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7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7篇

2023-04-30 20:00:04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篇一: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上海公共交通设施之于城市经济的作用及其影响

  上海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公共交通设施是城市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公共交通设施的优化可以提升城市经济的竞争力。目前,上海市内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相对完善,包括地铁、公交、轮渡等多种交通方式,并且不断升级改造,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这些公共交通设施的优化,为城市经济带来了明显的竞争优势。例如,地铁系统的连续拓展和路网完善,让市民和外来游客出行更加便捷,从而促进了商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再次,公共交通设施的完善可以推动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区域发展。随着城市不断扩张和发展,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区域发展会发生很大改变,因此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和规划需要更加全面和前瞻。一方面,公共交通设施可以促进城市的合理规划和布局,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另一方面,公共交通设施的完善可以促进城市的区域发展,加强城市地区之间的联系,提高城市区域的经济效益。

  最后,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也可以拉动城市的消费和投资。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共交通设施更便利、更安全和更快捷,可以吸引大量的消费和投资,提高城市经济的活力和创新性。

  总之,公共交通设施对于城市经济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不断升级改造的过程中,公共交通设施需要持续优化,以适应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城市经济的支撑作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篇二: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从诞生发展一直与交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内河流域开始,发展到近现代―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历程,无一不渗透着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也促进了各种先进交通工具的出现,进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交通分类

  城市交通一般分为两部分,即城市内部交通和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内部交通主要通过城市道路系统来组织;城市对外交通则是以城市为起点与外部空间取得联系的交通,如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等.交通影响城市产业布局

  交通条件是城市工业区位选择和城市工业布局调整的重要因素。交通条件的变化往往直接导致城市产业布局的形成和变化。在交通相对落后的阶段,高运输成本限制了城市间对外贸易的发展,工业活动难以在城市间形成专业分工。大多数工厂在选址时会以城市经济为首要条件,落后的交通条件限制了城市范围内经济的多元化。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区位约束逐渐减少,商品长途运输成为可能。中心城市周边的腹地市场开始增长,中小城市开始出现。工业生产可以实现不同城市之间的专业分工,促进集聚经济效应的充分发挥,促进城市向外分散发展。此外,便捷的交通还可以促进沿线人口快速流动,加快区域经济对外联系,带动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沿线餐饮和房地产,促进沿线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交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可达性的影响.可达性界定的范围可大可小,可达性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地理区位的优劣;二是指向性的影响.指向性,即交通引导.不同的交通方式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也不相同,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布局形态.快速私人交通使城市有分散发展的倾向,而公共交通与慢速交通时辰是布局紧凑;三是增值性的影响,在增值性的影响中最显著的是轨道交通.由于轨道交通建设建设运营陈本直接附着在沿线的土地上,从而使土地价值提升.

  交通影响城市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是其他任何行业都无以企及的,加大

  交通投资将对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机会起到积极作用,交通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即交通建设对其他部门的生产和服务需求有很大影响,也将促进经济发展。交通影响人口迁移的方向

  尽管人口的集聚看起来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在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初

  起初,随着交通的改善,人口集中度发生了变化。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特别是公路和水路运输的发展,客货运输成本降低。此外,交通运输提供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移民的“拉力”继续增加,移民渠道的阻力降低,从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农村人口愿意迁往城市。随着集聚程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进入城镇化的中后时期,城市中心地带生存空间日益狭小、交通条件日益拥挤以及地价日益上涨,而高速公路等高技术交通和现代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以及私家车越来越多,距离已不再是居民进入城市的障碍。因此,人口在向城市集聚的同时,也会使得大批富人外迁,并最终导致了郊区化的形成。

篇三: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上海公共交通设施之于城市经济的作用及其影响

  上海是中国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城市之一,其公共交通设施的优化和完善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影响至关重要。

  首先,公共交通设施能够促进城市的经济交流和贸易。上海的公共交通系统十分完善,在整个城市范围内运行的地铁线路、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能够方便、快捷地连接各个商业圈以及会展中心、机场等重要场所,为商人、旅游者、会议代表提供极其方便的出行手段,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和贸易的繁荣和发展。

  其次,公共交通设施能够降低居民生活成本,增加购买力。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上海的居民生活成本日益增加。但在公共交通设施完善的情况下,居民可以通过乘坐地铁、公交车来避免高昂的出租车费用,从而减轻生活成本负担,增加购买力。这样的便利对于老百姓非常有利,也为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再次,公共交通设施能够扩大城市就业市场。随着城市经济日益发展,居民的工作岗位也在不断增加。公共交通设施的优化和完善为着工作和居住之间的通勤提供了便捷的方式,进而促进就业市场的扩大和发展,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增添了良好的动力。

