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之生命的起源(上)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天人合一”之生命的起源(上)

2022-10-19 16:54: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什么是“天人合一”?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其一,组成生命和人体的元素是与组成宇宙天体一样普通的元素,没有什么特别的;

其二,生命的诞生和发展仰仗宇宙的自然环境。

这里先讲组成自然和人体生命的元素是如何产生的故事。

星系和恒星的形成

大爆炸300万年,也许由于弥漫的气体是带电的等离子体,它们形成强大的电流和磁场旋涡,将等离子气体吸引在一起;也许是由于暗物质的聚集,它们的引力开始吸引气体。它们都会使气体形成泡沫状结构。

由于气体密度平衡被打破而产生温度差,在泡沫中密度较大的网状纤维系统中,气体的引力使膨胀惺下来。

大爆炸近3亿年后,气体物质停止膨胀,转而收缩,形成一团团气体云(原始星系)。由于同样的原因,这一团团气体云再分裂成较小的云团(原始恒星)。

这些较小的云团,有的受到其它云团引力的拉扯,如两个相互绕转的云团,它们开始缓慢地旋转。随着云团在自身引力作用下的不断收缩,旋转加快。这就像冰上运动员伸开手臂旋转后,用收拢手臂来加速旋转一样。当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足以平衡引力,云团停止收缩。它们是未来的旋涡星系和棒旋星系。

有的云团没有受到外力的拉扯,整体不旋转,但它们中的各部分仍稳定地绕中心旋转,最后使收缩停止。它们是未来整体不旋转的椭圆星系。

在特殊情况下,还会形成一些不规则星系。

原始恒星在引力作用下继续坍缩。在此过程中,由于气体原子相互碰撞,使温度升高。而中心区的原子密度最大,温度最高,首先达到氢核聚变所需要的1500万度的温度,使氢核聚变为氦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外辐射,产生耀眼的光芒。

由于温度升高,内部的压力也随之升高,使引力得到平衡而不再坍缩。大约在大爆炸3亿年后,第一批成年的恒星便诞生了。成年恒星被天文学家统称为主序星。

主序恒星都有相同的演化进程,但进程的快慢程度却因质量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目视亮度、表面温度和演化的结果也因质量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恒星的质量以太阳的质量为单位,即以太阳质量的倍数来表示恒星的质量。太阳质量的符号为“M”,恒星的质量则表示为0.8M、5M、10M等等。

“烁丹炉”和“冶金炉”

从前面的叙述中我们知道,在宇宙大爆炸后,整个宇宙像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在1~3分钟时,从粒子中炼出氢核和氦核来,在约百万年后,又炼出气体氢原子和氦原子。到约3亿年后主序恒星形成时,这种“炼丹炉”的功能转到各个主序恒星的内部,并且逐渐转型为“冶金炉”。

在主序恒星中心,首先是4个质子聚合成1个氦核。1个氦核的质量小于4个质子的质量,即在聚合过程中,损失了0.7%的质量。根据爱因斯坦发现的质能等效性,这些质量转变成巨大的能量。它们作为光子从恒星中心辐射出来,同时使恒星内部的温度升高。

氦核不是直接由4个质子(氢核)聚合而来,它的过程是这样的:两个质子(氢核)相撞,聚合成重氢氘核(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和一个中微子;一个氘核再与一个氢核相撞,聚合成一个氦的同位素氦-3(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同时辐射出能量;两个氦-3再相撞,聚合成氦原子核(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同时放出两个质子。在整个过程中,共有4个质子(氢核)聚合成一个氦核。

随着氢聚合成氦过程的发展,主序星内部的氢逐渐变成氦,在中心形成一个氦球,氢聚变反应只在氦球的外围进行。这时,主序星迈向老年。

随着氦球的不断增大,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达到1亿度时,3个氦核在相互碰撞时,发生聚变反应,生成1个碳原子。

其过程是,两个氦核相撞,聚合为镀原子核,这种镀原子是高度放射性元素,在千万分之几到十亿分之一秒之后就会衰变为两个氦核;但是,如果在这之前,铍核又与第3个氦核相撞,它们就可聚合成碳,同时辐射出能量。

当中心温度继续升高后,碳原子又发生聚变反应,如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氦原子聚合成氧原子,还有氮、氖、钠、镁、硅、磷、硫、氯、氩、钾、钙等较重的原子核。

随着温度的不断提高,核聚变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当温度达到35亿度时,硅也开始燃烧,聚变出更重的原子核钛、铬、锰来,但各种元素的递次核聚变反应到铁为止,因为铁原子核的56个质子和56个中子结合得特别紧密,形成一道“铁屏障”。这时,恒星已到老年。所以老年恒星内部有一个铁元素的核心。

