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规划的原则包括(3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政策规划的原则包括(3篇)

2022-11-19 15:06: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政策规划的原则包括(3篇)政策规划的原则包括  政府态度的影响问题认定的分析方法假设分析政策规划一是指为解决政策问题以决策者为中心以专业人员为骨干力量设计制定政策方案的多环节工作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策规划的原则包括(3篇),供大家参考。

政策规划的原则包括(3篇)

篇一:政策规划的原则包括

  政府态度的影响问题认定的分析方法假设分析政策规划一是指为解决政策问题以决策者为中心以专业人员为骨干力量设计制定政策方案的多环节工作过程二是指为解决政策问题设计制定的多项计划行动内容

  公共政策定义: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权力机构针对社会公共问题的解决,通过民主政治程序制定和执行的行动方针和行为准则。公共政策的社会作用:集中反映国家政治、控制指引社会行为、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转和协调发展、公共政策的特征:公共性、权威性、目标性、实效性、原则性和灵活性、动态过程性公共政策分类:功能角度的政策分类、层次角度的政策分类、政策科学的本质特征:1、社会政治性2、知识的综合性3、系统性中国政策科学如何发展?1、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2、决策科学化的研究3、加强政策研究的各项保障公共选择:从众多的个人利益与价值中形成的公共政策的过程。公共选择的投票方式:1、多个备选方案中只选一个2、两个以上层次相同方案的选择3、两个以上层次不同方案的选择政策问题:是指政府府制定、执行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含义可以阐释为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问题是多数人认识到的一种客观事实2、政策问题表现为社会利益的失衡和价植观念与行为规范的冲突3、政策问题是政府纳入工作程序开始解决的问题政策问题的内在特征1、相关性2、主客观统一性3、发展可变性政策问题的结约质量分为优良、适度、不良政策问题的层次分三个:微观政治、系统政治和宏观政治层次政策问题产生的原因:1、社会流行观念2、社会现状的理性分析3、政策问题产生的客观因素4、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政策问题的认定过程定义:是指政策问题提出后,通过议论陈述、分析界定达到对问题实质认识的整个过程,也是对政策问题的社会认识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和社会认识统一的基础上,政府将问题纳入议事日程开始解决的过程。影响政策问题认定的因素:1、客观现象掌握程度的影响2、价值观念的影响3、分析界定方法与水平的影响4、政府态度的影响

  问题认定的分析方法1、类别分析2、原因分析3、对比分析4、假设分析政策规划一是指为解决政策问题,以决策者为中心,以专业人员为骨干力量设计制定政策方案的多环节工作过程二是指为解决政策问题设计制定的多项计划行动内容。政策规划的特征1、以解决政策问题为目的2、针对未来3、技术性与政治性政策规划过程政策规划原则是指政策方案制定者在规划活动过程中应该主动遵循的政策规划行为规范。主动遵循以下原则:1、公正原则2、效益原则3、可行原则4、创新原则规划标准定义:是指政策规划在确定目标、设计方案的同时,必须满足或最低不能破坏的社会指标。政策规划的经济标准1、成本费用最小标准、即花费最小2、政策效果最好标准,即不论在经济上或非经济上都达到最好的效果3、效益最大标准,即政策规划要满足政策结果减去资源消耗能达到的最大值的要求。4、效率最高标准5、效益率最高标准确定政策目标定义:指在解决政策问题的要求下,进一步确立的通过政策规划和政策执行所要达到的具体目的,以及衡量目的是否达到的各项指标。目标体系构成包括:方向性目标、调适性目标、量化指标、保障条件政策执行的意义:1、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发挥实际作用、解决政策问题的关键之一。2、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方案完善程度的实际手段。3、政策执行是政策评估与修订终结的现实依据4、政策执行将不断丰富政策经验。政策执行的组织形式1、科层组织2、科层与智囊的结合3、群体决策组织4、矩阵形组织

  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概括为:政策问题、社会环境、政策方案、执行机构和调适对象政策评估的意议:1、政策评估是政策实践来考察动态运行的必要环节2、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执行效果的必要手段。3、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方案优劣、考察社会总体状况的重要途径。政策评估分为:预期评估、现实评估、综合研究评估。

篇二:政策规划的原则包括

  第六章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第一节公共政策目标的确定政策目标的含义与特征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政策目标具有下列特征:⑴问题的针对性。⑵未来的预期性。⑶目的的多元性。二、政策目标的分类1.政策目标的类型划分。从不同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公共政策目标划分成诸多不同的类型:⑴根据政策目标所着眼的时间范围,可有长远政策目标和近期政策目标以及其他的政策目标(如一些长期政策目标和中短期政策目标)。⑵根据政策目标所服务的地域或空间范围,可有全国性政策目标和地方性政策目标;国内政策目标和对外政策目标;全局性政策目标和局部性政策目标等。⑶依据政策本身所属的社会领域,可有政治统治性和管理性政策目标、经济政策目标、文化政策目标以及社会政策目标等;与此相类似的则是,依据政策目标本身所属的社会领域,可有政策的政治性目标、经济性目标、文化性目标和社会性目标。⑷依据政策所服务的主体是普通社会大众还是社会少数人群体,可有公益性政策目标和特殊性政策目标。此外,我们还可以按照更细微的标准将上述一些分类再作进一步区分;或者按照吸收了几种标准的混合标准来作其他划分;或者按照上述并未提及的标准作其他划分,如根据目标的实质性程度可区分出实质性政策目标和象征性政策目标,根据政策目标彼此的重要程度可分成主要政策目标和次要政策目标等。2.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基本目标又称元目标,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一般包括公平、效率、自由、安全等。三、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与原则1.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⑴它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⑵它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2.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⑴实事求是。⑵面向未来。⑶系统协调。⑷明确具体。⑸伦理考量。第二节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一、政策规划与政策设计1.政策规划的含义及其特点。政策规划又称政策构建,是指在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公共权力机关组织力量草拟政策方案与行动步骤的过程。政策规划的特点主要表现为:⑴从政策规划的主体来说,多元化和政府主导并存。参与政策规划的主体通常是多元化的,但其中政府往往起着发起规划、组织规划、帮助规划(提供规划中的经济、信息等条件)等作用。显然,政府起的是主导作用。⑵从时间进程上看,政策规划主要存在于政策目标的确定与政策抉择之间。2.政策设计的含义及逻辑结构。政策设计是政策分析人员有系统地探讨政策问题,并组合解决问题的相关政策要素,产生政策方案,使各政策要素间有一致关系,并符合现实环境,以达成政策问题能够解决的一种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政策设计的逻辑结构主要包括两大组成部分,即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要素间的联系机制。

