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基本功能与延伸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试论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基本功能与延伸

2022-11-02 20:36: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 要: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有利于推动农业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增强高校科研实力,还有利于培养我国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功能较多,总体上可分为教学功能、科研功能等基本功能,以及相关的社会功能与生产功能等延伸功能。

关键词:教学与科研基地 基本功能 延伸功能 农业高校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培养我国农业科技人才,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功能较多,总体上可分为基本功能与延伸功能两种。基本功能分为两方面,一是教学功能,包括提供实习平台、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等;二是科研功能,包括承担科研项目,培养科研队伍等。延伸功能也分为两方面,分别是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社会功能与生产功能。随着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不断发展,其正处于健全基本功能,拓展延伸功能的阶段,以适应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及国家对农业科技、人才的不断需求。

至今,已有较多的学者对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进行了研究,但对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研究较少,而大部分对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研究都主要集中于基地的建设问题。如朱桂才、陈兰对地方高校农林专业教学、科研基地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对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教学、科研与生产三结合、形式多样化的基地建设对策”[1]。刘目前、杨友才等则对农科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规范化建设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农科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规范化建设标准和内容”[2]。王国槐、官春云等则“对农业高新技术股份制企业式教学基地的建设”[3]进行了探讨。此外,部分学者对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其他方面进行了研究。如,野秀芬、张红莲等对“农业高校校外科研基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机遇与任务”[4]进行了研究。杨成才、吴承春等对“新形势下农业高校科研基地创新体系的建设”[5]进行了研究。而对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功能的研究则较少,主要有文士博、张庆桥的“高校教学科研基地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6],以及程启原的“广西高校科研基地技术创新扩散问题研究”[7]。综上,可知我国现今对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功能研究缺乏,处于空白的状态。

一、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基本功能

(一)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教学功能

1. 提供教学及实习的平台

在教学方面,对于本科生而言,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打破传统教学、提供实物性教学的重要场所。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的目标是“全心全意为学校广大师生服务,营造鼓励实践、鼓励创新的学习和研究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第二课堂。近年来,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坚持与完善教学功能,接受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实习、实践年均达2000人次。如,华农业教学与科研基地共有耕地面积约2080亩,主要用于水稻、玉米、大豆、果树、蔬菜和花卉等植物的田间教学、实习,为农学、生命科学、园艺学等农业自然科学的本科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教学平台,打破了传统的本科教学模式,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性教学。此外,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还为人文社科类专业提供考察、教学的实践平台。

对于研究生而言,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可为研究生教学提供科研场地、课题研究等,以促进研究生教学的发展,推动创新性研究人才的培养。研究生的培养属于农业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是农业高校科研发展的主要方向。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不但能为研究生实践性教学提供平台,还可为研究生提供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增强其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其思维的创新。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每年都为研究生的教学、科研提供广阔的平台。如,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现建成水田种植区、水产养殖区、花卉科研区、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田间基地等14个功能区,为研究生的教学、实践、科研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于农业高校而言,学生在教学与科研基地中的实习尤为重要,农科学生除了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拥有动手实践的能力。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是学生进行实习的重要平台,拥有先进的设备与完善的场地;同时在实习的过程中,有较好的老师进行全过程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与效果。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除承担在校学生田间教学实践任务外,还承担学生的毕业实习任务,是学生重要的毕业实习基地。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具有旱作农业区等包含水田种植、旱作农业、水产养殖、花卉、果园、畜牧、生态公益林、航天育种工程之心、生物防治工程中心等14个功能区,可为不同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多样、对口的专业实习;此外,其拥有实力雄厚的教师科研队伍,可为在基地实习的毕业生提供专业的指导,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毕业实习的质量与效果。目前华农增城教学与科研基地已接纳农学院、兽医学院等12个学院(含研究中心)20多个专业的毕业实习学生。

2.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教学体制改革中,不但要求教学方式进行改变,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素质培养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改变。教师是教学的关键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重要主体。因此,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尤为重要。“高校教师必须依托教学、科研基地,通过锻炼来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实现自己由知识传播者向知识创新者移位的前提下,才能完成将学生由学习知识者向实践创新者移位的任务”[8]。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场所,其可提供实验室、试验田等多种多样的设备。在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就培养了较多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较多的教师不仅在课堂上教授理论的知识,还在基地中拥有科研项目或者经常到基地中进行相关的实验。

(二)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科研功能

1. 承担科研项目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具有重要的地位,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科研项目都与我国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依靠学校突出的农业自然科学专业优势,承办了较多的科研项目,吸引了较多研究机构的入驻,为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推动了我国农业科学不断前进。目前,在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开展的科研项目包括973、863项目在内的国际合作、国家级、省级等课题100余项,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5项、973计划子项目2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8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项、省部级项目60余项;此外,其从成立以来就积极吸引各类研究机构的入驻,现今入驻基地的开展研究的省级以上研究机构共15间,其中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间,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8间,广东省重点实验室5间。

