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轨迹、阶段特征和效率评价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轨迹、阶段特征和效率评价

2022-10-21 08:54:01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 要:本文尝试利用全行业主要指标数据和规模以上企业数据对我国文化产业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主要指标基础上,剔除价格和统计口径调整的影响,还原了文化产业近十年改革发展轨迹;比较基于产业统计的分析框架和基于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分析框架,利用文化产业直报平台整理数据,对行业集中度和盈利性特征进行测算,并重点应用BCC-DEA模型对全国文化产业四位数子行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间,文化产业实现较快增长;我国文化产业行业集中度不高;各行业的效率差距较大;文化内容生产类别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均是最低的,说明文化产业六大类别的效率尤其是文化内容生产类别的效率上升空间还很大。

关键词:文化产业;行业集中度;生产效率

中图分类号:F062.9;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6-0036-08

我国文化产业经过近十年的改革发展,已经开始进入新的阶段。总结过去十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轨迹,深入把握当前阶段性特征,并对整个产业进行客观评价是有意义的工作。本文结合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文化产业全行业主要指标数据和文化产业直报系统整理的数据,基于不同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客观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文化产业特征及效率进行研究,为文化产业研究和制定政策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历史演进轨迹

根据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2012年我国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69.80万家,实现较快增长。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 07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48%,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为5.50%。其中,文化制造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7 253亿元,文化批零业实现增加值1 187亿元,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 631亿元,三者占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0.10%、6.60%和53.30%。

基于统计数据,笔者更期待对文化产业历史发展进行纵向比较以增加产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由于样本期内文化产业统计口径出现调整,为了增加历年数据可比性,更为客观反映文化产业发展长期规律,笔者进行了两个方面数据修正工作:一是剔除价格影响因素,也就是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当然,部分同期指标比较不受到这个因素影响,并未调整;二是考虑国家统计局按照201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新口径对2011年相关数据的调整,即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由134 719亿元修订为15 516亿元,与当年GDP之比由2.85%修订为3.28%。按照这一调整系数,我们初步对2004—2010年增加值进行修正。从修正后的数据和修正前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在大的趋势上大致保持一致,并未出现反差较大的地方,因此,为了研究和行文方便,二者不做进一步区分。

(一)文化产业增加值

从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历年变化来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特征:第一,近十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较快增长。增加值由2004年3 340亿元增加到2012年18 071亿元,8年增长了5.41倍,年均增速达到21.90%。第二,文化产业增速大幅高于同期GDP增速。8年平均增长率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5.96个百分点,并且二者同步变化。

(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稳步提高。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与GDP的比值从2004年2.47%增加到2012年3.48%,8年增长了1.41倍,年均增速达到6.30%。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从2005年的3.61%增长到2012年的5.53%。

在2004—2012年期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缓慢上升的状态。为了进一步反映文化产业与GDP之间的关系,我们考察文化产业对GDP贡献率。文化产业贡献率是指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等于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按不变价格计算。而从整体上来说,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率处于上升趋势,2008年是一个转折点。在2005—2008年期间,贡献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08—2010年期间,贡献率处于上升趋势,由2.79%上升至4.60%,上升了1.81个百分点。之后2011年的贡献率开始下滑,2012年的贡献率又开始得到回升,并超过了2010年的贡献率。

(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及构成

从总量上看,三类产业均保持大幅增长。文化产品制造业从2004年1 481亿元增加到2012年7 253亿元,8年增长了4.90倍,年均增速达到26.80%;文化产品批零业从2004年328亿元增加到2012年1 187亿元,8年增长了3.62倍,年均增速达到26.30%;文化服务业从2004年1 241亿元增加到2012年9 631亿元,8年增长了7.76倍,年均增速达到33.90%,是三类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增加值增速与现价计算的增加值增速大致相当,文化服务业增速最快,文化产品制造业次之,文化产品批零业最慢,但三者均保持较高增速。

从三类产业占整个文化产业比重来看,文化产品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比重出现交替变化,文化产品制造业持续下降,而文化服务业持续上升。具体来讲,文化产品制造业占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的比重8年来持续下降,从2004年47.70%下降到2008年的41.10%,最终下降到2012年40.10%。

与此相对应,文化服务业占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的比重8年来却保持连续上升的态势,从2004年40.00%上升到2008年的50.80%,于2010年达到8年内最高值,为53.70%,2011年和2012年仍然保持这一水平,2011年达到53.20%,2012年达到53.30%。

