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亮点,供大家参考。
架起护患沟通的桥梁, 提高内涵质量, 加强专科知识教育 本科室在组织工作、 改革护理模式、 落实基础护理、 打造专科护理特色、 改革排班方法、 完善规章制度、 强化绩效管理等方面作了工作总结, 亮点纷呈地介绍了“创优” 工作经验, 提出在工作中要做到:
心中、 眼中、 耳中、 手中、 身边有病人; 在分管病人的过程中, 做到“心到、 说到、 做到、 管到” 用细致而专业的服务赢得患者和家属赞扬; 并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细节管理,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保证护理安全, 提高了健康教育接受程度较。
在专业建设方面, 造口的护理是本科室的特色之一:
现本科室共有两名造口师。
参与造口定位医生更倾向于医疗效果, 而造口师会从护理的角度提出意见,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二者并不矛盾。
造口师在遵循造口定位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个体情况, 先定位一到两个位置, 医生再根据手术情况来选择 术前心理辅导造口师术前心理辅导对象包括患者及家属, 是有意识、连续性、全过程的心理护理造口对患者的身体外形和心理方面都是一个很大的刺激, 造口治疗师应运用心理护理来减轻他们的身心压力, 协助他们顺利度过康复的各个时期 造口术挽救、 延续了患者的生命, 但术后接踵而来的诸如饮食、 工作等方面的问题都给“造口人” 及家属带来新的困扰。
有相当一部分“造口人” 过着隐居的生活, 他们很少与外界接触, 甚至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因为造口部位是用肠子或身体的其它组织造成的, 非常娇嫩, 再加上粪便排出时对皮肤造成刺激, 有的患者在更换造口袋时, 袋口剪得过大或过小, 导致排泄物泄漏或造口坏死, 不利于造口的康复治疗。
但事实上, 只要护理得当, 通常在造口手术后 1 年左右,多数患者都能进入心理恢复期, 并逐渐适应“造口人” 的生活。
造口门诊开设后, 患者可以定期前来进行造口护理, 如更换造口袋, 处理造口并发症等。
并进行造口自我护理技能指导、 日常生活指导和心理支持, 使他们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身体形象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将通过“造口人” 联谊会的平台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信心, 而针对“探访自愿者” 的规范化培训工作也将逐步展开
便秘健康教育
便秘的检查措施:
治疗方法
治疗仪器:
改革护士分工和排班模式, 试行推广包干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 推行成组配置管理模式, 对病人的治疗护理实行包干制, 实行弹性排班, 灵活合理配备护理人员,坚决杜绝治疗护理分离现象, 真正落实对病人的全方位的整体护理。
并根据科室护理人员少, 制定了夜班整夜制, 由两名护士一起上夜班, 做到老带青。
定期便秘健康讲座 在科室文化建设方面, 科室开展英语角活动, 每周五下午 4PM—5PM, 由刘志勇医生讲课。
在技术知识不断更新的当下, 学好英语能更好的与国际接轨, 英语角的活动给大家提供了学习的环境, 提高学习的氛围。
新技术:
搬入新大楼后, 由于科室的特殊治疗, 特意引进了水护士治疗, 先进的仪器, 给患者中药熏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提高疗效, 并减少了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