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漫记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欧洲漫记

2022-10-26 11:30:04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文人路上的随感多,何况又是海外,不应草率。笔记,录音机,照相机,都带着。记得七君子之一的康有为在自己的印方上刻道:“维新百日,出亡十四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四十万里。”读罢十分的感慨,几多的向往。此次我虽不能行四十万里,经三十一国,但能足贯行欧洲的大部,偶有获得,亦可足矣。

——题记

赫尔辛基

从北京乘芬兰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往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大抵需要9个小时的时间。这自然难捱。好在机舱内备有各种杂志、报纸,仰头可看电视。电视里恰好有帮助旅客解除疲劳的“坐位操”,随不随着作是一回事,但终是感到有一种被理解的亲切,兼之座位上插头耳机里音乐的播放,以及时不时地享用空姐送来的各种饮品,也不十分的枯燥。时间终还是在往前走,尽管慢吞吞的。

从机舱内电视屏幕提供的飞行图上(飞机定时地向旅客报告飞机的位置、高度、温度等等),知道本次飞机将飞越乌兰巴托、新西伯利亚、乌拉尔山脉、伏尔加河、彼德堡,最后,抵达芬兰赫尔辛基的曼塔机场,是当地的时间14点30分。毫无疑问,中国和芬兰之间有近6个小时的时差。就是说,时间正在不经意中往回走。如此看来,时光有时候是可以倒流的。

中国和芬兰之间只隔着一个共同的邻居——俄罗斯。因此,有人称芬兰是“东西方之间的城市”。单是在过去,我们的先祖是不可能从俄罗斯的上空飞过到芬兰去的,他们只有靠航海,比我这9个小时的旅程,不知要多出多少倍。

坐在飞往芬兰的飞机上,其实,我对芬兰的了解并不多,单知道“芬兰匕首”。那还是在少年时代从前苏联一本厚厚的法医学书中看到的。于是,芬兰在我的心中,一直隐约地有一种冒险精神和锋利感。

当然,芬兰不完全是这样的。

芬兰的赫尔辛基是一座颇为神奇的城市,它离北极圈很近(包括整个的芬兰)。冬天最长的夜晚可达19个小时,而在夏季,这里则是真正的不夜城,白昼可达20个小时,并因此有了“白色都市”的称号。这一特点与黑龙江的北极村有些相似。

但不同的是,芬兰的三面均被波罗的海所环绕,再加上海面上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岛屿,自然景观就显得卓尔不群起来。所以有人称芬兰是“波罗的海的少女”。而少女的“蓝色的眼睛”,指的是,二百多万年前在冰川的作用下,芬兰所拥有的那些近10万个美丽的湖泊。因此,很多人希望到芬兰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种特别。

芬兰也是传说中的圣诞老人的故乡。

在成人的心目中,圣诞老人只是一个梦幻中的人物,而在儿童的心里,他却是一个妙不可言的、神奇的,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老人。我小的时候,在苏联人的幼儿园呆过几年,对圣诞老人是有印象的,也接受过他馈赠的礼品,但我并不知道他是芬兰人,更不知道他住在素有“鹿的家园”的拉普兰的耳朵山里。传说,那山有两只耳朵,能听见来自世界各地小朋友的声音……所以,每年的圣诞节来临之际,这里的圣诞老人要向全世界的儿童寄发出5千万张贺卡,同时,圣诞老人还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150多个国家的儿童寄给他的70万封信件。而且,每个孩子都会收到圣诞老人的回信。

飞机终于降落在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现在,我可以去买一张电话卡,打电话给家人报个平安。然后,准备好,去体验这个有百年历史的、亦有“北欧白都”之称的雪城。

感觉赫市

濒临波罗的海的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当然是一个港口城市。

但是,在瑞典统治时期,芬兰的首都不在赫尔辛基,而是在一个叫“土库”的地方。到了1812年,赫尔辛基才成为芬兰的新首都。但是,在我的感觉里,赫尔辛基是一座总在开国际会议的城市。走在赫尔辛基城区里,你会认为那些西装革履,手提公文包,步履匆匆的男人,都是一些正在赶赴会场的人。

我从曼塔国际机场出来,第一印象,除了满地烟蒂的特点之外,另一感觉就是,这是一个规模简单的城市。简单之于城市,有一种令人舒心之美啊。

在1952年赫尔辛基召开奥运会之前,该城曾经遭到一场大火的焚烧。是建筑师安哥尔重新设计的这个城市。而且一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过。

城市里的马路大都是用方石铺成的——这一点与哈尔滨的中央大街略有相似。由于这个临海的城市雾大,所以,这里白天开车也须开着大灯。我看马路上的小汽车还算不少,间或有不顾一切的摩托飙车而过,让人有一种意外的凌厉之感。在方石路中央,行驶着蓝色的有轨电车。我很快注意到,行人必须严格地遵守红绿灯的指挥,不然就会有生命危险。只是铺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道让中国人有点瘁不及防。这都给我留下了矛盾重重的印象。

遗憾的是,芬兰的作家我熟悉的不多,单知道《少女西丽亚》、《埃及人西奴海》、《父子三部曲》这几部书。或许,我应当把这些书再重读一次。我真的想进入芬兰人的灵魂世界中去。

在赫尔辛基,俄式风格的建筑比较多,这一点同我的故乡哈尔滨也很相似,因此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亲切之感。我生活的城市里,在五十年前到处都是俄式建筑。特别是当我看到、听到赫尔辛基的那座酷似哈尔滨索菲亚教堂的钟声响起的时候,心中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

是啊,我的少儿时代就是在这样的钟声中长大的。

赫尔辛基市的人大都信天主教,在芬兰只有百分之一的人信东正教,尽管他们都是罗马教皇的信徒。

在那座俄国教堂之下,我看到一个红房子餐厅,在餐厅门外的上方,插着一个熊熊燃烧着的火把。据说,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过去没有电,火把便是餐厅的招牌了。这就颇像冰灯是早年哈尔滨饭馆子的招牌一样,令人遐思,也让人感慨。

我知道,教堂最能代表欧洲的人文历史和神的历史,顺着这条“河”溯流而上,就能找到她的源头,这对评价过去,看待今天有特别的意义。当然,你得对此有兴趣才行。

在赫尔辛基的建筑中,我发现以新古典主义建筑居多——这里似乎也包含神的意味。其实,世界上所有的建筑都与“神”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筑不仅仅是居住者的家园,同时也是神的精神家园。

现在,我正坐在欧洲最漂亮的岩石教堂里。水从岩石之壁的缝隙中清凌凌地渗出来,灿烂的阳光从紫铜板缠绕而成的穹隆上瀑泻下来罩在我的身上,那种无比神圣的感觉顷刻间弥漫了我的灵魂。这是一种非凡的享受。

听说,这座教堂不单单只做神事,平时也可以有交响乐团的演出,甚至音乐爱好者也可以在这里用钢琴、吉它弹奏他们喜爱的古典音乐。

据说,每年有50万人从世界各地到这里参观。

芬兰,我还须进一步地走近你。

生活在赫市

抵达赫尔辛基之后,下榻的一家所谓的四星级宾馆,尽管很普通,但它却非常宁静与洁净:其实几乎整个欧洲的宾馆都是这样,


推荐访问:欧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