  最后,公共交通设施对于城市经济的影响还表现在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方面。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上海的形象和吸引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公共交通设施的完善和优化对于城市形象、文化和历史底蕴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公共交通设施不仅能够让居民和游客获得便利,也能够反映城市的现代化成果和文化底蕴,从而使上海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欣赏。

  总之,公共交通设施对于上海的城市经济发展和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日益发展和人们生活标准的提高,公共交通设施的优化和完善将继续在城市经济增长、社会福利、环保节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篇四: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其他交通工具对公交车的影响

  公共汽车,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线,有或者无固定班次时刻,承载旅客出行的机动车辆。一般来说,公共汽车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大众运输工具。市化和机动化的发展,使城市人口和地域不断增加,对公共交通的需求相应快速增长,要求公共交通企业投入更多的客车。

  公车对社会影响巨大,对城市发展起著最基本的推动作用。近年来的公交乘客比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相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有一种下降的趋势。

  几乎所有的交通出行者,多是从自己方便的角度来理解交通和选择交通方式的,其目的无非是省时,省力,减少在途时间和体力消耗。人们对理想的交通方式的要求是独立、快速和舒适。而这三点正是其他交通工具对公交车的主要影响。

  而所谓独立,是指其交通运动不受限制,可以凭个人意志来决定走向,这是个体交通所具有的特点,自行车、小汽车和步行就是独立交通的典型方式;

  所谓快速,是指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出行方式和出行路线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尽管很多城市都有公交优先的专用车道,但是城市人流量的增加和公交车本身载客量的关系,人们为了上公交车尤其是在人流量大的地方人们往往要等上好几班车,而且每行进一定的距离(站点)都要上下人,这样反而从根本上没有节约时间,导致于公交车根本不能满足人们快速出行的目的。

  所谓舒适,是指人们在出行中到达目的地时体力消耗最少。拥挤的公交车在这方面反而没有小车方便。

  公交车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公众性,它的价格低,所以能更好的服务城市的人们,不过由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以上公交车的三个劣势,和现在很多城市轨道交通的普及,更是直接影响着公交车,它的载客量比公交车大,由于是专用车道,速度比公交车快,价格又比公交车贵不了多少,更是成了很多人首选的交通方式。

  所以公交车要大力的发展还需要从服务,便捷度上来满足人们更多的需要,更好的为城市服务。

篇五: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关于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思考

  摘要:通过讨论城市公共交通的规模和布局,就城市公共交通现存问题及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阐述,并系统介绍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相关对策,最后得出合理的城市公共交通需求平衡要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结论,城市交通集中统一管理有利于交通基础设施划和交通网络总体规划的调整。

  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管理

  1城市公共交通概况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影响着城市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的整体功能、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城市工业的发展。人口分布、土地利用规划和文化事业发展对公共交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城市公共交通的特性

  与其他城市交通方式相比,城市公共交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工作特点、需求特征、运营特点、服务管理等方面。城市公共交通的特点是干线大、服务强、能耗低、资源利用率高、社会公平性强。

  (1)城市公共交通能源消耗标准、每公里煤炭消耗占车辆总能耗的比例较低,而私家车(燃油)、摩托车、私家车(新能源)能耗比重为4.9∶2∶4.5,在城市公共交通中轨道交通的巨大容量是节能的关键。

  (2)从环保角度看,轨道交通高峰时期每公里平均污染物排放量为17.1,17.4,分别占城市轨道交通的80%和86%。

  (3)从道路安全角度看,轨道交通死亡率最低。

  (4)从成本角度看,城市公共交通实际成本与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费用相对于私家车要少很多。

  (5)从民生角度看,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服务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城市公共交通对于城市居民提供的服务是相对公平的,能满足不同职业群体和特殊人群的不同需求

  (6)在公共交通的运行管理中,由于城市公共交通是人们的基本出行方式,故必须保证其安全性。同时,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高投资需求是需要财政支持的,应确保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3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适应性的内涵

  从供需平衡的角度看,公共交通需要有适度的规模和布局,合理的城市公共交通需求平衡要满足发展的需要。当前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之一。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出行的需求加大。因此,为了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并提升发展质量,各地应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发展地方公共交通。只有城市公共交通资源不断丰富,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各地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逐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和交通运输体系。为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于城市经济的稳定增长,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面临着挑战。另外,城市公共交通运行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任何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4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对策