  ⑴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结果、目标人群、执行机构、法规四个方面。⑵政策方案的要素之间需要一定的联系机制。政策的联系机制由规则、工具和假定构成。3.政策规划与政策设计的联系与区别。联系:政策规划和政策设计作为概括提出政策方案的过程的概念经常交替使用,从这个角度来看,两者具有较高程度的相似性。区别:⑴政策规划是政策科学发展的早期阶段的分析概念,指的是公共政策形成的一个重要过程,带有明显的“阶段论”特点。⑵政策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打破阶段论划分的新概念,主张政策设计的学者一般反对具有逻辑顺序特点的政策阶段理论。政策设计从范围来看更为广阔,它“不仅着重解决方案的研拟,也非常重视政策方案的执行问题;不仅是重视技术分析,也重视政治分析”。从政策设计的结构逻辑来看,它将政策问题、政策方案、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都联系起来,贯穿于整个政策制定过程,而不强调政策阶段划分。它将各阶段融合起来,用更加系统的方法来探讨政策方案的形成及其执行问题。二、政策规划的主体政策规划的主体主要表现为政策规划的政府主导化和政策规划的主体多元化两个方面。三、政策方案的设计是政策制定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个步骤,要确保方案的质量,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原则:⑴紧扣政策目标。⑵规划多重方案。⑶方案彼此独立。⑷方案要有创新。⑸方案切实可行。四、政策规划的模式与参考框架1.韦默和维宁的政策分析框架。韦默和维宁将政策分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分析。⑴问题分析。这个阶段由三个重要步骤构成:①理解问题。②选择和解释明白与约束。③选择解决办法。⑵解决方案分析。这个阶段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说明相关标准,也就是确定备选政策方案的评估标准,并依据这些标准评价备选方案对于目标的影响;第二步是详细说明能够潜在推进政策目标的备选政策方案;第三步是用每一种衡量标准来评价每一种备选政策方案,预测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第四步是推荐一种备选政策方案,并提供选择的依据。2.怕顿与沙维奇的政策分析框架。怕顿和沙维奇提出的政策分析可分为六个步骤:⑴认定和细化问题。⑵建立评估标准。⑶确认备选政策。⑷评估备选政策。⑸展示和区分备选政策。⑹监督和评估政策实施。五、政策学习与政策移植1.政策学习及其类型。从学习的内容和程度上,可将政策学习分为工具学习、概念学习或者问题学习、社会学习三种类型。⑴工具学习是指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技术、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政策工具等。⑵概念学习或者问题学习是指在政策制定中从一个不同的评价角度来看待事物。⑶社会学习是指决策者学习有关政策价值以及规范、目标、责任等其他深层次的特质。2.政策移植及其类型。

  从政策制定者的意愿角度,可将政策移植分为自愿的政策移植和被迫的政策移植。

  第三节公共政策的抉择与合法化

  一、公共政策的抉择主体

  公共政策的抉择主体主要包括:国家元首、行政首长、民意代表、法官、执政党首脑以及军事首长等。

  二、公共政策的抉择原则

  公共政策的抉择原则包括:

  ⑴尊重科学分析的价值。

  ⑵考虑各方利益的平衡。

  ⑶发挥决策者的能力作用。

  ⑷遵照有关程序的规定。

  三、政策论证、政策审议与政策采纳

  1.政策论证。

  政策论证是指政策方案的论证以有力的信息来强化自己的政策主张,并且对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已经提出或有可

  能提出的不同意见进行有理有据的抗辩,旨在推动决策者采纳自己的政策方案而拒绝其他政策方案的做法。

  ⑴政策论证的要素。

  政策论证具有六大要素,即:政策相关信息、政策主张、立论依据、驳斥理由、可信度。

  ⑵政策论证的模式。

  邓恩认为,政策论证的模式主要有八种,即:权威模式、统计模式、类别模式、直觉模式、分析模式、解释模式、

  实用模式、价值评价模式。

  ⑶政策论证的特殊形式。

  政策探究和政策对话是政策论证的特殊形式。

  2.政策审议。

  政策审议是指决策者对各个方案进行最后的比较选择一种最满意的方案,或者以某一方案为主干并综合、吸收其

  他方案的可取之处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方案,然后对该方案的适时性、适当性、可行性、完善性等进行深入考察和

  研讨,以完成可供最终采纳和批准的政策文本的过程。政策审议的基本方法是评估和择优。评估是对各种政策方

  案效果的预测性分析和比较;择优则是在评估和比较的基础是哪个提出政策决策意见。方案评估与择优的两种主

  要方法:预测性评估方法是政策方案评估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它包括方案调查、详细研究、进一步的分析、试

  验式证实四个步骤。预测性评估方法非常多,有定性的方法,也有定量的方法;有直观的预测,也有非直观的预

  测;有演绎式预测,也有归纳式预测等。威廉﹒邓恩曾经归纳为三种预测方法,见表6-1。

  表6-1三种预测方法

  方法

  根据

  适当的技术

  结果

  外推预测趋势外推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线性趋势估计、幂的加权、数预言

  据变换、剧变法

  理论预测理论

  理论图形化、因果模型、回归分析、点和区间估计、推断

  相关性分析

  判断预测有见地的常规德尔菲、交叉影响分析、政策德尔菲、可行性评猜想

  判断

  价

  可行性评估主要涉及的是在诸多条件制约下实施方法在条件和后果上的可行性问题,不一定强调预测方法的运

  用。林水波、张世贤认为,可行性往往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适当、可能、可行的和可行性实验。

