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罗布泊消逝仙湖教案3篇
位置: 首页 >教案设计 > 文章内容

2023年度罗布泊消逝仙湖教案3篇

2023-01-09 09:24:03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1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  结合文章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体会作者并树立自己的生态意识、忧患意识。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  难点:  结合文章了解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罗布泊消逝仙湖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罗布泊消逝仙湖教案3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1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

  结合文章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体会作者并树立自己的生态意识、忧患意识。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

  难点:

  结合文章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记得在开学之初,我给同学们放过一部央视记者柴静录制的关于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那同学们能不能回忆并概括一下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用这样的句子“通过……揭示……告诉我们要……”进行概括。

  2、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柴静为此片的录制做了哪些工作,付出了哪些努力?

  除了刚才同学们所说的"以外,我还觉得还有……使得此片不仅在国内甚至世界都引起不小的轰动,这就是电视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所以今天我们就要来了解这种新的文体——报告文学。

  二、文体知识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兼有新闻和文学两种特点。新闻特点要求真实,及时,反对虚构,注意:在及时性方面,消息、通讯是最强的,报告文学在时间上不像消息和通讯报道的都是前一天或当天的事,有时是已发生过一段时间再进行深入调查和细致报道。文学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

  报告文学则是对某一事件、现象的历史渊源、经过,事件造成的后果、影响,涉及到的社会范围,将来的可能发展趋势及影响作深入调查、了解、反思,蕴含着作者深重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良知。

  三、感知课文

  下面我们就结合具体的文章来看看,这篇文章节选自20xx年度*最佳报告文学奖《善待家园——*地质灾害忧思录》题目叫《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1、题目告诉我们那些基本信息?

  2、在预习的基础上,浏览全文,可以仿照刚才我们概括《穹顶之下》的方法,用本文“通过……来揭示……告诉我们……”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3、我们用文中具体的内容来印证

  今:荒漠恐怖。

  昔:绿洲仙湖。

  原因:四盲。

  四、研讨写作特点

  本文是把罗布泊的今昔情景写得历历在目,把罗布泊消逝的原因说得明明白白的,使读者对罗布泊的消失痛惜不已。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这就是报告文学的优势所在,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它是如何体现这种优势的:

  (一)、第一个特点真实性

  1、文章列举数据、叙述事实真实可靠。

  如:《汉书西域传》记载了……

  另据史*载……

  2、真实的再现眼前的所见所闻:

  文章从第十五自然段开始,引领我们看到“号称千年不倒的胡杨林”,看到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引领我们来到罗布泊的边缘,看到“大地裸露的胸膛”,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在作者的心被深深刺痛的同时,我们的心何尝不被深深刺痛?

  (二)、报告文学不仅注重真实性,还注重其文学性(形象性、抒情性)

  形象性主要表现在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的运用。

  (1)对比手法

  集中表现在对罗布泊今昔情况进行对比。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反差,使读者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2)拟人手法

  如写胡杨林,“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人类自身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如替换为“一棵棵胡杨树,只剩下奇形怪状的枯枝”效果就差多了。

  如写罗布泊“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如果替换为“站在罗布泊的边缘,你会看到一片荒漠,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那就逊色多了。

  (3)排比

  如“四盲”:遗憾之情,谴责之意呼之欲出。

  3、体会抒情性

  A、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B、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C、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文学。作者根据历史资料,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怀着极为痛惜的心情向世人报告罗布泊的今昔,揭示罗布泊悲剧的原因,从而呼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深重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良知。

  五、拓展

  幻灯片出示罗布泊湖心的一块石碑,你也在这儿立块牌子,写上一句话来警示人们要保护环境,要有生态意识。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明白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概括要点的能力和在网络中查找、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

  3、情感目标:唤醒学生的环保忧患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难点)

  二、教学时间:

  1课时

  三、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资源的优势,分别运用情景导入法,想像联想法,分组讨论竞赛法,对比感受法,朗读法,换位思考法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导入语:同学们,大家喜欢欣赏风景图片吗?下面,老师就给大家放映两组风景图片,大家在欣赏的时候,可以自由地讨论和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图片放映完后)大家知道吗?其实,这两级图片都是罗布泊的景象,只不过一个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一个是一望无际、了无生气的茫茫荒漠。那么,罗布泊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将会告诉我们这其中的原因。下面请大家翻开课本。

  第二环节:课内求知

  1、检查预习效果:请一位同学介绍昨天在网络中查找到的关于报告文学的知识。(明确:报告文学的特点:新闻性和文学性。)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两次重温课文的内容。

  3、在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已经比较熟悉的基础上,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4、全班同学分男、女两大组,在文中寻找描述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情景的语句,并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看谁找得最准,读得最好!

