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野螟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探讨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黄野螟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探讨

2022-10-22 19:06: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要:黄野螟是白木香种植过程中的重要害虫,给白木香产业带来了巨大危害。最初的研究重点是对其防治方法的探索,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具有寡食性、易暴发、发生代数多等特点。本文从生物学特性以及防治方法上进行总结,以期为更好地防治黄野螟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野螟;生物学特性;防治研究

白木香为瑞香科,沉香属多年生常绿乔木,以含树脂的木材入药,是名贵天然香料和中药沉香的基源植物。黄野螟是白木香种植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食叶性害虫。该虫常年发生,具有暴发性、暴食性特点,数天内便可把被害树叶片全部吃光,甚至树干及枝条皮层也被啃食,造成白木香林光秃无叶,严重的整株死亡。目前,对黄野螟的防治主要利用化学药剂喷施。但是白木香枝叶繁茂、树体高,药剂防治易存在死角。其次,化学农药的使用又常常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加、天敌数量减少、自然控制力减弱以及造成环境污染和药材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在我国,黄野螟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等白木香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海南由于属热带地区,发生代数多于内地种植区,危害时间更长,防治难度更大。

1黄野螟生物学特性

黄野螟为全完变态昆虫,个体发育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各虫期的时间和温度变化有很大关系。

1.1卵

扁圆形,直径0.75~0.85mm,表面光滑。初产的卵为浅黄色,孵化前呈现黑色,呈块状,卵粒紧粘呈鳞片状排列。

1.2幼虫

初孵幼虫体长1.2~1.5mm,头部黑褐色,体淡黄绿色。老熟幼虫体长24~29mm,头部红褐色或黑褐色,前胸背板黄色,体黄绿色,两侧有亮色黑斑,具金属光泽。腹部1~8节背板上有2个近圆形的黑褐色斑,胸、腹部气门上方各有1个长方形黑斑,与腹部1~8节亚背线上的2个近圆形黑斑排列成品字形。中、后胸在亚背线上有一对括弧形黑斑,腹足4对,臀足1对。

1.3蛹

被蛹,体长12~14mm,圆筒形或椭圆形,光滑。初期为淡黄色,后渐变为红褐色,接近羽化时变为黑褐色,复眼黑色。前翅包被达腹部第5节末,接近羽化时清晰可见灰白相间条纹。腹末端着生2对细短的钩状臀刺。茧椭圆形,系老熟幼虫所吐丝与土壤或杂草混合而成,黄褐色,薄而松。

1.4成虫

雌蛾体长11~16mm,翅展约34~40 mm;雄蛾略小,体长约11~13mm,翅展30~32mm;头部浅黄色,触角线状、黑色,复眼黑色;胸部浅黄色,有黑色条纹;腹部6节,基部背面有黑色横纹;前翅浅硫黄色,基部有2个黑点,内横线黑色,不连续,外横线倾斜宽大不伸到翅内缘,中线宽大,在翅前缘及后角扩展,翅外缘有蓝黑条纹;后翅外边缘有蓝黑色宽带,具绒毛,其余部分为白色。雄蛾腹部细长,末端生黄色丛毛;雌蛾腹部较粗壮,腹部末端环绕生殖孔有黑色丛毛。

黄野螟在海南白木香林1年发生8代以上,在广东1年发生6~8代,以老熟幼虫入土作蛹室化蛹越冬。翌年1月成虫开始羽化,2~11月是该虫的为害期,成虫羽化多在晚上,白天也有少量羽化,羽化后的成虫,需取食花粉花蜜来达到性成熟。成虫为躲避高温,多夜间活动,有一定的趋光性。日间栖息在枝叶层间,受惊吓时起飞,飞翔力弱。成虫交配后多在夜间产卵,卵多数产在白木香叶片的背面,避免阳光曝晒,增加孵化率,也有少数产生于叶片正面。卵块形状不固定,由几百粒卵呈鳞片状排列,卵孵化率达95%以上。刚孵化后的幼虫移动能力弱,多取食周边嫩叶,1~2龄幼虫只能啃食叶肉和叶缘,留下白色膜状表皮。幼虫在每次脱皮前短暂滞食,待脱皮后和形成预蛹前有暴食的现象。1~3龄幼虫有群集习性,3龄以后分散危害。幼虫受惊吓后有吐丝坠地的习性,并迅速寻找地表落叶枯草藏匿不动,不久会沿着树干或下垂的丝爬回枝条继续为害。幼虫老熟后,吐丝直接坠地,在树冠下浅土层内以碎土粒作蛹室化蛹,且以树根部土层作蛹较多。

2黄野螟研究概况

国内对黄野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集中在生活习性、危害、发生规律和防治研究。苏跃平最早对黄野螟的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进行了研究,陈志云等对广东中山地区的黄野螟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和报道,得出部分与前人研究不同的地方,中山市的黄野螟1年发生6代及老熟幼虫人土化蛹越冬时间与苏跃平研究得出的广州1年有4代和8~9月以老熟幼虫下地越冬的结论有所不同。这可能与目前全球气温比20世纪90年代提升及中山的平均氣温比广州略高等原因有关。曹春雷等针对黄野螟的蛹开展了研究,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区分出蛹期的雌雄,准确率高,野外随机抽样调查可以预测当代及下一代种群发展趋势,也可准确提取雌蛾进行相关研究。乔海莉等对广东化州地区发生的黄野螟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黄野螟1年发生8代,越冬时间和各虫态的发育历期与前人研究存在不同,分析认为可能是不同地区的纬度不同,气候温度均存在差异所导致。对黄野螟的防治研究早期主要集中于药剂防治,包括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且防治效果较好,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对药材安全性认识的提高,利用捕食性天敌和灯光诱杀等防治手段逐渐兴起,防治方法的多样化,有助于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根据需要加以区分使用。

