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预防自然灾害机制研究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我国农业预防自然灾害机制研究

2022-10-22 20:12: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要:本文剖析了当前我国农业预防自然灾害中存在的问题,并论述了健全完善我国农业预防自然灾害机制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农业;预防;自然灾害;机制

文章编号:1004-7026(2015)10-003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166]

文献标志码:A

我国是一个拥有九亿多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而且还是全球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数个国家之一。在数千年的农业发展史当中,我国农业生产被各类自然灾害频频侵袭,这对于广大农民群众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贫困人口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由此而致贫或者返贫者人数众多。近年来,因为自然灾害而导致的损失愈来愈严重,以至于影响到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有鉴于此,彻底改变以前陈旧的自然灾害应对方式已经刻不容缓。这就需要依据市场经济规律来构建积极预防农业自然灾害的新型机制,在最大限度上控制自然灾害的影响力。

当前我国农业预防自然灾害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农业自然灾害的监控与预警能力偏低。农业领域应对自然灾害的最关键之处就在于做好事前预警工作。实事求是地讲,如今科技水平对于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报能力离开人们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尤其是对极端天气事件缺乏良好的预判能力,而且因为技术水平之限制,即使有了预警信息也很难快速传递至广大农村地区,让人们及时做好应对准备。二是用于预防自然灾害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预防农业自然灾之基础当属基础设施,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裹足不前,主要表现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乡镇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农业机械化建设水平亟待提升等。三是农业保险推广举步维艰。防控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的一项重要保障就是加快农业保险推广力度。依靠农业保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稳定农业领域生产经营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但是,现实中我国诸多地区的农业保险处在萎缩的状态下,从而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之间格格不入。究其原因,既有农业保险缺少法律法规的积极支持、商业化农业保险体系尚未健全等因素,也有农业保险工作人员总体素质较低、农民群众缺乏现代保险意识等因素,从而造成农业保险的积极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四是农民群众自身素质偏低。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农民群众,由于受到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现代农业观未能建立等原因的影响,导致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降低。

健全完善我国农业预防自然灾害机制的几点措施

2.1积极推进农业预防自然灾害法制体系建设进程

政府部门应当更加注重预防农业自然灾害工作,落实好风险防控,健全完善更加强大的自然灾害救助机制。首先是政府部门要不断强化农业自然灾害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体系,制定出更加全面的灾害管理以及救灾法律体系,应对洪水与干旱等各类重大灾害的管理法律制度,健全配套性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各地灾害立法方面的工作,并且不断推进各地灾害执法人才队伍创建工作,从而让救灾的行为真正进入到法制化渠道之中。其次是各地方政府应当制定实施符合本区域实际的预防农业自然灾害与减灾整体规划,并且要把其列入到当地的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规划当中,从而让经济建设能够和灾害防治保持协调发展,并且积极推动彼此之发展。在此基础之上,还应当在国家防灾减灾宏观规划的指导之下,全面制定出各相关部门以及政府扎实可行的防灾减灾具体方案。对于目前已经存在的应对农业自然灾害规划,则应当重新加以审议和补充,切实加以提升与健全完善。最后是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制定实施农业预防重大自然灾害方面的应急预案,而且还应当建立起统一化体系,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地弥补目前单一性预防自然灾害法律体系所存在的缺陷,从而明确各减灾参与者的责任以及义务,从而指导本地的各职能部门以及民众在出现涉及农业的重大自然灾害之后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通过协调行动以降低自身的灾害损失。

