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乡村振兴协理员什么编制
乡村振兴协理员个人总结
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的重大任务,成为乡村振兴协理员也是我人生中的一大荣幸。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在乡村振兴协理员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来总结一下:
第一步:了解情况
在开始工作之前,首先要了解乡村的情况和问题,如地形、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等情况,再梳理一下乡村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切入点,为今后的工作做铺垫。
第二步:明确目标
有了对乡村情况的了解,接下来就要制定出具体的目标,如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生活品质等等。明确目标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工作措施和计划。
第三步: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是很重要的一步,要根据各项工作的优先级和难易度确定工作重点和进度。为了确保工作的执行力和可操作性,计划要具体、细致、可落实。
第四步:积极落实
没有行动计划的计划只是一纸空文,真正的好计划还需要积极落实。在工作中,要时时关注乡村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计划,确保目标的实现。
第五步:总结经验
工作完成后,不能忘记对经验进行总结,梳理自己在工作中的成果与不足,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总的来说,我觉得做好乡村振兴协理员工作的关键是:深入了解,明确目标,制定计划,积极落实,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振兴乡村、造福农民”。我希望我们协理员团队在今后的工作中,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二:乡村振兴协理员什么编制
北京:出台办法
进一步规范乡村振兴协理员管理
作者:
来源:《中国食品》2020年第21期
10月20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为落实关于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的要求,北京出台《北京市乡村振兴协理员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乡村振兴协理员“进、管、用、出”等方面工作,进一步规范乡村振兴协理员管理,强化基层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批扎根农村的公共管理服务人才队伍,助推乡村振兴。
“三支一扶”是高校毕业生基层落实政策,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办法》明确,高校毕业生经过公开招聘,成为乡村振兴协理员后,将与所在乡镇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为5年,主要从事加强农村党建、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提升治理水平、服务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工作。任满1个合同期且考核合格的,颁发《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享受国家及北京市相关优惠政策。
据介绍,乡村振兴协理员的工作生活补贴基本达到本乡镇机关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工作人员試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并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同时,乡村振兴协理员还享受“五险一金”和一次性安家费,参加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期满的乡村振兴协理员,在村表现优秀的可以选择扎根农村基层,根据双方意愿,按规定程序续聘,如果当选了村“两委”班子成员,还可以将合同期延长至村“两委”任期届满。此外,乡村振兴协理员还可以选择多渠道差异化流动发展,对于合同期满且考核合格的,可以定向考录公务员,也可参加事业单位专项招聘。工作所在的基层事业单位有岗位空缺的,可以直接聘用,并不再约定试用期。
另外,北京还鼓励企业吸纳乡村振兴协理员,支持他们创新创业和灵活就业。如果乡村振兴协理员选择考研,北京将落实考研加分政策,支持他们继续学习深造。
《办法》明确,乡村振兴协理员的管理工作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会同组织、农业农村、教育、财政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今后,北京将建立市、区、乡镇、村四级管理体系,不断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协理员的各项管理工作。
篇三:乡村振兴协理员什么编制
乡村振兴协理员个人总结
作为一名乡村振兴协理员,我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在工作中,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认为乡村振兴需要注重产业发展。在我所在的乡镇,农业是主要产业,但传统的种植业已经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因此,我积极引导当地农民转型升级,发展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推广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我认为乡村振兴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因此,我积极争取政府资金,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当地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乡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
我认为乡村振兴需要注重文化传承。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护好乡村文化,才能让乡村振兴更具有内涵和魅力。因此,我积极组织当地居民开展文化活动,传承乡村文化,让乡村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作为一名乡村振兴协理员,我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