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昭通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论昭通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2022-10-22 14:54: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要] 本文在全面分析昭通市农业面源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防为主,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综合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趋势;防治;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看到,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业投入品的增加,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低,以及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导致农业污染加重,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在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的施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而造成的。据统计,2006年我省农药施用量3.18万t,按常用耕地6300万亩计,每年每亩施药量达到0.5kg。全省化肥(折纯)施用量达到148.36万t,平均每年每亩化肥(折纯)施用量达到23.5kg。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不仅使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产品中农药、重金属、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残留超标,而且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磷等物质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水体,造成江河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

农业面源污染,一方面使农产品质量下降,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影响到人居环境,降低生活质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业农村环境是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目前对农业面源污染底数不清,影响程度不明,认识不高,措施不准,影响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和农业环境的治理,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我市农业污染情况逐步趋于恶化,但污染物的排放量、污染的发展趋势和程度如何等具体情况由于底数不清而造成一直以来只有一个定性的感官认识,而没有一个科学客观的定量分析结论,通过此次污染源普查,我们能通过对普查数据的分析,得以明晰我市农业污染目前的状况科学地判断我市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程度、发展趋势及对怎样防治和治理农业污染提供客观的指导依据和数据支撑。

根据此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显示:

一、总体情况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下游,滇、川、黔三省结合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02°52’~105°18’、北纬26°18’~28°40’之间,全市辖10县l区,总面积2.3万km2。整个地势由于受乌蒙山脉和五莲山脉以及江河深切割,形成陡峻峡谷,西南高、东北低,北部最低海拔水富县滚坎坝267米,南部最高海拔巧家县药山4040m,相对高差3773m。大于1 km2的连片坝冲77个1141.94 km2,占土地面积5.09%,其中,大于20km2的坝冲889.58km2,其余94.01%是山地或深丘地区。由于水平位置和垂直高度的差异,构成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立体农业的特点。不同的自然气候类型区,为我市5业12项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农、林、牧、副、渔五业俱全,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12项都能生产,2007年全年粮食作物产量1405878t、蔬菜922823t、园林水果183469t、糖料160220t、烟叶55907t、油料作物17325t、瓜果类6037t、药5675t。

我市2007年12月31日止全年共有耕地、园地5687242.87亩,其中耕地面积5142986.47亩,园地面积544256.4亩,全市共施用化肥181673.59t,平均每亩施用31.94kg;通过地表径流流失总氮、磷折纯1367.58t,地下淋容途径流失总氮折纯255.39t,不同途径共计流失1622.97t,平均每亩流失0.29kg;农药全年使用1205.17t,平均每亩使用0.22kg;地膜全年使用3354.91t,残留718.68t,平均每亩残留0.13kg;产生秸杆170.72万t,随意丢弃6.3万t,平均每亩丢弃11.08kg;全年耕地、园地共排放污染物66546.82t,平均每亩排放污染物11.72kg,其中耕地污染物排放66198.49t,平均每亩排放污染物12.87kg,园地污染物排放348.33t,平均每亩排放污染物0.64kg,从总体数据来看,我市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不容乐观,各污染物的平均值已接近或远远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我市各县区平均每亩污染物排放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绥江、威信、盐津、彝良、镇雄、大关、昭阳、水富、巧家、鲁甸和永善,污染物排放量依次为124.05kg、26.79kg、17.98kg、12.67kg、12.38kg、3.82kg、2.64kg、1.69kg、1.35kg、1.05kg和0.92kg,如全市平均每亩施用31.94kg比全省平均每亩施用23.5kg多出了8.44kg,而我市的个别县是全省平均值的3倍以上如水富109.45kg,鲁甸75.01kg和彝良59.82kg;农药平均使用0.22kg仅比全省水平低了0.28kg,已达到近一半的水平,而在我市的昭阳区达到了1.27kg已比全省水平高了近3倍;因此我市农业生产自身污染的现实情况已不容乐观,已对我市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压力。

二、不同主要土壤、气候、海拔高度类型区及种植业不同作物污染物排放情况

昭通市全市境内根据不同的气候、海拔分布的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土壤类型有黄壤、黄棕壤、红壤、棕壤:黄壤2462640亩,是我市境内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土壤资源,是亚热带、南温带气候类型区的地带性土壤,生产排放污染物28726.71t,占全市种植业污染物总排放量的43.18%;黄棕壤738289亩,是境内高二半山区中温带气候类型区广泛分布的土壤资源,生产排放污染物8614.97t,占全市种植业污染物总排放量的12.95%;红壤有265526亩,是矮二半山区亚热带南温带气候类型区广泛分布的土壤,生产排放污染物3098.51t,占全市种植业污染物总排放量的4.66%,;棕壤213067亩,是境内高寒山区北温带气候类型区广泛分布的土壤资源,生产排放污染物2486.6t,占全市种植业污染物总排放量的3.74%。

