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带来党校(7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两个带来党校(7篇)

2022-11-21 09:54: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两个带来党校(7篇)两个带来党校  “两个带来案例  培训班次:学员姓名:所在单位及职务:联系电话:  一、一个工作案例,即自己近年来亲自拟定处理并较为满意的工作案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个带来党校(7篇),供大家参考。

两个带来党校(7篇)

篇一:两个带来党校

  “两个带来"案例

  培训班次:学员姓名:所在单位及职务:联系电话:

  一、一个工作案例,即自己近年来亲自拟定处理并较为满意的工作案例-—昆明市团代表工作室建设

  创建团代表工作室是2016年共青团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共青团昆明市委为做好新形势下团代表工作,创新闭会期间团代表活动,促进团代表密切联系团员青年,充分发挥团代表作用的有益尝试。目的就是通过团代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零距离”倾听团员青年心声,发挥团代表在加强与团员青年联系交流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该项工作自今年启动以来,受到团代表和广大团员青年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集思广益,播下团代表工作的“种子”“扩大代表大会代表的参与渠道,建立代表发言制度",“团代表走访团员青年制度”,是《共青团中央改革》中提出的明确要求.如何围绕这一要求,打造新时期团代表履职阵地,构建团代

  —1—

  表与团员青年联系沟通平台,为闭会期间团代表常态化履职活动提供场所,成为共青团昆明市委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深入基层调研,率队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多次召开团市委常委会进行研究讨论,共青团昆明市委制定出台了《关于成立团代表工作室的实施意见(试行)》,对团代表工作室的规划设立、工作形式、运行管理等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按照以“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创建思路,提出成熟一个,建设一个,挂牌一个,争取用1-2年时间实现市、县、乡三级团代表工作室覆盖全市团代表,且每名团代表都驻室。

  规范建设,打造团代表履职的“新家”成立团代表工作室,是昆明共青团工作的一个新的探索,为努力打造成团代表履职之“家”,在规范工作架构上,按照有固定场所、有工作制度和台帐、有代表信息、有人力保障“四有”标准,规范建设团代表工作室。场所方面,要求便于开展接待团员青年,可利用现有的“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青年活动场所、企业办公室、学校教室或青年比较集中的图书馆、咖啡馆等其他活动场所设立;制度台账方面,建立工作、管理、接访等制度,同时做好团代表履职的信息报送、宣传报道、影像资料等台账的收集归档;代表信息方面,做到团代表的姓名、照片、工作单位、职务、电话、联系方式等信息上墙公开,并制作代表名片(联系卡);有人力保障方面,配备工作室主任、联络员和驻室团代表,定期

  —2—

  开展工作,并根据青年服务需求,提供错时服务.在工作形式上,组织团代表开展接访、举办活动、联系交流等工作。通过在工作室内接待团员青年、不定期走访团员青年和基层团组织,听取团员青年意见和建议.让团员青年呼声有人听、思想扣子有人解、意见建议有人传、遇到困难有人帮;结合“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开展思想引领、基础团务、就业创业、文化学习、公益服务、权益维护、休闲娱乐、生活服务等各类服务活动;通过微信、QQ、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建立与团员青年的日常联系。依托“1+100”团干部联系青年工作,把平时的线上联系定期落地转化为线下交流,通过活动促进工作对象的横向联系,对团员青年面临的思想困惑、实际困难和对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分析,形成问题清单,汇聚青年智慧力量改进团的工作.

  精心培育,让团代表工作室落地“开花”在共青团昆明市委的的精心指导和县区团委的高度重视、支持下,团代表工作室创建工作进展顺利.3月21日,东川区率先进行尝试,成立团代表工作室,畅通团代表与团员青年联系交流通道;5月18日,市级团代表工作室授牌仪式暨团代表活动在五华区青年之家举行,共青团云南省委副书记任远征同志为团代表工作室进行了授牌,这标志着全市团代表工作室建设拉开帷幕。授牌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分别参加了团代表组织开展的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青年大学习讨论,青年花艺学习,青少年心理健康

  —3—

  团体辅导和青年油画学习创作、作品分享等活动。在现场的采访中,团代表们认为,团代表工作室为自己走近团员青年,听取团员青年意见建议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让自己有了归属感,有了“回家"的感觉;参与的团员青年也纷纷表示,团代表工作室提供了团代表与团员青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开展的活动精彩丰富,明显感到有了“地气".

  目前,昆明市已建立团代表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市、县财政保障本级团代表每年每人300元的履职工作经费,部分县区争取到每年每人600元的履职工作经费.全市已创建市级团代表工作室7个,建成的团代表工作室积极探索实践,组织开展接访、学习交流、公益行动、走基层等活动,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截至8月底,团代表工作室开展接访14场,参与62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3条;举办各类活动32场次,参与1850余人次;有效打通了服务团员青年的“最后一公里”。

  二、一个问题,即自己近年来在工作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具体问题——共青团干部的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干部培训功能削弱、干部“出口”不畅等问题

  团干部是共青团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青年思想的引领者、青年行动的组织者、青年利益

  —4—

  的代表者和青年权益的维护者,共青团干部承载着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待。

  当前,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大量的新问题、新挑战,对团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共青团干部的成长过程中,自身因素即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起关键作用,但外部因素即干部培养、选拔、任用、考核等因素也有重要的影响,共青团昆明市委,在团干部的成长中,长期发挥着积极作用,但近年来,也出现了干部培训功能削弱、干部“出口”不畅等问题,需要深度思考和亟待解决。

  一是团干部培训方面存在问题:在当前共青团干部成长的体制环境中,共青团干部的培训功能有弱化的迹象,以本单位为例,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接受培训的机会多,而中层及中层以下团干部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二是参加培训的地点多是市委党校,而以培训团干部为主要职责的团校培训功能逐渐弱化;三是团干部参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培训内容、培训手段、培训方式不能完全满足团干部提高专业素质、增强解决在团的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之需要.培训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新知识不多,个性化不足,针对性不强,难以实现团干部“充电式”培训的心理预期.

