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古董命运两重天尴尬了谁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城市新古董命运两重天尴尬了谁

2022-11-01 18:36: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网友感叹,要拆除了就说是当代复建品,要申遗了又强调见证历史沧桑,这种思维是否太过功利?文化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人们在问,在一些地方扭曲的发展观面前,对文化传承的诚意和敬畏之心哪去了?

1993年版武大牌坊被拆余波未了,黄鹤楼、阅江楼等“中华名楼”计划打包申遗又招致争议。同是复制建筑,建成近20年的牌坊仅用20分钟便拆除完毕,引来一片唏嘘;但一说起申遗,复建仅有30年、甚至10年的“新古董”,又被官方解读为“胜在文化内涵”。

网友感叹,要拆除了就说是当代复建品,要申遗了又强调见证历史沧桑,这种思维是否太过功利?文化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人们在问,在一些地方扭曲的发展观面前,对文化传承的诚意和敬畏之心哪去了?

“仿版”仅是“集体纪念”,无关“文化沉淀”?

挖掘机的长臂挥舞之间,武汉大学地标性建筑之一、建成近20年历史的“国立武汉大学”牌坊于9日轰然倒下。学生、市民争相与牌坊合影,用手机拍下“最后瞬间”,甚至有毕业生听闻消息立即赶来,争抢废墟中残存的石块留作纪念。

这一幕让现场施工队员颇为不解——不过是一座仿建的“山寨品”,再建一座无妨。互联网上的议论也大致分为两方:一边是唏嘘与缅怀,另一边是“看淡情绪”“理解城建”的呼吁,争议不断。

要说“身家背景”,刚刚拆除的牌坊确实谈不上“金贵”。这座建于百年校庆前夕的“1993年版”校门,是仿造数百米之外街道口闹市的牌坊建成。而街道口的真迹建于1937年,早已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建宪对记者表示,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看,街道口的武大牌坊不能拆,校口门的牌坊可以拆。

“但是,一座建筑拆除引发如此反响,因为她本身已经与学校的人文氛围融为一体,并不仅仅是因为怀旧情绪。”网友“大丽花”说,“她是情感寄托,因为她见证了百年校庆以来的历史,见证了武大20年来的沉淀,这本身就弥足珍贵。”还有网友感叹,牌坊虽是复制品,但这丝毫不影响她的风骨与尊严。

争论之中,有人拍下了武大校门牌坊“真身”的照片,传到网上。网友说,看看文保建筑“真身”,周边小饭馆林立,天天烟熏火燎,油渍污水也从基座下面流走,看着让人难受,仿制品随便拆,文物又保护不周,令人堪忧。

“新古董”申遗引争议

就在“山寨牌坊”拆除引争议的时,消息传出:包括黄鹤楼、岳阳楼等在内的十座楼阁将于11月签署《长沙宣言》,打包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细心的网友发现,名单中的黄鹤楼仅仅复建于上世纪80年代,比“复制牌坊”早不了多少;而南京的阅江楼更是在本世纪初才刚刚复建完毕开放,距今仅11年,此前这幢楼阁仅仅是存在于古文里。“新古董”也能称“世界遗产”?

黄鹤楼景区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十大名楼”打包申遗将于下月启动,确有其事。不过对于网民质疑,景区方面认为,还是应该从人文内涵和历史文化价值看待楼阁的价值,建筑确实是新的,但同样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每年吸引这么多人前来,人们关注的还是楼的文化。

官方解释得到了部分专家认可。“申遗是完全应该的,”陈建宪说,虽然现在的黄鹤楼不是古董建筑,但它仍然是文化的载体。千年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前来,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怀值得好好研究,虽然它多年来不断变迁,但其所在大江之滨的地理位置没变,承载的文化越来越深厚。

有网友提出,历史建筑修葺、复建,有些是出自历史原因、自然因素,确是为了保护遗产。但如今,越来越多的拆旧是因为城市建设,推掉容易建好难,挖掘机理应慎之又慎。

“拆除时就说只是当代复建品,申遗时又强调历史沉淀,这样的思维是否有些功利?”网友“王二小”说。

文化传承,多些诚意少些“利”

面对网络争议,专家认为,复制品并不代表没有文化价值,但有价值与够格申遗是两码事。为城建让路便强调“复制品”,为申遗立功又突出“文化内涵”,背后是利益在作怪。传承文化,应当对历史抱有起码的诚意。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周学鹰认为,从考古学角度来说,从材料、工艺、造型与原版都一致,才能称为仿古器,仿古建筑标准同样如此。而今天不少“名楼”已经是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甚至带有电梯,充其量只能算古式建筑、古风建筑,其中的文化价值含量有多少?值得商榷。

“这样的‘申遗’无异于炒作。不论最后结果如何,至少暂时打响了知名度,也就创造了旅游价值,拉动了地方经济。”周学鹰说。

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冯桂林认为,近年来古文物在利益驱动下纷纷“复活”,而评审部门考虑到地区发展状况等因素,网开一面助推上去,形成这样的利益链条,无疑让文化保护“变了味”。

专家们认为,随着城建兴盛,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的矛盾也屡次针锋相对,但往往都是文化给经济“让路”。今年年初,经过两年多的“拆迁”“保护”拉锯战,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终究碎为瓦砾,遭遇“保护性拆除”,网络一片哗然。

“所谓的‘保护性拆除’,更是文化向金钱低头,是文化被金钱强奸。”陈建宪说,对于现存的文化建筑,拆与不拆,政府不能完全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该事先进行专家论证,听取社会意见,既要有历史、科学的理念,也要有文化、发展的眼光,看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精神,把好文脉。

“清添望京”等网友认为,要避免让当代建筑史成为中国“最悲催”的建筑史,对老建筑没有足够评估就拆除,新建筑又难保质量与文化内涵,中国正在进入一个繁盛的建筑时代,但大兴土木更需保障文化传承。

专家认为,文化保护需要经济发展尊重学术、尊重文化本身,抱有敬畏之心。如果保护、申遗的相关标准不能严格执行,一路为“钱”开绿灯,将不仅是民族文化的悲哀,也是人类的遗憾。“不能让文化成了任由‘经济’打扮的小姑娘!”


推荐访问:古董 两重天 尴尬 命运 城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