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从生物试题中获取有效信息能力的培养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例析从生物试题中获取有效信息能力的培养

2022-10-29 11:54: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在高考生物试题中,除了对生物基本知识的直接考查外,在高考试题中还有许多需要考生根据题中给出的有效信息进行作答。其中信息给予题就是典型考查获取信息能力的题型之一。

信息给予题的解题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阅读理解,发现信息:

认真阅读题干,能读懂题干给出的新信息,理解题干创设新情景中的新知识。

②提炼信息,发现规律:

结合提出的问题,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剔除干扰信息,从中找出规律。

③运用规律,联想迁移:

充分发挥联想,将发现的规律和已有知识相联系,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来。

④类比推理,解答问题:

运用比较、归纳、推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下面通过对生物信息题进行例析,从而培养学生从试题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一、 表格信息给予题

这类试题需要考生仔细分析表格,并从表格给出的数据、文字等提取信息进行作答。

例1 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

A. 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 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 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解析 本题要充分利用表格中的一些重要信息来解题。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要注意随机取样,而不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取样。典型草原中旱生植物的种群密度小于荒漠草原。流经某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仅根据表格中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平均产量,不清楚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情况,无法比较2个草原上的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占植物总种数的比例为78%,大于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答案 D

二、 文字信息题

这是一类很常见的信息题,要求考生必须仔细阅读题中的有效文字,再根据已知知识才能正确解题。

例2 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 解本题时要充分题给的“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这一重要信息。此外还要审题得出其他有用的信息,TS在男性为显性,男性为短食指的基因型可能为TSTS或TSTL,TL在女性为显性,女性为短食指的基因型为TSTS。

TSTS男性与TSTS女性的后代中基因型均为TSTS男孩女孩均为短指,由于该夫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可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为:丈夫TSTL,妻子TSTS,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只能是女儿为长食指,生女儿概率为1/2,女儿的基因型为TSTL的概率为1/2,整体考虑,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1/4。

答案 A

注意:本题中,TS在男性为显性,男性为长食指的基因型为TLTL,TL在女性为显性,女性为长食指的基因型为TLTL或TSTL,男性和女性长食指的基因型不同,这是一个陷阱,是考生应该注意的一个雷区。

三、 曲线图型信息题

有关曲线图型的题很多种,而曲线信息题则是要学生认真分析曲线从中获得信息才能正确作题。

例3 某石质海滩的潮间带由大小不一的水坑和水坑间的凸出基质两类环境组成,主要生长着浒苔、角叉苔等海藻和滨螺、岸蟹等动物。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为食,其主要天敌是海鸥。

(1) 有人选择大小、深度等相似的两个自然水坑(A、B),把B坑中的全部滨螺(233只)捉出,移人几乎无滨螺的A坑,研究滨螺对海藻及岸蟹种群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 图A中浒苔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从种间关系角度看,浒苔和角叉苔

是关系。

② 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 海藻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研究发现,此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而另一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则相反。请据此解释B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数量较多的原因

③ 本研究涉及到的生物构成的最长食物链为

(2) 通过对水坑和凸出基质这两类微型生态系统中滨螺密度和海藻物种数的调查,绘制成图C。

① 在滨螺极稀少的情况下,如果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优先保护的是

态系统,这种保护措施属于 。

② 当滨螺密度长期保持在100~200只/m2时,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解析 该题选用某石质海滩的潮间带的水坑和水坑间的凸出基质两种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对滨螺的移出和移入实验,以图表形式呈现实验结果,考查考生对以“种间关系”、“生态因素”等基本概念为主的生物与环境知识的理解,并重点考查了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解题时要注意分析各曲线之间的升降趋势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从中获得有用信息才能正确答题

第1题:图A中移入滨螺后,浒苔数量下降,因此应是被滨螺捕食。浒苔和角叉苔同为藻类,且图中浒苔数量下降后,角叉苔数量上升,因此二者为竞争关系。

从图A和图B中可以找出与岸蟹种群密度呈正相关的海藻的曲线只有浒苔。题中提供了“研究发现,此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而另一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则相反”的重要信息,分析图A和图B,可以确定此种海藻是浒苔,另一种海藻是角叉苔。再结合主题干“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为食”的重要信息,就可以解释B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数量较多的原因是:B坑中浒苔不占优势,该环境不利于岸蟹躲避海鸥的捕食,因而岸蟹数量较少,滨螺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所以数量较多。