  —5—

  考虑方向:任何一个团干部的成长,都是个人努力与组织培养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组织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训。因此,解决团干部培训功能弱化问题,关键是要制订好短、中、长期培训教育规划,实现对共青团干部培训的全覆盖.当前,青年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群体结构出现一系列新变化,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实现培训工作常态化,才能使共青团干部在经常性的培训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才干,从而有效推进和深化共青团各项工作.重点考虑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突出培训对象(团干部)的主体地位,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团干部需要什么、老师就讲什么”的原则,实行“开放式”、“体验式"教学,全面提高团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做好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本领。适时的开展专题研讨、实地考察、素质拓展等活动,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培训效果.考虑综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师生互动,培养共青团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二是团干部转岗工作方面存在问题:由于共青团岗位的特殊性,转岗几乎是所有团干部需要面对的问题,在当前的干部选拔任用体制下,各级团的领导机关中领导层(书记、副书记)转岗,由党委统筹安排,力度比较大,大部分转岗到党政领导岗位,还有部分转岗到其他部门担任领导职务.而对于中层及以下团干部,则由单位通过组织部门推荐

  —6—

  转岗,既取决于团组织的推荐力度,又取决于组织部门的重视程度与及团干部的个人素质和社会资源拥有度。以本单位为例,22名中下层干部占团干部总数的80%以上,45—49岁之间的2人,35-39岁之间的7人,30-34岁的9人,25—29岁之间4人,“出口”不畅,导致“老”干部出不去,年轻干部成长不起来,这既造成干部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对在岗的团干部的成长进一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考虑方向: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积极争取党委支持。明确好一个指导思想,即团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建带团建”是共青团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团的岗位是暂时的,但团的事业是永恒的,从团的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各级团干部转岗工作的重大意义。通过理论培训、学历进修、轮岗实践、基层锻炼以及到经济部门或条线部门挂职等形式,使团干部在尽可能多的岗位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全面锻炼;按照“定期交流,推优荐才”的原则,建立畅通的团干部流出渠道,扩大输送去向,使团干部转岗输送工作与各级党组织培养使用年轻干部的计划相衔接,逐步形成团干部教育培养、转岗输送工作的科学机制,从而实现团干部的素质提升、能力提升,将一批比较成熟的团干部及时输送到更有利于锻炼成长的岗位上,使共青团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人才库"的目标。

  —7—

  —8—

篇二:两个带来党校

  “两个带来”案例

  培训班次:学员姓名:所在单位及职务:联系:

  一、一个工作案例,即自己近年来亲自拟定处理并较为满意的工作案例——昆明市团代表工作室建设

  创建团代表工作室是2016年共青团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共青团昆明市委为做好新形势下团代表工作,创新闭会期间团代表活动,促进团代表密切联系团员青年,充分发挥团代表作用的有益尝试。目的就是通过团代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零距离”倾听团员青年心声,发挥团代表在加强与团员青年联系交流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与桥梁纽带作用。该项工作自今年启动以来,受到团代表与广大团员青年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集思广益,播下团代表工作的“种子”“扩大代表大会代表的参与渠道,建立代表发言制度”,“团代表走访团员青年制度”,是《共青团中央改革》中提出的明确要求。如何围绕这一要求,打造新时期团代表履职阵地,构建团代表与团员青年联系沟通平台,为闭会期间团代表常态化履职活动提供场所,成为共青团昆明市委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深入基层调研,率队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多次召开团市委常委会进行研究讨

  第1页

  论,共青团昆明市委制定出台了《关于成立团代表工作室的实施意见(试行)》,对团代表工作室的规划设立、工作形式、运行管理等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按照以“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创建思路,提出成熟一个,建设一个,挂牌一个,争取用1-2年时间实现市、县、乡三级团代表工作室覆盖全市团代表,且每名团代表都驻室。

  规范建设,打造团代表履职的“新家”成立团代表工作室,是昆明共青团工作的一个新的探索,为努力打造成团代表履职之“家”,在规范工作架构上,按照有固定场所、有工作制度与台帐、有代表信息、有人力保障“四有”标准,规范建设团代表工作室。场所方面,要求便于开展接待团员青年,可利用现有的“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青年活动场所、企业办公室、学校教室或青年比较集中的图书馆、咖啡馆等其他活动场所设立;制度台账方面,建立工作、管理、接访等制度,同时做好团代表履职的信息报送、宣传报道、影像资料等台账的收集归档;代表信息方面,做到团代表的姓名、照片、工作单位、职务、、联系方式等信息上墙公开,并制作代表名片(联系卡);有人力保障方面,配备工作室主任、联络员与驻室团代表,定期开展工作,并根据青年服务需求,提供错时服务。在工作形式上,组织团代表开展接访、举办活动、联系交流等工作。通过在工作室内接待团员青年、不定期走访团员青年与基层团组织,听取团员青年意见与建议。

  第2页

  让团员青年呼声有人听、思想扣子有人解、意见建议有人传、遇到困难有人帮;结合“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开展思想引领、基础团务、就业创业、文化学习、公益服务、权益维护、休闲娱乐、生活服务等各类服务活动;通过微信、QQ、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建立与团员青年的日常联系。依托“1+100”团干部联系青年工作,把平时的线上联系定期落地转化为线下交流,通过活动促进工作对象的横向联系,对团员青年面临的思想困惑、实际困难与对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分析,形成问题清单,汇聚青年智慧力量改进团的工作。

  精心培育,让团代表工作室落地“开花”在共青团昆明市委的的精心指导与县区团委的高度重视、支持下,团代表工作室创建工作进展顺利。3月21日,东川区率先进行尝试,成立团代表工作室,畅通团代表与团员青年联系交流通道;5月18日,市级团代表工作室授牌仪式暨团代表活动在五华区青年之家举行,共青团云南省委副书记任远征同志为团代表工作室进行了授牌,这标志着全市团代表工作室建设拉开帷幕。授牌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分别参加了团代表组织开展的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青年大学习讨论,青年花艺学习,青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辅导与青年油画学习创作、作品分享等活动。在现场的采访中,团代表们认为,团代表工作室为自己走近团员青年,听取团员青年意见建议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让自己有了归属感,有了“回家”的感觉;参与的团

  第3页

  员青年也纷纷表示,团代表工作室提供了团代表与团员青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开展的活动精彩丰富,明显感到有了“地气”。

  目前,昆明市已建立团代表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市、县财政保障本级团代表每年每人300元的履职工作经费,部分县区争取到每年每人600元的履职工作经费。全市已创建市级团代表工作室7个,建成的团代表工作室积极探索实践,组织开展接访、学习交流、公益行动、走基层等活动,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截至8月底,团代表工作室开展接访14场,参与62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3条;举办各类活动32场次,参与1850余人次;有效打通了服务团员青年的“最后一公里”。

  二、一个问题,即自己近年来在工作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具体问题——共青团干部的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干部培训功能削弱、干部“出口”不畅等问题

  团干部是共青团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青年思想的引领者、青年行动的组织者、青年利益的代表者与青年权益的维护者,共青团干部承载着党的重托与人民的期待。

  当前,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大量的新问题、新挑战,对团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共青团干部的成长过程中,自身因素即个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水平起关键作用,但外部因素即干部培养、选拔、任用、考核等因素也有重要的影响,

