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8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8篇

2023-05-02 12:12: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篇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口诀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口诀是“全面、素质、个性、创新、国际化”,这五个关键词代表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首先是“全面”,这意味着我们要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改革,而是要涵盖所有学科和领域。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发展,还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其次是“素质”,这意味着我们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的道德、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培养。我们要让学生具备全面的素质,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艺术、有体育、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第三是“个性”,这意味着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仅仅是按照标准化的要求来培养学生,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第四是“创新”,这意味着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具备创新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最后是“国际化”,这意味着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国际化教育,不仅仅是在国内的教育,还要注重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能力培养,让学生

  能够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全面、素质、个性、创新、国际化,这五个关键词代表了我们对于未来教育的期望和目标,也是我们在教育改革中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篇二: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在二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我们充分感到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和它政策的变化调整。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必须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比较国内外的政策,科学的预见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那什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是在集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于一体,并深入研究我国基础教育的传统现状,在充分的酝酿基础上实施的,因此我们的目标应是最大限度避失误,保持我国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点上无疑是我们的识。但是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却不那么令人满意,有许多问题还是缺乏预见性或是超过了已有的预见的,比如没有很好地考虑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条件问题;也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的教师的一些现实条件比如生存状况问题等等。

  我国基础教育的传统是什么?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的理论研究中,许多教育理论术语本身的含义与以往传统中的基础育术语的含义不同,比如课程!这一教育理论术语的含义,本来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前的意义非常明确,可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的各项教育科研理论成果中,其含义逐渐变得模糊起来,这反而不利于先进教育理论的传播与发展。同时这本身也是对我国基础教

  育传统的一种间接否定。那么如何认识基础教育传统中的继承与批判问题呢?传统的东西往往是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改变的,教学论在困惑中做出的抉择,无论以怎样的时代特色展示出怎样的冲突,无论那些改革家们怎样充满自信地宣称他们的超越,继承都是不可改变的,具体的改变超越不了抽象继承。如果论特色,具体是它的形式,抽象继承却是它的实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形式上的新课程仍然不能长期掩盖实质上的教育传统。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就很自然地接受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且按照这些不同的问题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处理,从而完成新的任务和使命。

  在20世纪的国外新教学论对教育传统的继承与批判、借鉴与发展问题上,我是这样认为,尽管可以说:任何一种文化形态历史只是若干各自独立的文化形态循环交替的过程,并据此认为传统通常会是比革新更强大的因素,过去依然存在于生机勃勃的当今。但是,我们还必须说:任何领域的发展不可能不否定自己以前的存在形式,否定之否定则是事物发展两次向对立面转化的结果。变异不可忽视,1许多仿佛是回归和再现的东西却已经拥有了根本不同的新质,新质则可能就包括了自然规律中的选择取舍的能动机制。由此可见,教育的传统与教育的发展是无法完全割舍开的,教育的发展无形中就有对教育传统的继承,所谓对教育传统的继承与借鉴乃是教育的批判与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批判,肯定正确合理的部分而抛弃错误不合理的部分,换句话说,我们坚持继承借鉴教育传统中的精华部分,坚决抛弃其糟粕部分,同时也在发展着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本身。

  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中发挥作用的日益显著,世界各国都把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水平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科技的创新和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谁忽视了教育,谁就将冒着丧失未来的危险,谁忽视了课程,谁就将冒着丧失教育的危险。因此,课程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经调查发现,中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苦于死记硬背,教师乐于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因此,从《纲要(试行)》中体现出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变革走向是朝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注重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生活化,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强调以促进发展为旨趣的课程评价,下放课程权利的方向在前行。由此可见,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走向深入的今天,我们在制定有关的教育政策法规时,不仅要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历史潮流,而且应尽可能地提高政策的清晰度、一致性和稳定性,保证政策背后所蕴涵的权力与权威性,为政策的贯彻和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的后盾。

  “教育是人们对比当下的自我更高、更完善、更美的东西的一种追求,是具有个性色彩的内化活动。因此,教育应有助于个性的丰富和完善,而不应抹杀差别,贬抑个性。”每个人都是具有不同个性的生命存在,不同的思维模式、学习方法、潜能优势要求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发展。而只有张扬个性的教育方能真正抵及学生心灵,滋养和升华学生人格,丰富其生命内涵。教育中的平等和民主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可能,而机会和际遇则为学生个性化成长创设条件。新课程改革多次出现对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思考和关注。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个体。以往我们的教学对于统一性的过分强调,使得学生个体受到忽视和压抑,不同的个性被尽力塑造成为相同的面孔。这样,教学过程的丰富性减少,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减弱,教育的本真追求难以达成。新课程改革2要求和鼓励教师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学生个性的成长和发展创设条件,提供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优势、特长、潜能积极主动学习,进而在各个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教育与课程开发的合理性。”课程评价本真功能丰富多样,而在教学实际中,课程评价考核学生成绩,对学生进行甄选的功能受到过分注重,课程评价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进学习效能的教育功能被严重忽视。于是,课程评价功能逐渐单一化,这不仅使得课程评价价值弱化,也使学生潜意识中与课程评价对立起来。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

  以此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和提高。而且,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指导,以明确其以后的学习目标和导向。这样,课程评价对学生发展过程进行了诊断和分析,帮助其针对自我现实树立学习目标,这就为学生潜能的发现和发展提供了机会,也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总之,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秉持着权利、义务、平等、机会的价值理念,不断提升课程自身品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这体现着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发展功能的结合,也是教育的本真意义和价值在课程领域中的具体展开。

  新课程改革政策的价值基础集中体现在权利、义务、平等、机会等方面。这些观念是当下社会的主要价值追求在课程中的体现和反映,也是教育和课程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诉求。

篇三: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20世纪被誉为是教育改革的时代。一百年来世界各国在追求国力强盛、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的现代化进程中掀起了此起彼伏的教育改革浪潮。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不断的改革浪潮使世界教育的发展跃升了一个新的台阶。21世纪科技革命的深入使人类正向信息化社会迈进。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尽管我国在注重学生能力发展方面与国际进程有一定距离但我们可以吸取别人的经

  验教训把个性发展和能力发展同时纳入课程改革的中心视线采取措施。

  二、立足素质教育推行基础教育课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形成的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双基”论。但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和知识发展的特点学校课程的“基础”在不断发展变化所以我国学校课