全市耕地面积5687242.47亩,其中种植粮食作物面积4270343亩,粮食复种指数1.64,实际粮食种植面积7003362.52亩,产生污染物63950.57t,占全市种植业污染物总排放量的96.1%;蔬菜种植面积6611362亩,复种指数1.64,实际蔬菜种植面积1002633.68亩,产生污染物403.58t,占全市种植业污染物总排放量的0.61%;油料作物面积214050亩,产生污染物2151.21t,占全市种植业污染物总排放量的3.23%;其它作物种植面积591487.87亩,产生污染物238.08t,占全市种植业污染物总排放量的0.36%;全市共有园地面积544256.4亩,共产生污染物348.33t,占全市种植业污染物总排放量的0.52%,其中果园300707.4亩,产生污染物192.46t;茶园89261亩,产生污染物57.13t;桑园80463亩,产生污染物51.49t;其它果园产生污染物47.25t。

三、昭通市农业面源污染分布特点

通过对昭通市此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市农业面源污染呈现出带状和点状分布的特点:

(1)带状污染主要沿以金沙江流域为代表的江边河谷地区进行分布,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气候特征,符合高温、高湿条件下复种指数高而带来的化肥、农药、地膜等污染物使用量及使用次数都增大的实际情况;

(2)点状污染则以坝区为点进行分布,以昭、鲁坝区为代表,地势平坦,产值高,效益好,生产、科普条件好,有利于各种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实现的同时也带来了坝区农田污染不断加重的客观现实,再着就是城市生产、生活污水污染灌溉水源对农田造成的二次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

四、昭通市农业污染物排放危害趋势分析

任何污染的方式和形式最终都将归结为对水环境的污染,水环境污染问题通常可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点源污染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通常有固定的排污口集中排放,非点源污染正是相对点源污染而言,是指溶解的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或其它形式的污染(NoV0tny和01 em,1993)。非点源污染(NPS)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指各种没有固定排污口的环境污染,狭义通常限定于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美国清洁水法修正案(1997)对非点源污染的定义为:污染物以广域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进入地表及地下水体。这里的微量是指污染物浓度通常较点源污染低,但NPS污染的总负荷却是非常巨大。与点源污染相比,非点源污染起源于分散、多样的地区,地理边界和发生位置难以识别和确定,随机性强、成因复杂、潜伏周期长,因而防治十分困难。随着各国政府对点源污染控制的重视,点源污染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经得到较好的控制和治理,而非点源污染,由于涉及范围广、控制难度大,目前已成为影响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

我市除昭鲁坝区外,94.01%以上属山区。大于15度以上坡耕地有236.7万亩,导致全市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掠夺式的生产方式明显,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利化程度低,水利化程度仅25%;灌溉主要靠水库、水坝、水池等设施,水库水源主要是自然降水和河流,水坝、水池来水又主要依靠水库提供,因此特殊的地形、地势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及设施客观上促进了自然降水通过径流和淋溶途径,把农业生产污染物更多地带入了水体中逐年富积,被逐年加重污染的水又被重新用于农业灌溉,造成重复污染后又最终回到受纳水体中,同时受纳水体又得不到清洁水源的补充,因而这一恶性的水循环过程使我市水体污染的程度不断加深,最终将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产生。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王洪臣教授则表示,直接排入水体的排放标准和水环境质量标准之间要有合理的数量逻辑关系。“比如达到一级B标准的出水排入Ⅲ类水体后,要保持水体质量不降低,至少需要7倍以上(氨氮8倍,总磷7倍,总氮20倍)的Ⅲ类水予以补充。当补充水源与排放量相等时,即使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水体质量也将降低至劣Ⅴ类。关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成因有不同的见解。多数学者认为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升高,是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其中又以磷为关键因素。影响藻类生长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如阳光、营养盐类、季节变化、水温、pH值,以及生物本身的相互关系)是极为复杂的。因此,很难预测藻类生长的趋势,也难以定出表示富营养化的指标。目前一般采用的指标是:水体中氮含量超过0.2~0.3mg/kg,因此,富营养化了的水体,即使切断了外界营养物质的来源,水体也很难自净和恢复到正常状态。