  第4页

  共青团昆明市委,在团干部的成长中,长期发挥着积极作用,但近年来,也出现了干部培训功能削弱、干部“出口”不畅等问题,需要深度思考与亟待解决。

  一是团干部培训方面存在问题:在当前共青团干部成长的体制环境中,共青团干部的培训功能有弱化的迹象,以本单位为例,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接受培训的机会多,而中层及中层以下团干部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二是参加培训的地点多是市委党校,而以培训团干部为主要职责的团校培训功能逐渐弱化;三是团干部参加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培训内容、培训手段、培训方式不能完全满足团干部提高专业素质、增强解决在团的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之需要。培训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新知识不多,个性化不足,针对性不强,难以实现团干部“充电式”培训的心理预期。考虑方向:任何一个团干部的成长,都是个人努力与组织培养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组织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训。因此,解决团干部培训功能弱化问题,关键是要制订好短、中、长期培训教育规划,实现对共青团干部培训的全覆盖。当前,青年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群体结构出现一系列新变化,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实现培训工作常态化,才能使共青团干部在经常性的培训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才干,从而有效推进与深化共青团各项工作。重点考虑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突出培训对象

  第5页

  (团干部)的主体地位,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团干部需要什么、教师就讲什么”的原则,实行“开放式”、“体验式”教学,全面提高团干部的理论素养与做好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本领。适时的开展专题研讨、实地考察、素质拓展等活动,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培训效果。考虑综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师生互动,培养共青团干部解决实际问题与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二是团干部转岗工作方面存在问题:由于共青团岗位的特殊性,转岗几乎是所有团干部需要面对的问题,在当前的干部选拔任用体制下,各级团的领导机关中领导层(书记、副书记)转岗,由党委统筹安排,力度比较大,大部分转岗到党政领导岗位,还有部分转岗到其他部门担任领导职务。而对于中层及以下团干部,则由单位通过组织部门推荐转岗,既取决于团组织的推荐力度,又取决于组织部门的重视程度与及团干部的个人素质与社会资源拥有度。以本单位为例,22名中下层干部占团干部总数的80%以上,45-49岁之间的2人,35-39岁之间的7人,30-34岁的9人,25-29岁之间4人,“出口”不畅,导致“老”干部出不去,年轻干部成长不起来,这既造成干部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对在岗的团干部的成长进一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考虑方向: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积极争取党委支持。明确好一个指导思想,即团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建带团建”

  第6页

  是共青团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团的岗位是暂时的,但团的事业是永恒的,从团的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各级团干部转岗工作的重大意义。通过理论培训、学历进修、轮岗实践、基层锻炼以及到经济部门或条线部门挂职等形式,使团干部在尽可能多的岗位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全面锻炼;按照“定期交流,推优荐才”的原则,建立畅通的团干部流出渠道,扩大输送去向,使团干部转岗输送工作与各级党组织培养使用年轻干部的计划相衔接,逐步形成团干部教育培养、转岗输送工作的科学机制,从而实现团干部的素质提升、能力提升,将一批比较成熟的团干部及时输送到更有利于锻炼成长的岗位上,使共青团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人才库”的目标。

  第7页

篇三:两个带来党校

  “两个带来”案例

  培训班次:学员姓名:所在单位及职务:联系电话:

  一、一个工作案例,即自己近年来亲自拟定处理并较为满意的工作案例——昆明市团代表工作室建设

  创建团代表工作室是2016年共青团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共青团昆明市委为做好新形势下团代表工作,创新闭会期间团代表活动,促进团代表密切联系团员青年,充分发挥团代表作用的有益尝试。目的就是通过团代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零距离”倾听团员青年心声,发挥团代表在加强与团员青年联系交流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该项工作自今年启动以来,受到团代表和广大团员青年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集思广益,播下团代表工作的“种子”“扩大代表大会代表的参与渠道,建立代表发言制度”,“团代表走访团员青年制度”,是《共青团中央改革》中提出的明确要求。如何围绕这一要求,打造新时期团代表履职阵地,构建团代表与团员青年联系沟通平台,为闭会期间团代表常态化履职活动提供场所,成为共青团昆明市委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深入基层调研,率队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多次召开团市委常委会进行研究讨论,共青团昆明市委制定出台了《关于成立团代表工作室的实施意见(试行)》,对团代表工作室的规划设立、工作形式、运行管理

  等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按照以“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创建思路,提出成熟一个,建设一个,挂牌一个,争取用1-2年时间实现市、县、乡三级团代表工作室覆盖全市团代表,且每名团代表都驻室。

  规范建设,打造团代表履职的“新家”成立团代表工作室,是昆明共青团工作的一个新的探索,为努力打造成团代表履职之“家”,在规范工作架构上,按照有固定场所、有工作制度和台帐、有代表信息、有人力保障“四有”标准,规范建设团代表工作室。场所方面,要求便于开展接待团员青年,可利用现有的“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青年活动场所、企业办公室、学校教室或青年比较集中的图书馆、咖啡馆等其他活动场所设立;制度台账方面,建立工作、管理、接访等制度,同时做好团代表履职的信息报送、宣传报道、影像资料等台账的收集归档;?代表信息方面,做到团代表的姓名、照片、工作单位、职务、电话、联系方式等信息上墙公开,并制作代表名片(联系卡);有人力保障方面,配备工作室主任、联络员和驻室团代表,定期开展工作,并根据青年服务需求,提供错时服务。在工作形式上,组织团代表开展接访、举办活动、联系交流等工作。通过在工作室内接待团员青年、不定期走访团员青年和基层团组织,听取团员青年意见和建议。让团员青年呼声有人听、思想扣子有人解、意见建议有人传、遇到困难有人帮;结合“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开展思想引领、基础团务、就业创业、文化学习、公益服务、权益维护、休闲娱乐、生活服务等各类服务活动;通过微信、QQ、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建

  立与团员青年的日常联系。依托“1+100”团干部联系青年工作,把平时的线上联系定期落地转化为线下交流,通过活动促进工作对象的横向联系,对团员青年面临的思想困惑、实际困难和对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分析,形成问题清单,汇聚青年智慧力量改进团的工作。