  实现城市交通集中统一管理,有利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和交通网络总体规划的调整,能使中心城区和城乡的交通设施更合理,促进城镇居民出行,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能力。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要发挥多种交通方式的优势,建立有效衔接、畅通、安全、便捷的交通体系,优化运输组织结构,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这是提供有效衔接、快速换乘的运输服务体系的重要制度保障。应加强城市公共客运市场管理整顿,对不遵守公共客运市场秩序、擅自延长、变更线路、调整票价的公共交通企业建立信用档案。

  4.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良性运营机制

  4.1.1加强执法监督

  督促地方政府在财政预算、财税政策、资金安排、土地使用保障等方面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和有轨电车客运,设施建设和交通管理按照《吉林省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4.1.2建立服务质量考核补贴办法

  由行业管理部门或第三方组织对公共交通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行为、服务质量、社会责任和公众满意度等进行评价,形成最终评价结果。地方政府应当给予相应补贴,以调动公共交通企业提高服务水平的积极性。

  4.1.3要科学合理确定公交票价

  公交票价并不是越低越好,大部分城市公交票价还是在省内或现行的一元制下,公交票价偏低和车辆、石油、天然气价格上涨,人为造成运营成本较高。在充分考虑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成本的基础上,按照“社会承担、企业承担、财务承担”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票价。

  4.2挖掘自身潜力,提升自我造血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如果要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它首先必须是优秀的,只有这样它才能积极发展。一是开发自己的资源,把握第三产业的收入。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拥有较多的场地资源、车辆资源,能够充分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车辆维修、车辆检测、收费等服务,能够获得可观的收入。例如,它在遵义成立了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将闲置的工厂出租给公众,并经营二手车交易、观光车和车辆测试。据统计,2017年遵义公交辅助业务的收入为6060万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二是扩大公共交通服务。针对学校、工业园区、景区等区域的潮汐客流,可开展公交定制服务,优化公交资源配置。对于铁路运输和大容量运输车辆无法保障的社区、社区等地区,应开展微循环公交服务,做好神经终端运输服务。

  4.3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提升均等化服务水平

  4.3.1要抓紧制定公交化改造计划

  今年6月,吉林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吉林省公路客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底,大力推进公路客运专线公共交通转型。60%以上的公路客运专线转为公共交通,50%以上的县级市转为综合公共交通。所有地区客运专线应进行综合评述,阐明转换的计划从客运专线到公共交通,稳步推进公共交通的变换根据“先简单,困难第一”的原则,努力构建一个世界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城乡居民平等旅游服务水平。

  4.3.2要合理利用退坡资金

  近日,国务院下设的吉林省交通运输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已明确公路客运专线客车改造资金使用的详细方向,支持公路客运专线客车改造资金的使用,可以对周边公交和新能源公交线路的选址进行奖励和补偿,增加企业对已完成的全区公交建设的补贴,进一步调动客运企业的积极性。

  总结

  的组织和引导以及对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和培训,大力开展建设文明产业和文明创新活动。城市公共交通组织体系是指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活动的内部组织,是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结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交通管理部门首先应建立完善的体制,尤其针对城市公交管理,应使城市公共交通体现出公共交通独有的功能和定位。对管理者而言,应构建较完善的系统,使其符合目前城市公共交通的状态,同时应及时出台管理政策,并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目前公共交通正处于不断的改革中,完善管理体系可促使交通系统持续、健康地发展和运行,例如新加坡,使用的是中央政府所设立的二级管理体系。行业协会也可以进行区分,分为省级行业协会、区域级等。

  参考文献

  [1]吴小威,庞志有,苏蕾.吉林省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思考[J].人民公交,2021(09):42-45.

  [2]水永江.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新思路——网约公交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154.

  [3]邢益彰.山西省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思考与建议[J].运输经理世界,2020(17):41-42.

  [4]蔡少渠.加快湖北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思考[J].城市公共交通,2020(03):13-14.

  [5]赵长茂.关于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几点思考[J].人民公交,2017(06):29-31.

篇六: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公交车对城市的发展及影响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08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班

  陈辉

  摘要:当今年暑假与同学一起进入共青城的时候我被当时的景象感到不可思议,在我面前的交通让我产生了一种想法也许叫疑问!我当时问我自己“为什么一个这样的城市连公交车都没有呢只是一路的出租车”?我当时问我在南昌大学共青城学院的朋友!我问:“怎么你这里没有公交车呢?”他的回答我感觉有点模糊!这更让我想知道公交车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到底有什么影响!

