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荣,体制之外的医学“苦行僧”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陈泽荣,体制之外的医学“苦行僧”

2022-10-29 12:36: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打开文本图片集

久而久之,患者之间口口相传,陈泽荣竟然不知不觉地获得了“陈一针”的雅号

他名片上的公开头衔是福建建昌律师事务所主任、厦门富德胜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福建省青联委员、厦门市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厦门市政协委员、厦门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厦门市医患调解委员会专家委员、厦门大学法学院兼职副教授。一个人身兼这么多项并非务虚的本职和兼职工作,已经令人赞叹不已,可是,更加让人惊奇的是,他在取得厦门大学授予的法学博士学位以后,竟然又以第一名的成绩 ,考取了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科学博士研究生,而且义无反顾地舍弃有生以来创富的黄金时期,全身心地投入中医学的探索研究之中。他到底是只以读书为乐的书痴,还是胸怀大志的世外高人?究竟是淡泊名利的儒雅之士,还是另有不可琢磨的鸿鹄之志?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陈泽荣,而这些疑问,也正是我们经人引荐采访他的原因。

医学世家 菩提道种

初次见面,我们绝对想不到已经过了不惑之年,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陈泽荣,显得年轻而率性,从他身上看不出一丁点岁月沧桑的痕迹。他言语率真、动作敏捷,就像刚过而立之年,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大男孩。虽然我们还多少感受到他年少时狂傲不羁的性格,但他并不浮夸,而是言谈恳切,举止从容。

我们的采访直奔主题,追问他为何会在法学领域和商业领域都颇有建树以后,竟舍得前功尽弃,全身心投入医学领域的探索研究?如果对医学果真有这么浓厚的兴趣,为什么高考时不选择医学专业?于是,一段关于陈泽荣的传奇故事,栩栩如生地浮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陈泽荣从小成长于医学世家,外祖母擅长用点穴弹筋的手法治疗儿科疾病与风寒杂症。有一次,一对夫妇抱着奄奄一息的幼儿深夜上门求治,孩子在母亲的怀里口吐白沫,眼睛翻白,几乎没有生命迹象了,父母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只见外祖母敏锐地瞧了母亲怀里的孩子两眼,就果断对病情做出判断,并迅捷地在孩子的背部和胸腹部轻巧而劲道地点开了几处穴位,孩子顿时“哇”地一声哭了出来,一下子恢复了生機。外祖母喂了孩子几口热粥,幼儿立刻止住了哭声。原来,孩子在医院折腾了好几天,已经三天颗粒未进。孩子的父母一时喜出望外,感激之情难以言表,竟不约而同,双双跪下给外祖母磕头。这一次的经历成为陈泽荣永生难忘的一幕,从此,在陈泽荣的心里深深埋下了立志学医的种子。

只可惜外祖母却不愿意将家传的诊疗技法传授给子孙,她认为学医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不愿意子孙再受这份“罪”,她要陈泽荣学习经济或法律,以振兴家业。可是,陈泽荣内心学医的热切愿望已经没有办法扑灭,外祖母不愿意传授,他就借病人上门求治的机会赖在旁边观察和揣摩,并经常到旧书亭翻找医学书籍来自学。耳濡目染,日积月累,陈泽荣也多少掌握了家传的治病技法。

也许是天从人愿。上高中的时候,一位南拳世家的老师傅发现陈泽荣练功十分刻苦,从不轻易收徒的他,竟然主动开口要收陈泽荣为关门弟子,并传授一指禅功。不料,竟被陈泽荣婉拒了。老师傅顿觉脸面尽失,心中不快。然而,当老师傅了解原委以后,更加喜出望外,欣然收陈泽荣为徒。原来,陈泽荣年幼时体弱多病,习武只为强身健体,生性善良敦厚的他并不喜欢争强斗狠。所以,这一次承蒙老师傅垂爱,陈泽荣就期盼借助这一次的机会,向老师傅学习接筋续骨的技法,以帮助别人解除病痛。从此,陈泽荣每逢周末就泡在师父的小小接诊室里,临床学习师父的正骨心法。因为在师父的家里有许多临床实践的机会,经过三年时间的潜心学习和刻苦专研,陈泽荣已经对传统正骨手法谙熟于心。