  3.政策采纳。

  政策采纳是指决策者正式同意采用某一政策方案来解决列在政策议程中的特定问题。它是政策抉择的第三个环

  节,也是其最后一个环节。

  四、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

  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包括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决策程序的合法化、有关政策的法制化三方面的内容。

  1.政策内容的合法化。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就是决策者择定的政策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

  至具体规定。具体来说,政策内容的合法化要求所制定的政策与既定的法律相一致。

  2.决策程序的合法化。

  政策合法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政策抉择过程应合乎法定的程序要求。这就是说,法定的决策程序在政策在政

  策合法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法学中,人们历来强调程序的正义,在决策上我们同样要重视程序正义原则。

  下面我们主要介绍行政系统和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

  ⑴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

  在当代中国,行政决策一般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这项制度把决策权主要赋予行政首长,但同时有要求行政

  首长应在行政领导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的基础上行使决策权,具体的行政决策程序如下:

  ①法制部门的审查。

  ②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

  ③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⑵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

  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主要包括提出议案、审议议案、通过议案和公布政策这几个阶段。

  ①提出议案。

  政策议案的提出主体既可以是立法机关的民意代表、有关委员会以及领导机构等,也可以是其他国家机关。在现

  代立法机关的决策实践中,提出政策议案的主要主体是政府,一方面说行政权的扩张程度,另一方面说明许多涉

  及社会公共管理的决策一般也只有直接负责这些事务的行政机关能及时感知和提出。

  ②审议议案。

  立法机关对有关政策议案的审议程序总是立法机关决策程序中最复杂的一种程序。

  ③通过议案。

  规则一般是过半数通过。一些特别重要的议案,如宪法修正案等,则要求更高比例的通过率,甚至有些议案还会

  要求最终进行全民公决。

  ④公布政策。

  政策通过后还必须经过法定的公布程序,才能生效。立法系统通过的法律、政策通常都要经过国家元首的签署和

  发布。在中国,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的决定签署主席令公布法律和政策。

  ⑶政策的法制化

  政策的法制化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是上升为法律法规的过程,也称政策立法。它实

  际上就是一种立法过程,它遵循的就是立法程序。

  五、常规决策与危机决策

  常规决策与危机决策的典型特征对比如表6-2。

  表6-2政府组织的常规决策和危机决策的典型特征对比

  类

  内

  型

  容

  常规决策

  危机决策

  目标取向

  解决一些常见的迅速控制危机事态的

  公共问题,实现公蔓延;保护民众的生

  共利益

  命和财产等安全。

  约束时间

  时间充足,反复决时间急迫,即时决

  条件

  策

  策

  信息人力技术

  信息比较完整:经过详细分析获得全面而准确的信息

  丰富;经由日常的培训、训练,教育等措施提高决策者的素质。技术手段比较成熟,能基本实现自动化。

  信息有限(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及时;信息不准确)缺乏:决策者自身素质和专业技术都严重匮乏。

  危机发生后,一般的专业技术设备往往也告失灵,

  特别需要一些高精尖的技术及设备。

  决策程序

  民主科学决策:遵快速决策:决策权

  循特定的例行程力高度集中,决策

  序和标准化的操者主要依靠自己

  作规程;决策权力的智慧和胆略审

  分散,经民主协商时度势,相机决

  定夺最后方案

  断,同时也需要聘

  请相关专家介入

  决策过程。

  决策效果

  可控可调可预期模糊决策和非预

  (局部试验和大期决策,结果往往

  规模修正;预测和很难预料,风险极

  监控执行过程)大。

  危机决策一般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决策,具有显而易见的不可逆转性,它要求在相当有限的时间里和在相当有限资

  源的约束下做出重大决策和快速反应。危机决策的构成一般需要具备三个要素:

  ⑴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

  ⑵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

  ⑶事态的发展危及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

  危机决策和常规决策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度,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危机决

  策这种非例行活动的根源在于日常程序化的常规决策的具体运用的效果;其二,危机决策可以完善常规决策,常

  规决策中的制度构建也必须从危机事件以及危机决策过程中吸取有益的经验与教训。因此,在日常的公共决策中,

  应以常规决策为主,以危机决策为辅,要采取科学民主的决策方式,以在源头上降低危机事件的发生可能;要在

  应急的非常规决策中的制定行之有效、有的放矢的危机应对计划,并及时总结,以修正和调整常规决策,做到标

  本兼治。

  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

  第一节公共政策执行的意义、特点与模型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公共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

  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公共政策执行的本质是遵循政策指令所进行的变革,是将一种政策付诸实施的所有行

  动的总和。

  公共政策执行具有如下特点:

  ⑴目标的导向性。

  ⑵内容的务实性。

  ⑶行为的能动性。

  ⑷手段的权威性。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基本环节,是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最直接、最重要、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它

  在政策过程中具有的地位和作用把表现为:

  ⑴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

  ⑵公共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环节。

  ⑶公共政策执行是制定后继政策的基本依据。

  二、政策执行研究的发展路径

  政策执行研究经历了三代发展路径。

  第一代政策执行研究路劲被称为“向前推进策略”,即所谓的“自上而下”政策执行研究路径,又被称为“以政

  策为中心的途径”或“政策制定者透视”。

  第二代政策执行研究途径是在对第一代政策执行研究进行批评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的整合路径试图建立能够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整体性概念架构。

  三、基本中国经验的政策执行“上下来去”模型

  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执行“上下来去”模型,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的政策执行研究路径。这一路