2.2大力完善科学规范的农业自然灾害防御机制

农业领域的自然灾害具备了极强的无法预知性,依据往年多发生的自然灾害总体状况,从中找到相应的规律。有鉴于此,一定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农业应对自然灾害的防御机制,从而有效避免以及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率。我国是全球范围内的农业自然灾害多发与高发国家之一,更加应当强化农业预防自然灾害机制的创建工作。首先是要创建农业防范自然灾害预警体系。各地气象、农业等部门应当全面运用各类气象资料以及先进的设施设备,更加科学地分析与判断,更为及时和准确地对各类旱涝灾害以及生物灾害等予以预测和预报,并且及时发布有关的信息,从而为各级领导实施科学化决策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例如,通过灰色系统预测模型来实施预测工作,即可得到干旱灾害有可能会逐步成为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一种主要自然灾害类别,而且在今后中长期之中发生重大旱情的机率相对来说比较大,所以,为尽可能地提升东北地区的气象预报准确率,这就需要相关省份加快实施气象改革,把各类行业性气象站台归并到国家气象部门,并且在现有的防范机制基础之上结合了相应的资源以及设备,通过重新组合技术设备以及监测方式,在全面发挥气象技术设备的前提下,实现诸多系统彼此之间的联结和互通,并且在总体上对农业自然灾害能够形成显著的预警机制。与此同时,应当积极引入农业预防自然灾害专业人才的引入和培育,从而对各类数据实施全面分析整理与研究等,并且结合实际状况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预警措施,从而实现形成防御体系之目的。其次是要形成更加紧密的组织体系。从省、市、县,到乡镇,均应建立负责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小组,而且要制定出能够预防与应付农业自然灾害的相应预案,确定有效地规范应对自然灾害的预警、处置方式,进而提升其可操作能力,这样一来就能够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更好地保障。最后是要健全完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要立足于实施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家家户户都能够了解到避灾与防灾的重大价值,切切实实地做好防灾物资的准备工作,致力于提升预防自然灾装备的筹备能力,提升应急处置方面的能力,在强化农业自然灾害预测性预报的基础上,致力于加强抗灾技术方面的培训,让农民群众能够切实掌握减灾与抗灾等技术。

2.3努力健全农业保险机制

农业保险机制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为有效控制与分散农业领域自然风险而自然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补偿机制。我国的农业救灾体系理应从单一依赖于政府财政救助方式往网状保障方式进行转变。具体来说,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创建以政府给予的补贴为主体的政策性农保机制。国家相关部门应抓紧时间制定并尽快通过《农作物保险法》,其中应规定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作物一律开展强制性保险。政府部门对于强制性保险的相关农作物必须实施低费率与高补贴的相关政策,这也是西方国家实施的通行做法。二是要形成自然灾害合作保险机制。这一保险制度以农民群体的互助与共济为基本原则,以自愿为基础,把防险和保险进行彼此结合,属于纯民间性的农业合作基金组织。可采用政府补助一点、以工补农经费中挤一点、农户自己出一点而组成。三是创建政府与社会一起联办的农作物保险企业。这类企业以政府控股为主,通过社会参股组建而成,对部分实施商业保险,从而有效转移其中之风险。这就要求国家、社会、企业与农民一起形成合力,运用制度加以保障,以求真正实现农民群体利益的最优化。

2.4不断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创建步伐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可以说是农业预防自然灾害的重中之重。唯有进行全面而充足的前期准备,才能够更好地预防自然灾害的快速发生。1.是要不断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进程,提高旱涝保收类农田的实际面积。这就需要对那些已经年久失修的水利工程实施除险与加固工作,要通过清除其中的淤泥与障碍来全面修复各类水毁工程,以保障在突发旱灾或者水灾之时能够快速采用积极主动的举措以实现减灾与抗灾之目的。要积极建设我国农田沟渠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工程,从而做到旱灾时能灌溉、水灾时能排涝,提升能够进行灌溉的面积,有利于降低干旱以及洪涝等危害所造成的各类经济损失。2.是要完善动植物防疫机制。近些年来,我国的动物防疫机制得到了相当大的提升,然而植物检疫体系依然十分薄弱,尤其是对外向型农业产业的发展非常不好。3.是要下大力气稳定我国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因为基层农技队伍始终处于农村工作的一线,负责直接落实农业领域的自然灾害预防工作,应当依据相关政策来加以保障,并且落实好各项经费。4.是要推动农业农机化建设的进程,提升机械预防自然灾害之投入。在此基础上,应当组建相应的农机抗旱服务组织,落实中小型农机的相关补贴政策,并且提升农民群众运用机械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防灾与减灾是应对农业自然灾害的最主要策略。由于现代科技的持续发展,尤其是随着通讯技术、卫星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极大发展,让现代人能够做到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能更好地预防自然灾害,并且让防灾工作产生出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这就要求我们遵循市场经济的科学规律,利用对农业自然灾害应对机制的不断创新,更好地控制与降低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以及广大农民群众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文亮,张冬有,张丽娟.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干旱区地理,2009(5).

[2]张昶,胡志全,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及其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1).

[3]陈彦彦,于志娜,黑龙江垦区相互制农业保险模式分析[J].学术交流,2010(5).


推荐访问:自然灾害 我国农业 预防 机制 研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