  程的基础实际上已经由“双基”发展为“三基”和“四基”。

  目前我国现行课程教材已开始改变过去那种以学科、知识、书本为中心的编写模式在探索新课程教材改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重大突破:一是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教材在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实行教材编写的多样化同时根据地方特色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编写适应当地实际需要的补充教材从而激发了地方和学校层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使地方教育更具特色;二是把反映中国和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及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补充到新教材的内容中让学生视野进入当代科学技术文化的最前沿;三是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的同时以增加活动课的方式培养学生挖掘深层次知识和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四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还应积极发现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为优秀尖子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三、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

  中小学学术科目在追求学科体系结构完整性和纯洁性方面的误区使我国课程总体上脱离生活和实践的倾向仍然很严重。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的融合起来并不是要使课程脱离学术的轨道而是给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充分学术化了的课程增添时代的特征和新的活力。我国20多年来也一直在这一领域探索

  但始终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结合“适度”是最难把握的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四、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日益向学校教育领域渗透的局面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使学校教育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我们应该清楚今天

  正在变化的信息网络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把教科书作为圣经一样来进行解读是陈旧的、过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资源的选取上课程研究中古

  老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被赋予了新的答案。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创造的资源在新的教育知识价值观的引导下会逐步占据主要地位。

  五、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综合课程的提出和发展缘于对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的现实困扰着中小学教育教学。我们认为分析和综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与此相对应学校教育中的分科和综合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理由。综合和分科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和不同阶段

  学校教育的目标不同阶段的课程综合具有不同的意义。可以预料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

  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

  行之有效的综合的模式和方法能排除干扰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把握好分科和综合的界限并使它们能够相互渗透和补充。该综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坚持分科综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综合。

  六、课程个性化的趋势。课程个性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材施教作为课程编制和教学过程的主要原则可以说在大

  部分的时间和情形之中仍然停留在理论原则上。目前的课程改革个性化依然是我们要坚持追求的目标。但是应该注意到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发生变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

  学校中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课程个性化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特点鲜明的学生开发

  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以促进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

  七、课程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竞争促精品的现实需要。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教材采用“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政策全国范围内有多套义务教育教材正在使

  用。总结义务教育教材多样化所走过的道路我们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改革必须坚持走多样化的道路

  这是确定无疑的正确方针。但是坚持课程教材的多样化具有三个必要的条件:首先多样化是一个数量增加的概念就是要发展多种多样的课程教材;其次数量的增加必须和课程教材的差异性结合在一起即多种多样的课程教材必须是各具特色的相互之间的编写的风格和适应的对象上都应该具有明显的区分各自显示出独特性的特征;第三仅有数量的增加和差异性的存在还不足以真正构成多样化的本质特征它还必须和课程教材的可选择性结合起来使不同特色的学校甚至不同特点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独立地、自由地、不受干扰地对各种课程教材作出合理的选择。只有这三方面的条件具备了课程的多样化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八、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地位倡导教师成为研究者依靠教师办教育。

  由于教育经费短缺有些地方的中小学教师很难按时领到工资发工资给教师“打白条”的事情并不新鲜;且教师工资待遇低一些提高福利待遇方面的政策把中小学教师排除在外对中小学教师心理上打击很大;再者教师在社会上地位较低工作压力大等诸多因素从而造成校长办学难教师不安心工作弃教从商从政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教师既是办学的主要依靠力量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操作者。我们要积极倡导教师成为教育专业的研究者彻底改变过去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时偏重于学科知识的更新和学历的提高为主要目的的培养模式。我们可以结合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教师专业化运动高度重视教师作为课程改革者的主体作用通过大学教育学院教学专家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研究、教学和探讨调动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教师在研究教学和开发校本课程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革新努力把教师培养成为“实践者——学者”型人才。同时社会各级政府部门在增加教育投入时不仅要提高学校硬件设施、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还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稳定教师队伍切实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教师成为最受人尊重的职业。

篇四: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及改革趋势(上)

  吴霓

  教育部中国教科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是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霓。今天我给大家讲述的内容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及改革趋势。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及改革趋势这一讲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大家都知道,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基础教育的发展好坏关系到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未来。下面我给大家就相关内容进行一个讲述。

  一、我国基础教育概况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况,我国基础教育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幼儿教育,另外一个方面是小学教育,再一个方面是普通中等教育。

  截止到2010年,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概况有这样一些数据。截止到2010年我国共有幼儿园15.04万所,在园的幼儿包括学前班有2976.67万人,学生教育的毛入园率达到56.6%。我们国家基础教育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小学教育,截止到2010年全国共有小学25.74万所,在校小学生有9940.70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70%。基础教育的另外一个学段是初中,我们国家在截止到2010年,初中学校有5.49万所,其中包括职业初中0.01万所,在校初中生279.33万人,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达到了100.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7.5%。

  另外我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706所,在校生42.56万人。再一个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包括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学校2.86万所,在校学生4677.34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2.5%。这是我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基础教育目前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高中大概的一个情况,这个数据是截止到2010年的数据。

  (一)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什么样的类型?我国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实行的是在国家宏观指导下,主要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这样一个分级管理的体制它有这样几个方面,一个从中央也就是我们国家的中央主管部门就是教育部,教育部的职责就是:负责制定有关基础教育的法规、方针、政策及总体发展规划和基本学制;设立用于补助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师范教育的专项基金;对地方教育部门工作进行监督指..

  .导等等,这是教育部的职责。

  分级管理的第二个就是省级人民政府,省级政府它的职责是负责本地区基础教育的实施工作,包括制定本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和中小学教学计划,组织对本地区义务教育的评估和验收;建立用于补助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项基金;对县级财政教育事业费有困难的地区给予补助等等,那么这是分级管理的第二个层级省级政府。

  分级管理的第三个层级也就是我们的最基层的县以及县级市和县级的区等这样的人民政府,那么县、市、区及人民政府组织义务教育的实施方面负有主要责任,包括统筹管理教育经费,调配和管理中小学校长、教师,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等等。这是我们国家分级管理的3个层级。

  同时我们在政府负责的这样一个管理体制下,国家还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中小学(幼儿园)的办学及管理,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倡导中小学校(幼儿园)同附近的企事业单位、街道或村民委员会建立社区教育组织,吸引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刚才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态。

  (二)我国幼儿教育概况

  第二个方面,我们介绍我们国家基础教育其中的一个环节就是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最起始阶段。

  它的形式在城市是以幼儿园为主,有三年制的,也有一年或两年制的;在时间上来说有全日制的,也有半日制、寄宿制、计时制的。幼儿教育在农村则以学前幼儿班为主要形式,所以现在我们国家在广大的农村,学前幼儿班是幼儿教育的一个主要形式,同时在农村还有一些季节性幼儿园。在我国的老、少、边、穷地区,除正规教育外,还有幼儿活动站、游戏小组、巡回辅导站、“大篷车”服务等灵活多样的非正规教育形式。

  目前幼儿教育的发展在我国大中城市基本普及了幼儿教育,但是在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还是处于薄弱的环节,这是给大家介绍的基础教育的第一个类型幼儿教育。

  (三)我国中小学教育概况

  基础教育的第二类型就是中小学教育,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它分为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加起来共12年。小学有5年制的和6年制的,5年制的小学占总数的35%左右,6年制的小学占65%左右,目前6年制的小学比5年制的小学要多一些。..