  径认为,在当代中国的政策实践中,政策主体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并采

  用先做政策试点,即将政策进行局部实验,然后再全面推广的政策实验方式。“上下来去”政策执行模型具有以下内涵:⑴政策执行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⑵政策执行是一个“实验——推广”的过程。⑶政策执行是一个“执行——总结”的过程。四、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型1.过程模型。这是由美国学者史密斯在其《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一个分析政策执行因素及其生态——执行的理论模型,因而又可称为“史密斯模型”。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所涉及的因素很多,但有如下四个主要变量:⑴理想化的政策,即合法、合理、可行的政策方案。具体包括政策的形式、类型、渊源、范围以及社会政策的认识。⑵执行机关,通常指政府中具有负责政策执行的机构。包括执行机构的权力结构、人事配备及其工作态度、领导模式和技巧以及执行人员的情况。⑶目标群体,即政策对象,泛指由于特定的政策决定而必须调整其行为的群体。包括他们的组织或制度化程度,对领导的认知程度以及先前的政策经验。⑷环境因素,即与政策生存空间相关联的因素,包括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历史环境等。它是政策执行的路径依赖和影响因素。2.互适模型。有些学者称其为“互动理论模型”。这一模型的构建者是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其代表作是写于1976年的《互相调适的政策实施》。互相模型至少包含如下四项逻辑认定:⑴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的需求和观点并不完全一致,基于双方在政策上的共同利益,彼此需经过说明、协商、妥协等确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⑵相互调适的过程是处于平等地位的双方彼此进行双向交流的过程,而不是传统的“上令下行”这种单向流程。⑶政策执行者的目标和手段可随着环境因素、受影响的需求和观点的改变而改变。⑷受影响者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将反馈到政策上,从而影响政策执行者的利益和价值取向。最后得出结论:成功的政策决定有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而有效的政策执行则有赖于成功的互相调适过程。3.循环模型。当代美国公共政策学者雷恩和拉宾诺维茨在1978年构建了一个以循环为特色的政策执行分析框架——“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他们认为,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政策执行经历了三个阶段,遵循三个原则。三个阶段是:拟定纲领阶段、分配资源阶段、监督执行阶段。三个贯穿于每一阶段的原则是:合法原则、理性原则、共识原则。这是一个“上令下行”与“下情上达”的主动执行——监控的循环回路,强调了被人们忽视的监控对于有效执行的必要意义;体现了执行过程的开放性要求,也强调了一定的封闭性对于一个系统成长的必要性。4.博弈模型。这是博弈论运用于公共政策执行而形成的理论模型,即以博弈理论观察、分析执行过程中相关参与者就政策目标或手段的达成所做的说服、协商与妥协等互动情形。它以完全理性人为假设前提,认为在冲突和竞争的情况下,每一参加者的选择都遵循最大收益最小损失原则。5.系统模型。又称“霍恩——米特尔模型”,这是两位美国学者霍恩和米特尔提出的一个政策执行模型。一个合理有效的政策执行模型须重视对如下五个重要变量的把握:⑴政策的价值诉示,即政策目标与标准。⑵真个资源,即系统本身实现价值的条件。⑶执行者属性,包括执行人员的价值取向、行为能力、精神面貌以及执行机关的特征及其整合程度。⑷执行方式,指的是执行者之间、执行者与目标群体之间采取的互动方式,主要包括沟通、协调与强制。⑸系统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条件等。6.综合模型。这是由美国学者梅慈曼尼安和萨巴蒂尔提出的,因而又被称作“梅慈曼尼安——萨巴蒂尔模型”。这一模型从多

  个视角大量地考察了影响政策执行的各种主要变量,为我们分析、指导政策执行提供了一个较完备的思考与实践框架。第二节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执行力一、政策执行机关的特征政策执行机关具有如下特征:执行性、服务性、权威性、法制性。其中,执行性是政策执行机关最主要、最核心的特性。二、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下级行政人员是构成政策执行人员的主要力量,也是影响政策执行效率的基础性因素。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在正常执行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为:⑴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政策执行的主体行为。⑵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保证。⑶下级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途径。三、公共政策执行力1.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概念。公共政策执行力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对政策目标及其方向的把握,设计政策执行方案,调度和配置相关资源,运用政策工具,从而实现政策目标、最终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及其成效。简言之,就是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程度。2.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⑴执行者因素。政策执行者是政策执行力的重要来源,发挥着核心作用。⑵资源因素。资源是政策执行过程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条件。⑶工具因素。执行工具是政策执行成功的重要手段。⑷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着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政策执行的整个过程。3.创新提升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机制提升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有效方法是创新提升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机制,主要包括:⑴优化公共决策机制。⑵创新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⑶构建政策执行的功能共享机制。⑷完善政策执行的利益均衡机制。

篇三:政策规划的原则包括

  选择(第五章)1.政策议程的相关问题:政策议程的分类问题,相关因素问题、设置的机制、设置的途径。

  2.政策议程的作用拉雷.N.格斯顿说过“公共议程:政治决策的焦点。”原因在于:一方面是政策议程是政策过程的首要环节;另一方面是政策议程是政府在社会价值进行权威配置的基础。3.政策议程类型:(1)拉雷.N.格斯顿:实质性议程与象征性议程,公开的议程与隐蔽的议程(2)琼斯(3)系统性议程(公众议程),制度性议程(正式议程)4.象征性议程具有“安全阀”的功能5.象征性议程与实质性议程在政策过程中形成了某种互补关系,即政策行动主体会对实质性议题采取象征性回应(具体情况参考书127页)6.实质性议程与象征性议程,公众议程与政府议程都属于公开的议程。7.隐蔽议程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政府的合法性与效能性产生负面影响8.政策议程激发机制类型:理性模式的激发机制,政治模式的激发机制,多源流模式的激发机制9.政治模式的激发机制涉及以下因素:行动者,动力,信念,资源,地点10.多源流模式的激发机制的核心是试图解释为什么某些议程受到决策者的注意,而另外一些却被忽略了。它是以政策之窗的形式揭示了政策议程设立的激发机制。在该议程中存在三种源流:问题,政策与政治11.政治源流包括三个因素:国民情绪,压力集团的争夺行动,行政或立法上的换届12.政策议程激发机制构建的行为基础在于正确的理解和确立导致人的行为的前提,即人的本质或人性13.突破西方机制隐藏在背后的人性假设的途径是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本质理论14.五种对政策议程建立形成触发效应的因素:需要或利益,认识或文化,规则或制度,影响力或权力,情境或环境15.重大事件形成触发机制,从而使政策之窗打开。16.作为公共政策议程设立的催化剂,重大事件成为触发机制的条件来自于三个因素:范围,强度和时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激荡。17.重大事件可分为内部事件(国内,自然灾害,技术突破,生态破坏和社会演变)和外部事件(国际:战争行动,间接冲突,经济对抗和军备增长)18.政策议程设立的影响因素1、政策行动主体的特性;2、政策行动主体的态度(三种基本倾向:积极参与、被动参与、冷漠)19.利益集团资源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一成员数量上有大有小;二有没有包括相似利益的集团高峰联盟;三一些集团资金充裕20.西方政策议程设立的主要途径:1、外部推动模式;2、社会动员模式;3、内部推动模式;4、联盟替代模式。21.中国政策议程设立的多种途径:1、关门模式;2、动员模式;3、内参模式;4、借力模式;5、上书模式;6外压模式。22.借力模式不同于内参模式的地方在于政府智囊们决定将自己的建议公之于众,希望借助舆论的压力,扫除决策者接受自己的意见的障碍23.焦点事件引发的反应阶段称之为政策窗口。第六章1.根据公共政策专家罗伯特.梅叶的观点,公共政策规划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取向:目标取向、变革取向、选择取向、理性取向、集体取向。2.大多数政策规划包括以下主要环节:分析,诊断政策问题,确定政策多层次目标,探索和

