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范文推荐)
位置: 首页 >党建材料 > 文章内容

抓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范文推荐)

2022-08-10 18:48: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抓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抓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范文推荐)

 

 抓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

 一、项目名称 建立订单式培养大学生村官机制 二、项目责任人 xxx(东凤镇党委副书记)

 三、项目概述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建设,优化农村后备干部队伍结构,因地制宜,创新举措,实施“多渠道,订单式”大学生村官培养工程,按需选人、育人、用人,加快大学生村官成长步伐。通过公开选拔,择优录用热爱农村工作、有培养潜力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通过订单式培养,努力把大学生村官培养成能驾驭大局、善于处理复杂局面、擅长群众工作、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后备干部,为农村两委班子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主要做法

 我镇党委非常重视大学生村官书记项目,成立了由 xxx 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农村工作的党委委员为副组长,组织、宣传、纪委、综治、经信、农业、社会事务、财政、工青妇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并专门安排了 10 万元专项经费,确保项目顺利开展。主要工作如下:

 (一)建立订单式选人机制,按需选拔,拓宽大学生村官选择渠道。

 建立高校毕业生人才库和联系机制,每年召开应届大学毕业生座谈会,全面掌握大学毕业生人员信息。建立农村用人需求调查机制,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各村(社区)对大学生村官的配备需求。建立镇村并行推荐机制。采取“三荐两评一示”方式,每村公开选拔大学生村官 3-4名差额人选。今年 4 月,镇统一组织各村推荐人选进行演讲面试,实行竞争上岗。

 (二)建立订单式学习机制,按需培训,提升后备干部综合素质。按照“缺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实行分类施教,把大学生村官分为农村“两委”培养人选和一般后备干部区别培训,邀请省市高校专家、镇领导、企业家等,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理论培训等形式按需培训。将大学生村官培训纳入“两委”班子年度学习培训计划,实行常态、全面培训,拓宽大学生村官知识面。组织开展修身尚德征文、养廉专题演讲、十八大

 宣讲、模拟主持人等活动,提高全体大学生村官的理论水平和沟通能力。采取情景模拟、承担课题、一对一跟班等形式,提高重点大学生村官的全局观念和临场应变的能力。

 (三)建立订单式培养机制,按需育人,提高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农村后备干部管理,按需培养。开展多岗位锻炼,定期调整大学生村官工作岗位,帮助他们积累工作经验。试行错位锻炼,有针对性地安排大学生村官到调解、治保等岗位工作,提高独立处事能力。组织重点大学生村官参与所属村的各项中心工作、重大活动、民生工程、志愿服务和信访案件调处等工作,提高他们的群众工作能力。建立党委结对培养机制,每个镇党委委员联系一名重点大学生村官,并由驻村部门结对培养,提高他们管理水平。建立脱产锻炼机制,组建机关、农村、企业等 19 个挂职锻炼基地,每村择优选派 1 名重点大学生村官到镇机关部门、异村(社区)、企业挂职锻炼 6 个月,丰富其工作阅历。

 (四)建立订单式用人机制,按需使用,增强农村大学生村官活力。建立分类考核和项目考查机制,实行动态考核,及时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成长和工作情况,及时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方向。建立动态调整制度。坚持适才适用、备用结合的原则,对大学生村官划分重点培养、常态管理、差额淘汰三种类型,及时提拔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定期调整培养

 潜力少的大学生村官,努力营造公平竞争、择优使用、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五、主要成效 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和镇党委的支持下,我镇大学生村官书记项目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主要体现有以下四方面:

 (一)农村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镇共推荐物色大学生村官人选112 名,通过竞争演讲、组团面试等环节,14 个村(社区)择优确定了 42 名后备干部。其中:女 15 名,占 35.7%;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本科学历 36 名,占 83%;平均年龄 30.1 岁,30 岁以下 27 名,占 64.2%。通过公开遴选、竞争择优,全镇农村干部队伍的年龄、学历、专业等结构更趋合理。

 (二)农村后备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通过集中理论培养、拓展训练、小组讨论、跟班学习、挂职锻炼等形式,大学生村官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决策思维、组织协调、工作执行力等能力进一步提升,成长步伐进一步加快,涌现了一批表现突出、培养潜力大的大学生村官。其中,有 2 名大学生村官在 20xx 年全省选拔乡镇基层公务员中,被录用为镇区机关公务员,有 1 名大学生村官在今年 11 月被提拔进入村“两委”

 班子,有 9 名优秀大学生村官纳入下一届村(社区)“两委”委员重点人选,为全镇农村“两委”班子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也激发了全镇农村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活力,推动了农村建设各项工作。

 (三)农村基层组织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健全。通过大学生村官的公开选拔,拓宽了农村选人渠道,建立了全镇大学生村官和农村后备干部人才库,充实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人才资源,健全了农村(社区)选人管人用人机制,营造了农村公平公开择优录用的选人用人良好氛围,构建出农村凝聚人才、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的良好局面。

 (四)密切了镇村联系和党群干群关系。一年来,大学村官主动参与镇村各项重大活动,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服务和社会矛盾调处。据不完全统计,全体大学生村官联系组织镇机关事业单位下农村开展慰问、宣教等活动 27 期,共为所属村民解决实际困难 46 件,推荐子女就业 38 人,牵头助学 13 人,调解村民纠纷 52 宗,镇村、村组、干群沟通更加紧密,受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