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旅游有效供给策略研究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旅游有效供给策略研究

2022-10-30 19:06: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随着“大众旅游”新时代的到来,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结构不平衡的现象也日益显现,旅游需求侧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并不断升级变化,旅游供给侧却出现有效供给不足、拉动消费无力的现状。旅游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水平。本文通过归纳影响旅游有效供给的三个主要因素,从供给数量、质量、结构以及可持续性方面对中国的旅游业供给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国内旅游有效供给的策略。

【关键词】旅游有效供给;供给侧改革;旅游新业态

智慧旅游的快速崛起,现代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人类的旅行活动频率不断加快。2015年旅游业占我国GDP总量的10.8%,对GDP的综合贡献达到7.34万亿元,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13万亿元,同比增长11%。以旅游、休闲度假、娱乐健身为主的产业供给比例正不断提升。不仅如此,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崛起,对于将其他产业过剩产能转变成存量需求,解决产业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然而我国旅游业发展一直强调旅游消费的促进与推动,忽视了对旅游自身供需错位的研究,出现旅游产能过剩和总供给结构失调等现象。如何提供旅游有效供给,促进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结构平衡是我国旅游业未来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旅游有效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旅游供给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旅游业经营者以一定的价格水平向市场提供的旅游相关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是与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相适应的供给。一般来说,影响旅游有效供给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供给数量。旅游有效供给的核心是满足和引导游客需求。旺盛的旅游需求带动旅游供给的发展,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旅游供给测紧跟市场步伐,深挖需求特征,与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相匹配。否则本来旺盛的现实需求可能以出境游方式产生“需求转移”,或是出现“观望待购”的现象。

第二,供给质量。质量是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灵魂,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旅游供给侧应树立精品意识,不论是旅游行政部门,还是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商店等旅游企业都要致力于质量管理,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品牌建设。通过有效供给提升游客的旅游意愿和出行体验。

第三,供给结构。新常态下结构调整是供给侧改革的重头戏。推进旅游产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旅游新业态创新发展,实现旅游区域结构、旅游产品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改革,是实现旅游有效供给的重要抓手。

二、中国旅游业的供给现状

(一)旅游总供给数量大,但供需结构的适应性不强,供给质量仍需不断完善

旅游供给数量和规模较大,但产品质量单一化、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观光旅游产能过剩,度假及休闲娱乐旅游却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旅游供给无法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个性化、多样化旅游需求,供给结构适应需求变化的灵活性有待提高。同时旅游供给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例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黄金周大多数5A和4A级景区人满为患;对以人为本的旅游服务需求考虑不够,旅游交通、景区、饭店、购物点等服务缺乏“无缝衔接”;旅游服务诚信不足,虚假广告、价格欺诈、强迫消费、黑车黑导行为时有发生等等,旅游产品的整体质量有待提升。

(二)旅游投资规模增大,但缺少对投资效益的准确分析

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投资力度不断增大,尤其在旅游新业态的投资方面得到广泛的关注,大型非旅游集团进军旅游业投资的态势也较明显,例如百度、阿里巴巴等。201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层面对旅游投资提出建设意见。但部分地区仍有不少投资者只片面追求投资短期效益,忽视对当地市场的实地考察,缺少对投资效益的准确分析,过高的估计了预期收益。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旅游有效供给策略

旅游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提高旅游供给质量出发,进行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旅游供给结构对游客需求变化的灵活性,更推进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旅游供给侧应从供给数量、供给质量和供给结构三个因素出发,结合我国旅游供给发展的现状,探索出新常态下的有效供给的最佳路径,主要方式如下:

(一)大力开发休闲度假产品,优化旅游供给结构。

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4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5%;入境旅游人数13382.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1%,旅游需求旺盛,相对单一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可以依托现有旅游设施和旅游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海岛、滑雪、养生等特色休闲产品和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旅游度假区,或是打造集度假、购物、娱乐、观光于一体的特色休闲小镇,优化旅游供给结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二)强化旅游评价监督体系,改善旅游供给质量。

服务质量是旅游供给测常抓不懈的工作重点,一方面制定旅游服务标准,创新旅游服务方式,从旅游供给的每个环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例如房车旅游,在线房车租赁、房车营地营位预订、房车维修维护管家预约等服务的创新势必给房车旅游爱好者提供较大的旅行便利,增强游客满意度。另一方面,建设旅游服务评价监督体系,线上线下齐抓共管。借助智慧旅游投诉平台和互动社区,对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指标进行数据采集和建立行业质量预警。同时开展旅游市场检查,协调交通、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加大旅游市场秩序的联合执法力度。

(三)借助“旅游+”,推进旅游发展新供给。

打破传统景区的空间束缚,将旅游与工业、农业、文化、乡村等多种资源相融合,以全域旅游的视角,打造大旅游的发展格局。不仅能将其他产业过剩产能进行有效转化,同时给旅游产业带来新的发展业态,为旅游供给增添新的活力。从一开始的“旅游+农业”、“旅游+工业”到现在的“旅游+购物”、“旅游+研学”、“旅游+戏曲”、“旅游+医疗”、“旅游+比赛”、“旅游+房车”、“旅游+游艇”等,旅游新供给呈现多样化、碎片化发展趋势。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统计,2015年乘坐母港邮轮出入境的中国游客达2,224,209人次,“旅游+邮轮”的新供给形式受到人们的热捧。

(四)借助“互联网+”,建设旅游供给营销平台。

借助信息平台和移动客户端,让旅游供给侧走近需求侧,变过去的“我所有,你消费”成现在的“你需要,我生产”。一方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准分析和掌握游客多样性、层次性的旅游需求,通过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快速实现需求与供给的最佳对接。另一方面根据游客的特征和喜好展开针对性的供给营销。同样,旅游需求侧可以借助营销平台获取全过程旅游活动信息和全区域旅游要素信息,合理规划安排旅游行程,得到更好的旅游体验。

(五)提升特色旅游商品,培育旅游供给新热点。

旅游商品是弹性消费环节,一直是我国国际旅游收入构成中仅次于长途交通的部分,但与国际旅游商品消费水平差距较大。在旅游供给中,相比食、住、行三个旅游基本消费环节而言比重不足。旅游供给侧应推进旅游商品的大众创新创业,培育一批研发、生产、销售的龙头企业,通过举办旅游商品大赛、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等活动加大对民族旅游商品、旅游老字号商品的宣传和推广,通过购物拉动我国旅游消费。

四、结论

旅游有效供给是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常态下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旅游需求“井喷式”增长,旅游供给侧应从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增强供给能力、培育供给热点、打造供给新业态、建设供给营销平台六个方面入手,提高旅游供给的有效性,在旅游业发展达到新高度的同時,带动其他产业实现产能过剩的有效转化,推动经济全域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敏敏.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10.8%[N].中国旅游报,2016-10-19(3)

[2]王洁平.创新驱动旅游业供给侧改革[N].中国旅游报,2016-3-3(3)

作者简介:凌琳,安徽滁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推荐访问:供给 策略 改革 研究 背景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