  拟定各种可能的备选方案,比较和优化各种可能的备选方案。3.在政策规划中,围绕政策备选方案的提出,论证和优化,政策行动主体之间会反复的使用论辩质疑和听证等多种手段和方式。4.政策规划的基本要求在于运用人类的理性,对未来做出符合规律的,有创造性的安排。5.地方领导机关具有双重性:(1)中央或上级机关政策的执行机关(2)制定地区性政策的决策机关6.公共政策的主要步骤确立政策目标→设计政策预案→预测方案后果→预案可行论证→优化政策预案。7.政策预案的拟定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进行政策方案的轮廓设计(可能的方案数量、初步设计);第二步是对政策方案加以细化。8.方案设计是政策规划的中心环节,影响决策效能的关键环节。9.预先方案整体上的完备性是指应把所有可能的备选方案构想出来,不能有任何遗漏10.预先方案个体间的互斥性是指不同的备选方案之间必须相互独立,相互排斥,而不能相互重复和包含。11.方案后果的预测包括两个方面(1)客观条件变化的预测(2)政策方案预期效果的预测12.科学预测已经成为政策制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法有直观判断法,回归预测法,时间序列法等。13.政策预案的可行性分析包括:预案的政治可行性,预案的经济可行性,预案的技术可行性,预案的法律可行性14.在对政策预案的政策效率做分析时,常用的方法是计算未来政策的成本效益之比15.实际的政策规划过程是一个双向多阶段的反馈系统。16.政策规划的主要原则:针对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具体性原则17.集体思维的思维缺陷在于盲目相信只要是集体思维,其结论一定是正确的。18.政策规划主体的组合形式有:政策网络、政策社群、支持联盟等。19.政策行动主体之间的利益差异和冲突必须通过在充分辩论的基础上以平等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20.每个联盟的信仰体系被构造成一个具有等级特征的三维结构:第一层面是深层核心信仰,第二层面是政策核心信仰,第三层面是一组范围较窄的信仰。21.政策集体最常见典型是政策共同体。22.在政策论辩中,政策行动主体围绕政策预案的拟设形成各种组合,这些主体的组合通常是运用交换、说服和强制的手段与方式来达到利益平衡并形成解决政策问题的共识。交换、说服和强制这三种共识形成途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实践中常常是交叉、交替和混合使用。23.决策中的交换是以利益差别为基础的24,政策决策的强制往往通过命令和威胁两种具体方法来实施。第七章1.政策决策的作用:固化利益表达的结果;提供政策执行的基础;产生权威性政策产品。2.公共政策决策的主要模型: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渐进决策模型,子系统决策模型。3.理性决策模型认为,政策实施的结果就是使社会效益最大化4.理论决策模型的理论前提是决策者为“经济人”,他们总是追求以最小的成本去获取最大的利益和最佳的活动效果。5.有限理性模型认为,决策选择应该以“令人满意的”为准则去取代“最优化”准则。这

  种决策模型有四个主要内容:一是决策期盼或标准;二是决策方案;三是决策理性;四是决策方法(多采用经验决策的方法)。6.在批判理性决策模型的基础上,林德布洛姆与布莱布鲁克,伍德豪斯等人一道提出了“断续渐进主义策略”,“党派相互调试”,包括适应性调试和支配性调试的“连续有限比较”的决策方法。7.在政策子系统的复杂程度和限制条件的严格程序同时约束下,可以采取的决策类型主要有四种:渐进调整型决策(高政策子系统复杂性与对决策者有严格约束)、理性探求型决策(政策子系统简单与限制条件少)、最优化型决策(子系统复杂,限制条件较少)、满意型决策(对决策者限制严格但子系统简单)。8.公共政策的规则主要是投票规则9.公共决策的规则主要有一致同意原则、多数同意原则和过半数同意原则。10.全体一致同意规则中包含两条原则:无例外原则和“帕累托最优”原则11.全体一致同意规则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决策成本过高和引发决策者博弈12.全体一致同意规则会导致“策略行为”:讨价还价和弃权13.过半数同意规则的变异包括占多数规则,孔多塞标准,博尔达计数,淘汰投票,赞成投票等多种形式。14.公共政策制定必须遵循三个维度:一是民主性维度;二是科学性维度;三是合法性维度。15.政策采纳实行的是决策责任制。第八章1.“后继政策”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原有政策的修改和补充,即追踪政策;二是指制定新的政策。2.只有坚持政策的原则,才能维护政策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3.政策的刚性是指权威性,强制性和原则性的统一4.执行政策应当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为衡量标准。5.政策执行过程中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我国政策执行的一大特点和优势。民主集中制是由我国政党和政权的性质特点所决定的基本原则。6.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政策执行可能出现两种极端现象:权利高度集中和极端民主化7.行政组织内部的权力结构和体制一般有首长制与委员会制,层级制与职能制,集权制与分权制三种类型。8.现代行政组织体制大多数是把层级制和职能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直线职能制。9.政策执行的工具选择,主要有三种模式:经济学模式、政治学模式、综合模式10.政策工具选择的政治模式存在较大缺陷。首先是工具可替代性假设存在不合理性。其次是工具选择随着之间推移强制程度会逐步“升级”与现实不完全相符。11.胡德发展出政治学的第二种模式:选择的形成取决于资源约束,政治压力,法律约束以及过去的工具的失败中得到的教训四个因素。第九章1.也有学者将古巴和林肯的政策评估的“四阶段”或四中模式,简化为两个阶段:实证主义政策评估阶段与后实证主义政策评估阶段。2.测量取向模型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社会科学行为主义兴起的影响和受企业科学管理运动中行为测量的影响。3.测量取向模型的特点是评估者扮演者技术性的角色,主要测量各种所需要调查的变项。4.人种志方法是新现实主义评估模式经常使用的方法,属于非实验性研究的一种方法,通过田野观察,访问以及记录现场发生的事情,特点是保持正常场景的自然性。5.政策评估标准1、生产力标准2、效益标准3、效率标准4、公正标准5、政策回应度