  精心培育,让团代表工作室落地“开花”在共青团昆明市委的的精心指导和县区团委的高度重视、支持下,团代表工作室创建工作进展顺利。3月21日,东川区率先进行尝试,成立团代表工作室,畅通团代表与团员青年联系交流通道;5月18日,市级团代表工作室授牌仪式暨团代表活动在五华区青年之家举行,共青团云南省委副书记任远征同志为团代表工作室进行了授牌,这标志着全市团代表工作室建设拉开帷幕。授牌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分别参加了团代表组织开展的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青年大学习讨论,青年花艺学习,青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辅导和青年油画学习创作、作品分享等活动。在现场的采访中,团代表们认为,团代表工作室为自己走近团员青年,听取团员青年意见建议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让自己有了归属感,有了“回家”的感觉;参与的团员青年也纷纷表示,团代表工作室提供了团代表与团员青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开展的活动精彩丰富,明显感到有了“地气”。目前,昆明市已建立团代表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市、县财政保障本级团代表每年每人300元的履职工作经费,部分县区争取到每年每人600元的履职工作经费。全市已创建市级团代表工作室7个,建成的团代表工作室积极探索实践,组织开展接访、学习交流、公

  益行动、走基层等活动,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截至8月底,团代表工作室开展接访14场,参与62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3条;举办各类活动32场次,参与1850余人次;有效打通了服务团员青年的“最后一公里”。

  二、一个问题,即自己近年来在工作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具体问题——共青团干部的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干部培训功能削弱、干部“出口”不畅等问题

  团干部是共青团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青年思想的引领者、青年行动的组织者、青年利益的代表者和青年权益的维护者,共青团干部承载着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待。

  当前,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大量的新问题、新挑战,对团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共青团干部的成长过程中,自身因素即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起关键作用,但外部因素即干部培养、选拔、任用、考核等因素也有重要的影响,共青团昆明市委,在团干部的成长中,长期发挥着积极作用,但近年来,也出现了干部培训功能削弱、干部“出口”不畅等问题,需要深度思考和亟待解决。

  一是团干部培训方面存在问题:在当前共青团干部成长的体制环境中,共青团干部的培训功能有弱化的迹象,以本单位为例,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接受培训的机会多,而中层及中层以下团干部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二是参加培训的地点多是市委党校,而以培训团干部为主要职责的

  团校培训功能逐渐弱化;三是团干部参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培训内容、培训手段、培训方式不能完全满足团干部提高专业素质、增强解决在团的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之需要。培训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新知识不多,个性化不足,针对性不强,难以实现团干部“充电式”培训的心理预期。

  考虑方向:任何一个团干部的成长,都是个人努力与组织培养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组织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训。因此,解决团干部培训功能弱化问题,关键是要制订好短、中、长期培训教育规划,实现对共青团干部培训的全覆盖。当前,青年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群体结构出现一系列新变化,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实现培训工作常态化,才能使共青团干部在经常性的培训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才干,从而有效推进和深化共青团各项工作。重点考虑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突出培训对象(团干部)的主体地位,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团干部需要什么、老师就讲什么”的原则,实行“开放式”、“体验式”教学,全面提高团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做好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本领。适时的开展专题研讨、实地考察、素质拓展等活动,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培训效果。考虑综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师生互动,培养共青团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二是团干部转岗工作方面存在问题:由于共青团岗位的特殊性,转岗几乎是所有团干部需要面对的问题,在当前的干部选拔任用体制下,各级团的领导机

  关中领导层(书记、副书记)转岗,由党委统筹安排,力度比较大,大部分转岗到党政领导岗位,还有部分转岗到其他部门担任领导职务。而对于中层及以下团干部,则由单位通过组织部门推荐转岗,既取决于团组织的推荐力度,又取决于组织部门的重视程度与及团干部的个人素质和社会资源拥有度。以本单位为例,22名中下层干部占团干部总数的80%以上,45-49岁之间的2人,35-39岁之间的7人,30-34岁的9人,25-29岁之间4人,“出口”不畅,导致“老”干部出不去,年轻干部成长不起来,这既造成干部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对在岗的团干部的成长进一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考虑方向: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积极争取党委支持。明确好一个指导思想,即团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建带团建”是共青团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团的岗位是暂时的,但团的事业是永恒的,从团的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各级团干部转岗工作的重大意义。通过理论培训、学历进修、轮岗实践、基层锻炼以及到经济部门或条线部门挂职等形式,使团干部在尽可能多的岗位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全面锻炼;按照“定期交流,推优荐才”的原则,建立畅通的团干部流出渠道,扩大输送去向,使团干部转岗输送工作与各级党组织培养使用年轻干部的计划相衔接,逐步形成团干部教育培养、转岗输送工作的科学机制,从而实现团干部的素质提升、能力提升,将一批比较成熟的团干部及时输送到更有利于锻炼成长的岗位上,使共青团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人才库”的目标。

篇四:两个带来党校

  两个带来案例

  “两个带来”案例

  培训班次:学员姓名:所在单位及职务:联系电话:

  一、一个工作案例,即自己近年来亲自拟定处理并较为满意的工作案例——昆明市团代表工作室建设

  创建团代表工作室是2016年共青团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共青团昆明市委为做好新形势下团代表工作,创新闭会期间团代表活动,促进团代表密切联系团员青年,充分发挥团代表作用的有益尝试。目的就是通过团代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零距离”倾听团员青年心声,发挥团代表在加强与团员青年联系交流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该项工作自今年启动以来,受到团代表和广大团员青年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集思广益,播下团代表工作的“种子”“扩大代表大会代表的参与渠道,建立代表发言制度”,“团代表走访团员青年制度”,是《共青团中央改革》中提出的明确要求。如何围绕这一要求,打造新时期团代表履职阵地,构建团

  1/8

  两个带来案例

  代表与团员青年联系沟通平台,为闭会期间团代表常态化履职活动提供场所,成为共青团昆明市委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深入基层调研,率队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多次召开团市委常委会进行研究讨论,共青团昆明市委制定出台了《关于成立团代表工作室的实施意见(试行)》,对团代表工作室的规划设立、工作形式、运行管理等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按照以“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创建思路,提出成熟一个,建设一个,挂牌一个,争取用1-2年时间实现市、县、乡三级团代表工作室覆盖全市团代表,且每名团代表都驻室。

  规范建设,打造团代表履职的“新家”成立团代表工作室,是昆明共青团工作的一个新的探索,为努力打造成团代表履职之“家”,在规范工作架构上,按照有固定场所、有工作制度和台帐、有代表信息、有人力保障“四有”标准,规范建设团代表工作室。场所方面,要求便于开展接待团员青年,可利用现有的“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青年活动场所、企业办公室、学校教室或青年比较集中的图书馆、咖啡馆等其他活动场所设立;制度台账方面,建立工作、管理、接访等制度,同时做好团代表履职的信息报送、宣传报道、影像资料等台账的收集归档;代表信息方面,做到团代表的姓名、照片、工作单位、职务、电话、联系方式等信息上墙公开,并制作代表名片(联系卡);有人力保障方面,配备工作室主任、联络员和驻室团代表,定期