  .我国的初中多数为3年制的初中,还有极少数的4年制的初中,大概有98%的初中生在3年制的学校,所以4年制的初中学生数比较少一些。小学和初中加起来一共9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义务教育,我国的义务教育是包括小学和初中,这九年教育阶段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的学制是3年,目前普通高中还没有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中小学教育里面有这样几个方面要给大家介绍一下。

  刚才我们讲到了义务教育是小学加初中三年,我们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里面,中小学教育第一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要实施义务教育。实施义务教育,我国在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从这个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各级政府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2010年底,全国2856个县(市、区)全部实现“两基”,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同时,中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农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

  中小学教育的第二个方面,教学工作,中小学教育的教学工作有这样一些内容。一个是学期,中小学每个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小学全年教学时间为38周,机动时间1周,节假日13周。初中全年教学时间为39周,机动时间1周,节假日12周。高中全年教学时间40周,机动时间1-2周,节假日10-11周。中小学实行一周5天授课制。

  我们的法律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均可就近入小学学习,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推迟到7周岁入学。已基本普及初中义务教育的地方,小学毕业生可免试就近升入初中学习。初中毕业生升高中阶段学习,要经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考,成绩合格,方可升入高中阶段学习。这是我们给大家是介绍的中小学教育的实施义务教育和教学工作。

  (四)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工作

  基础教育的概况第四个方面也就是中小学的德育工作,中小学的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品质教育。我国目前颁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明确规定了小学、中学各阶段的德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德育原则、途径和实施办法等,体现了国家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品质和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

  此外,通过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的态度和生活自理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德育工..

  .作的一些简要内容。

  (五)我国中小学的校外教育

  我国基础教育的概况第五个方面也就是中小学的校外教育,中小学的校外教育是在教育、文化、体育、工会、共青团、妇联和科协等部门齐抓共管、共同配合下,与有关部委共同进行的。校外教育坚持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原则,努力发挥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的独特教育功能。广大中小学生在课后走出校门后,可以到少年宫、少年之家、青少年科技馆、儿童少年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进行各种科学、文化娱乐活动。

  校外教育它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比如说文艺汇演、体育训练、航空、航海和各种车辆模型竞赛、科技小发明、小创作、小制作竞赛以及各种夏令营、冬令营等等,通过活动陶冶情操,培养意志品质。校外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环。

  (六)我国中小学的教材建设

  基础教育的概况给大家介绍第六个方面也就是中小学的教材建设,中小学的教材建设是中小学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国建立了中小学教材审查制度,国家规定的必修课教材(劳动、劳技教材除外),都要由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从思想性、科学性、教学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才能供各地教育部门选用。地方教材由省级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审查通过后在本省范围内选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先后进行了8次较大规模的改革。2001年2月,国务院批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这个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目前新课程改革推进“一纲多本”的教材政策,结束了“一个大纲,一套教材”的历史。九年义务教育课本的版本出现了人教版、沪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冀教版等不同的版本。

  同时课程改革还建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所以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地方不同、学校不同,课本也不同。各级教材首次出现百花齐发、百家争鸣的新局面。这是我给大家讲述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概况。

  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教育重大政策演变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有这样一些方面..

  .的内容,这个进程第一个方面我们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重大政策演变。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它的标志就是:党和政府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法规和文件,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

  首先是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1985年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极大推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极政府办学的积极性,拉开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划时代的一个文件。

  1985年之后,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使得我国的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走上了法制的轨道。基础教育未来的发展从1986年之后进入了有法可依的局面。

  到了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到2000年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方针。

  1999年初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一计划是教育战线落实“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进行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一个勾画。

  1999年6月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

  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重点对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规定。

  200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了对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在实践中得到落实。

  到了2010年国家又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更加全面、明确的规定。所以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重大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重要的演变,演变的标志就是从中央到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的重要的法规和文件,深刻的指导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

  .(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效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第二个方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哪些成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所取得的成效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体现。第一个方面就是普及教育的步伐大大加快。普及教育的步伐大大加快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呈现,一个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的普及跨步前行。那么它有哪些数据来体现呢?到目前为止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启动实施,“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在2011年投入15亿元。我们知道国务院于2010年11月出台《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切实抓紧抓好,并提出了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10条举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发展学前教育的国十条。

  同时学前教育我国实施了“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在2010年从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入5亿元,2011年增加到15亿元。在中央要求之下各地均按国家要求编制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当地未来三年学前教育发展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安排了项目和资金。

  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制定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具体政策,拟由中央财政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预计投入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地方预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

  从这些数据我们看到,到了2010年,全国在园幼儿2976.67万人,在园幼儿数持续增长,比2005年增加318.9万人,年均增长率6.4%。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56.6%,比上年提高5.7%,比2005年提高15.2%。距离《教育规划纲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到2015年和2020年分别达到60%和70%目标并不遥远。但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还要解决好幼儿的师资问题,防止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等等。所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效,我们通过一些列数据来看到学前教育的普及在跨步前行。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成效普及教育的步伐大大加快的第二个方面就是义务教育,刚才我们讲了是学前教育普及跨步前行,那么义务教育的普及情况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义务教育的普及已经完成了,现在是巩固提高持续进行。我们也来看这样一组数据,截止到2010年,全国小学在校生9940.7万人,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7%,比2005年提高0.55%,基本消除入学率的性别差异,我们男女学生上学没有性别差异。初中阶段在校生5279.33万人,毛入学率达100.1%,比2005年提高5.1%。

  还有一组数据是2010年全国小学五年巩固率为99%,比2005年提高0.5%。初中三年巩固率为93.8%,比2005年提高1.1%。2010年全国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8.7%,比2005..