  6.政策评估的程序1、准备阶段(1)确定评估对象;(2)制定评估方案;(3)挑选和培训人员。2、实施阶段(1)收集政策相关信息;(2)综合分析政策信息;(3)全面评估政策效果。3、总结阶段7.政策评估的五个基本要素:评估者,评估对象,评估目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8.政策评估的主要方法;成本—效益评估法,前后对比法,统计抽样评估法,专家判断评估法,执行群体自我评估法,目标群体自我评估法9.政策学习的类型:第一种类型的内生学习(“吸取-教训”型学习),学习的主题是小的技术性专门性的政策网络,学习目标是政策背景或政策工具

  第二种类型的外生学习(社会学习),学习的主题是大的公共参与的政策社群,学习的目的是问题的感知或政策目标10.学习类型的区分:政府学习型,吸取教训型和社会学习型11.成本-收益评估法的评估标准:一是效益相等时,成本越小的方案越优;二是成本相等时效益越大的方案越优;三是效益与成本的比率越大越好12.前后对比法的具体方式:简单“前—后”对比评估,“投射—实施后”对比评估,“有—无”对比评估,“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评估第五章名词解释

  1.政策议程的实质:公共政策议程是由一程序构成的过程,指的是社会公共问公共政策题进入由政策行动主体构成的政策子系统的范围并成为政府特别关注的,在深思熟虑后下决心要加以解决的公共政策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

  2.隐蔽议程:如果一个社会公共问题是公众很少注意的问题,或者仅仅是弱势群体所主张的问题,并且它还落在任何政府部门管辖的范围之外,它就肯定会排除在公开辩论之外,成为一个隐蔽议程。

  3.系统性的议程:指一定范围内的政策相关者所共同持有的,可供讨论的所有议案,这些议案是值得公众关注的议案,也是现存政府合法管辖范围之内所涉及的事件。

  4.制度性议程:有权威的决策者明确表示要积极而慎重地加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5.政策共同体:一个包含官僚,立法机构成员及学者和思想库中的研究人员的网络,网络成员共同关注某一政策领域中的问题。6.政策之窗:当在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上,三大源流汇合到一起时,问题就会被提上议事日程,这样的时间点被称为政策之窗。(提案支持者们推广其解决方法或吸引别人重视他们的特殊问题的机会)7.政策企业家:那些愿意投入时间,精力,信誉,金钱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能获得物质的,有意追寻的,重大回报的人8.政策掮客:来自不同联盟的冲突性策略能够被第三方行动者协调,这种第三方行动者成为政策掮客。9.焦点事件:一般都是坏事,如灾难事故等,它们会对某一群人的利益造成现实的伤害,对其他人的利益造成潜在的伤害。简答:1.实质性议程的三个重要特征:

  (1)涉及大量的公共资源分配,对许多群体和团体而言是利害攸关的(2)议题会引起而且已经引起公民和公共政策制定者的密切而严肃的关注(3)议题包含着重大变化的可能性2.一个社会问题要得到政策制定者的重视,必须符合三个标准:(1)该问题必须是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

  (2)必须有相当多的公众要求采取行动(3)该问题必须为一个适当的政府部门所重视重要:3.系统性的议程与制度性的议程的区别:(1)系统性议程是一个可供讨论的议程,而制度性议程则是一个行动方针,

  表示针对该问题的政策程序已经启动(2)系统性的议程所包含的只是那些笼统的与问题有关的一般性项目,在很

  多情况下,它不包括解决问题的方案,而制度性的议程就较为具体,针对少量的问题项目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3)从逻辑进程来考察,两类议程也存在区别。从社会公共问题发展政策程序的开启,必然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有社会公共问题到系统性的议程,第二个阶段是由系统性的议程到制度性的议程4.一般在下列情况下决策者会放弃关门模式而采取动员模式:(1)广大民众具有了强烈的参与意识,关门模式的正当性遭到了普遍的质疑(2)所涉及的议程执行起来需要得到民众普遍,自觉地合作(3)决策者缺乏实施该议程所必需的资源5.外压模式的特点:(1)只有在初始阶段,外压模式里的议案倡导者才是可以确定的(2)外压模式产生作用的前提是少数人关心的议题变成相当多数人关切的公众议题(3)由于上两个特点的存在,研究者很难准确断定外力通过什么方式最终影响了议程的设置。第六章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规划:指政策行动主体在对政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民主的程序和方式,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提出相应的解决政策问题的方法或方案,为政策决策提供必要前提的过程。2.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围绕政策目标,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政策方案实际上是否可行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即对实现政策方案所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做出说明。3.政策网络,是指在政策预案提议的最初阶段上,解决政策问题的各种方案还刚刚在酝酿,没有形成界限分明的政策主张的时候出现的一种政策规划主体的组合。其特点是结构具有松散性,表现在政策预案设计过程中的随意进出。4.政策社群,是指在政策中以共同的信息、价值、利益为基础联系在一起的政策行动主体组合。5.(重点)政策支持联盟:指在政策规划环节中维护,坚持和追求不同利益的政策代理人,组织机构汇集到一起,形成各种各样的基于利益和政策价值选择的稳固的同盟。6.交换是指为决策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决策者彼此调整立场和态度,以适应对方的某种利益需要,从而达到使各方都获得利益的协议行为。7.说服是指某一决策主体以另一决策主体为对象,试图证明自己在选择某一政策方案上所采取的立场,态度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从而要求对方给予理解和支持的行为。8.强制是指某些决策者利用手中控制的权力,物质及其他优势,在选择政策方案时,迫使与自己利益不一致的决策者放弃原先所坚持的价值,立场和态度。

