时代新闻业者的职业诉求,这同样与今天的新闻工作者去政治化的专业主义追求形成反差。

阶级社会中,新闻事业具有商品性和阶级性两重性。新闻事业的属性,就如同回答“嘴巴是干什么的”问题——嘴巴用在什么地方,此时此刻它就发挥什么作用。“报纸有两重性,一重是宣传工具,一重是商品,而且是在商品性的基础上发挥宣传工具的作用。”⑨

阶级消失时,阶级属性也就会随之消失。社会发达到新闻信息的十分富裕且人们无需买卖便可获知的阶段时,或许,其商品属性也便消失。那么失去此二性,新闻事业有什么属性呢?是否还有新闻事业呢?本人目前未认清其中规律,回答不出来,但能确定的一点是,只要人类结成的社会中要联系,那么新闻活动是必然不能消亡的。

三、 新闻工作者

新闻工作者一面被嵌入在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和文化霸权中,一面又用自己物化的和意识形态化的劳动来维系或改变这种特定的外部生存环境。

从新闻工作的劳动本质出发,抽象劳动层面看,新闻记者劳动不仅发生在工作时间内的采访、写作、编辑活动中,而且发生在“工作以外”的其他生活中,这个记者的整个生存状态都处于劳动之中。具体劳动的研究,在技术层面(采访和编辑过程等)存在参考价值,但又往往遇到功能主义的困境。各种专业主义的研究试图从具体劳动的层面来寻找一种职业的普世性性标准,并不断地将阶级和意识形态的分析置于视野之外。对新闻记者的研究往往从“新闻专业主义”出发,用国家与市场二元分析框架来理解新闻生产过程,忽视了对劳动者政治经济地位、劳动关系和劳动过程的探讨;国外对劳工为题的探讨又主要集中在产业工人的劳动和生存状况,缺少对文化传播劳动者的关注。⑩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使得商品化新闻生产中的用人制度发生变化。从1980年代的“承包制”、“聘用制”的制度改革,到1992年以后的新闻改革至今,劳动力征用方面出现劳务代理制、弹性用工、劳动力滥用等现象,媒介内部产生承包制、制片人负责制、计件工资制等变化和劳动关系变革。

我国新闻教育,是专业的为新闻生产提供劳动力储备地方。而新闻院系中“代代相传”的实践机会,使得新闻单位中形成了独特的用人传统。老师和同学介绍是关键因素,表面看是社会关系在学校教育中的延伸,但同时发生的是,新闻机构有着降低管理成本、加强劳动控制的逻辑。比如,实习生是普遍义务劳动,甚至倒贴新闻机构以获取实践机会;报道出现问题时,新闻机构推脱自身责任至实习生身上,等等。除了新闻教育,新闻线人和社区记者,同样为新闻生产提供了劳动力储备。

在西方许多国家,记者都有“无冕之王”的称号,象征了“第四权力”。在我国,记者、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是很有差异的。由于对资本增值的贡献不同,劳动力的交换价值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这一规律塑造了名主持人、名记者、资深编辑等媒体明星与普通新闻劳动者在收入、社会地位、生活方式上的不同,从而造成了新闻劳动中低三种身份的差异。例如中央电视台每年评选的十佳主持人分甲乙两等,甲等前5名,一月可获1.5万津贴;乙等后5名,一月1万津贴。以某位资深主持人为例,他每年的基本工资包括18万津贴+1万化妆费+正高级别工资(6000-7000,一年以13月记)=28万左右,除此还有更多主持节目的绩效工资。而数据显示,记者收入有的少至每月400左右,仅够解决最低水平的吃饭问题,其他的各项保险、福利就更难以保障了,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仍在媒体中积极发挥作用。由此可见,新闻工作者并非单纯追求利润,新闻理想、社会责任是支撑许多新闻工作者的内在动力。

与人们在进行“体力劳动”过程中可能丧失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一样,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事业的生产中也发生劳动“异化”,人们也可能在缺乏“自觉”状态下,与具有特定社会阶级地位的“自我”相互疏离。劳动力退化为商品市场的生产要素符号,手段(means)与目的(ends)的悖论,商品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利润,而非人的发展。新闻商品化过程中,劳动的者阶级构成发生变化,新的雇佣关系带来的诸多问题,如工作强度太大和工作条件恶劣,新闻工作者同产业工人一样有消极怠工的情况。到现场,是保证新闻真实的重要原则,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新闻采写的便捷,记者不用外出便可以采访。而电话、qq采访使得记者有了偷懒的途径。

王中在1957年3月上海人民广播台讲话中谈到,“难道说,社会主义社会所生产出来的东西……都是为了追求利润吗?‘商品’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种分配的手段。生产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虽然是有利润,但是目的不是追求利润,是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商品它有一个特点,我不按照经济学来讲什么“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它有一个特点是,供给全社会来用。谁都可以买。但是要花钱买。它通过市场分配到读者手里。”报纸等媒体的盈利方式一是靠发行,更是靠广告。而广告,对读者而言,虽然有好的作用,但是很可能并非是人们在购买报纸时自觉主动想要获得的,它占用人们放松、休闲时间,是人民被迫耗费精力在广告上。利润经营与为人民服务相统一,是今天中国新闻改革要加以注意的。于此同时,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重大、特殊事件的统一口径,同一素材在同一媒体的不同节目用了又用,不同媒体的素材互用,新闻信息的复制是触手可得的。另外,商业性媒介机构在全球的扩散带来文化同一性和单一价值观强力介入,同样是值得警示的。

[注释]

①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定义早于陆定一的表述,戈公振就介绍过相关论述。

② 王中:《论新闻》,《新闻大学》,1982年第1期。

③ 王中:《新闻学的第二课题》,《.新闻大学》,1982年第4期。

④ 同上。

⑤ 费孝通.乡土本色.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

⑥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⑦ 王中:《论新闻》,《新闻大学》,1982年第1期。

⑧ 王中:《新闻学原理大纲》。

⑨ 王中:《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和报纸的职能》。

⑩ 参考王维佳:《作为劳动的传播——中国新闻记者劳动状况的研究》[M]。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學院,天津 300000)


推荐访问:起源 新闻工作者 思考 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