另一方面,承担较多的科研项目,必然会拥有较多的科研经费支撑。科研经费是进行科研活动的必要条件,如没有科研经费来源,科研项目就会遭到“夭折”。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承担的科研项目较多,拥有的科研经费较为充足;同时,华农也为基地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较大的支持,如从2000年以来,华农先后投资约1.5亿元用于增城基地土地征用和基地基本设施建设,完成农业基本改造、完成生态公益林造林、修建畜牧生产示范区实验楼、修建国家优质稻原原种扩繁中心田间工作楼、建成14项功能区等,较好地满足学校各专业科研的需要。因此,充足的科研经费来源为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的科研项目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 凝聚科研队伍

强大的科研队伍是科研项目顺利开展的保障。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是高校科研的重要场所,其承担较多重要的科研项目,因此能够凝聚较多的科研人才,组成多支强大的科研队伍。由于农业涉及的学科众多,因此科研队伍所涉及的学科也较多,形成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更有利于基地科研功能的发挥。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拥有强大的科研队伍,专业众多,主要以农学、生命科学、兽医、林学、园艺学等农业自然学科为主,形成了多学科的研究交汇,可为不同专业的科研项目服务。同时,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承担较多的科研课题项目,也为其凝聚强大的科研队伍提供了契机。

3. 创造科研成果

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科研功能还体现在丰硕的科研成果。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是农业高校科研的重要场所,其承担较多的科研项目,拥有强大的科研队伍,有助于科研成果的创造。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依靠农业、兽医、林学等学校优势的专业学科,承担了100余项省级以上课题,吸引了15间省级以上研究机构入驻,为专家学者的发明创造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取得了专利申请、发明创造、论文发表等丰硕的科研成果。

4. 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与完整的科研场所

先进的科研设备与完整的科研场所是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承担科研活动的基础,也是实现科研创新、发明创造的重要保障。农业的科研需要较多的土地、实验室、试验田,以及先进的检测设备,因此,先进的科研设备与完整的科研场所对农业高校的科研工作尤为重要。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与科研场所,为专家学者们提供了重要的科研平台。如,华农增城教学与科研基地建成了14个功能区,分别是:设施农业区、水田种植区、旱作农业区、水产养殖区、花卉科研区、果园与茶园区、畜牧生产示范区、生态公益林区与经济林引种种质资源园圃、农业部国家优质稻新品种原原种扩繁基地、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中心田间基地、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田间基地、国家农业转基因作物检测与监测中心田间基地、教育部生物防治工程中心、以及南方红壤试验站;此外,其从成立以来就积极吸引各类研究机构的入驻,现今入驻基地的开展研究的省级以上研究机构有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转基因作物检测与监测中心(南方)、农业部昆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等,共15间,其中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间,分别是: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转基因作物检测与监测中心(南方)、国家优质稻新品种原原种扩繁基地,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8间,广东省重点实验室5间。

二、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延伸功能

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以教学、科研为基础,通过不断的发展,大部分农业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管理架构逐渐清晰,使得基地的功能得到了拓展,除基本功能外,还具有社会与生产等延伸功能。

1. 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社会功能

农业高校是我国“三农”建设的排头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则是我国“三农”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华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学专业为主的大学,其教学与科研基地利用学校的优势学科,承担了各种农业课题,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科技的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我国“三农”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此外,华南农业大学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增城基地位于增城的冯村,对冯村以及周边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好的推进作用。

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通过对科研成果的展现,使其成为了中小学生重要的科普基地,有利于提高社会大众的科技素养,以及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华南农业大学教学与科研基地不仅承担为学校提供教学科研服务的任务,同时也兼顾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的功能,为中小学生提供科普教学服务。

2. 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生产功能

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除进行科研工作外,还会把部分的相关研究成果转换成生产线上的产品。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生产功能主要体现为基地自身建立厂房,建设生产线,生产产品;以及基地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企业,生产产品,形成“产、学、研”的运作模式。华农教学与科研基地拥有奶牛场、水稻田等生产场所,除可为学校提供教学与科研场地外,还拥有较大的生产潜力;此外,其拥有庞大的科研团队,科研成果丰硕,具备与相关企业合作的条件。“产、学、研”的运作模式,是华南农业大学教学与科研基地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把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的重要途径。

随着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基地的不断发展,基地的延伸功能也在不断的增多。如,某些农也高校把基地打造成“科技推广示范园、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园”[9]等。

参考文献:

[1][8]朱桂才,陈兰.地方高校农林专业教学、科研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农业通报,2007,13(19):364-365.

[2][9]刘目前,杨友才等.对农科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规范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3,(5):40-41.

[3]王国槐,官春云等.农业高新技术股份制企业式教学基地建设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2,(8):78-79.

[4]野秀芬,张红莲等.农业高校校外科研基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机遇与任务[J].农业科技管理,2008,27(1):46-48.

[5]杨成才,吴承春等.新形势下农业高校科研基地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0,(24):91-93.

[6]文士博,张庆桥.高校教学科研基地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改革与开放,2010,(4):123-124.

[7]程启原.广西高校科研基地技术创新扩散问题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2008.

责任编辑 黄日暖


推荐访问:基本功 能与 试论 延伸 科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