  .年提高0.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7.5%,比2005年提高17.8%。

  目前我国的所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通过了国家的两基国检,那么下一阶段提高初中阶段的巩固率,防止辍学,特别是农村地区学习困难是主要的原因,依然是引起重视的问题。所以初中阶段的巩固率、防止辍学是下一阶段义务教育当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刚才我们也看到了截止到2010年初中三年的巩固率是93.8%。这是普及教育步伐大大加快的第二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学前教育普及跨步前行,第二是义务教育阶段普及已经完成,巩固提高正持续进行。

  普及教育步伐大大加快的第三个方面是高中阶段的普及加快步伐推进,我们也是来看2010年的数据。2010年全国高中阶段在校生4677.34万人,规模逐年增加,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2.5%,比2005年增长29.8%。距离《教育规划纲要》高中阶段毛入园率2015年和2020年分别达到87%和90%目标并不遥远。普通高中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比例为52.22%。普通高中升学率为83.3%。

  目前我国广大的普通高中正朝着办出特色,多样化发展,满足多样化需求方面发展。各地创新了多种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是我给大家介绍的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成效当中的第一个方面,普及教育的步伐大大加快。从学前教育的普及、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高中教育的普及来给大家介绍了相关的成就。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效的第二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义务教育的均衡取得进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目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不断完善,现在已经建立了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协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机制。

  教育部与北京等27个省份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明确了各省份基本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同时义务教育均衡取得进展在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截止到目前,我们国家免除了1.3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免除了3000多万农村寄宿制学生住宿费,补助了中西部1228万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活费,免除了2800万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学杂费,一些省份同时免除了教科书费,惠及2234万学生。同时我们还颁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到目前为止全国约有1167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比上年增长12.7%。

  ..

  .2010年,中央安排资金100亿元,扎实推进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安排了资金83亿元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另外还安排资金20亿元继续组织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大家通过这些数据都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在义务教育今后发展方面在不断的推进,而且取得了相应的进展。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效,我给大家介绍第三个方面成效也就是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一方面是义务教育新课程于2001年开始逐步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于2004年逐步推进。推进十多年之后,义务教育课程的标准和教材在2012年开始组织修订。

  这次修订工作是基于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是坚持德育优先,要在这次修订里边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在课标和教材的修订当中要遵循学生认识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精神。三是坚持能力为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丰富和明确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这次修订的话将“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目标发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所以现在我们就要提四基。修订的第四个方面是坚持全面发展,进一步精选对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普遍删减5-10%的内容和难度。第五个方面是坚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科技进步的新内容。目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已经完成,已部署对教科书的修订工作,同时普通高中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修订工作也于2012年开始正式启动了。这是我给大家介绍的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成效的第三个方面,课程改革深入推进。

  基础教育改革取得成效的第四个方面就是德育工作实效加强。它体现在深入落实与人为本、德育为先,抓好课程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的关键环节。它取得了哪些实效?

  一个方面是教育部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广泛获得认可,可能广大教育界都收看了这个节目。这个节目开学第一课从2008年开展以来,每年一次,主题鲜明,形式活泼,互动性强,寓教于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德育工作实效加强第二个方面体现在心里健康教育深入发展。目前有95.4%的中小学校将心里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规划,81.2%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形成了一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目前专职教师达到了34.3%。

  德育工作实效加强的第三个方面是校外活动方兴未艾。2001年到2010年中央投入70亿元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共建成2460所。加上原有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基本实现了中央8号文件提出的每县都有一所综合性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目标。这是德育工作实效加强的一些体现。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成效的再一个方面也就是中小学办学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中小学办..

  .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从这几个方面来体现,一个是校舍加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小学校舍加固的这样一个工程,计划在三年内完成。2010年,中央安排资金100亿元,扎实推进全国中小学校舍工程,现在已经进入了尾声。

  第二个方面就是中小学的设施设备的达标,目前小学数学自然实验仪器为54.62%,初中理科实验仪器为74.55%,普通高中理科实验仪器为84.63%,它的目前设施设备的达标率是这样一组数据每年都比上一年有所提高,我们说是逐步得到了改善。

  中小学的信息化发展也是逐步得到了的发展,比如说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分别为4.1台、6.4台、和10.9台,小学、初中建网校比例为15.9%和46.4%,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每百名学生拥有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分别为7.7个、12.5个和30.3个,到目前为止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校均信息技术教师分别为0.4人、1.6人和2.7人,小学、初中生均信息化投入分别是803元和829元,可以看到我们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是在逐步得到改善,以上给大家介绍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效。

  总的来说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取得了几项比较大的标志性的成就,这个标志性的成就有这样几点。一个是我国城乡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学友所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在我国正逐步成为现实。

  第二个标志性成就就是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第三个方面就是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中加快发展,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取得重要突破。

  教育成就的再一个比较显著的地方也就是我们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针对不同区域的教育发展,不同薄弱学校的发展,困难群体的教育发展,我们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

  也就是说我们目前基本实现了教育大国的崛起,通过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发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基本框架。这在基础教育成就方面明显取得了这样的一些成就,这是我给大家介绍的第二个方面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效。

  ..

篇五: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篇六: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强调学生是能动实践的主体。“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将使学习者有更多机会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学生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程序,充分激发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统一的课程。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又承认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

  (二)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在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仅仅坚持“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能力,如求知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以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型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未来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教育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如何让科学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就需要人文学科的指引。我国学校课程中数理学科比例大、人文学静分量偏低,如何平衡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

  综合化课程既是为了避免增设新学科造成学生课业负担,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综合化课程中不仅可以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而且可以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品质。一般说来,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越高,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

  (五)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课程的个性化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普遍运用,为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持。

  个性化的课程必然带来多样化的课程,多样化的课程是我国未来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但并不是说不要统一性,多样化是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化,它是与特色化、层次性、可选择

  性结合在一起的。

  (六)课程法制化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也必然会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健康前进。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课程教材建设的政策与法规。

篇七: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大学教育学院冬雯

  摘要:通过比较分析,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在课程政策

  上,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课程灵活性的动态平衡;在课程结构上,注重课程类型、课程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的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在

  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师和社会参与、政策支持以及质量监控;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功能

  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评价标准由刚性的单一化标准走向弹性的多元化标

  准,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评价主体上强调参与与互动、自

  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方法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定量与定性

  相结合。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政策;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趋势

  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学校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综观

  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核心。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

  程,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点。然

  而,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总体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

  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围,为了调整课程权力

  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⑴它作为一国课

  程改革指南,着重要解决""由谁来决定我们的课程”或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从世界围

  来看,大体上有三种课程政策的类型: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学校自主决策型,分

  别以法国、美国和英国为最典型。目前,无论是采取哪一种类型课程政策的国家,都逐

  渐认识到对课程统得过死和放得过宽都不是明智之举,各国课程政策均注意在“集权

  —分权、政府一市场、标准化一多元化、学术发展一个人发展”之间寻求动态

  平衡,努力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与统一。

  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课程分权管理的国家都把推出强有力的"国家课程"视为迎

  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如美国一向实行地方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州自为政,在