行菩萨道 不辞劳苦

尽管对于传统正骨手法,陈泽荣已经驾轻就熟,但是没能学到家传的点穴秘法,仍然令他耿耿于怀。为了掌握手到病除的家传点穴秘法,陈泽荣实施苦肉计。他跑到小时候经常练功的厦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场,把自个儿放倒在经过烈日暴晒的花岗岩大石块上“煎烤”了约摸四十分钟,估计“六分熟”后,身体进入中度中暑的状态,然后晕晕沉沉地回家找外祖母救治。就在外祖母帮他点穴解暑的时候,陈泽荣强打精神去感受外祖母点穴的劲道及深浅,并将密穴的位置一一记在心上。苏醒以后,陈泽荣就“吓唬”外祖母说,因为就要外出求学不在外祖母身边,如遇重度中暑不能自救,恐怕以后她老人家就见不到自己了。这一招果然凑效,外祖母只好将救治中暑的密穴和点穴手法悉心传授给了他。

陈泽荣如获至宝,外祖母传授的点穴技法与师父传授的正骨技法相得益彰。由此,陈泽荣自上大学开始,就开始独立帮他人治病。由于出手总有奇效,他所在的厦门大学法学院的同学,身体不舒服或者筋骨损伤,大多没去找校医,而直接找陈泽荣求治。有一次,一位隔壁班的同学得了急性胃肠炎,到医院吃药、打针、挂吊瓶都不见好,上腹部持续绞痛,经陈泽荣取秘穴扎了两针,疼痛立止,而且不药而愈,令人叹为神奇。时隔二十年,此事还经常被老同学提及。

除了校友以外,陈泽荣所就读的厦门大学周边农村的许多村民也慕名前来求治。由于疗效显著,一传十,十传百,前来求治的患者人数日众,为了方便群众,陈泽荣干脆利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没课的时间下农村帮村民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有一次,一位年逾古稀的老阿婆,背部疼痛难忍,已经无法坐立,经大医院诊断为老年性脊柱退行性变,合并骨质疏松症,医生也束手无策。可是陈泽荣对老阿婆做了适当检查以后,大胆断言疼痛另有病因。经过陈泽荣奇妙的手法整复,老阿婆第二天竟然下地满村子转悠。原来,老阿婆虽然患有老年性脊柱退行性病变,但陈泽荣判断引起急性疼痛的原因是脊柱多关节间隙紊乱压迫神经所致,因此经过轻巧的手法整合复位,老阿婆很快就行动自如了。这件事使陈泽荣在周边农村声名鹊起,求治者越来越多,从此以后,即便是周末,陈泽荣也没有休息时间,小小的家里被求治者塞得水泄不通。为诸多病患解除了病痛,陈泽荣自己却累得筋疲力尽,但他胸怀仁心,从不抱怨辛苦。

《佛说八大人觉经》云:“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陈泽荣就是这样,践行佛陀的教诲,行菩萨道。

陈泽荣是一位孝子,为了不违背外祖母的意愿,他在大学主修的专业是法律,可是,他总是将更多的时间花在钻研医学书籍上,涉猎范围不仅仅是中医学,还包括现代医学的基本理论,不仅仅是当代通用的教科书,而且还包括古典医学典籍。在医学上,陈泽荣可谓是博古通今,驰骋中外,常常在图书馆一泡就是一晚上,以至于他的母亲常常抱怨他“不务正业”。