3黄野螟防治方法研究

3.1生物防治

目前,针对黄野螟生物防治的研究主要是植物提取物、生防菌、生物制剂和捕食性天敌等。朱涛等最早利用川楝树皮提取物对黄野螟幼虫进行了拒食作用测定和田间试验,得出川楝树皮提取物中含有拒食活性成分,提取物稀释50倍液后测试对黄野螟幼虫的内吸毒杀作用,校正死亡率达到84.48%,但由于使用浓度高,成本较高等原因未开展后续研究。乔海莉等开展了白木香叶片挥发物,对黄野螟成虫以及其天敌的趋避和吸引作用研究,发现被黄野螟取食后的叶片挥发物对黄野螟的天敌有吸引作用,而对黄野螟成虫有趋避作用,未受取食危害的叶片挥发物对黄野螟有明显的引诱作用,依此提出开发植物提取物进行成虫防治。谭志琼等从死亡的黄野螟幼虫上分离到一种昆虫致病菌,鉴定为沙雷氏菌属的粘质沙雷氏菌,初步研究认为对黄野螟有高致病性m。苏云金杆菌是普遍使用的生物防治制剂,通过持续使用可以造成害虫的病原传播,达到自然持续控制害虫的效果。但杀虫效果较慢,为提高Bt制剂的杀虫效果,李嘉杰等对苏云金杆菌与阿维菌素复配来增强药效的毒力和持久性,当阿维菌素与Bt配比为2:8和1:9时毒效比率分别为1.64和1.77,表现为增效作用,效果要好于单独使用苏云金杆菌,而且通过对两者的有效配比可有效降低使用成本。

叉角厉蝽是农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我国华南地区有广泛的分布,可捕食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等几十种幼虫,尤其是对鳞翅目幼虫有较强的捕食作用。李文华等研究了捕食性天敌叉角厉蝽对黄野螟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高龄叉角厉蝽若虫和成虫对黄野螟幼虫有很强的捕食能力和控制作用。低龄若虫捕食能力稍弱,以5龄叉角厉蝽若虫捕食力最高,且多捕食3龄左右黄野螟幼虫。同时,研究也指出,叉角厉蝽的捕食效率会随环境因子的改变而受到影响,建议在田间释放时要综合考虑天敌自身的捕食能力、害虫的种群数量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以确定合适的释放时间和释放量。

利用性信息素开展害虫防治具有很多的优势,而且在国内外都有成功的实例,但在黄野螟的防治上还处于研究阶段,张胜男等采用吸附法和溶剂提取法获得了黄野螟性信息素的粗提物,利用GC-MS分析,得到2种黄野螟性信息素疑似成分,对雄蛾有电生理反应,但尚未开展田间验证。为利用性信息素开展黄野螟防治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

3.2物理防治

黄野螟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而且对蜜源植物有一定的选择性。研究发现结合杀虫灯和蜜源植物对黄野螟成虫进行诱杀具有很好的效果,乔海莉等在开花的假蒿附近悬挂杀虫灯,平均每日可诱集黄野螟成虫4000余头。在檀香附件悬挂杀虫灯平均每日可诱集成虫600余头,远高于其他开花植物,而且也比单独使用杀虫灯的效果要明显。充分利用了成虫补充营养和趋光性的特点,对黄野螟进行双重诱杀,使杀虫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结合假蒿和檀香的种植管理要求,建议在白木香林间种植5%~10%面积的诱集植物,同时,在黄野螟发生期设置杀虫灯,可有效控制成虫及下代种群数量旧。

3.3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防治黄野螟的研究多集中于药剂的筛选和复配上。苏跃平早期研究认为可反复使用50%敌敌畏乳油,或90%结晶敌百虫,或50%马拉硫磷1000倍液对树冠和林下进行喷施,幼虫的死亡率能达到95%以上。陈志云等研究发现使用阿维菌素喷施2d天,田间防治效果可以达到100%的死亡率旧。卢进等筛选的灭幼脲3号50倍粉剂和苯氧威8000倍液对黄野螟高龄幼虫有很好的毒杀作用。另有研究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可以增加杀虫效果,起到增效作用。具体选择药剂时可根据经济效益进行合理施用,化学药剂的特点是使用方便、见效快,不足是长期使用害虫易产生抗药性,为后期防治留下隐患。另外,施药时间最好是在当年第1代的低龄幼蟲期,可有效降低当年后期发生危害的虫口密度,如果发生严重,则每个世代均需进行防治。

3.4其他防治

根据黄野螟在浅土层或枯枝落叶及杂草上化蛹习性,于冬季(即成虫羽化出土前,12月~翌年1月),在白木香树冠下浅翻土,使蛹暴露于地面,人工消灭,清除冬季枯枝及落叶,消灭越冬蛹,同时,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在黄野螟各代卵期、幼虫期,组织人力用枝剪摘除有虫枝叶。也可利用其幼虫受惊扰吐丝坠地的习性,在幼虫期人为晃动白木香枝条,幼虫落地后消灭。

4结语

综上所述,要根据不同地区发生黄野螟的危害特点开展防治,不同纬度的日积温不同,黄野螟发生危害的季节也有所变化,针对防治方法要开展综合防治、综合治理,不仅考虑防治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综合治理把害虫作为生态系统中一个因素,通过调节及控制生态系统中各个因素达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目的。最终目标是使用较低的成本,将害虫数量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避免对经济造成危害,而不是全部消灭害虫。随着黄野螟研究的深入,防治方法的不断创新,黄野螟的危害一定会得到有效控制。


推荐访问:生物学 性及 防治 探讨 方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