  2/8

  两个带来案例

  开展工作,并根据青年服务需求,提供错时服务。在工作形式上,组织团代表开展接访、举办活动、联系交流等工作。通过在工作室内接待团员青年、不定期走访团员青年和基层团组织,听取团员青年意见和建议。让团员青年呼声有人听、思想扣子有人解、意见建议有人传、遇到困难有人帮;结合“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开展思想引领、基础团务、就业创业、文化学习、公益服务、权益维护、休闲娱乐、生活服务等各类服务活动;通过微信、QQ、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建立与团员青年的日常联系。依托“1+100”团干部联系青年工作,把平时的线上联系定期落地转化为线下交流,通过活动促进工作对象的横向联系,对团员青年面临的思想困惑、实际困难和对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分析,形成问题清单,汇聚青年智慧力量改进团的工作。

  精心培育,让团代表工作室落地“开花”在共青团昆明市委的的精心指导和县区团委的高度重视、支持下,团代表工作室创建工作进展顺利。3月21日,东川区率先进行尝试,成立团代表工作室,畅通团代表与团员青年联系交流通道;5月18日,市级团代表工作室授牌仪式暨团代表活动在五华区青年之家举行,共青团云南省委副书记任远征同志为团代表工作室进行了授牌,这标志着全市团代表工作室建设拉开帷幕。授牌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分别参加了团代表组织开展的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青年大学习讨论,青年花艺学习,青少年心理

  3/8

  两个带来案例

  健康团体辅导和青年油画学习创作、作品分享等活动。在现场的采访中,团代表们认为,团代表工作室为自己走近团员青年,听取团员青年意见建议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让自己有了归属感,有了“回家”的感觉;参与的团员青年也纷纷表示,团代表工作室提供了团代表与团员青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开展的活动精彩丰富,明显感到有了“地气”。

  目前,昆明市已建立团代表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市、县财政保障本级团代表每年每人300元的履职工作经费,部分县区争取到每年每人600元的履职工作经费。全市已创建市级团代表工作室7个,建成的团代表工作室积极探索实践,组织开展接访、学习交流、公益行动、走基层等活动,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截至8月底,团代表工作室开展接访14场,参与62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3条;举办各类活动32场次,参与1850余人次;有效打通了服务团员青年的“最后一公里”。

  二、一个问题,即自己近年来在工作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具体问题——共青团干部的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干部培训功能削弱、干部“出口”不畅等问题

  团干部是共青团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青年思想的引领者、青年行动的组织者、青年利益

  4/8

  两个带来案例

  的代表者和青年权益的维护者,共青团干部承载着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待。

  当前,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大量的新问题、新挑战,对团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共青团干部的成长过程中,自身因素即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起关键作用,但外部因素即干部培养、选拔、任用、考核等因素也有重要的影响,共青团昆明市委,在团干部的成长中,长期发挥着积极作用,但近年来,也出现了干部培训功能削弱、干部“出口”不畅等问题,需要深度思考和亟待解决。

  一是团干部培训方面存在问题:在当前共青团干部成长的体制环境中,共青团干部的培训功能有弱化的迹象,以本单位为例,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接受培训的机会多,而中层及中层以下团干部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二是参加培训的地点多是市委党校,而以培训团干部为主要职责的团校培训功能逐渐弱化;三是团干部参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培训内容、培训手段、培训方式不能完全满足团干部提高专业素质、增强解决在团的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之需要。培训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新知识不多,个性化不足,针对性不强,难以实现团干部“充电式”培训的心理预期。

篇五:两个带来党校

  “两个带来”思想情况汇报

  XX月XX日至XX月XX日,根据组织的安排,我有幸参加了“全省学习XXXXXXXXXX”党校理论进修班。在XX天的学习培训中,我深深体会到,培训班课程设臵合理,师资力量雄厚,授课精彩生动,生活安排周到细致,可以说此次培训印象深刻,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培训,真正使自己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深刻理解,对国情、省情和县情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明晰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安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思路。根据培训班“两个带来”的要求,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最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有什么联系来参加培训以前,我一直在思索:“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有什么联系”。通过认真学习,现在我明白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的基础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的进一步的回答。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第一要义,离开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发展不快不是社会主义,发展不好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的“硬道理”。实现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更快更好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安身立

  -1-

  命之本,是社会主义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追求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发展、又快又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目的有了更清醒的把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创造人人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概括。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和谐都搞好才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规律有了更科学的揭示。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经济发展是基础,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又反过来给经济发展以巨大影响。离开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不仅会背离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而且经济最终也搞不上去。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生产力

  -2-

  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实现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方式有了更明确的规定。这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总起来说,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什么样的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宣示,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惠及全体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发展,我们要走的发展道路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又快又好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具有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经济社会发展将更好地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还进一步昭示我们,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清醒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下,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仍然有着探索和创造的广阔空间。与时俱进的改革和创新,永远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3-

  品质和社会主义的实践品格。二、最关注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安工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必将产生强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安工作,对当前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冲破一切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体制束缚,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首先,在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过程中,经常进行换位思考,不断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真正理解“立警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内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工作的真正目的。因此,我们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应当站在群众的角度想一想,把自己当一回群众来思考自己的职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安居才能乐业,群众的安全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如果我们就是群众,我们没有安全感是什么滋味。这样一想,我们的思想感情就和群众更近了,我们的工作主动性就会更强。其次,做好“维稳”这篇大文章,在积极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上下功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具体要求,就是

  -4-

  要妥善化解、正确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在基层的公安干警直接面对群众,每天做的最多的是处理人民群众中发生的事。这些事情看起来很琐碎,但是,每一件小事都是“维稳”这篇大文章中的一笔。因此,我们应当对自己的工作时时刻刻保持高度的热情,认真处理好我们面前的每一件事情。许多社会矛盾最初都发生在基层,如果我们积极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竭尽全力把各种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那么就可以化解许多社会矛盾,我们的工作就更有成效。第三,忠于职守、文明执法,在积极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上下功夫。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公安机关最能够体现公平正义的就是严格执法、公正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每一个在基层工作的公安干警要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公平正义的理念,坚持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坚持在执法办案中体现人文精神、文明执法,树立起人民警察良好的执法形象。第四,诚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在积极营造诚信友爱的社会环境上下功夫。公安机关的各个岗位都是服务岗位,各项工作都是服务工作,这就要求以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认真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机关服务工作,为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作出贡献。基层民警直接面向群众、接触群众、服务群众,

篇六:两个带来党校

  党校心得体会2000字范文【三篇】党校学习是每个党员的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党校心得体会2000字范文【三篇】》,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篇一】

  八天的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却令人难忘.踏入中央党校,倾听老师们激情的演讲,感受中国的飞速发展,感悟老一辈革命家对于国家民族无私的爱,感叹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辉煌发展历程.进入党校学习,使我更加明确了共产主义的信念和理想,进一步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以责任推动自己不断进步.