  同一州围,不同社区的课程设置也有一定区别。而英国改府一向对学校课程不加干涉,基本上由学校自主决定课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两国都趋向于建立全国统

  一的课程标准,试图突破教育行政地方分权的历史传统,加强国家对教育宏观调控的职

  能,以确保基础教育的质量。在课程政策上有明显强调集权、政府、标准化和学术发展

  的倾向。⑵另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中央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的国家都注意到

  了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政策,从课程管理的集权和控制

  走向分权和校本,从课程容的标准化、高负担走向多样化、灵活性,从课程评价的统一、严格走向重过程和学生个性。如法国一向主要由中央政府以指令

  性文件规定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课程,但1985年正式颁布了

  “分权法”,进一步明确中央、学区、省、市镇

  各级对教育管理的权限,在课程安排上规定将1/10的课时让给各校自行安排⑶。而同为

  中央集权国家的日本和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重视个性、关注适应能力、强调自主性

  等共同的课程改革主題与目标驱动下,课程政策表现出化、决策分权化等相似的特点。

  W

  值得注意的是,美、英等国在强调统一课程标准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多元化、个别

  化教学的传统,而课程改革朝分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国家也继续强调统一的基础课

  程。其共同的发展趋势是在课程管理体制上走向均权化,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课

  程灵活性的结合。

  二、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

  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

  一起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课程结构最足以体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为了使课程能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致力于优化课程结构

  的教育改革,在课程类型、课程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以满足

  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课程结构改革的发展方向是:

  (一)

  注意各种科目、类型课程的配合,追求课程结构的平衡性、整体性

  从某种意义上看,课程结构与人的素质结构具有对应性和同构性,对课程结构的设

  计就是对人的设计。面对“全人”教育的新理念,各国都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注重从

  动手与动脑、学习与创造、自我与社会协调的角度来完善课程结构,兼顾了学习者全面

  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双重要求。当代各国课程改革已走出了现代主义“二元论”的纠缠,不再为"活动主义”和“主知主义”等问题的争执而困惑,而是着力于从改革实践上化

  解二者矛盾,从而实现知识与智力、认知与情感、主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统一,实现

  课程部的和谐,寻求课程结构上的有机关联与平衡,以使课程成为平衡教育与人和社会

  之间的有力工具。例如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颁布的一系列文件中规划了中小学课

  程结构,其特点是以学术性科目为轴心,以非学术性科目为外围,削减点缀性科目比重,追求学术性科目和经验性科目之间的新平衡;以核心课程为主体,以选修课程为辅助,追求课程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平衡;以现代理科课程为核心,以语言社会科课程为边缘,追求课程结构的现代化与传统性的平衡。⑸

  (二)

  设置核心课程,夯实工具学科,强调基础学力

  为保证基础教育质量,各国普遍设立国家核心课程,重视基础学科的地位。许多国

  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总量中语文、数学等工具性基础学科始终保持着的较大比重。例如,在初等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美国、英国均在40%以上,日本为27.5%,数学学科以前

  联和联邦德国等的比重为最大,约占20%以上,日本为18%o

  这些工具课程在课程结构

  中的凸现无疑使课程更符合学习化社会对学习能力的特殊要求。美国自20世纪以来,先后发起了数次围绕中小学的课程改革运动,其课程结构变革一直处于学术性科目与非

  学术性科目、共同必修的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在比例上的此消彼长的持续揺摆之中。而

  20世纪90年代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调整,不再是否定前期成果的彻底改革,而是在80年代"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加强课程的学术性、统一性,培养

  学生的学术能力的政策,强调学业优异,制定更高更难的学术标准01991年的《美国2000:

  教育战略》(AmeriCa2000:anEdUCatiOnStrategy)X1993年的CeI

  《2000年目标:美国教

  育法》(GoaI2000:ΛnEclUCateAmeriCaACt)和2001年的《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教育改

  革蓝图》(NOChildIeftBehind:ABIUePrintforEdUCatiOnRefOrm)中,都_再

  强调加强中小学的核心课程:英语、数学、科学、社会、外语、艺术等,试图以此提高学

  生的学业水平,迎接下世纪全面的挑战。力无独有偶,法国在90年代提出要让初中学生

  掌握"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基石”,在高中应教授"共同文化”,而"知识与能力的共同

  基石”。与"共同文化”就是涵盖了几个学科的核心课程;⑻英国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

  确立了全国统一的十门国家课程,在2000年9月起正式在全国推行的新课程《课程2000》

  中,规定了

  12门必修课程:英语、数学、科学、设计和技术、信息与交流技术、历史、地理、现代外语、艺术和设计、音乐、体育、公民,其中英语、数学和科学又被定为其

  中的核心学科,成为"‘核心中的核心”,等等。⑼撇开各国核心课程科目在学科上的差

  异,我们不难发现,核心课程的设置本质上是对基础的强调。

  (三)

  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总量急剧増加,学科门类越来越多,基础教育课程如

  何在有限的时空里,及时地吸收最新的科技成就,使我们的学生毕业后能够同当代的科

  技发展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各国课程改革一般采用两种策略:一种是稳定基础课程,一

  种是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多数国家不同意过多增加新学科和扩大教材的分量,以免造

  成学生负担过重。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美、法、英等国,大都以综合课为主,中低

  年级尤然。在以探索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的80年代课程改革中,对分科课程的作

  用又有了新的认识。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加紧寻找保证学科间联系的更有效形式,另

  一方面让两类课程同时进入中小学课堂。近年来,随着当代科学向整体化、综合化方向

  发展,随着自然科学人文化趋势日益加强,综合课程的某些优势更为明显。目前,国外

  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综合化特性,在学科设置上打破不同学科的界限,加强相关学科之

  间的联系和渗透,使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出现了诸如合科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等综合类型课程。例如,美国在《2061计划》中提出的课程改革,注重自然科

  学、社会科学和数学的综合。每门课程自成开放体系,可容纳多种科目的知识。加拿大

  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掀起了课程结构改革浪潮,出台了一系列课程改革计划,其中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试图加速科学课程、技术课程与社会课程的一体化。側日本、加拿大、国、匈牙利、徳国、泰国、瑞典、法国等都开设了不同容、形式的综合课程。从课程形

  态看,学校课程经历了一个综合课程一分科课程——分科、综合课程结合一以综合

  课程为主的演进过程。课程容的综合化,也是当代科技发展对培养通才提出的要求。如

  果说近代社会曾经是专才取胜的话,那么能取胜于今后社会的将是专才基础上的通才。

  (四)

  重视科学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推动课程结构的现代化

  为适应信息时代和未来社会经济竞争的需要,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科学教育和信息技

