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加阻抗运动联合阿托伐他汀在微血管性心绞痛中的应用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有氧加阻抗运动联合阿托伐他汀在微血管性心绞痛中的应用

2022-10-24 12:24:01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加阻抗运动联合阿托伐他汀在微血管性心绞痛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应用单硝酸异山梨脂片治疗,观察组应用有氧加阻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半年后随访并观察两组情况,了解疗效及再发生率及生存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及再发生率及生存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有氧运动加阻抗运动比单纯的应用药物治疗,明显减少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的应用次数,能更好地延缓缺血,提高缺血的阈值,改善心脏的功能。

【关键词】有氧训练;阻抗训练;阿托伐他汀;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冠脉造影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0.0.02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的平均寿命延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并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目前在临床上对于冠脉血管慢血流的治疗主要以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b、钙离子阻滞剂和硝酸脂类药物为主,而心肌代谢异常成为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主要特征,因此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了解有氧加阻抗联合阿托伐他汀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男女比例均为43:32,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6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

單硝酸异山梨脂片。

1.2.2 联合治疗

药物加运动治疗——有氧加阻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

1.3 诊断标准

冠脉慢血流的诊断依据TIMI血流学分级来确定,TIMI分级法是国内外评价冠脉血流灌注的主要方法:0级血管远端无前向血流;1级造型剂部分通过,但不能充盈远端血管;2级造型剂可完全充盈冠脉动脉远端,但造型剂的充盈及清除的速度较正常冠脉延缓3个周期以上;3级造型剂完全迅速冲盈远端血管并清除在三个周期内。其中,3级为正常血流,0级无血流,1、2级为慢血流为入选病例。

1.4 排除标准

Ⅰ、冠脉造影冠脉狭窄>50;Ⅱ、急性心肌梗死;Ⅲ、肝,肾功能不全。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心肺运动负荷试验比较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结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治疗后心电图运动负荷实验,心电图恢复正常为显效,ST段改善>50倒置的T波变浅>50或T波平坦变直立有效,仍为阳性者为无效。治疗组阳性24例,治疗后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4例;对照组阳性22例,治疗后有效8例,无效14例。见表2。

2.4 冠脉造影结果比较

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有效和无效。有效:冠脉血流分级为TIMI 3,无效:冠脉血流分级为TIMI 1~2级。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40例,无效10例;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9例,无效22例。

3 讨 论

微血管性心绞痛是一组有典型心绞痛的临床综合症,但是冠脉造影显示的冠脉慢血流,并无明显的狭窄,冠脉血流的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明确,传统观念认为微血管功能异常是导致冠脉慢血流现象的主要原因,也有人指出血管内散在的粥样班块导致冠脉慢血流阻力增加引起慢血流。

多次临床实验结果表明,(1)有氧训练加阻抗训练可以使患者血容量增加,原因由于肌肉运动导致血液中钾离子含量增加,随后肾远曲小管醛固酮受体表达增多,促进水和钠重吸收[2]。白蛋白增加与运动相关皮质醇分泌增多有关。(2)单纯的有氧训练,心室腔扩大,心室壁增厚,单纯的阻抗训练,心室壁增厚更加明显,心室腔大小可无明显改变[3]。有氧训练后心脏结构改变带来的功能变化包括,心室的充盈能力增加,心脏搏动更加有力,心搏量增加,在反复运动过程中的血液切应力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更新周期缩短,内皮由更多的“年轻”内皮细胞组成[4],因此有更强的分泌功能,静息状态下NO等扩血管因子释放增加,血管平滑肌舒张。(3)长期有氧训练有利于血管内皮细胞各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骨骼肌、心肌等部位的血管新生。(4)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降低C反应蛋白,能够穩定血管中的斑块,改善血管的弹性,修复血管的损伤[5]。所以运动训练后心血管系统可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减少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的应用次数,能更好地缓缺血,提高缺血的阈值,改善心脏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帕斯凯(美).临床心脏康复指导[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7:35.

[2]赵 焕,王连生.运动对冠心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

[3]代 薇,杨祖福.心肺运动试验与冠心病康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

[4]白 瑾,赵 威,徐 昕,等.冠心病患者体成分与运动能力的相关性[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

[5]李广鹤,车 琳.冠心病患者抗阻运动康复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13.


推荐访问:微血管 心绞痛 阻抗 联合 运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