  简答1.政策规划的性质:(1)多种主体参与的民主过程(2)多个环节衔接的动态过程(3)推动问题解决的能动过程

  2.政策规划的分类:(1)根据政策规划的方式:常规式政策规划、类比式政策规划(2)根据政策方案本身的性质的不同:渐进式政策规划、延伸式政策规划、创新式政策规划、(3)根据政策规划主体层级的不同:中央的政策规划、地方的政策规划、部门的政策规划。

  3.扩展延伸的政策规划有两种情况:(1)延伸的政策方案与以前的政策方案是母政策与子政策的关系(2)延伸的政策方案与以前的政策方案是传统方案与革新方案的关系

  4.创新式政策规划的特点:(1)是各种知识在新条件下的重新组合,不同于专门知识领域的新发现(2)体现了政策价值和政策思维的改变,不同于一般的技术改进(3)具有激进的特点,它敢于突破惯例,偏离传统,常常运用非传统的或独创的方法来设计政策方案。

  5.政策目标确立的基本要求:(1)弄清政策目标与政策任务的联系和区别(2)弄清现实和理想的关系(3)对现实和理想都需做出细致的分析和阐述(4)协调总目标和子目标的关系(5)充分考虑影响政策目标的各种因素

  6.在方案轮廓构想过程中,应遵循三方面的要求:(1)是政策方案应尽可能多样化,应该拿初多个方案供决策者选择;(2)是要满足整体上的完备性和个体间的互斥性两个条件;(3)是要运用创造性思维。

  7.细节设计阶段:主要工作:(1)对轮廓设想阶段初步提出的方案加以筛选(2)对初步选出的方案加工细化规则:(1)政策方案要有可操作性(2)政策方案要实事求是

  8.集体思维或集体理性所具有的优势:(1)可以保证理论与知识的完整性(2)可以让不同群体的利益得以充分的表达(3)可以避免个人决断中的片面性与主观性

  9.政策社群与政策网络的主要区别在于政策行动主体论辩的关注点发生了转移。虽然政策网络也关心如何解决政策问题,但关注的中心还是哪些解决问题的途径会被执政党组织和政府部门所考虑,而政策社群则更为关注用何种具体方案来解决问题。

  10.政策支持联盟和政策社群相比,不仅紧密程度更强,而且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加入支持联盟的主体通常是不同层次的;二是进入支持联盟的人员不仅有相同的政策信仰和主张,还拥有一定的政策资源。

  第七章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决策:政策行动主体围绕一定的价值和目标取向,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竞争、协商、合作,确定政策行动最终方案的过程。

  2.政策采纳是指政策制定机构和决策者决定采取某项政策方案的过程与行动,是政策制定中最重要也是关键性的阶段

  3.公共政策合法化,是指法定主体为使选定的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据法定的权限与程序对政策进行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的过程。

  简答1.公共决策的实质(1)调节平衡各种利益关系;(2)确立主导性意志和利益(意识形态、制度安排、建立公共权力机构、程序

  和活动规则)(3)提供集体行动的规则

  2.在政策决策中要运用完全理性决策模型,必须严格按照如下步骤进行:一是建立各种完备的运作排序目标;二是提出各种可能的政策方案;

  三是预测每一种方案的成本效益和期望值;四是计算每一方案的净预期值;五是比较并确定具备最高净预期值的方案;六是确定最终选定的政策方案。4.依据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政策决策者要做出最优的政策选择,就必须具备下列五个条件:一是知悉社会的价值偏好及人们的价值侧重;二是知道所有可供选择的政策备选方案;三是明了所有政策备选方案的后果;四是能计算出每一种备选方案的收益与成本比值;五是挑选出来的都是最有效率的备选方案。(重要)3.与理性决策模型相比较,渐进决策模型具有如下优势:

  一是降低了决策活动的复杂性;二是降低了决策成本耗费;三是在对具体目标的政策作决策时更具有可行性;四是渐进的政策变迁能够避免重大的政策失误。

  (重要)4.与全体一致规则,相对多数规则相比,过半数同意规则的特征主要体现在:(1)具有最高的决策效率(2)少数服从多数(3)更能节省决策成本(4)利益保护面较广

  5.过半数同意规则的不足:(1)决策中“多数剥削少数”(2)过半数同意规则所认可的决策结果未必是正确的(3)过半数规则还面临“投票悖论”的问题

  6.政策合法化的主体的特点:

  (1)政策合法化的主体是具有法定地位的国家机关(2)不同的政策,其合法化的主体也不完全相同(3)政策合法化主体在审批、通过、批准政策时,应严格遵守其法定的权限。7.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其政策合法化通常要经过下列程序:(1)要有法制工作机构的审查(2)通过领导决策会议决定(3)由行政首长签署发布政策。8.政策方案选定与政策采纳的区别(1)选定的政策方案必须经过政策合法化过程,才能算是政策被最终采纳了(2)只有当确定的政策议案真正决定付诸行动时,政策才算是被最终采纳了。第八章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操作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选择相应的政策工具,采取宣传、试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已合法化的公共政策付诸实践,从而实公共政策现政策既定目标的动态过程。2.刚性制约是以必要的强化手段作为支撑的,主要有责任的指定性,障碍的排除性和违规的惩罚性。3.政策执行的柔性协调主要体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组织上下级,平级以及执行者之间的相互协调,信息沟通,相互配合和利益互让等。简答1.政策执行的作用:(1)实现政策既定目标;(2)发挥政策实际功能;(3)检验政策方案选择;(4)检验政策工具选择;(5)完善后继政策制定;(6)检验政策管理效率。2.政策执行的原则(1)执行目标与政策目标统一原则;(2)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原则;(3)刚性制约与柔性协调互补原则;(4)时效性与稳妥性兼顾原则;(5)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原则;(6)信息传递与信息反馈并举原则;(7)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3.政策执行之所以必须具有灵活性,是因为:(1)从纵向来看,政策具有层次性(2)从横向来说,国家规定的政策,除了总政策外,往往还有许多国家机关制定的具体政策。这些政策常常具有相关性。从总体上看,它们是统一的,从局部来看,难免会出现矛盾。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执行者的灵活掌握。(3)即使是同一个政策,也总有一个具体的作用幅度和界限,这给政策实

