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渗透研究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渗透研究

2022-10-31 17:00:05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要】目前,小学道德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要积极深化学校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提高学校的政治教育效率。文章主要研究了小学德育课堂管理,并给出了相关建议,以提高德育教育的成效。

【關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德育教育;教学形式

一、前言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教”的主体是老师,“学”的主体是学生,只有两个主体紧密结合,才能使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地开展。老师只有坚持将教学和育人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成为学生的领航员。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周期长、工作量大、工作内容复杂的工作。

小学阶段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阶段,教师应是开展有效德育教育的带领人,是培养并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责任人。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而且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性格,使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要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性,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效率,积极引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更好更快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二、教师要以身作则

小学生的“三观”还没有形成,在生活中存在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因为在学校中教师与学生接触较多,教师就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求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塑造高尚、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以高尚的品质教育学生,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此外,教师应注意着装得体,不能迟到早退,尊重并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向学生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树立良好的形象,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创设有效的德育情境

要想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师应建立有效的道德教育机制,让学生在道德情操的环境中不断提高素养[1],让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残疾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一个特殊的日子举办活动,比如可以借助“全国助残日”这一天设置情景,引导学生献爱心。

首先,将一本书放在领奖台上,但是在去领奖台的路上设置合理的障碍,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去拿书。教师第一个上台,既用自身行动告诉学生怎么玩,也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拿到书,并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充分认识到残疾人生活的困难。最后告诉学生,要主动帮助残疾人,尊重他人。这能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利用故事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

故事是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德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帮助学生接受知识[2]。这就要求教师收集更多有关培养道德规范的材料,所收集的材料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有效地了解,并且对提高道德教育有明显的效果。

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可以讲解“孔融让梨”的故事。听了这个故事后,同学们就会学习到孔融的谦虚和懂礼貌,比单纯地告诉学生怎么做更有效果。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讲解优秀学生、优秀共产党人的故事告诉学生该如何做,让学生理解故事内涵,帮助学生学习,不断提高道德教育质量。

五、榜样教育

小学生来说对在某一方面能力特别强的人会产生崇拜感。因此教师就可以掌握学生的特点,采用有效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2]。教师要以身作则,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要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创建一个“明星”栏目,让学生选择合适的人,推荐学习好的学生,乐于助人、健康有序的学生,并在上面附上学生的照片。教师应定期选拔“明星”,这个活动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六、鼓励学生

在小学的学习生活中,老师应该经常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小学是学生形成自信人格的重要阶段。小学生自尊心强,喜欢被他人欣赏和认可。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应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与自己更加亲密,主动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主动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要赢得广大师生的好评,教师需要更加积极,长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不能当着所有学生的面批评他,这将不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教师应该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困难和出现错误的原因,指导和鼓励学生,让学生主动进行必要的修正,因此,教师需要不断调整教育方式,找到可以提高道德教育质量的有效方法。

七、丰富教学形式

有效的道德教育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用大量的教育方法。教师可以使用团队合作式的方式,也可使用竞争游戏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如何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学会竞争,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竞争意识。同时,提高学生在学习中有效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学生道德思想的进步。在素质教育中,教师需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利于学生的长期成长和进步,促进学生的发展。不要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中展开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道德课学习主题的确定需要从学生现实生活的整体性出发,继而根据学生生活的原型,再次结合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因此,要把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教材理论知识充分结合,科学地设计出道德课的教学内容。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对学生百分百地信任和尊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发生活中的道德元素,让他们积极地融入社会生活。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改变学生的认识,让学生知道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素养,提高学生的质量,促进学生长远地发展。

教师在道德教育课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提高学生对道德教育的认知,提高道德教育课的教学成果。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但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肯定会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因此学校一定要坚持深化改革道德教育课程的教育模式,与时俱进,迎接新的挑战。教师也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强教学的主动性,将学生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这才是道德教育课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雒凌兰.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渗透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8(1):28.

[2]周方俊, 狄立伟.关于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渗透的研究[J].中华少年, 2018(17):92.


推荐访问:渗透 班级管理 德育教育 小学 研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