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绝望的主妇》中的中国人形象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美剧《绝望的主妇》中的中国人形象

2022-10-30 16:12: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 要]美剧《绝望的主妇》开播以来就在美国引起了巨大轰动,并带动了以“绝望的主妇”为主题的文化现象。然而,该剧中的中国人形象备受国人指责,认为她们自私、贪婪、落后,可以说是“丑陋的中国人”。本文试图对剧中中国人形象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其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以期能够清除文化交流的壁垒,促进两国人民的理解与沟通。

[关键词]美剧;中国人形象;主题

美剧《绝望的主妇》在2004年10月播出第一季,12月就被美国电影学会(AFI)列入2004年度美国十佳电视剧名单,很快成为全美收视冠军。到2010年该剧已经播出到了第六季,仍然受到美国广大观众的追捧,并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带动了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脱口秀节目中的“绝望”“抓狂”的“主妇”潮流。连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的太太罗拉也曾在记者晚宴上说:“我就是一个绝望的家庭主妇。”可见这部描述一条小小紫藤巷中四个家庭主妇的故事,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可。

据统计,“美国98%的家庭拥有电视,而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每天平均要看7个小时的电视”①,因此,受到美国观众热捧的电视剧应该能比较广泛和客观地反映当代美国人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其中所塑造的中国人形象也应该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美国普通民众心目中中国人的形象。本文将对剧中中国人形象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其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以期能够清除文化交流的壁垒,促进两国人民的理解与沟通。

一、“丑陋的中国人”

《绝望的主妇》以一个家庭主妇玛丽的口吻,讲述了住在比较富有的中产阶级聚居区的几个背景不同、性格各异的家庭主妇的隐秘生活,试图挖掘“过着幸福生活”的童话式结局背后女主角们的生活真相。因此,剧中的人物不是打着“标签”的千篇一律的人物,都充满了矛盾、复杂甚至“绝望”的情感。剧中没有一个纯粹的好人,与之相反,每个人都有着不可忽略的问题或者不可告人的秘密,如自私、出轨、迷糊、强迫症,甚至使用毒品。

到已经播出的第六季为止,剧中出现了两个中国人,且都是女性。这无疑与本剧的主题相关:体现女性生活真相。该剧中的中国人形象备受国人指责,认为她们自私、贪婪、落后,可以说是“丑陋的中国人”。

首先出场的是嘉比家的中国女佣姚林。这位中年女性拥有外国人眼中的典型的中国中年女性形象:齐耳短发、细眼塌鼻、朴素打扮。当女主人与园丁偷情被男主人察觉时,女主人要求姚林用男式运动袜打扫卫生以掩饰自己的私情。姚林迫于压力,只能同意。后来,由于姚林不满女主人的颐指气使,与嘉比争吵起来并愤而辞职。不久,嘉比逛街时遇到了做商场化妆品推销员的姚林,嘉比想故伎重施,侮辱姚林,却遭到了姚林的反击。

很多人认为姚林的形象是对中国人的侮辱,这一观点并不客观。首先,在这些事件中,观众看到的只是女主人的风流、蛮横与自私。姚林只是迫于压力做了自己必须做的事情——一个女佣难道还能在男主人面前证明女主人的私情吗?除了掩饰,她别无选择。其次,在嘉比一次次侮辱和责骂她后,她终于愤怒了,与嘉比进行了激烈的争吵,并辞去工作。这不正证明了姚林仍然是有自我意识和尊严的吗?再次,当嘉比试图在化妆品店再次羞辱姚林时,这位貌不惊人的中国妇女说出了最能刺痛嘉比的真理:“我靠自己的劳动吃饭,你没有侮辱我的资本。”这难道不证明姚林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家尊敬的劳动者吗?最后,有一个细节更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姚林在用袜子擦洗楼梯时,男主人问道:“(用袜子打扫)是你们日本人的传统?”姚林答道:“不好意思,我是中国人。”这不正是体现了她自己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吗——起码,她不愿意被误认为是日本人?这样的形象,应该不是一个负面形象吧?如果非要说这是对中国人形象的侮辱,那也许是大家对姚林职业的偏见——为什么非要选择中国人来做女佣这样的职业?事实是,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女佣的确基本来自南美和亚洲,尤其是中国。其实能做一个像姚林这样的女佣,应该已经不愧对中国人这一称呼了。

第二个出场的中国人小梅是最受中国观众鄙视的。小梅刚到美国被关在一个美国家庭做奴隶,后被FBI解救并安排到嘉比家暂住。在这个家庭里,小梅主动承担起了女佣的职责,打扫卫生、收拾房间,最重要的是她做得一手好菜。当听说要被遣返时,小梅哭喊着想要留下,怕被自己的叔叔再次卖掉。在这种情况下,女主人嘉比连威胁带利诱,劝服小梅做了她的代孕妈妈,可是小梅却与男主人假戏真做、勾搭成奸。