  术教育,把塑造学生的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作为课程结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注意在课程中吸收最新的科技成就,提高综合理科教育的地位,推动课程结构的现代化。

  例如,在英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和交流技术能力,在新的国家课程中,将以前的"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IOgy)改为"信息和交流技术"(InfOnn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简称IeT)O同时要求在数学、理科、历史以及其它所有学

  科的教学中也要根据具体容,加强对学生信息和交流技术的指导。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信

  息素养、理科基础,并把对科学的应用、科学研究能力、科学思想精神、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设备的应用技能作为21世纪英国人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这无疑可以使课程结构

  与科技发展保持同步,体现

  了技术发展与儿童发展的统一。在日本,1998年6月公布的新的课程方案将"信息科”作为高中普通科的必修科目,以适应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带

  来的信息社会的变化。M在中小学课程中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或单独设课或渗透于相关课程之中),这在发

  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是普遍的趋势。加拿大在中小学都开设了职业指导课程,培养学

  生正确的职业发展态度,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发展。

  许多中学要求学生毕业前至少要掌握两门技术,否则不予毕业,这已成为制度。问连一

  向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英国,从1990年9月起也在中小学开设“技术与设计”课,以

  增强学生的经济和职业的意识与能力。IU)

  三、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

  当人们反思20世纪课程改革的历史进程时,发现大多数课程改革的共同失误是往

  往满足于课程计划的制定,而不关注课程的实施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

  家的课程改革都重视“课程实施”的研究,把课程实施视为课程改革过程的有机组成部

  分。总结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实践,可以发现,课程实施呈如下发展趋势:

  (一)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正在被“调适取向”与

  “创生取向”所趙越

  当前,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不再被视为国家课程改革方案的忠实执行者,而

  是逐渐成为制定国家课程计划的参与者、课程开发者和课程计划的创造性实施者,在课

  程实施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例如,在法国,教师通常是课程改革的倡导者,并

  在课程修订中占有一定的份量。他们可以通过教师工会,就国家课程政策以及课程的具

  体实施发表见解。现在征求教师的意见已经成为新课程设计过程的第一步。教师可以就

  新课程是否加重了他们的工作量、课程的哪些方面应作删减或补充,以及各级各类课程

  之间如何协调提出他们的意见。

  当然,因为教师如何参与课程改革尚是一个新课题,许多实践中的问题还有待于研

  究和回答。但是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性已日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这已成为一种

  必然的发展趋势。

  (二)课程实施中的社会参与越来越广泛

  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表明,课程改革的实施不单纯是上传下达的行政命令过程,而

  是政府基于对社会实际和教育实际之需要的敏锐洞察,充分发动地方、学校的积极性,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而展开的过程。为保证课程改革的科学性,许多国家都设立了课程

  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课程研究中心或课程咨询委员会,学校、地方社区和州教育委员

  会、社区的个人和组织也在支持课程实施中承担各种角色,课程专家、家长、社区人员、商业团体、社会部门等广泛参与到课程实施过程中。

  (三)学校的课程实施得到立法、经费、师资培训等各方面的策略支持,同时课程

  实施过程也受到一定的监督和控制

  各国课程实施的实践表明,课程改革绝不只是教育部的事务,它涉及到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经费投入、社会各部门用人制度改革以及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发达国家

  课程实施的支持策略主要有:立法支持、经费支持、出台资源调节方案、提供课程材料

  和开展教师培训等。

  为了保证课程质量,许多国家都对学校的课程实施采取了一定的监替和控制措施,一般可分为官方督导和民间监控两类。官方督导是政府或地方层面的,例如,法国和英

  国的督学制度一直是政府对学校教育特别是课程设置和教学的一种控制制度,教育部及

  地方教育当局都派出督学监督、检查、指导学校和教师的实践,并根据检查结果定期向

  公众发表报告;而国对课程实施的监督经常在地方层面进行,地方教育当局有规律地派

  出视察员视察学校,并考察学校是否满足了国家课程框架的有关法律规定。民间监控通

  常由非官方的中介机构进行。例如在澳大利亚,一些独立的机构通过对官方数据进行分

  析,或者自己收集一些数据进行个案研究,形成学校教育总体情况报告。这类研究通常

  由政府出资,通过招标、委托或研究补助的形式进行。英国也有许多专业中介机构构成

  民间质量监控渠道,这些专业中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诸如牛津、剑桥考试局这样的教

  育证书考试机构,主要是在基础教育的结束阶段实施各种证书考试,对课程与教学的质

  量进行终端监控;另一类是以服务学校教学为宗旨的机构,它们根据学校的需要在课程

  的实施过程中进行检测,评估教学质呈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

  题,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而美国也有许多非官方的团体与组织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全国

  的中学教育进行综合调查和质量评估,经评估合格的学校可以继续得到不同渠道的资金

  支持,几次综合评估为不合格者将被定为失败学校,不能再享有资助,有甚者还会被关

  闭或重组。总的说来,官方的渠道和专业考试机构反映了国家的管理需要和社会对教育

  质量的认证需求,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度,但他们给学校和教师造成压力,这种压力

  必然转嫁到学生身上,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而服务性的专业中介机构因岀发点不同,更注重为学校部的师生服务,灵活地从不同角度去检测学校课程与教学中的问题,没有

  行政压力,因而更易为学校所接受。何

  四、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

  界各国在展开各项课程改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实现课程变革的必要条

  件之一就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工作模式。因此,课程评价改革成为世

  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

  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带到来,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受到了极大

  的挑战,转而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

  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于是,课程评价的功能也发生着根

  本性转变。在学生评价方面,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

  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

  为了选拔和甄别,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发挥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评价是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在教师评价方面,以往

  的教师评价主要是关注教师已有的工作业绩是否达标,同样体现出重检查、甄别、选拔、评优的功能,而在如何促进教师发展方面作用有限。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承担着促进

  学生发展的任务,教师的素质及其发展同样成为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话题。因此,时代

  的发展向课程评价的功能提出挑战,评价不只是进行甄别、选拔,评价更重要的是为了

  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这一点已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认同。

  (二)

  评价标准由刚性的单一化标准走向弹性的多元化标准

  传统课程评价为了满足比较、筛选的需要,给课程评价制定了刚性的评价标准,往

  往把被评对象置于一个共同的标准或常模之下,用评价者认为的某一种价值观要求被评

  对象。现代社会对人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显然,这种要统一的课

  程评价标准统帅下的课程实施所不能满足的。同时,课程评价标准的同一性与评价对象

  的差异性之间的不对称本身就预示了传统课程评价的不合理性,我.国古代就有了

  “因材

  施教”的教学原则,评价也应该“因材施评”。因此,要避免传统课程评价标准的弊端,就应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评价对象的特殊情况,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评