我们看到,恒星内部已是一座“冶金炉”了。

红矮星、巨星和超巨星

上述过程,因恒星质量大小不同,其进程快慢及在何处终止,差别很大。

婴儿星的质量如果太小,其内部达不到使氢发生聚变的温度,只能成为一颗红矮星。计算机模拟表明,最小的主序星,质量只能略小于0.9M。这是恒星质量的下限。

恒星的质量也不可能太大。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表明,恒星质量大于90M时,由于宇宙中存在各种扰动,只要受到外部轻微的压力,中心区域的物质密度就会突然增大,温度突然升高,使氢聚变反应突然加剧,所释放的能量将恒星物质突然向外推,抛洒一部分物质。

抛洒物质的结果,使内部压力下降,温度降低,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向中心回落,再次重复上述过程,形成一种振动。

这种振动会不断加强。由于每次振动都要损失一部分质量,当质量降到90M时,振动就会停止。

所以主序星的最大质量大约不超过90M,这是恒星质量的上限。

大质量恒星老年时变为巨星或超巨星。

巨星根据其表面温度的不同,分别呈蓝、白、黄、红色,以红巨星居多。最大的为蓝巨星。

太阳质量(1M)大小的恒星,其表面温度为5800℃,平稳的氢聚变反应约可进行100亿年,那时,中心的氢将耗尽,形成一个氦球核心,核心外层的氢继续进行核聚变反应。随着氦球核心质量的增大,其体积则在重力作用下收缩,使压力和温度越来越高,结果,氦开始聚变反应,生成碳和氧,表面的光度增大1倍,球体半径也增大1倍。130亿年后,球体半径增大10倍,光度增大2000倍,表面温度则降到4000℃,颜色变红,成为一颗红巨星。

质量8M以上的主序恒星,由于内部物质密度大,压力和温度高,氢聚变的速度快,向外辐射的能量多,表面温度在8000℃以上,光度在10倍太阳光度以上。几千万年甚至几百万年后其中心的氢即耗尽,形成氦球中心。50万年

后,氦开始燃烧,600万年后中心的氦耗尽.生成碳和氧。

计算机模拟表明,质量8M以上的晚年主序星,其内核随温度的不断升高而核反应不断加快,在温度升到6亿度时,碳和氧开始聚变反应,它们相互猛烈撞击,聚合成氖和镁,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使温度继续升高,在达到10亿度时,氦核与氦核聚变成镁;达到15亿度时,氧核开始聚合成硫、硅和磷;达到30亿度时,硅开始聚变反应,并释放出大量能量,使温度越来越高,引发几千种核聚变反应。

元素越重,聚变反应的持续时间越短,如在质量为25M的恒星中,碳为600年,氖为6个月,硅为1天。这8寸的“炼金炉”,温度达到极端高度的50亿度,核聚变反应的突发性越来越强。

在这种强烈的突发性的核聚变中,更重的金属元素被制造出来。

但这座“冶金炉”并不能使核聚变反应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它的底线是铁。

生成铁核心的主序恒星,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已经停止,只有外层在连续燃烧。这时的恒星,只得靠不断地膨胀它的外壳来调节压力和引力的平衡,直径可增大500倍,成为一颗超巨星。

与巨星一样,超巨星的颜色,根据其表面温度的高低,分别呈蓝色、白色、黄色和红色。它们被分别称为蓝超巨星、白超巨星、黄超巨星和红超巨星。

现在我们知道,地球上的万物,不管是岩石、土壤,还是草木和飞禽走兽等生命物质,除了宇宙诞生之后不久就有的氢、氦以外,其它的碳、氧、硅、镁、硫、磷、钙、铁等组成成分,它们全部是在主序恒星的演变过程中产生出来的。而且,生命物质的诞生、发展和进化,还离不开主序恒星提供的光和热。

当然,这些元素如何形成岩石、土壤,即如何形成行星和行星上的植物、动物等生命物质,以及比铁更重的铀等元素是如何生成的,还要在往后的叙述中见分晓。

白矮星和新星爆发

我们的太阳衰老时变成红巨星(1M~6M的主序恒星都一样),体积逐渐膨胀到淹没水星、金星和地球的程度,但由于物质密度非常低,几近真空,所以并不影响这些行星的运动。

1M~6M的主序恒星,其内部的核反应到生成碳、氧和氖为止。由于再没有核反应提供热能,原来与引力对抗达到平衡的气体压力,因温度的逐渐降低而降低,使引力逐渐占了上风。由碳、氧、氖组成的内核在引力作用下坍缩,密度逐渐增大,成为一颗致密的白矮星。

那么,是什么力量来平衡白矮星的巨大引力收缩呢?即是什么内部力量支撑着白矮星呢?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在粒子世界中也有这种情况。

1925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沃·泡利发现,两个类似的粒子不能存在于同一个态中,也就是说,在不确定性原理给出的限制内,它们不能同时具有相同的位置和速度。这就是“不相容原理”。

这个原理解释了物质粒子为何不会坍缩成密度非常高的状态的原因。为此,泡利获得了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不相容原理揭示,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电子被带正电的核以电引力所束缚,并不停地绕核旋转。像容器中的气体分子不断撞击容器壁形成压力一样,被核束缚的电子也产生一种压力。