除了理论上的钻研以外,陈泽荣坚信中医学的精髓散落于民间。因此,他常常利用假期跋山涉水,遍访名师。民间的医者,大多凭借一技之长作为安身立命的本钱,一般不肯轻易教授给别人。有一回,陈泽荣发现闽南有一位老人家,治疗脊柱关节滑脱有绝活,但这老人家只肯传授给儿子当做养家糊口的技术。陈泽荣经过多方打探,获悉这位老人家最疼爱大孙子,而这位大孙子偏偏学习成绩很差,于是陈泽荣利用假期整整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帮这位老人家的孙子补习功课,待到来年开学初第一次考试,孩子奇迹般地由全班倒数第一名,犹如火箭升天一样跃居全班第一,令数学老师和班主任瞠目结舌。全家人自然也是大喜过望,这位老人家最终同意陈泽荣在旁边观诊三天。就这样,陈泽荣又学到了一招简单但很实用的整复脊柱关节滑脱的手法。

因为既要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又要钻研医学,大学本科四年期间,陈泽荣竟然没有和同学去过一次咖啡厅,没有完整参加过一场学生舞会。为了救治更多的病人,他几乎牺牲了全部属于那个年龄应有的娱乐。

腰椎间盘突出,针到病除

在当“赤脚医生”的过程中,陈泽荣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医学问题:为什么同样是脊柱损伤引发的疼痛,用同样的正骨手法治疗,有些患者经过治疗后立竿见影,而有些则虽经反复治疗却疗效甚微?经过长时间的思索和研究,陈泽荣领悟到:脊柱关节要成功复位,脊柱韧带群的有效松解是关键所在。有些患者,是脊柱周边浅层的韧带和肌肉群发生痉挛和粘连,那么用手法就容易松解;而另外一些患者,这种韧带和肌肉群的痉挛和粘连发生在深部,手法就难以凑效。那么如何才能松解深层韧带与肌肉群的痉挛和粘连呢?对于这进一步的思考,陈泽荣还是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答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发愿深切自有神助。正当陈泽荣对医学探索遭遇瓶颈时,命运之神安排他认识了时任闽南佛学院教务长的道仰法师。当时道仰法师正跟一位云游到此的老和尚学习针灸,陈泽荣见识到老和尚医术高超,手到病除,于是天天往闽南佛学院跑,意欲拜师学习针灸,不料努力了三个月,竟未能如愿。也许是年少调皮,也许是心地单纯,陈泽荣竟然突发奇想,选择午夜正点翻墙进入南普陀寺,到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观音殿许愿,发誓不图名利,只为治病救人,要菩萨一定保佑自己得到老和尚的真传。说来也巧,就在当天下午,陈泽荣再次到老和尚禅房叙聊时,老和尚发现外祖母传授给陈泽荣的人体秘穴与自己乃是一脉相承,加上三个月的交游,老和尚看出陈泽荣生性敦厚善良,学技不至用邪,终于答应传授针灸技法。从此,陈泽荣如鱼得水,在得到老和尚的针灸技法真传以后,结合自己在医学领域的独立探索与深入思考,在之后的不断摸索中,独创出了一套脊柱陈旧性损伤和脊柱相关疾病的诊疗技术,對于医院常年束手无策的疑难病症,特别是椎间盘突出症,陈泽荣往往只用一根细细的银针就帮患者根除了病痛,众多辗转求医而不得治的患者,总是带着疑虑而来,满怀欣喜而归。2004年,83岁高龄的清华大学美术系教授张世简老先生,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坐骨神经痛,长期卧床不起,经多方专家诊治不见效,甚至连翻身都困难。因为笔会的机缘,经某领导引荐陈泽荣帮其治疗。令老先生难以置信的是,陈泽荣只用两根小小的银针就让他犹如脱胎换骨一般,当即可以下地自如行走,并且一会儿就能轻松上下楼梯。张老先生喜出望外,欣然提笔为陈泽荣写下:“华夏神医”四字相赠。为了表达无尽的感激之情,张老先生又一改一辈子只画公鸡的习惯,虔敬地绘赠了一幅“雄视”之鹰,寓意陈泽荣在医学上独到的见地。几年前,一位中科院的女博士研究生,患椎间盘突出合并椎间隙狭窄,行走十分钟都难以坚持,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她在北京辗转求治于诸多中西名医未果,后经中国青年报社社长徐文新老先生引荐,到厦门向陈泽荣求治。本来,女博士以为自己的病已经没得治了,整个人瘫软在病床上。没想到陈泽荣笑呵呵地说:“什么没得治?是已经治好了!”女博士半信半疑,结果起身行走,竟然可以健步如飞并轻松上下楼梯了。由于许多患者在找陈泽荣求治之前,都接受过针灸治疗,扎过无数根针,而陈泽荣往往只扎一根针,久而久之,患者之间口口相传,陈泽荣竟然不知不觉地获得了“陈一针”的雅号。