  价标准,使课程评价标准弹性化。课程评价标准的弹性化要求评价标准多元化。即确立

  适合于不同评价对象的多重的标准;确立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的多维标准;确立不仅反

  映评价者的价值标准和适合外在要求的,而且反映评价对象的价值目标和在需求,并促

  进其发展的多功能评价标准。

  (三)

  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

  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

  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传统的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学

  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却漠不关心,只重视学习结束后的成绩,而忽视学习的过程,忽

  视成绩后面不同的动机取向和努力程度,忽视学习在情意目标和态度的培养。因此,当

  代课程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

  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质性评价方法的发展为这种过程式的形成性

  评价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注重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

  的转移,成为世界各国评价发展的又一大特点。

  (四)评价主体由单一主体转向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一改以往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目前世界各国的课程评价逐步成为

  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也是教

  育过程逐步化、人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例如,美国马里,对教师的评价是以学生多人

  组合的方式进行的。在英美等国家,学生和家长可参与评价体系或指标的建立,学生还

  可就教师对自己做出的评价结果发表不同的意见、进行申诉等。澳大利亚小学生考评体

  系评价中的""三方协商评价法”冏,把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都作为评价者,这有

  利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让家长了解教育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熟悉整个教学过

  程,建立三方良好的协作关系。还有国外流行的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也给学生和

  教师以充分的机会来参与评价,在这种方法中还有一点值得强调,就是学生对自己的"‘代表作”能作一个自我评价。这样,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了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在评

  价主体扩展的同时,重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平等、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

  者发展的需要,共同承担促进其发展的职责。

  (五)

  评价方法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追求客观化、量化曾经是各国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但在今天,随着评价容的综合

  化,以

  量化的方式描述、评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时难免表现出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的待点,质性评价的方法则以其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优点

  受到欢迎,成为近30年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方法。例如,在美国《国家科

  学课程标准》中提供的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包括平时的课堂行为记录、项目

  调查、书面报告、作业等开放性的方法。美国各著名高校在录取学生时不仅要求学业成

  绩,通常还要求学生提交一份短文(选題通常极具开放性)、有关人士的推荐信和面试等。

  英国则强调以激励性的评语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在教师评价中注意运用面谈、行为观察

  和行为记录的方法。而“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和"情景测验”等质性评价的方

  法,目前也受到较为广泛的重视和认可。需要强调的是,质性评价从本质上并不排斥量

  化的评价,它常常与量化的评价结果整合应用。因此,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应用

  多种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学生、教师的发展状况。

  综上所述,当代世界基础教竜课程改革,在课程政策上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

  课程灵活性的动态平衡,在课程结构上注重课程类型、课程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的调整

  和完善,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师和社会参与、政策支持以及质量监控,在课程评价上注

  重评价功能、评价标准、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以满足学生全面发

  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这些发展趋势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胡东芳.论课程政策的定义、本质与载体?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1.(11).[2]

  玉友.课程政策的文本趙同与文化反思——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英美两国课程政

  策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6.(7).[3]

  扬光.英法学校课程的传统与变革[J].外国教育研究,1993(2).[4]

  玉友.课程政策的趋同关注与文化抵制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两国课程政策

  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7(9).[5]

  晓端龙宝新.中、英、美、加四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2006(7)[6]

  齐放.国外面向21世纪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首都师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7]

  周勤.结构的力量——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沿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5(9)下半月刊

  [8]

  汪凌.掌握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基石——法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趙势[J]?全球教

  育展望,2001(4)[9]

  晓端龙宝新.中、英、美、加四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2006(7)

  [10]

  晓端龙宝新.中、英、美、加四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2006(7)[M]钟启泉明全?主要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及启示[J].全球教育展

  望,2001(4)[12]

  林森.加拿大中小学职业指导课程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5(5)[13]

  于慧颖?英国中小学“设计与技术”课程成功发展的策略及启示[J].课程?教

  材?教法,2003(9)[14]

  王艳紗.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经验[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5).[15]

  大成.澳大利亚小学生考评体系评价.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3).作者简介:冬雯,1964年12月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学位;研究

  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演进

  根据以上标准,改革开放以来课程与教学的演进历史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如何在政治上彻底拨乱反正,在经济上从根本摆脱十年

  间造成的巨大伤害,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走向繁荣富强,促进社会进步,是摆在全国

  人民面前的历史性课题,教育改革就是这个课题的重要容。在这一段的最初几年中,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下,同其他领域一样,课程研究领域开展了解

  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工作。

  十年动乱期间,中学教育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中学通用教材被全盘否定。因此,此阶段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立足点是规教育容。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指导下,1978年把“文革”的“三机一泵,三酸两碱"式的教材改成了以学科基

  础知识为主的学科中心式教材,把只讲实践活动的教学改成侧重“双基”的教学,强调

  以正规的课堂教学为主,以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为主。这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

  次课程观的变革,即改变改革开放前过分强调课程教材直接为政治和生产服务的课程

  观,而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

  科知识学习的系统性。1981年,教育部先后颁发了

  六年制重点中学、五年制中学和六年制小学和五年制小学的教学计划。本着“降低难度,减轻负担”的精神,新编或修订了全套中小学十二年制教材。这套教材是这一时期课程

  体系的代表,它重视思想教育,重视“双基”,强调统一要求和必修。但是随着生产力

  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日益提高,这套课程的缺点也越来越明显。如,全国实行统

  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与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很不适应;课程结构和教学容偏难、偏深;课程结构和教学要求比较单一,课程结

  构比较固定、死板,缺乏灵活性和弹性;有些教材容脱离学生生活环境和实际经验,容

  比较旧,需要更新等等。

  (二)深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末)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世界围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规格和素质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基础教育

  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此时的教育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它过于集中、统

  一,单一的办学机制,国家统得太死、管得太细、包得太多。在此背景下,198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

  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中华人民务教育法》的颁布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

  同年,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成立。它的任务是审查按照国家

  颁发的教学大纲编写的中小学各科教材,这意味着任何团体、机构、个人都可以从事教

  材编写工作。这一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基础教育的教材由国家全部控制的历史正式结

  束,开始了教材多元化的时代。

  1988年,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经

  过试验修改,于1992年更名为《课程计划》。这一课程计划及其配套的诸家教材,是

  这一阶段课程的典型代表。它体现了国家现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指导思想,即“遵循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由此观之,此阶段的课程计划从

