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集气管压力智能控制策略的应用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焦炉集气管压力智能控制策略的应用

2022-11-02 10:00:04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介绍柳钢焦化厂四炼焦系统集气管压力控制改造,比较传统控制方式与智能控制的优劣势,并分析先进智能控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集气管压力;PID;模糊控制;专家解耦;前馈控制

中图分类号 TM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7-0068-02

一直以来,集气管压力控制都是焦炉生产的重要环节,不仅关系着环境污染、能源损耗、产品回收,也影响到生产工况和焦炉寿命。而许多焦炉集气管压力长期使用单回路PID方式进行控制。对于集气管压力具有的干扰因素复杂、耦合强、非线性、大滞后等特性,实际控制难以达到设定值±20Pa的工艺要求。

1 主要问题及传统控制方式

在炼焦过程中,影响集气管压力稳定的因素很多,如:加煤、开关高压氨水、启闭上升管水封盖等操作,会造成压力大幅波动。另外,荒煤气产气量也会随结焦时间变化而变化。对于焦炉生产而言,集气管压力越稳定越好,设定值依炉型不同通常为80Pa~160Pa,属于微压控制,因此,集气管压力的稳定一直是焦炉工艺控制的难点。

柳钢焦化厂四炼焦系统为JN-43型焦炉,集气管共分四段,并联结构,各段集气管均设有人工翻板和调节阀。支管在一侧汇总,经初冷器后与鼓风机串联,管道分布不平衡,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耦合作用明显。

四焦集气管压力一直采用单回路PID控制。鼓冷调节包括:初冷器前吸力控制,煤气风机回流控制,三个控制回路相互独立,却相互影响。常规PID依据被控参数的偏差大小实施控制,不能预测其变化趋势,存在“滞后”。且集气管组间,及与初冷器前吸力控制系统之间各自为政,相互耦合。传统控制方式,不仅难以克服集气管压力波动,甚至还会加剧波动,导致压力控制系统进入失效或过敏状态,造成焦炉冒烟冒火。

2 集气管压力智能控制策略

由于被控对象是一个相互耦合,具有很强时变性和非线性的不确定过程,难以通过数理分析,获得精确数学模型。因此,引入模糊控制、专家解耦以及前馈控制,以优化集气管压力的控制。

2.1 复合式模糊控制

通过分析,将集气管压力偏差值E及其变化率EC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将集气管压力调节阀的阀位控制增量∆U作为输出变量,构建Mamdani型二维模糊控制器。

控制器的两个输入变量,相当于PID中的比例和微分环节,能提高系统阻尼性能,减少响应过度超调,但缺少积分环节,使得系统的稳态性能较差。因此,控制系统采用F-PI的复合控制器进行调节。根据专家经验,当测量偏差大于设定阈值时,选择模糊控制;小于阈值时,进入PI细调,使稳态值渐渐逼近设定值。既获得模糊控制的动态响应,又发挥PI控制器消除余差的

优点。

根据集气管压力偏差、偏差变化率以及调节阀输出增量,均选定7个模糊子集,分别为{NB,NM,NS,Z0,PS,PN,PB},即{负大,负中,负小,负零,正零,正小,正中,正大},E/EC={-6,-5,-4,-3,-2,-1,0,1,2,3,4,5,6},表示压力偏差及其变化率在正反方向上大小的程度。用∆U={-7,-6,-5,-4,-3,-2,-1,0,1,2,3,4,5,6,7},分别表示调节阀的阀位增减量大小。所有模糊子集均选取三角形隶属函数,描绘分布图,建立隶属函数表达式。

在建立规则表,获得变量大致输出结果后,采用面积重心法,利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可方便地离线计算获得模糊控制查询表。通过解模糊得出具体的精确值,再通过比例因子进行缩放,获得调节阀的实际执行信号。整个判断、查询、推理过程,采用PLC的梯形图来完成。

2.2 前馈补偿控制

在集气管压力系统中,各段压力受初冷器前吸力影响很大。因此,引入初冷器前吸力,作为集气管压力控制的前馈补偿。将前馈与反馈控制结合起来,利用前馈控制克服主要干扰,反馈控制克服其余干扰及前馈补偿不完全的部分。

以初冷器吸力P(k)大小进行分段补偿,分为3档。①P(k)≥2.1kPa时,前馈补偿系数G=0.5;①1.5≤P(k)≤2.1kPa时,G=1.0;③P(k-1)≤1.5kPa时,G=1.8。并将该系数在集气管压力控制反模糊化后,与模糊输出量相乘,进行相应补偿。

2.3 专家解耦控制

集气管压力系统是一个多变量耦合系统,炉间并联,存在负耦合,焦炉与鼓风机串联,存在正耦合。运用生产实践中获得的专家知识,设计专家控制器对系统的一些特殊工况进行解耦。

2.3.1 集气管间解耦

在焦炉生产过程中,炉间存在很大耦合作用,常出现一座焦炉集气管压力过高,而其他焦炉压力过低的情况。当1#集气管压力高于2#时,1#的煤气不但流向总管,同时还流向2#集气管,使1#管压力下降,2#管压力上升,两管压力趋于平衡,这是系统的自平衡能力,也是其耦合所在。若仅对单管分开实施控制,必然在耦合作用下产生超调,加剧系统的波动。解决方案就是对单个焦炉集气管,在原控制器计算控制增量后,再构造一修正系数进行叠加,实现补偿解耦,使得各分管控制器输出增量及修正后的控制量分别为:

这种方法在原单管控制输出基础上,增加补偿解耦系数。通过快速恢复自身压力,减小单管异常突变引起的组间不平衡。使控制输出不仅以单管工况的模糊控制算法为基础,而且考虑了组内快速负耦合的影响,减小了压力波动。

2.3.2 集气管与初冷器吸力间解耦

除了焦炉组间耦合外,集气管压力系统中,还存在集气管压力与初冷器吸力之间的正耦合作用。若初冷器前吸力波动较大,可能会引起各焦炉集气管压力同时产生振荡。其特征是:各集气管压力同方向波动,但初冷器前吸力调节却出现反向变化,进一步加剧各集气管压力的同向波动。此时,通过将初冷器前吸力调节与各集气管压力值相关联来消除耦合。

当各段集气管压力测量的平均值PV与设定的平均值SV之差,大于45Pa,而初冷器吸力小于1.8kPa时,则初冷器前吸力调节阀在原来输出阀位基础上叠加5%,作为输出。当各座焦炉集气管压力较长时间存在同一方向变化偏差时,通过主动调节初冷器前吸力克服耦合

作用。

3 结论

利用经典PID控制结合模糊控制,并引入前馈和专家解耦后,实现了柳钢焦化厂四焦集气管压力的自动调节。实际投用效果要比单回路PID控制好很多,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各段压力值90%以上时间稳定在设定值±20Pa范围内,满足工艺控制要求。每年可减少煤气损失2%~3%,为企业降低大量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石辛民,郝整清.模糊控制及其MATLAB仿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高忠仁.焦炉集气管压力与鼓风机综合控制系统[J].冶金自动化,2009(6).

[3]冯力力.涟钢三座焦炉集气管压力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6.

[4]周国雄,赖旭芝,曹卫华,等.焦炉集气管压力智能解耦控制系统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5]阎瑾.多座不对称焦炉集气过程智能解耦与协调控制算法[D].中南大学,2008.


推荐访问:焦炉 气管 智能控制 压力 策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