怀揣医学梦想 广济群生

经过二十几年行医实践和对医学理论的不断探索,现在,陈泽荣不仅仅治疗脊柱陈旧性损伤疾病能够立竿见影,而且对于治疗颈性心脏病、重度脂肪肝、慢性结肠炎等现代医学上的疑难症状,也能针到显效,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即便是乳房肿块、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现代医学认为需要整合治疗的疾病,陈泽荣也只用一根银针就能起到显著的疗效。对于肿瘤的攻克,他信心满满。

由于秉承“治病救人,不得牟利”的家训,陈泽荣虽然救治了无数的患者,自己却在大学毕业以后要另谋职业以安身立命。由于做事一丝不苟,严谨务实,陈泽荣居然在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的情况下,在法学领域和商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欣羡的成绩。目前,他拥有一家律师事务所、一家创业投资公司,同时受聘于厦门大学法学院作为兼职副教授,为法律硕士研究生讲授《法律谈判》课程。厚积薄发,陈泽荣迎来了自己创富的辉煌时期,可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依然放弃了年收入好几百万的商业投资项目,全身心投入了对医学更深远的探索之中。

1996年,《医师法》颁布以后,陈泽荣探索医学的手脚受到了束缚。作为一位法律学子,他有着自觉的法律意识,虽然对医学探索的脚步从未曾停顿过,但从此以后,他只帮助那些上门求助的病患,在家门之外,一概谢绝诊疗。由于切身的体会,他认为现行《医师法》对于中医学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萌发了倡议修订《医师法》的想法。为了将所掌握的独特中医技法发扬光大以造福更多的人群,也为了能推动医师法的修订,陈泽荣舍去如日中天的事业,倾尽全力备考中医学博士研究生。他说:“我得在医学领域有全新的建树,我需要在体制内有话语权。”

当我们感叹陈泽荣的大舍大弃时,他却淡然地说,医学是他从小的梦想,也是他生命的全部,他之所以创办律师事务所和创业投资公司,也是为了实现医学梦想而累积资金的需要。

他的医学梦想是攻克肿瘤,并且把中医学发展成为一门易学、易懂和易掌握的实用性学科;倡导和推广自然康复的理念;用现代医学的知识来诠释中医,让中医学的理论走向世界。

2011年3月,陈泽荣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博士研究生,师从我国中医骨伤科学泰斗王和鸣教授。王和鸣教授早在1960年代初,就应周恩来总理的批示,追随我国南少林派正骨名家林如高老先生,负责整理弘扬林如高正骨手法。目前,王和鸣系福建中医骨伤研究所所长、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是我国高等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统编教材的主编,同时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其在中医骨伤科学的学术成就,无人能望其项背。这次,陈泽荣如愿以偿,成为王和鸣教授的关门弟子,为追求他的医学梦想开始了崭新的征程,而王和鸣教授也格外厚爱这位具有开拓性思维的关门弟子。我们期待陈泽荣带给我们更多的传奇故事,期待更多的人能够受益于他的医学梦想。


推荐访问:苦行僧 体制 医学 陈泽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