昭通市处于低纬度高原,是典型的山区,大于1平方公里的连片坝冲占土地面积5.09%,其余94.01%是山地或深丘地区,金沙江、乌江、长江上游干流三大水系纵横全境,由于江河切割,山峦重叠,地势悬殊,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在水平分布和垂直高度上表现为亚热带和温带多种气候类型和立体农业的特点。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总体的落后,造成了没有条件大规模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全市农业科技水平滞后于全省大多数地区,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昭通市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形态近年来逐步由粗放型的传统农业向集约型的现代农业转变中,但是我市大多地方的农业生产依然还处于主要依赖土地、劳力、农资、水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来获得收成的传统粗放型农业水平,是“人+地"的生产模式。有的山区还存在着刀耕火种、人力翻犁现象,还有原始农业生产的迹象。粗放型农业,是外延投入的扩张,是土地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农业,也可以说是体力型农业,搞的往往是短期行为甚至掠夺性生产经营,追求的是面积扩大、总产增加和产值提高,普遍的低收入状况与强烈的致富期望的矛盾,对环境质量造成较大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即使是人们知道破坏环境的现时成本,也还是无法摆脱利益性的问题。正是由于常年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及非科学的经管理念和落后的生产方式至使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对环境的损害,从时间上看,往往不是均衡的。在相当长时间内,环境被损害的程度的增长是缓慢的,但当超过一定的阀值后,损害程度就会迅速增长,但这时再补救已为时晚矣,因为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想要恢复平衡其困难是非常艰巨的,其过程是极其漫长的。

我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较为复杂,治理源头在于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治理关键在于转变粗放的生产方式,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治理根本出路在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农民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农产品受污染范围广、影响大,化肥、农药等投入品使用情况比较复杂。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户生产规模小,经营比较分散,农业标准化生产相当滞后。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工作由于管理职能交叉,执法主体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管体制。

针对目前全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加快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刻不容缓。从我市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分析来看,我市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经十分突出。一是化肥、农药施用量偏大,氮磷流失导致受纳水体富营养化。我市农业化肥施用量平均每公顷达479.1kg,远远高于每公顷375kg的全国平均水平;每公顷农地农药使用量达3.3kg,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7.5kg的一半。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难度非常大,只有从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倡导绿色消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五、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关键是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我市农业转变增长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为此,需要着重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粗放型的传统农业逐步向集约型的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相对于粗放型农业而言,集约型农业也可说是精细农业,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耕细作,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科技的进步,在于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含量和科技附加值的提高,是内含投入的增加,是技术密集型农业、知识化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追求的是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收益率,受自然风险制约要小得多。

一是积极推行规模经营。实行规模经营,有利于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有利于降低治污成本。各地更要将此作为治理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的生态化、现代化,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来抓。二是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沼气工程技术,农田灌溉水的循环利用,都是目前比较成熟可行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各级农业部门的广大干部和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会农民,让群众真正受益,引导他们积极采用各项先进适用技术。三是加强示范引导。农民最讲实惠,眼见为实,农业农村工作的一条基本路途就是要示范引导。这方面,我市农业局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也见到了成效。

(二)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使农业生产中的能量和物质流动实现良性循环,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农业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化处理,可以使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小。具体措施:(1)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建设,改革传统耕作管理模式提高农药、化肥、薄膜等农资产品利用率;(2)强化农业品投入管理,特别是加强农药、化肥等农资方面的监管;①推广科学施肥。施用化肥并非施得愈多愈好,农田投入养分过大,盈余部分并未起作用,而最终是进入土壤和水环境,造成土壤和水环境的污染。据有关调查研究,一般当农田氮素平衡盈余超过20%、钾素超过50%即会分别引起对环境的潜在威胁,因而防治重点应在化肥的减量提效上。从技术上指导农民,严格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平衡氮、磷、钾的比例,减少流失量。②鉴于目前农药的不可替代性,用完后的农药玻璃瓶应该打碎,金属罐桶应该压扁,掩埋在1米深的土中,防止二次污染。(3)在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倡综合防治。主要包括:利用耕作、栽培、育种等农事措施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利用生物技术和基因技术防治农业有害生物;应用光、电、微波、超声波、辐射等物理措施来控制病虫害。(4)实现有机肥资源化利用、减量化处置。最大限度地将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并实现以沼气为纽带的畜禽粪便的多样化综合利用,采取各种措施,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5)制定法规,加大宣传。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农药、化肥中对环境有长期影响的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的排放。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特别是广大农民对面源污染的认识,引导农民科学种田、科学施肥、喷洒农药等,尽量减少由于农事活动的不科学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中残余污染物的增加。建立健全面源污染的检测、研究机制,为更有效地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切实落实责任。二要进一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三要进一步加强督查,严格考核奖惩。

参考文献

[1] 杨小山.刘建成.林奇英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根源及其控制对策 2008(03)

[2] 张维理.武淑霞.冀宏杰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 2004(07)

[3] 段然.王刚.孙岩 农业清洁生产现状及对策研究 2007(03)

[4] 楼迎华.崔良.于燕玲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2007(06)

[5] 方淑荣.刘正库 论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2006(03)


推荐访问:昭通市 现状及 防治措施 污染 农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