与此同时,文化批零业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局面。从2004年的10.60%下降到2012年的6.60%。

(四)主要文化行业法人单位数

在2005—2007年间,主要文化行业法人单位数均有所增加,新闻出版业由2005年的5 291个增加到2007年的5 607个,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由2005年的14 539个增加到2007年的15 139个,文化艺术业由2005年的29 742个增加到2007年的32 253个,娱乐业由2005年的13 896个增加到2007年的16 850个,相对来说增速比较大。

就增长率而言,新闻出版业和娱乐业的增长率均有所下降,新闻出版业由2006年的3.19%下降为2007年的2.69%,娱乐业由2006年的10.48%下降为2007年的9.76%。而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的增长率处于上升趋势,文化艺术业的增长率基本持平,保持在4.14%左右。

主要文化行业法人单位数在2009年和2010年的增长率均处于下降趋势。新闻出版业由2009年的7.25%下降为2010年的3.12%,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由2009年的7.05%下降为2010年的4.28%,文化艺术业由2009年的12.17%下降为2010年的4.89%,娱乐业的增长率由2009年的12.60%下降为2010年的7.17%。

主要法人单位数在2011年和2012年的增长率均处于上升趋势,且娱乐业的上升幅度最大,由2011年的8.10%上升为2012年的24.23%,新闻出版业的上升幅度最小,由2011年的4.05%上升为2012年的8.17%。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由2011年的5.89%上升为2012年的12.69%,文化艺术业由2011年的8.53%上升为2012年的19.76%。

二、分析框架比较和样本数据选择

关于文化产业官方的界定和统计分类有两次。第一次是开始于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需要,国家统计局于2004年发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并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划分为四层,加上过渡层和延伸层共六个层次。

更为详细的分类见《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文化产业受到新技术影响导致的业态变化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新的部署,都要求新的文化产业界定及统计分类,国家统计局于2012年颁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以下简称《分类2012》),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为五层。

更为详细的分类见《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

这两次分类在框架上有着内在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二者都集中反映了文化产业自身发展和代表文化产业生态环境的相关产业发展情况。第二,二者都兼顾了文化生产活动的相近性,围绕不同的文化生产活动进行归类,2004年版体现在第四层,2012版体现在第三层。第三,二者都延续了传统国民经济中对文化产业以产品角度的分类,主要体现在第二层。从这三点来看,文化产业基本情况得以反应,但是仍难以满足更针对性的问题研究。针对不同问题研究的需要,研究者要选取不同的理论框架,对文化产业统计数据进行重新组合排列。最具代表性的是高书生[1]基于物质再生产理论提出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学上把循环往复的生产过程称为物质再生产,文化传承和创新周而复始的延续过程也可看做一种再生产,即文化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不同,文化再生产包括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四个类别。作品是创作的成果,经过生产转化为产品,借助传播变成商品从而进入消费。从作品到产品再到商品,文化再生产各类别呈现关联性和继起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文化产业包括将文化产业分为六大类别。与统计框架比较来看,文化再生产理论保留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分类,同时将统计框架下的产业链特性提升到产业层面,不再是隶属于不同文化产品下面的层次,这是一次较大的突破,有利于从整个产业层面把握文化产品生产环节特征。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因此,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和数据的约束,本文研究交叉使用统计分析框架和文化再生产理论框架。

在确定分析框架基础上,分析数据也决定着研究结果的质量。本文将国家统计局文化企业直报平台系统覆盖的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作为样本,进一步推断整个文化产业的总体特性。根据直报平台统计数据整理,2012年整个文化产业规模以上的法人单位数达到36 469家,从业人员数为6 994 335人,应付职工薪酬为4 069.07亿元,资产合计为50 336.65亿元,营业收入达到56 261.54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55 463.97亿元。下面各部分就是基于直报系统整理后数据进行的具体分析。

2012年,全国文化企业中有6 236户亏损企业,亏损面为17.10%;亏损企业亏损金额达343.12亿元,相当于全国文化企业净利润10.70%。从类别来看,各类别的亏损情况分布大致有着如下两个方面特点(如表4所示):第一,文化传播渠道类别和生产性文化服务类别的企业亏损面均高于全国文化企业平均水平,其中文化传播渠道类别的企业亏损面已经超过了20%。第二,虽然各大类亏损企业亏损金额差距较大,但是各类别亏损情况对各盈利造成的影响并不是特别突出,均没有超过15%。其中有3个类别的亏损企业亏损金额与净利润的比值超过了全国文化企业平均水平,它们分别是文化消费制造类别和文化传播渠道类别、文化生产服务类别,其亏损企业亏损金额依次相当于各自类别的合计净利润的14.35%、11.82%和11.27%。而文化装备制造类别、生产性文化服务类别和文化内容生产类别亏损金额占净利润的比重分别为9.06%、8.56%和7.19%。