根据A和B坑中的生物种类和他们之间的营养关系(可通过图中曲线变化透射出的不同种群数量的变化),寻找出最长的食物链关系为:浒苔→滨螺→岸蟹→海鸥。

第二题:

在滨螺极稀少的情况下,分析图C,凸出基质生态系统中海藻物种数多,因此需要优先保护的是凸出基质生态系统,这种保护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当滨螺密度长期保持在100~200只/m2时,水坑生态系统的海藻物种数多,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答案 (1) ① 被滨螺捕食竞争②浒苔B坑浒苔较少,不利于岸蟹躲避天敌,岸蟹被大量捕食,因而岸蟹数量较少,岸蟹数量少,对滨螺捕食少,因而滨螺较多③浒苔→滨螺→岸蟹→海鸥

(2) ① 凸出基质就地保护② 水坑

四、 新情景与背景材料信息题

这是一种最常见最典型的生物信息给予题,题中给出的要么是新闻材料,要么是新的,考生不熟悉的知识。解题时应先看问题,后读资料,遇到新信息,一般比较简单,往往会从题干信息中找到答案;合理筛选出有效信息,排出干扰信息,挖掘潜在信息,注重联想类比迁移,但若遇到教材中讲过的知识点,要慎重,当心题干中会设有“埋伏”,易出差错,注意新旧知识的转换。

例4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 )

A. 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B. 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C. 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D. 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分布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选修3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的应用应该说是生物科学研究手段的进步,像同位素原子示踪法一样,可以更直观地揭示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

答案 C

例5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人体内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参与对关节的攻击,引起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能与TNF结合,竞争性地抑制TNF与其受体结合,而TNF只有在与其受体结合后才能产生对关节的攻击作用,因此有医学专家利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西雅图的目标遗传公司(TGC)将编码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基因导入相关病毒(AAV)中,再把AAV直接注射到病人的关节中,这样相当于送给病人一个持续不断地提供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定点仓库”,从而能长期有效地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1) 人体的免疫系统能通过释放TNF等而杀伤肿瘤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从资料中可知,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 。

(2) 一旦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与TNF结合,TNF便不能与其受体结合,原因是 。

(3) 在该治疗方案中,AAV的作用是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基因导入AAV过程中需要的工具酶是 ,重组AAV中外源基因的首端应该含有,它是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4) 2007年,在接受这种治疗的美国人中,有一例因为严重的感染而死亡,使人们格外关注这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基因治疗技术还处在初级阶段。在饱受慢性病的痛苦和接受存在一定危险性的治疗方法之间,如何做才是符合病人利益的伦理道德的?

解析 象这种背景材料试题,尽管给的材料有些生疏,但题中要求回答的内容却往往是学生已知的知识,因此要学习去伪存真,即要利用题中的给出信息,又不要被题中过多的文字描述搞糊涂。

(1) 机体通过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来杀灭肿瘤细胞,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针对病原体来说的。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属于自身免疫疾病。(2)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与TNF结合,占据了TNF与受体的结合部位使之不能与其受体结合,而达到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目的。(3) 这里的AAV相当于基因工程的载体,基因表达载体上决定目的基因表达的关键部位是启动子,启动子上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4)题干所叙述的治疗方法中,肿瘤坏死因子被抑制,会使人体监控、清除机能下降,因此有必要让病人有充分的知情权,由病人自主选择是否治疗。

答案 (1) 监控和清除自身免疫病

(2) TNF与受体的结合部位已被占据

(3) 外源基因的载体限制性核酶内切酶、DNA连接酶启动子RNA聚合酶

(4) 让病人有充分的知情权,由病人自主选择

【巩固练习】

1. 1937年,俄国学者提出“成花素”假说,认为植物叶片接受光刺激后,能合成成花素,成花素运输到花芽的顶端,诱导花器官的形成。70年后人们检测到成花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开花是基因选择性表现的结果

B. 成花素能诱导花器官的形成,可能是一种植物激素

C. 成花素合成后通过胞吐(外排)方式运输到细胞外

D. 成花素基因只存在于植物叶片中而不存在于芽中

2. 2007年5月《新民晚报》消息: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大胆推测上海科学家对此项研究所取得的结果( )

① 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② 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③ 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④ 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 1. D2. D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获取 培养 能力 生物试题 信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