  在开幕式上,一位老领导提到青年人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问题.我不禁反思:我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为了升官发财吗?是为了权利地位吗?不,我是要实现我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的一生是极其短暂的.许多人只是历史的匆匆过客,没有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人生的意义难道仅仅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延续人类本身的生存吗?不是的,人活着要有更高的理想,要生活的有意义,有价值.我们应该找出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在历留下自己的轨迹.一位哲人说:"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存在时间的长度,而在于一个人所拓展得空间宽度."通过学习党的奋斗历史,通过王爷爷等共产党人的实际行动,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我身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民族责任.我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为的是中国的富强.民族的复兴.正如保尔所说:"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而不屑奋斗."

  听谢老师讲中共9x多年的历史,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从更高层次上理解了*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学习加强中共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中,我深刻得了解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背景原因和存在问题.这一切使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一名党员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听了王爷爷的报告,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共产党员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无私的奉献.王爷爷时时刻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无论是战争年代的奋勇杀敌还是和平年代热情关心爱护下一代,他以实际行动实现他"干作孺子牛,心中装着党,那里都发光"的誓言.他正是以共产党人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创造了一个医学奇迹.他用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爱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义务.

  这几天的学习让我了解党和国家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开阔了眼界,加深了理解。吴老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环境与外交对策”的讲解,使我认识到中国国际环境的变化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孙老师对台海历史的介绍使我更加坚信台湾最终要回归祖国。通过孙老师对中央对台的方针政策的解读,我了解到中央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和方法。赵老师对恐怖主义的讲解使我了解到恐怖主义的危害性,国际反恐策略,中国的立场和政策。汪主任对核工业50年的介绍使我了解到中国核工业的辉煌发展历程,消除了我对核工业的一些困惑。徐司长对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前景和重点的介绍使我认识到中国的迅速发展。李老师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讲解加深了我对和谐社会的认识。

  感触最深得失刘市长关于“中华民族和奥运精神”的讲座。刘市长关于充满哲理的语言令我折服。奥林匹克是一种生活哲学,以奋斗为乐,尊重基本原则。它不但是精神的,而且是物质的。奥林匹克是一种公德,公平,公正。它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是一种蓬勃的生命。当代青少年应该具有这种精神。刘市长更加赞叹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他说:“中华民族之优势在于使命感,责任感始终充斥再历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中,铭刻在中国知识分子的骨头上,融化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血液。”这些天来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历经千年沧桑岁月,无论战乱贫穷,无论朝代更迭,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始终没

  有丢失,这是为什么?我想正是这种使命感,责任感才使得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推动我们不断进步的强大原动力。

  在与其他学员的交流中,我感受到自己知识水平的有限。许多的大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很有针对性而且很深刻,体现了他们的广博的知识。马上就要走入大学的我,更加渴望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奋发进步,这不仅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渴望!

  正如我们在话剧里说的一样:“让我们用我们的责任推动祖国的进步!”

  【篇二】

  一直以来认为中央党校是一个神秘的圣地,觉得以自己的水平是没有机会进入的。可有幸学校给了我这个宝贵的机会,让我能来到这里学习。在这里,我通过对建党以来我们的党所走过的风雨历程的学习,更加坚定了对党的支持信念,明白了党在建业之时的艰辛,以及对现在的中国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总的来说,这一次的党校之行,让我受益匪浅。

  如今我们的党,是一个拥有八千万党员的大党,可在九十年前,刚建立的它却只有13人,这其中或离党或叛党,当年正是这一不起眼的小组织,却完成了反帝反封和反资的双层任务,并且完成了建国伟业,其原因何在?就是因为这是历史的必然,“共产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思想已经牢牢地刻在了革命先烈们的心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出抗争的不是他们,而是那些封建资本主义的势力,他们在反抗历史潮流。正应了中国古话“逆天行事是断不能成功的”。由此可见,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我们的党,在成就伟业的过程中,当然也有错误,有的还很重大,这是不可避免的。在党校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对这一点没有避讳。中共在犯错之后能及时改正,并保证以后没有此类错误发生,这是难能可贵的。说实话,曾经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是比较片面的,只盯在了那几个错误上,好比一张白纸上沾了一个墨点,而我只盯着这个墨点看,就以为整张纸都是黑的。如今一见,实乃功大于过。老师们不仅对这些明显的历史错误,指出了原因以及真实情况,同时也对一些我们都认为是正确的做法(如三大改造)做出了客观的评价,指出其弊端,这使我们明白,对历史要有一个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去看待,不能简单的凭主观意向,片面行事。我想这一点正是现在的人们所缺乏的。我们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既要看到光明面,也要看到阴暗面,切不可武断了事。

  通过老师的教育,我明白了当今的世界并不是一派和谐,世界上依然有战乱,有阴谋,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国家,前途并不是那样的平坦无阻,我们将迎来更大的挑战。古语云“打江山易,坐江山难”,先辈们为了我们祖国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前辈们为了我们祖国的稳定更是费煞苦心,但那都是过去,现在是21世纪,是一个用科技说话的世界,我们已经不能仅凭着地大物博取胜了。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我们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未来更大的任务压在我们肩上,我们肩上担子很重,但我们的斗志依然高昂。作为中国未来的继承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让前辈们费心开拓的土地结满累累硕果。

  关于社会发展方向的问题,俞俊生老师用波尔斯曼方程,生动地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解释社会科学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社会中一般人占大多数,极优分子和极恶分子都是少数,但极优分子永远多于极恶分子,社会是向优的方向移动还是向恶的方向移动,就取决于大多数普通人的价值取向了,而我们所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让人们以美为美,以丑为丑,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中国的未来才是光明的。

  如今随着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丰富化。外来文化正在逐渐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些影响中有好的有坏的,最应让人警觉的是,有的国家利用这些文化向国人渗透着一些西方价值观,盲目追求自由,像解放战争时期向国统区人民的宣传一样丑化、妖魔化中国共产党,使得一些没有形成自己意识形态的人开始轻视,甚至鄙视中国共产党,为了应对这一点,我们一方

  面要从自己做起,坚定自己的立场,不为外界所动。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努力让周围的人们保持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我们要保护好这颗灵魂。

