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深化法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以常熟市蒋巷村为例 (全文完整)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2023年度深化法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以常熟市蒋巷村为例 (全文完整)

2022-11-15 19:42: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深化法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以常熟市蒋巷村为例 深化法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以常熟市蒋巷村为例摘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深化法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以常熟市蒋巷村为例 ,供大家参考。

深化法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以常熟市蒋巷村为例

  深化法治建设

  助推乡村振兴---以常熟市蒋巷村为例

  摘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建设法治乡村。蒋巷村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在蒋巷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结合本村实际探索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提供了借鉴。以村规民约为抓手,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以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为契机,推进村务管理规范化;以普法教育为载体,推进法治文化普及化;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传承,营造遵纪守法好民风;以创建治理示范村为“东风”,吹遍法治文化新风尚。常熟市蒋巷村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借鉴和思考: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引领法治乡村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法治乡村建设的主体地位;坚持法治与自治、德治相结合,提升法治乡村建设的最优路径;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宣传方式营造法治氛围。

  关键词:法治乡村建设

  蒋巷村

  法治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建设法治乡村。2020年3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法治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法治乡村建设是重要保障。相关意见下发之后,各地积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法治乡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实现有效的乡村治理,老百姓安居乐业、乡村安定有序,必须夯实乡村治理基础,优化乡村治理模式,建设法治乡村为其提供了坚强保障。

  在推进依法治理进程中,乡村治理的困境也日益凸显。基层党组织涣散无法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带头人”、“领头羊”的缺失无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长期以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人情社会成为乡村的一个“标志”。乡村里许多矛盾纠纷的解决依靠人情关系,缺少依法办事的实践,工作人员法治观念淡薄甚至匮乏,难免有处事不公、村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的现象。缺少规章制度的约束,乡村治理的无序性影响乡村治理规范化和民主化的推进。一些地方制定村规民约时程序缺乏规范性,内容缺乏针对性,实施缺乏有效性,形式大过内容,形同虚设。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积存已久的问题和矛盾逐渐显现,治理机制不完善、有效引导缺失等阻碍了乡村治理法治化的推进。破解乡村治理难题,升级乡村治理方式,乡村法治建设的推进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内容。

  二、常熟市蒋巷村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常熟市蒋巷村由一个偏僻闭塞的小乡村,发展成为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蒋巷村走出了一条“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强村富民之路。蒋巷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乡村社会环境也得到改善和提升。蒋巷村20多年来无上访集访、无封建迷信、无黄赌毒,打造成为治理有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社会环境安定团结、井然有序。蒋巷村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在蒋巷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结合本村实际探索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实现乡村治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多措并举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进一步激发乡村活力、强化法治保障,进一步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提供了借鉴。

  (一)以村规民约为抓手,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

  蒋巷村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村集体经济逐渐发展壮大,村级财力达到千万,蒋巷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为了共同维护和巩固好发展成果,让村民享受福利的同时不忘履行文明村民的义务,村党委和村委会研究决定,制定《蒋巷村村规民约奖励制度》,把村社区股份制分红中的一部分作为遵守村规民约的奖励金,通过以奖代罚的方式进一步推进蒋巷村依规治村。村规民约奖励制度的制定依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和乡风民俗,并广泛听取民意。在2007至2008年间,村党委、村委会向村民广泛并

  多次征集意见表,制定初稿,通过召开村民组长、村民代表、户代表及全村村民大会的方式,向村民宣传村规民约奖励制度的重要性。自2008年开始实行奖励制度至今,蒋巷村每年对模范遵守村规民约的村民进行奖励,督促村民养成遵规守纪的好习惯。新时代下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为应对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在村党委、村委会的带领下,奖励制度进行了多次修订和完善。每一次的修订完善都是面向全体村民征求意见,经过多次反复探讨和商议,最终确定条款,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审议表决通过。蒋巷村依托村规民约,将国家土地政策、新农村建设相关规定等落实到具体条文,从保护生态环境严禁电触鱼到保护小区绿化不允许私搭乱建,条文细致且不断完善,用条约约束人、规范人,促使村民遵规守纪,提升村民守法意识。蒋巷村制定《蒋巷村村规民约奖励制度》,引导村民参与乡村自治,不断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蒋巷村每年开展家庭自评自查,及时进行自我整改。村里成立的新农村建设管理督查队,排查摸底,对出现的问题早发现早整改。蒋巷村自查督查双管齐下,确保奖励制度的有效性,督促村民树立自觉履行义务和遵章守纪的规则意识,共同维护蒋巷的发展成果。