四、生产效率评价

(一)文献综述

伴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众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产业效率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得到了许多很有意义的启示。Marco-Serrano[2]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了在1995—1999年期间瓦伦西亚地区与网络相关的西班牙剧院的不平衡面板数据,结果表明整体效率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技术效率降低引起的,而规模效率保持不变。Last和Wetzel[3]运用基于输入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度了1991/1992—2005/2006年度的德国公共剧院的效率,结果表明文化服务经济并不满足成本最小化的假设。Last和Wetzel[4]依然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度了1991/1992—2005/2006年度的德国公共剧院的效率,并将全要素生产效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技术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

在国内,马跃如等[5]利用2003—2008年省市数据,运用SFA模型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效率,并分析了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与环境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对文化产业效率的作用;蒋萍和王勇[6]利用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应用三阶段DEA和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2008年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各省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马萱和郑世林[7]应用BCC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1998—2006年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存在较大差距;郭国峰和郑召锋[8]从文化产业的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分别考察了中部六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利用数据包络技术对中部六省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模拟了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作用路径,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就提升中部六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绩效进行了思考和探讨;侯艳红[9]应用CCR模型对2005年我国31个省区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文化产业有效的省区有广东和北京等7个省份。

总的来讲,运用DEA的思路是研究文化产业生产效率的重要路径,本文仍延续这一思路,并采用BCC模型,即在规模报酬可变(VRS)条件下的效率模型,吴文江[10]对该模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但是,本文的有益工作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基于文化企业微观数据的整理加总后的分行业数据(四位行业代码);第二,是基于不同的分析框架的比较。

(二)指标选择和数据描述

1.投入产出指标选择

DEA分析以DMU的投入产出资料为衡量效率的要素,因此,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是否恰当对最终DMU效率衡量是否准确极为重要。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主要考虑人力和资本方面的投入,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有效性,选择法人单位数、应付职工薪酬、资产合计和成本费用总额作为文化产业投入指标,选择营业收入作为文化产业的产出指标。

应用DEA进行效率分析时,应该保证决策单元的数量是投入产出指标的至少两倍以上。该文化产业的决策单元为119个,而投入产出指标为5个,因此适合应用DEA方法。另外,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之间应该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避免出现某种投入指标数量增加却引起产出指标数量减少的情况。经计算,营业收入与法人单位数、应付职工薪酬、资产合计和成本费用总额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0、0.63、1.00和0.61,上述相关系数通过了在1%显著水平下的检验,可以认为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系数,因此适合进行DEA效率分析。

2.数据描述

投入产出的数据特征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应付职工薪酬的均值为34.19亿元,标准差为68.40亿元,说明不同行业的工资标准差异较大;法人单位数的最大值为2 843家,资产合计、成本费用总额和营业收入的均值分别为423.00亿元、445.14亿元和472.79亿元,标准差分别为753.58亿元、807.48亿元和847.07亿元,这些指标的标准差系数均在0.50以上,说明不同行业的规模不一样。

(三)基于统计分析框架的生产效率

运用DEAP2.1软件对2012年文化产业中的119个行业进行以投入为导向的VRS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文化产业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5,平均纯技术效率为0.89,平均规模效率为0.96。

1.技术效率

由图1可知,技术效率的取值介于0—1之间。

从整个行业来看,雕塑工艺品制造行业(2431)、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工艺品制造行业(2435)、电视机制造行业(3951)等12个行业达到了技术效率前沿。效率最低的10个行业分别为公园管理(7851)、游览景区管理(7852)和文艺创作与表演(8710)等,均处于0.60以下。

2. 纯技术效率比较

纯技术效率反映的是在一定的生产规模下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表明行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管理、技能等方面的改进。纯技术效率已经假定生产对应了最优的生产规模,测度的是实际生产点和生产前沿面曲线的差距。