  这些就是我党校学习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我知道这只是一些浅层次的体会,而我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体会加深,让它深入自己的心灵,在不断思考与实践中将它们集合起,来刻在心上,通过自己的行动表示出来,投身到中国未来的发展与建设中去。

  这次在中央党校的学习,我不是一个人在学习,因为我还要将我所学的知识发扬光大,让别人也都知道,这样我的学习才有意义,才算不虚此次党校之行。

  【篇三】

  在我的眼里,中共中央党校曾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地方。如今,亲自去那里学习提高,对个人而言是一件幸事,感受到的是组织和领导的深切关怀。XX年10月12日至11月12日,我作为一名中央党校贵州省党校系统师资培训班的学员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进修学习,在刻苦学习理论,锻炼党性同时,也有颇多的感受与思考,深感要牢固树立如下几种意识,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一是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中央党校是培养我们党的中高级干部和理论骨干的高等学府,有许多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方面的教授和专家,不是很大的中央党校校园,我却发现有六家书店,里面摆满了中央党校教授和专家们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针对社会问题等撰写和公开发行学术论著、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以及教学科研音像资料。如董振华教授的《科学发展观研究》、宫力教授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张荣臣教授的《执政规律与执政党建设》等。课堂上,老师们的教学也是在自己项目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学员的“两带来”(中央党校要求学员到校学习要带来一个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热点问题和一个理论问题)展开的,针对性强,教学效果好,用学员的话说:“就是能解渴!”中央党校的老师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自己教学科研必须遵循的根本要求,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服务。对照一看,自己教学中存在理论教学多,研究问题少的差距,特别是在如何始终紧紧围绕清镇市委的中心工作,服务于我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于我市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个大局做得还不够深入;对学员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比如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问题,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农民增收问题、一基四化以及社会稳定问题等等进行调查研究,探讨解决的方法和措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我要自觉把深入研究实施清镇市委发展战略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教师讲坛优势,努力使广大学员更好地理解、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方针和重大决策。二是牢固树立忧患意识中共中央党校为党校系统的学府,有着地方党校不可比拟的条件。其中,教职工的行政级别较高,比如进修部的专职班主任多为副厅级,然而他们却居“高”思危。就拿我们班的班主任厅级干部王英娟老师来说,她多次谈到“随着干训渠道的拓展,一批批诸如北大、清华、浙大这样的高校进入干部培训领域。中央党校的学员人数呈逐年递减趋势,这方面与地方党校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是一致的。对此,我们是有危机感的,既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能等和靠。反思中央党校被媒体频繁报道的时侯,正是中央党校推出一大批高质量、有见地的教学科研成果,更好地为中央决策服务的时期。的确是‘有为才有位’呀!”。反思我们在面对清镇党校学历教育学员减少,办学困难的问题上,自己作为一名党校教师,认识上还有偏差,仅仅把自身看成是一所培养干部的学校教师,忽视了自己还是市委一个重要部门的一员。因而在教

  学科研工作中,研究、配合服务于市委的中心工作大局不够深入,使教学科研不能紧贴清镇地方工作的实际,导致自己的教学主动性和针对性不够强。随之带来的恰恰是在我市改革实践中,在现代化建设中,决策服务、宣讲服务不能很好地发挥的问题。通过认真的反思,今天我们的确要重新审视自身,正确认识有为才有位的关系,充分发挥党校教师理论教学科研、党性教育等优势,树立“科学研究是党校教育的基础”,拓宽党校科研工作的领域,以研究清镇市委实施发展战略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和课题研究的主攻方向,努力推出质量不低、有见地的教学科研成果,更好地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发挥党校在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中思想库作用”。进一步提升党校教师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和份量,在校领导的安排下应对挑战和困难。

  三是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在30天的课堂学习期间,始终沐浴在中央党校和谐的教学环境之中,畅所欲言和民主讨论的氛围较浓,教员和学员共同探讨、互相切磋,集思广益。中央党校的教师在把握“学术无禁区,讲坛守纪律”方面,确实很有分寸。一方面他们始终把党校姓党、忠诚于党作为教学工作的根本原则,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真正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他们始终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作为党校工作必须汲取的不竭动力,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推进党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努力使教学科研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特别是在教学改革方面,成就颇多。有的循循善诱,有的激情飞扬,引人入胜;有的解剖麻雀,有的层层推导,富于哲理。聆听了刘炳香教授的“关于党校案例教学的几个问题”课时,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纵观我们班整个培训全局,强烈感受到中央党校不仅注重理论武装学员,而且强化学员分析、研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辅之研究式、互动式能力培训的教学形式,以探讨问题为核心,通过案例、问题、互动教学环节,着实提高了学员能力。同时开展的学员课题研究和专题研讨、学员论坛等,把教与学两个方面积极性调动起来。充分发挥了学员优势,开发利用学员资源,让来自实践一线、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学员走上讲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营造了良好的学风气。这些都是我要进一步学习和应用的。还有许多思考没有理顺写出来,总的来说,这次外出培训不仅学到不少知识;而且还让自己拥有了一种“努力把握本职工作的规律性,努力推动本职工作创造性的冲劲”。

篇七:两个带来党校

  .

  “两个带来”案例

  培训班次:学员姓名:所在单位及职务:联系电话:

  一、一个工作案例,即自己近年来亲自拟定处理并较为满意的工作案例——昆明市团代表工作室建设

  创建团代表工作室是2016年共青团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共青团昆明市委为做好新形势下团代表工作,创新闭会期间团代表活动,促进团代表密切联系团员青年,充分发挥团代表作用的有益尝试。目的就是通过团代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零距离”倾听团员青年心声,发挥团代表在加强与团员青年联系交流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该项工作自今年启动以来,受到团代表和广大团员青年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集思广益,播下团代表工作的“种子”“扩大代表大会代表的参与渠道,建立代表发言制度”,“团

  可编辑

  .

  代表走访团员青年制度”,是《共青团中央改革》中提出的明确要求。如何围绕这一要求,打造新时期团代表履职阵地,构建团代表与团员青年联系沟通平台,为闭会期间团代表常态化履职活动提供场所,成为共青团昆明市委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深入基层调研,率队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多次召开团市委常委会进行研究讨论,共青团昆明市委制定出台了《关于成立团代表工作室的实施意见(试行)》,对团代表工作室的规划设立、工作形式、运行管理等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按照以“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创建思路,提出成熟一个,建设一个,挂牌一个,争取用1-2年时间实现市、县、乡三级团代表工作室覆盖全市团代表,且每名团代表都驻室。

  规范建设,打造团代表履职的“新家”成立团代表工作室,是昆明共青团工作的一个新的探索,为努力打造成团代表履职之“家”,在规范工作架构上,按照有固定场所、有工作制度和台帐、有代表信息、有人力保障“四有”标准,规范建设团代表工作室。场所方面,要求便于开展接待团员青年,可利用现有的“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青年活动场所、企业办公室、学校教室或青年比较集中的图书馆、咖啡馆等其他活动场所设立;制度台账方面,建立工作、管理、接访等制度,同时做好团代表履职的信息报送、宣传报道、影像资料等台账的收集归档;代表信息方面,做到团代表的姓名、照片、工

  可编辑

  .