  施的灵活性留下了余地。4.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1)政策方案的影响:政策问题的性质,政策方案目标的性质,政策方案

  内容的性质,政策方案的科学性,政策方案的稳定性,政策方案的综合配套性(2)政策执行机构的影响:组织机构的层级和幅度,组织内部的权力结构

  和体制,组织内部的凝聚力(3)政策执行人员的影响:执行者的政策水平,执行者的政治觉悟与职业

  道德,执行者的意向、责任感、工作作风,执行者的知识结构和组织管理能力(4)政策对象的影响:政策对象的利益取向,政策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政

  策对象的群体力量。(5)政策资源的影响政策执行中需要多方面的资源,其中重要的是以下几

  个方面:一是物力和财力资源是最基本的政策资源;二是人力资源;三是信息资源;四是权威资源;五是制度资源。

  5.林德和彼得斯在别人的研究基础上,整合经济学和政治学模式中的很多概念,从而提出了第三套政治学模式。他们认为下列因素在工具选择中起决定性作用:

  (1)政策工具的特征(2)是该国的政策风格和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分裂程度(3)是所关心的机构的组织文化以及它们与顾客和其他机构的关系(4)是政策问题所处的环境、时机约束以及行动主体的范围(5)是决策者的专业背景、制度关系、认知程度等决策者个人偏好因素。6.工具选择的综合模式

  (1)国家具有较强能力,政策子系统非常复杂;(市场工具)(2)国家具有较强能力,政策子系统略微复杂;(管制,公共企业,直接提供规定工具)

  (3)国家所拥有的能力较弱,政策子系统非常复杂;(自愿性工具如:家庭与社区,志愿者组织)

  (4)国家所拥有的能力较弱,政策子系统略微复杂。(强制性中性的混合性政策工具)(了解)7.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模型

  一、微观层面的政策执行模型1、政策执行循环模型

  (1)由三个阶段构成:拟定纲领阶段;分配资源阶段;监督执行阶段。(2)遵循的三个原则:合法原则、理性原则和共识原则。

  2、政策执行博弈模型(1)“博弈”意为游戏、对策。博弈论又名对策论,着重研究人们如何决策以及如何达到均衡。政治科学中的博弈论认为,在竞争和冲突的情形下,每一个参与者都试图获取最大的收益并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从而追求效用或收益最大化,即奉行最大收益—最小损失原则。它是一完全理性经济人为假设前提的。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利益冲突与一致现象普遍存在,因而博弈论得到广泛运用。(2)巴德克《执行博弈》一书中认为:政策执行可能遇到四大障碍——资源分散、目标偏差、行政困境、能源浪费。巴德克的这一理论根据费经验的资料,以虚构的理性行为为其理论基础,考虑变量也不足以说明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情况,而且变量也恨模糊,所有这些构成了它的诸多缺陷二、中观层面的政策执行模型

  1、政策执行过程模型(1)T.史密斯是最早提出构建影响政策执行因素及其过程模型的学者,他在1973年提出了一个描述政策执行过程的模型。

  (2)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过程中,影响政策执行成功与否的重大因素有四个方面:一是理想化的政策;二是执行机构;三是目标群体;四是政策环境。

  2、政策执行调试模型(1)政策执行者与受到影响者之间的需求、价值观念并非完全一致,但基于双方在政策上的共同利益,彼此经过说明、沟通、协商、妥协等确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2)相互调试的过程是基于平等地位的双向的信息交流过程,而非传统的“上令下行”的单向流程;(3)政策执行者的手段和目标具有弹性,随所处的环境因素或受影响者需求和价值观念的改变而改变;(4)受影响者的利益、价值与观点将得以反馈,在政策修正和调整时予以充分反映,从而影响政策执行者的利益和价值取向。三、宏观层面的政策执行模型

  1、政策执行系统模型美国著名学者霍恩和米特尔提出了政策执行的系统模型。他们认为在政策决定与政策实际效果之间存在许多变量因素,这些变量因素既有系统本身的,也有系统之外的,共同影响着政策决定与政策效果的关系。这些因素归结六个方面:政策目标与标准、政策资源、组织间的沟通与强化行动、执行机构的特性、经济与政治环境、执行人员的偏好。

  2、政策执行综合模型政策执行综合模型是有美国学者马兹曼尼安和萨巴蒂尔二人提出的。他们在1979年首次提出了综合模型,认为影响政策执行各个阶段的因素最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政策问题的可处理性、政策本身的规制能力、政策本身以外的变量。第九章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评估是人们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公共政策方案规划、执行情况和政策效果及价值进行估计和评价的活动简答

  1.政策评估的作用检验政策运行效果、决定政策未来走向(延续、调整、终结)、合理配置政

  策资源、促进政策制定科学化2.实证主义政策评估往往导致一下三个问题:(1)过度倾向管理主义;(2)无法调和价值的多元主义;(3)过分强调量化方法。3.政策评估的主要模式测量取向模式,目标导向模式,决策导向模式,实验模式,执行评估模式,

  目标中立评估模式,回应性评估模式,授权评估模式,焦点效用评估模式,新现实主义评估模式

  4.公共政策学习的类型与途径(1)政策行动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取新的信息进行政策学习(2)政策行动主体从政策评估的反馈中进行学习(3)政策行动主体通过基于政策评的反思进行政策学习


推荐访问:政策规划的原则包括 原则 包括 规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