  一:

  公交车的发展历史

  公共汽车,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线,有或者无固定班次时刻,承载旅客出行的机动车辆。一般外形为方型,有窗,设置坐位。又称为公交车、公汽或巴士,其中“公交”是公共交通的简称;台湾地区又称为公车、客运或巴士;在香港和澳门,则多称为巴士(英语中「Bus」的音译)。

  一般来说,公共汽车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大众运输工具。市化和机动化的发展,使城市人口和地域不断增加,对公共交通的需求相应快速增长,要求公共交通企业投入更多的客车。按照城镇人口每万人拥有0.6辆车统计,现有的城市客车约26.4万辆,到2010年至少要达到63万辆,平均每年至少要增加3~4万辆,加上报废更新,平均每年增加5.5万辆。

  公共交通的起源至少可追溯至1826年。当时一位退休军官在法国西

  北部的南特(Nantes)市郊开办磨面坊,将蒸汽机排出的热水供人洗澡而兴建公众浴场,并提供接驳市中心的四轮马车服务。当他发现沿途的人们都可以使用他的公共马车时,便开办穿梭旅馆之间的客车路线,让乘客和邮件于沿途自由使用。

  巴黎是公车的先行城市,伦敦继之。1829年7月4日,英国人GeorgeShillibeer的公车(Omnibus)出现于伦敦街头,沿新建的「新路」(NewRoad)往返柏丁顿Paddington与银行地带,经停约克郡YorkshireStingo,每日每个方向4班。不到十年,这一服务法国、英国及美国东岸各大城市(如巴黎、里昂、伦敦、纽约)得到普及。

  公车对社会影响巨大,对城市发展起著最基本的推动作用。公车使市民体验到彼此间前所未有的接近,也缩短城市和邻近村镇间的距离、往来频繁。

  19世纪的公车以马匹拉行。当时的路面使公车的舒适度受到限制。有轨电车的发明使公车遇上了面世以来的第一个劲敌,因为公车行走于凹凸不平的石路上,电车却在平滑的铁轨上运

  至20世纪初,机动交通的试验取得成功,公车亦开始改以引擎驱动。现在绝大部分公车仍以柴油引擎为动力。

  近年有些国家开始研制使用石油气、天然气甚至电力驱动的公车。

  1827年,法兰西共和国巴黎一家浴室的老板用公共汽车接送顾客,最初的公共汽车像长长的箱子,是用马拉的。1831年,英国人沃尔特·汉考克为他的国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装有发动机的公共汽车。

  这辆公共汽车以蒸汽机为动力装置,可载客10人,当年被命名为

  “婴儿号”并在伦敦到特拉福之间试运营。不久,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公共汽车代替了蒸汽机公共汽车。最早制造出汽油发动机公共汽车的是德国的奔驰汽车公司,长途公共汽车则源于美国。1910年─1925年间,美国开辟了许多长途公共汽车路线,连接没有铁路的地区。早期的公共汽车一般可载客20余人比较舒适。

  一般的公车均以提供最大的载客量为目标,大部分空间均摆设座位,通道等空间亦供乘客站立。

  此外,公车可以根据其机械操作、外形设计等而分为以下类别:按格局分类

  ●双层巴士:车厢分为两层,载客量更大。一般而言,一辆车长10米并容许企位的单层巴士可运载约60名乘客,而长度相近的双层巴士则能运载约130名乘客。伦敦、香港、新加坡、柏林、孟买等城市均大量采用双层巴士。其中,自1950年代起于伦敦服务的Routemaster车款更成为该市的地标(因应欧盟要求欧洲各国的巴士在2016年後必须全数是超低地台巴士以方便老弱人士,于2005年年尾全数退役)。有些双层巴士的上层不设车顶,供游客登上作浏览沿途景色,称为「开篷巴士」。香港亦有开篷巴士为接驳山顶缆车站至中环的服务。台湾的台北市公车处曾购买过双层巴士,後因车辆高度以及车辆其他问题而不再添购、使用

  ●铰接巴士(挂接巴士):有些公车会以两节车身来增加长度及载客量,并在两节车身间加设可伸缩的接合位置(类似火车车卡之间的接驳部分)以辅助转向。这些公车称为挂接巴士,于北美各地颇为盛行。中

  国大陆称“铰接车”、“通道车”或“巨龙(车)

  ”。在中国北京、上海等地一度很常见,但这在台湾较罕见。20世纪80年代中期,沈阳客车制造厂生产出了全中国第一台「双铰接巴士」,商标为华龙牌,长23米,并进行了量产,曾在沈阳、大连多条公交线路上长期使用。近年欧洲制造商更生产了「双挂接巴士」、「双层挂接巴士」等;全球最长的巴士——在巴西行走,长26.8米的沃尔沃B12M巴士,便是一辆双挂接巴士。