这种压力可以防止物质的收缩超过一定的限度。

正因为这个压力,使水、人体、木材、岩石等的密度,都只有每立方厘米1克到几克,即部在同一量级上。

在原子中,原子核集中了绝大部分质量,但占据的空间很小,而绕核旋转的电子虽然很轻,却占据着很大的空间。如果把原子核放大到一粒玻璃弹子那么大,则电子轨道的半径达1千米。

因此,原子中有许多“空余”的空间。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这“空余”的空间不容许别的粒子占据。如果被可能的电子所占据,则电子会产生出一种巨大的内部量子压力,被称为“电子简并压”,以反抗外来的压力,阻止密度的进一步增大。

拉·富勒指出,正是电子简并压支撑着白矮星的平衡。

白矮星在吸收物质和引力收缩过程中,引起电子简并压力的强烈反弹。然后再收缩,再反弹。这种脉动要经过八百万年的时间。

最后一次强烈收缩引起最强烈的反弹,使红巨星的亮度突然增大1000万倍,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把外层气体抛洒到太空。这叫“新星爆发”。

被抛洒的气体是构成下一代恒星的物质。

由不相容原理提供的排斥力会有一个极限,超过这个极限,电子简并压就不足以抵抗引力的收缩,即白矮星不能存在。引力的大小是由质量决定的,所以问题变成:多大的质量是白矮星的极限?

1928年,印度的萨·钱德拉塞卡坐船到英国去作爱丁顿的研究生。他在舶上算出这个极限是15M。几乎在同一时间,苏联的列·蓝道也算出了这个极限。但后来这个极限被称为钱德拉塞卡极限。

后来经过改善,钱德拉塞卡极限为1.4M。所有1~6M的主序恒星死亡后,都会形成1.4M以下的白矮星。

中子星和超新星爆发

以上说的是6M以下的主序恒星的演化过程。那么,6M以上主序恒星的演化又如何呢?

科学家的研究认为,6M~10M的主序恒星,老年时膨胀为超巨星。最后形成铁元素核心,温度达10亿度。

由于没有能量流出,铁核被巨大的引力压缩,但由电子简并压支撑着,使内部活动出现一个间歇。

不过,随着铁核心的不断增大,电子简并压逐渐难以支撑引力的坍缩。还在不断生成的铁并入核心,在电子简并压突然崩溃的一刹那,铁核在引力作用下剧烈地收缩,在1/10秒内,温度猛升到50亿度,巨大的光子能将铁原子核炸开,蜕变成氦原子核。这叫“光致蜕变”。

由于铁核心的平衡发生急剧变化,无法抵挡越来越大的引力坍缩,温度继续上升,使氦原子核蜕变为质子、中子和电子。

电子在这种极高温度下,运动速度接近光速,电子简并压也不能抵挡引力的坍缩,在1/10秒内被挤压而与质子结合,变成中子,在超巨星中心形成一颗“中子星”,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中微子流。

中子星的半径只有几十千米,有一个固体铁外壳,中子被压缩在一个很小的空间内。

开始时,两个中子之间还有10-13厘米的距离,它们之间可以相互碰撞,到后来,中子挤中子,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1O吨,比白矮星密度大上亿倍,相当于一个乒乓球的体积内装有直径15千米的火卫二质量的物质,或者一只戒指中有1亿吨物质。

密度极大的中子星,有着巨大的引力,中子星表面的逃逸速度达到光速的一半。

中子星的密度正是原子核的密度,中子星就像一个巨大的原子核。这就意味着,物质原子中,电子轨道内的空余空间都被原子核挤占了。这种中子挨着中子的情况,与电子的空余空间被别的电子挤占而产生巨大的电子简并压力一样,也产生更巨大的中子简并压力。正是这种中子简并压抵抗着巨大的引力收缩,支撑着中子星的平衡。

物质达到中子星的密度,就不能进一步被压缩。

超巨星的非中子化的外壳,在中子星的引力作用下,数以万亿吨的物质,以约每秒4万千米的速度落到中子星的表面上,好像撞在比金刚石还坚硬的墙上,结果被反弹回来,形成冲击波。

冲击波由中心向外传播,在几天之后到达超巨星的外壳表面,它极其巨大的能量将外壳爆得粉碎。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这颗主序恒星一生中辐射出的全部能量。它的光度突然增大几十亿倍,在几天之内可以照亮整个星系。原来隐藏在超巨星中的中子星裸露了出来。这就是“超新星爆发”。

超新星爆发的极高温度,将“铁屏障”打破,聚合出钴、镍、铜、锌等更重的原子核来。

超新星爆发的几率极少,在银河系每百年只有2~3次。由于无法预测,只能偶然地被发现。

超新星爆发形成的星云,叫“超新星遗迹”,由于温度极高,可以发光几百到几千年。

已知的超新星遗迹有150多个。

外壳物质铁,以及在各级核聚变中形成的碳、氧、氖、镁、硅、磷、硫、钾、钙、钛、钒、铬、锰等元素洒向太空,形成星云,然后逐渐散开。它们是形成下一代恒星的材料。


推荐访问:天人 起源 生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