由图2可知,纯技术效率的取值介于0—1之间,而且文化产业各行业的纯技术效率值,均比其技术效率值大,说明决策单元更接近于效率边界。

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况下,对于非DEA有效的行业,再考察其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在非DEA有效的行业中,档案馆行业(8732)、电子游艺厅娱乐活动行业(8912)和图书出租行业(7122)等7个行业是纯技术有效而非规模有效,说明这7个行业按照现在的产出计算,其投入不可能再减少了,因此其技术效率相对无效主要是由于规模无效引起的。数字内容服务行业(6591)、群众文化活动行业(8770)和文具制造行业(2411)等12个行业是规模有效而非纯技术有效,说明这些行业实现了规模经济,却并没有拥有最佳的技术水平。其余的88个行业既非纯技术有效也非规模有效,也就是说这些行业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的情况,即使减少其部分投入,也有可能保持当前的产出水平不变。

从规模收益来看,DEA有效的12个行业以及音像制品出版行业(8524)、园林、陈设艺术及其他陶瓷制品制造行业(3079)和数字内容服务行业 (6591)等13个行业都处在规模收益不变阶段。金属工艺品制造行业(2432)、抽纱刺绣工艺品制造行业(2436)和地毯、挂毯制造行业(2437)等60个行业处在规模收益递减阶段,说明这些行业在增加投入后,产出的增加比例会小于投入的增加比例,即增加投入的产出效率比较低。如何整合投入资源以实现文化产业的规模经济,对这些行业来说是需要研究和探索的。其他行业均为规模收益递增,也就是说这些行业如果将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比例增加,将获得更大比例的产出回报。

从各类别层面看,文化消费终端制造类别的纯技术效率仍然最高,几乎接近效率1的最佳水平,最低的是文化内容生产类别,为0.86。文化装备制造类别、生产性文化服务类别、文化生产服务类别和文化传播渠道类别的纯技术效率依次为0.92、0.89、0.89、0.87。总的来讲,各类别排序与技术效率排序大致相同,但效率水平略有上升。

五、结论及政策含义

近十年间,文化产业实现较快增长,而且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稳步提高。从总量上看,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产品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这三类产业均保持大幅增长。然而,我国文化产业的行业集中度并不高,这很可能与行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关。同时,本文还运用DEA方法测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并按照文化再生产理论框架,对六大类别的生产效率结果也进行了相应分析,结果表明:各行业的效率差距较大;六大类别的技术效率均不是特别高,而文化内容生产类别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均是最低的,说明文化产业六大类别的效率尤其是文化内容生产类别的效率上升空间还很大。

总的来讲,本文的研究结论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含义:第一,重新认识文化内容生产,着力提高生产效率。传统意义的文化内容生产是在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之前形成的,侧重于实物形态、专业化、集中创作的小众生产,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对人的行为方式、创作习惯产生深刻影响,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文化内容生产活动大幅上升,表现为网络化、分散化和非专业化等特点,创作主体日趋大众化。第二,克服文化产业和国民经济体系割裂的观点,发挥国民经济体系对文化产业的基础支撑作用。加大力度扶持文化再生产类别前端的文化装备制造业(如广播电视、电影、演艺、考古和印刷等设备生产),把文化科技研发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运用产业政策鼓励文化集成应用高新技术,支持文化装备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第三,更加重视以设计为核心的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作用,改造提升建筑、纺织、轻工、包装等传统产业的文化内涵,推动创意设计向家具、家电、家纺、家饰生产延伸,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参考文献:

[1]

高书生.如何认识文化产业[N].人民日报, 2013-02-08.

[2] Marco-Serrano,F.Monitoring Managerial Efficiency in the Performing Arts:A Regional Theaters Network Perspective[J].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2006,145(1):167-181.

[3] Last,A.K.,Wetzel,H.The Efficiency of German Public Theaters: A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Approach[J].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2010,34(2):89-110.

[4] Last,A.K.,Wetzel,H.Baumol’s Cost Disease,Efficiency,and Productivity in the Performing Arts:An Analysis of German Public Theaters[J]. Journal of Culture Economics,2011,35(3):185-201.

[5] 马跃如,白勇,程伟波.基于SFA的我国文化产业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8):97-101.

[6] 蒋萍,王勇.全口径中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12):69-81.

[7] 马萱,郑世林.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2010,(3):83-86.

[8] 郭国峰,郑召锋.我国中部六省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评价与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12):76-85.

[9] 侯艳红.文化产业投入绩效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0] 吴文江.数据包络分析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1.


推荐访问:文化产业 轨迹 特征 效率 阶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