  5、自由讨论后回答:罗布泊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又是什么使罗布泊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6、请同学们当一回*战士,每四人为一小组,在文中寻找毁灭罗布泊的罪魁祸首,并用课文中的材料来概括说明罗布泊为什么会消失?可以用图示法,也可以用简洁的文字概括。

  7、请同学们当一回律师,全班同学分两大组,分别从课文中和网络中寻找证据来给人类定罪。可以用课文中的材料概括介绍,也可以用网络中查找到的相关图片来展示说明,力求用鲜明对比的方式来控诉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罪恶行为。

  8、请同学们当一回法官,说说这时候最希望人类有怎样的反应?提醒人类: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环境进一步恶化?

  第三环节:课内拓展

  1、那么,人类是否觉醒了呢?请大家一起去思考,去寻找,看看人类破坏大自然的步伐是否停止?可以在课文中寻找,也可以在网络中查找。当有同学从文中找出青海湖和月牙泉这两个例子后,老师播放背景音乐《月牙泉》,让同学们继续在忧伤的旋律中在网络中寻找地球上还有哪些江、河、湖、海,由于人为的原因而正在萎缩或消失?大家可以自由地讨论发言。(明确:有居延海,艾丁湖,艾比湖,乌伦古湖等。)

  2、课堂小结: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网上相关资源的浏览,请同学们联系自己身边的环保现象,提一些看法和建议,或是拟定一些环保标语。写完后,大家自由地讨论与交流。

  第四环节:课外延伸

  作业:请同学们放学回家后,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然后以地球的口吻写一篇题为《人类,我想对你说》的作文,并发往网上的相关论坛,然后再把作文发送到老师的邮箱,并把自己的作文在网上的发表情况也告诉老师。同学们互相之间也可以交流讨论自己的作文和看法,还可以向老师推荐优秀作文,然后大家一起评选出优秀作文发表在学校的优秀作文空间里。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3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课前预习,提出并整理发现的问题;动手查找资料;带着问题和资料走进教室;

  3.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解读能力;透视文章的写作轨迹,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4.结合“研讨与练习”:“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拓展思维,畅想表达。

  教学内容设计:

  一、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2.完成“读一读,写一写”。

  3.查找并搜集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等的资料。

  4.在阅读和收集资料的过程当中,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到学习笔记上。

  二、课堂教学内容

  第一板块: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1.导入

  位于新疆*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2.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图片。

  图片1: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学生查找新疆*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罗布泊的地理位置。

  图片2:“茫茫大戈壁”“龟裂大地”

  图片3:“青海湖”“月牙泉”。

  资料投影:“昔日碧波荡漾,如今举目荒凉罗布泊变故谁能评说”(新华社乌鲁木齐二月4日电)

  资料投影:“探险乐园罗布泊”(摘自1998年1月5日《南方日报》

  3.再读课文,在文中划出阐述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4.投影显示问题的答案。

  问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塔里木河*入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以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恶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

  第二板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1.找一位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三段。(要求读出感情)

  2.组织学习思考、回答问题:

  (1)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样的悲剧?(训练复述能力)

  (2)作者引用了具体数据,告诉人们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类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引导学生把数据整理出来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讨论后出示投影:

  胡杨林

  1958年 780万亩 现在 420万亩

  沙漠化

  过去 66% 现在 84%

  青海湖

  50年间下降8。8米,*均每6年下降

  1米,陆地向湖中延伸10多公里。

  月牙泉

  50年代1。1652万*方米 现在 5397*方米,水深只剩尺余。

  讨论后明确:作者充满了忧患意识。

  4.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直接表达作者忧患意识的句子。

  5.学生齐读。

  第三板块:学习作比较的方法

  1.投影显示图表:

  罗布泊

  过去:

  1.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生命绿洲。

  2.张骞眼中: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丝绸之路。

  3.斯文·赫定: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和煦的,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

  罗布泊

  现去:

  1.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此地。

  2.绿色长城在干渴中崩塌。罗布泊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2.组织学生讨论:

  (1)作者采用这种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课文中还有类似的对比吗?请找出来。

  3.教师小结第2题。

  (1)出示投影

  过去的罗布泊:“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现在的罗布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树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2)明确拟人的修辞手法。

  (3)强烈的对比效果。

  (4)再次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第四板块:世纪老人的述说

  1.实物投影,展示108岁高龄的罗布老人热合曼的图片。

  2.畅想表达:“如果我是世纪老人,我该如何讲述罗布泊的百年沧桑?”

  提示:

  1.我与罗布泊同龄,共百岁。

  2.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3.从出生~20岁(从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象要丰富、拟人化、有情调。)

  从20岁~60岁(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从60岁~100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

  三、课后拓展学习

  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和月牙泉濒临干涸的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的恶化。


推荐访问:罗布泊 消逝 教案 罗布泊消逝仙湖教案3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1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设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