  (二)以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为契机,推进村务管理规范化。

  蒋巷村加强基层民主管理,依法依规健全村务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公开化。村级重大事项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重大决策及时向村民大会通报。通过村级广播站、蒋巷公众号、公告栏等途径,及时进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财务公开,让村民充分享有对村级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了村民积极参与村务民主管理,同时推进乡村小微权力监督制度的形成。

  (三)以普法教育为载体,推进法治文化普及化。

  蒋巷村多措并举开展普法教育,推广普及法律知识。蒋巷村在培育知识型农民培训班上,开设法律讲堂,邀请律师解读有关农业方面最新的政策性法律法规,邀请驻村民警以案说法警示村民,普及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增强法律意识,推进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蒋巷村还利用报纸、数字电视、广播、微信公

  众号、宣传栏,建设法治公园,宣传法律知识,营造法治文化良好氛围。村民在耳濡目染中学法懂法守法,潜移默化中入耳入脑入心。

  (四)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传承,营造遵纪守法好民风。

  蒋巷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家风好民风,道德水平的提升带动法治水平的提升。蒋巷村传承孝爱传统,将美德写进村规民约,规定子女与老人同住每年奖励二千到三千元,督促子女对赡养老人义务的履行。蒋巷村倡导移风易俗,摈弃传统陋习行为,反对封建迷信活动,邻里间互助友爱,和睦相处,营造风清气正、遵纪守法的好村风好民风。

  (五)以创建治理示范村为“东风”,吹遍法治文化新风尚。

  蒋巷村借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创建东风,发动党员干部和村民齐上阵,围绕创建标准对标找差,提出新时代文明新要求,从村民自治规范、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文化道德形成新风入手,形成《新时代文明蒋巷人三字经》和《蒋巷村新时代文明户创建标准》。蒋巷村民在创建中牢记“三字经”,对标“创建标准”,规范日常行为,增强法治观念,形成法治文化新风尚。蒋巷村党员传递创建“新风”,宣传政策树立榜样,模范遵守发挥带头作用,并与联系家庭户签订《党员联系服务家庭共建协议》,做起了村里的联络员和通讯员,协助村里顺利完成创建任务。

  三、常熟市蒋巷村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借鉴和思考

  (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引领法治乡村建设的正确方向。

  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法治乡村建设的领导,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法治乡村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蒋巷村依托党建引领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蒋巷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在提升乡村法治治理过程中,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依法规范运行程序,群众的民主参与、利益诉求得到充分实现。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法治乡村建设的主体地位。

  蒋巷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参与,成果由群众共享,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乡村治理法治化核心在法治,根本在民主。蒋巷村依托村规民约,培养村民规则意识,强化行为约束,提升法治治理实效。乡村自治条例的制定,引导和保障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解决乡村治理的根本问题,有利于乡村治理的有效性、长远性。

  (三)坚持法治与自治、德治相结合,提升法治乡村建设的最优路径。

  蒋巷村以自治增添活力,法治增强保障,德治弘扬正气,促进法治与自治、德治相融合,推进乡村治理体制机制的发展和完善。蒋巷村通过村规民约实现自治,规范和约束村民日常行为,引导村民滋养规则意识;通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和弘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引导村民恪守道德底线;通过普法教育的开展,提升法治素养,引导村民学法懂法守法。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必须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自治的规范、德治的滋养,弥补了法治难以约束的范畴,法治的强制约束,弥补了自治、德治的“软弱”,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现乡村治理最优路径。

  (四)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宣传方式营造法治氛围。

  蒋巷村依据本村实际多方式多渠道宣传法律知识。蒋巷村利用村民大会、村广播、村报、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及时宣传和推送各类法律法规的新动向,让法律知识的熏陶“润物细无声”。通过邀请律师、民警、专家等开展各类讲座培训,宣传政策法规以及农业专业相关知识,让法律知识的传递精准到位。蒋巷村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拓宽了法治文化学习的途径,潜移默化中促成村民法治思维的养成、守法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乡村振兴背景下法治乡村建设研究》,汪恭礼,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12月第35卷第4期。

  2.《“三治”融合实现乡村善治》,徐朝卫,人民论坛,2019年06月上。

  3.《乡村治理法治化转型困境及破解之策》,李营,领导科学,2019年11月下。

  王妹春

  中共常熟市委党校

  教师

  中学一级

  本科138****9511***************


推荐访问:乡村振兴的法治化建设 深化法治建设助推乡村振兴---以常熟市蒋巷村为例 常熟市 为例 助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