小梅显然不是一个正面的角色。首先,小梅非常虚伪。刚来到嘉比家的时候,她感恩戴德,包揽一切家务,希望能留下来。而在做上代孕妈妈以后,她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颐指气使,不断提出各种过分的要求。其次,在代孕后小梅提出的各种要求反映了她内心的贪婪:不允许女主人涂香水,争取到家里最好的卧室,不再做家务,要求女主人为她提供各种食品。最后,与男主人偷情是小梅最受指责的行为。如果说她以前所走的每一步,都不是她心甘情愿的,还能得到观众的同情。此时的她,心甘情愿地与一个没有感情的有妇之夫偷情,简直就是堕落的标志。也许为了求得一张绿卡(女主人已经答应代孕成功就为她申请)?也许为了气气女主人(那代价未必太大)?也许为了身体的欲望(在此之前她是一个处女)?不管哪种原因都无法解释小梅这一奇怪的行为。

二、傲慢与偏见

《绝望的主妇》中这两个中国人形象,都不是令人愉悦的正面形象。在其他流行美剧中,中国人的形象也大多是负面的,比如《越狱》中Sylla卡的买主,《欲望都市》中见人就傻笑的接线员以及无处不在的诡异的中国针灸师。这些形象的产生来源于美国甚至整个西方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有着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原因。

首先,中美之间的政治关系对这些形象的产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美国汉学家孔华润在《美国对中国的反应》一书中提到美国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5%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21世纪美国最大的敌人。20世纪90年代美国关于中国最畅销的书《中国觉醒了》在认可了中国经济成长的奇迹之后,写了这样一句话“总之西方还没有开始思考中国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后果:想象另一个日本吧,有十二倍以上的人口,加核武器。”②这样的话语为“中国威胁论”涂上了浓重的一笔。美国政府、民众心目中的中国已经由上世纪初多灾多难的、神秘遥远的国度变成了一个走向强大和狰狞的邪恶帝国。在BBC或者CNN这样拥有极大受众群体的媒体中,“除非是能给中国抹黑,否则你根本不用期待看到有关中国的新闻。”③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观众们当然不可能看到正面积极的中国人形象。

其次,经济因素决定了中国人在电视剧中所从事的职业。虽然中国经济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中国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发展中国家。相对世界经济实力强的美国而言,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自然有一定差距。《绝望的主妇》展现的是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片中的女主角大多是不需要工作的家庭主妇,男主角则是医生、律师等职业人士。与他们相比,中国新移民中年女性姚林作为女佣这一形象出现是非常正常的;而小梅是一个偷渡到美国的女孩,也真实反映了偷渡客的生存状况。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美剧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一些经济状况良好的美国华裔医生、律师、工程师、科学家等形象,只是为数极少,不能代表美剧中的中国人形象。

最后,文化的差异是美剧中出现这一系列让中国人都觉得奇怪的中国人形象的主要原因。美剧既然在美国有那么多的受众群体,必然反映了美国人的世界观;也就是说,其中塑造的中国人形象,绝非是真正的中国人形象,而是美国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认识。无论这些形象是积极正面的,还是消极负面的,都是美国文化的“他者”,包含着美国对中国的认识和对中美关系的思考。

比如,小梅这一人物形象,在中国人眼中是非常荒诞的。这个女孩,能说比较流利的英语,能做各种让最能干的美国家庭主妇都叹服的西式餐点,生活在中国贫穷地区——上海或者上海周边,被叔叔卖到美国当奴隶……而女主人嘉比对小梅的威胁更让中国观众哭笑不得“我会把你送回上海去插秧!”由此可见,该剧导演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认知到了怎样一种可笑的程度。而美国人民的广泛接受再一次证明,在他们心目中,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奇异的地方。可见,中国驻英大使傅莹的感慨“挡在中国和世界之间的这堵墙太厚了”这一论断是多么的贴切!中美之间的文化壁垒的确由来已久,误解重重。正是这些文化上的差异和沟通上的缺失直接导致了美剧中一系列奇怪的中国人形象的塑造。

三、理智的回归

美剧中的中国人形象,包含了美国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认识,体现了美国民众对中美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解读;同时,也让中国人意识到了他民族对自己的看法,这无疑有助于我们对自己的进一步反思和完善;也让我们意识到加强文化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方面,中美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增加,有助于加强两国人民的交流,打破两国的文化壁垒。正如大部分亲临中国的美国人的感觉:真正的中国和他们想象中的中国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来自媒体宣传的“想象中的中国”是“傲慢与偏见”的产物。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民众也应当理智地对待文化意识差异,强调“对话”而非“对抗”,加强交流,破除成见,在与他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中反省自我,实现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只有中国朝着民主、富强、文明的方向不断前进,才能彻底根除西方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偏见”。

注释:

① 刘枢南:《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页。

② Colin Mackerras:Western Images of China(revised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年版,第137页。

③ 李希光、刘康:《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页。

[作者简介]马玉芳(1967— ),女,辽宁沈阳人,硕士,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及比较文学;伍思静(1979— ),女,四川资阳人,硕士,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及比较文学。


推荐访问:主妇 美剧 绝望 形象 中国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