  设计理念上看是一种社会本位,但同时它也注意到了

  “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而

  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主要是根据社会对劳动力和人才的需要决定的。

  这一阶段的课程改革,在培养目标上增加了新的要求,灵活性得到了提髙(1992年

  将课程分为“国家安排课程”和“地方安排课程”;1996年在《全日制普通髙级中学课

  程计划(试

  验)》中又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课程结

  构更加合理,并适当降低了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第一代课程的一些缺点,但还存

  在一些“改而未改”的问题,如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代发展要求不能完全

  适应;学科之间封闭,滞后于时代发展;死记硬背的学法和題海训练的教法普遍存在;

  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筛选功能等。

  就教学改革而言,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进行了一些教学试验,如

  情境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发现法、创造教学法等,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

  代初,受国际课程与教学改革思潮的影响,我国教育理论界提出要进行“全人教育”。

  新课程中蕴含着的新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但还存在着与课程改革相互脱

  节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属于“系统水平的社会渐变”引发的“三

  个面向”思想指导下的教育微调。

  (三)拓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在这一阶段,时代的发展表现出新的特征,具体有: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

  空前激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在知识经济时代,原有专注经济发展、较少

  关注人的发展的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体

  现在综合国力方面,由于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起着奠基作用,综合国力的竞争必将体

  现到教育上来。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困境,不仅表现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还

  表现在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长期压抑,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削弱甚或消失。

  因此,本着“人的发展”的理念,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进行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与教学

  改革)也就不难理解了。

  就我国的教育而言,历经20年来的发展与改革之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

  时,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就课程领域而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传统

  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因此,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到了非

  改不可的地步。

  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发布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

  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定》,提出要“调整和

  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

  “加快构建符合素质

  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同年,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就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

  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以及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等九个方面进行了明

  确规定。2002年12月26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文件(教基[2002]26)号,《教育部关

  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从政策上彻底解除了一些学校和个

  人“用新课程教,用旧大纲考,怕课改吃亏”的顾虑;教育部部署的2003年工作要点

  之一是加快课程教材改革,进一步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工作。可以看出,国家在

  此阶段对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称此阶段为“课程改革的时

  代”是名副其实的。

  此阶段的课程改革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了一切孩子

  的发展,为了发展孩子的一切”是新课程的根本理念,形成了一种比较明显的儿童发展

  本位的价值取向。改革要实现几个根本变革,即教育目标的根本变革、教育容类别及其

  组织原则的根本变革以及课程评价标准的根本变革。因此,此阶段的课程改革,无论从

  广度还是从深度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如果说前两个阶段的课程与教学设计是以结构主

  义为基础,此阶段则偏向了建构主义;前两个阶段的课程与教学以“双基”为主,此阶

  段则达到了

  “四基”,即“双基”+基本观念和基本态度。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是课

  程的实施者,“最终将是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改变学校的整个世界”,因此,扎实

  推行素质教育,从“双基”到“四基”,为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

  三、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特征

  纵观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程,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

  与经济、社会改革的紧密性

  改革开放后三个阶段的课程与教学改革都是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环

  境中孕育而生的。第一次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后拨乱反正的伟大社会变革和全党工作

  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第二次改革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政治

  体制改革提上日程、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属于“系统水平上的社会渐变”引发的教育微调;第三次改

  革是在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知识经济初见端

  倪、国际综合国力竞争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突显出来的背景下产生的,无论在广度还是深

  度上,这次课程与教学改革都是前所未有的。

  (二)

  思想的先行性

  每一次课程与教学改革都是在一定教育思想的推动和指导下完成的。关于教育与经

  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揭开了第一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序幕。在此思想指导下,拨乱反正,确立了以“双基”为基础的课程与教学体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三个面向”指导

  思想的提出,原有课程与教学体系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此阶段的课程

  与教学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

  “微调”,使课程结构更加合理,灵活性得到增强,培养目

  标上也增加了新的要求。到了近期,国际上的课程改革形成了

  “大众教育”的指导思想,尤其是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更是要求各国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在我国,扎实推进素质教

  育成了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使这次改革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超越了

  以往任何一次。

  (三)

  改革的渐进性及长期性

  课程与教学改革不可能一次解决所有的问题,只能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本次改革需

  要且能解决的问题。第一阶段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育结构问题,但教育体制

  问题未能解决,教育目标也不甚明确。通过第二阶段的改革,课程管理体制更加灵活,课程结构更加合理,在目标上也增加了新的要求,但仍存在一些“改而未改”的问题。

  第三阶段,即现阶段的改革,主要解决的是教育目标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一系列的配套

  工程,如课程结构与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评价与管理等也必然要相应地进行变革。改

  革的长期性包括两方面的容:一是指每次的改革都具有一定的未完成性,需要在以后的改革中逐步加以完善;二是就社会发展而言,社会发展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都必然要

  对教育继而对课程与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因此,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劳永逸,都具有长

  期性的特征。

  总之,课程与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要求学

  校课程不断进行改革,而课程改革又会引起教学过程的一系列变革。课程与教学改革要

  取得成效,关键是要坚持实事的原则,客观地分析国外教育及其他领域的发展状况,客

  观地制定我国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政策。

篇八: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是什么?

  趋向于综合化的课程发展,主要还是借鉴了西方和欧美等罚些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

  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全人发展、回归生活、有效教学、从分科到综合、以评价促发展、民主管理。

  拓展资料:

  从哪些方面认识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

  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2.从"双基"到"四基"的趋势

  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趋势

  4.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5.课程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趋势

  6.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7.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8.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

  课程教材改革的法制化

  最后,还有两个趋势也是值得高度重视的:一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必须进一步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健康前进。

  也就是说,无论机构变化如何,也无论人事更迭如何,都将致力于探寻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处理好继承、改革、创新、发展的关系。

  二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与改革的体制必将更加健全,队伍必将更加巩固,机制必将更加合理。

  既有领导、管理机构,又有研究、开发机构,又有审议、评价机构。

  既有国家队,又有地方队。

  既有专业人员,又有***人员。

  既有教育专家、心理专家、课程专家、学科专家的投身,又有社会各领域专家和各界人士的参与。

  任人唯贤,知人善任,唯才是举,量才录用。

  这样一支队伍,既相对稳定,持之以恒,又适时调整,及时更新;既充满使命感、责任感,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我国基础教育的主体是什么: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

  中国的基础教育特点、优势是:

  1、课程内容结构严谨,系统性、逻辑性强2、学校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3、重视对学生双基的培养4、中国特色的师生关系

  5、强调正面的道德教育

  6、国家统一的招生与考试制度

  7、统一完整的教育管理川制

  8、家长的期望和支持


推荐访问: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教育改革 发展趋势 基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