  作单位、职务、电话、联系方式等信息上墙公开,并制作代表名片(联系卡);有人力保障方面,配备工作室主任、联络员和驻室团代表,定期开展工作,并根据青年服务需求,提供错时服务。在工作形式上,组织团代表开展接访、举办活动、联系交流等工作。通过在工作室内接待团员青年、不定期走访团员青年和基层团组织,听取团员青年意见和建议。让团员青年呼声有人听、思想扣子有人解、意见建议有人传、遇到困难有人帮;结合“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开展思想引领、基础团务、就业创业、文化学习、公益服务、权益维护、休闲娱乐、生活服务等各类服务活动;通过微信、QQ、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建立与团员青年的日常联系。依托“1+100”团干部联系青年工作,把平时的线上联系定期落地转化为线下交流,通过活动促进工作对象的横向联系,对团员青年面临的思想困惑、实际困难和对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分析,形成问题清单,汇聚青年智慧力量改进团的工作。

  精心培育,让团代表工作室落地“开花”在共青团昆明市委的的精心指导和县区团委的高度重视、支持下,团代表工作室创建工作进展顺利。3月21日,东川区率先进行尝试,成立团代表工作室,畅通团代表与团员青年联系交流通道;5月18日,市级团代表工作室授牌仪式暨团代表活动在五华区青年之家举行,共青团云南省委副书记任远征同志为团

  可编辑

  .

  代表工作室进行了授牌,这标志着全市团代表工作室建设拉开帷幕。授牌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分别参加了团代表组织开展的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青年大学习讨论,青年花艺学习,青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辅导和青年油画学习创作、作品分享等活动。在现场的采访中,团代表们认为,团代表工作室为自己走近团员青年,听取团员青年意见建议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让自己有了归属感,有了“回家”的感觉;参与的团员青年也纷纷表示,团代表工作室提供了团代表与团员青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开展的活动精彩丰富,明显感到有了“地气”。

  目前,昆明市已建立团代表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市、县财政保障本级团代表每年每人300元的履职工作经费,部分县区争取到每年每人600元的履职工作经费。全市已创建市级团代表工作室7个,建成的团代表工作室积极探索实践,组织开展接访、学习交流、公益行动、走基层等活动,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截至8月底,团代表工作室开展接访14场,参与62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3条;举办各类活动32场次,参与1850余人次;有效打通了服务团员青年的“最后一公里”。

  二、一个问题,即自己近年来在工作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具体问题——共青团干部的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干部培训功能削弱、干部“出口”不畅等问题

  可编辑

  .

  团干部是共青团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青年思想的引领者、青年行动的组织者、青年利益的代表者和青年权益的维护者,共青团干部承载着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待。

  当前,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大量的新问题、新挑战,对团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共青团干部的成长过程中,自身因素即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起关键作用,但外部因素即干部培养、选拔、任用、考核等因素也有重要的影响,共青团昆明市委,在团干部的成长中,长期发挥着积极作用,但近年来,也出现了干部培训功能削弱、干部“出口”不畅等问题,需要深度思考和亟待解决。

  一是团干部培训方面存在问题:在当前共青团干部成长的体制环境中,共青团干部的培训功能有弱化的迹象,以本单位为例,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接受培训的机会多,而中层及中层以下团干部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二是参加培训的地点多是市委党校,而以培训团干部为主要职责的团校培训功能逐渐弱化;三是团干部参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培训内容、培训手段、培训方式不能完全满足团干部提高专业素质、增强解决在团的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之需要。培训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新知识不多,个

  可编辑

  .

  性化不足,针对性不强,难以实现团干部“充电式”培训的心理预期。

  考虑方向:任何一个团干部的成长,都是个人努力与组织培养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组织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训。因此,解决团干部培训功能弱化问题,关键是要制订好短、中、长期培训教育规划,实现对共青团干部培训的全覆盖。当前,青年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群体结构出现一系列新变化,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实现培训工作常态化,才能使共青团干部在经常性的培训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才干,从而有效推进和深化共青团各项工作。重点考虑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突出培训对象(团干部)的主体地位,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团干部需要什么、老师就讲什么”的原则,实行“开放式”、“体验式”教学,全面提高团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做好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本领。适时的开展专题研讨、实地考察、素质拓展等活动,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培训效果。考虑综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师生互动,培养共青团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二是团干部转岗工作方面存在问题:由于共青团岗位的特殊性,转岗几乎是所有团干部需要面对的问题,在当前的干部选拔任用体制下,各级团的领导机关中领导层(书记、副书记)转岗,由党委统筹安排,力度

  可编辑

  .

  比较大,大部分转岗到党政领导岗位,还有部分转岗到其他部门担任领导职务。而对于中层及以下团干部,则由单位通过组织部门推荐转岗,既取决于团组织的推荐力度,又取决于组织部门的重视程度与及团干部的个人素质和社会资源拥有度。以本单位为例,22名中下层干部占团干部总数的80%以上,45-49岁之间的2人,35-39岁之间的7人,30-34岁的9人,25-29岁之间4人,“出口”不畅,导致“老”干部出不去,年轻干部成长不起来,这既造成干部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对在岗的团干部的成长进一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考虑方向: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积极争取党委支持。明确好一个指导思想,即团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建带团建”是共青团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团的岗位是暂时的,但团的事业是永恒的,从团的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各级团干部转岗工作的重大意义。通过理论培训、学历进修、轮岗实践、基层锻炼以及到经济部门或条线部门挂职等形式,使团干部在尽可能多的岗位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全面锻炼;按照“定期交流,推优荐才”的原则,建立畅通的团干部流出渠道,扩大输送去向,使团干部转岗输送工作与各级党组织培养使用年轻干部的计划相衔接,逐步形成团干部教育培养、转岗输送工作的科学机制,从而实现团干部的素质提升、能力提升,将一批比较成熟的团干部及时输送到更有利于锻炼成

  可编辑

  .

  长的岗位上,使共青团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人才库”的目标。

  可编辑


推荐访问:两个带来党校 党校 带来 两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