  ●低地台巴士(低地板巴士):在20世纪末期开始盛行的低地台巴士,车厢地台比旧款巴士更贴近路面,并且不设梯级。全车低地台的被称为低地板巴士,而后半车厢有二三台阶而前半车厢地地板的被称为低入口巴士。这些巴士装有设施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乘客(如乘坐轮椅的人士),并缩短上落所需的时间。在香港,低地台巴士是很常见的。香港的九巴率先引入低地台巴士。随著香港社会对无障碍运输的需求增加,加上新机场启用,政府要求各间巴士公司以低地台巴士服务机场线。自此之後,所以香港巴士公司均只会购置环保低地台巴士。而在中国大陆,低地板/入口巴士仍未普及,只在少数大城市的个别路线上行走。其中杭州的低地板车比率可能是大陆最高的。

  按尺寸分类

  ●双层巴士:以车身长度再可细分类,常见有10米、12米、13.7米,15米。

  ●单层大型巴士:一般是指长11米或以上,或载客量超过60人的公共汽车。例子如日本的三菱FUSOAerostar,英国的丹尼士长矛巴士,富豪B10BLE巴士,中国大陆的金龙XML6920G,德国的利奥普兰Centroliner。

  ●单层中型巴士:一般是指尺寸在10米或以下,载客量约30至40人的公共汽车。在中国中等城市比较普遍。在中国大陆,人们通常使用中巴的简称来称呼中型巴士;但香港并未对中型及大型巴士加以区别,而中巴的简称亦一般用来称呼曾于香港营办大巴服务的中华巴士。英国、日本的中型巴士是一般指长约10米、阔2.3米、载客量约30至50人的单层巴士。如丹尼士飞镖巴士、富豪B6LE巴士及日野Rainbow等。

  ●小型巴士:简称「小巴」。一般小型巴士的体积比普通巴士为小,载客量一般在8至20人之间。它们多数行走于客量较低或需要服务偏远、弯多、路窄地区的路线。有些路线亦会使用小巴以提供频密的班次。在营运上,大部分地区的小型巴士与普通巴士没有分别,例如澳门,由于澳门路窄车多,同时斜路弯位多而窄,因此小巴在澳门巴士发展史上占一重要席位。相反在某些城市如香港,公共小巴的营运制度是独立于普通巴士之外。为了与「小巴」区别,一般公车也有被称为「大巴」的。

  其他分类

  ●导向巴士:一种由司机控制以外接受外来媒介导向行驶的巴士系统,常见的是使用导轮在专用车道上引导。

  ●学校巴士:简称「校巴」或「校车」,是用以接载学童往返学校的巴士。一般而言,巴士及提供校巴服务。可以由政府营运或经由合约交

  予经营商来营运。例如在新西兰,巴士也要提供校巴服务,在上、下课时间挂上校巴的牌。在某些地方亦有学校本身拥有巴士及提供校巴服务。在美国的校车大多是黄色的。

  ●长途巴士:长途旅运用巴士,分成一般巴士和卧铺巴士,部份有厕所。车厢座椅以2+2或2+1式放置,日本部份长途巴士更有1+1+1双走道的设计。

篇七: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谈公共交通对宜居城市发展的影响

  作者:许浩

  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7期

  【摘

  要】公共交通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对城市经济具有全球性的主导影响。推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是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公共交通;TOD模式;可持续发展;宜居

  一、引言

  城市是如何居住的,我们首先要理解宜居的定义。从城市发展的过程来看。城市发展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等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然而,宜居城市的设计最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达到宜居的目的,使城市更加可持续。对于交通运输业来说,交通便利、交通拥挤的概率小,每个城市功能区划都能很快地完成出行行为,这是合理的。为了发展公共交通,将引入其中的大部分旅游流,以减少车辆造成的环境污染。

  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公共交通的发展,无论是间接的还是直接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宜居城市的建设。因此,以公共交通为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将如何发展公共交通,我们必须首先知道我们的交通问题是什么?

  二、现阶段交通问题

  1、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和机动车辆的增长率与城市交通运输供给的增长率不成比例。出租车正在迅速发展,私家车也在迅速增长。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化的过程必然导致城市人口的膨胀,城市人口的增长总是大于基础设施的容量,从而导致“人-车-路”的矛盾。

  2、城市交通结构不合理

  公共交通不发达,乘公交车出行的比例太低。受土地资源的限制,中国大部分城市在土地利用上采用高密度、紧凑布局,更适合公共交通的发展。然而,在城市居民出行构成中,公共交通的比重仍然较低,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中的主导地位相当薄弱。

  3、路网功能混乱


推荐访问: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公共交通 影响 城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