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进展浅述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进展浅述

2022-10-20 20:54: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青少年行为问题通常可以界定为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其广义上包括行为和情绪两个方面,行为问题如强迫行为、交往不良、多动、残忍、说谎、逃学、偷窃、攻击、不听管教、离家出走等,情绪障碍如焦虑、恐惧、抑郁和人际交往困难、社会退缩、躯体叙述等(卢林,2005)。

家庭作为青少年最初的、也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对于有效干预与控制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发生,家庭是最基本的出发点。家庭内部的特殊关系,也更有利于对青少年行为进行干预。研究显示,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有关(蒋奖,2004)。

一、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现状

所谓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对子女抚养和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黄树香,2010)。父母通过抚养和教育,将其自身所持的社会文化观念、行为风格与方式、价值判断标准与体系等传播给青少年,不同的方式产生不同的结果。而且,这种影响是一种隐性的、无意识的作用,往往是在已经产生了即成结果之后,我们才能对其进行事后的反思与总结;而不能进行事前的控制与预测。

根据以往的研究,父母教养方式还可以从民主型和权威型两个维度上进行区分。民主型父母不采取过分强硬的手段对孩子进行教育,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加以理解、分析与引导,对孩子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通过积极的方式实现教育的目的。权威型教育方式即更多的依靠个人的权力和优势对孩子进行教育。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父母采取权威型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过多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谷传华等对30位中国近现代社会创造性人物的早期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进行考察,也得出了与此相似的研究结果。

二、青少年行为问题的研究现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在世界发达国家中,3-15岁的儿童青少年中发生持久、且影响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达5%-15%。而我国大陆17岁以下未成年人有3.4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加等社会因素,以及学业压力逐渐增大,导致我国青少年行为问题逐渐成为教育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我国的调查资料显示,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以吸烟问题为例,据文献报道,我国部分大城市青少年吸烟率范围为8.7%~34.2%,中小城市为2.0%~22.8%,农村地区为7.1%~43.3%。其中,初中生的吸烟率男生在2.3%~32.7%之间,女生在0~6.0%之间;高中生的吸烟率男生在8.4%~59.9%之间,女生在0~22.2%之间。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青少年吸烟率居高不下并呈上升趋势,有些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女生吸烟率有所增加(叶广俊,1998)。

三、家庭教养方式和青少年行为问题的相关性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温暖和理解与成绩不良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呈正相关, 而父母的惩罚、拒绝否认、偏爱以及过度保护等与儿童自我意识的不同维度呈负相关(凌辉,2004)。

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呈显著的负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与子女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呈显著的正相关,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内外向呈显著的正相关,掩饰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各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与子女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呈显著正相关;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呈显著负相关;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了女的内外向呈显著正相关;母亲的偏爱与子女的内外向呈显著负相关(黄树香,2010)。

蒋奖在2004年的研究中,使用1980年由瑞士Perris等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1970年由美国心理学家Achenbach等编制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北京市206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发现北京市青少年总体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24.27%,其中男生为25%,女生为23.43%。该研究还指出,父亲教养方式因子中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与女生行为问题各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母亲教养方式因子中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女生行为问题呈负相关,其中与违纪、攻击性呈显著负相关。父亲教养方式中的过分干涉因子与男生的多动问题呈显著正相关。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与男生的行为问题呈负相关。

国内其他有针对性的对于青少年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比较少。但是,对一些具体的行为问题,还是有不少研究者给予了比较多的关注,如网瘾问题、吸烟问题、使用暴力问题、自卑问题、厌学问题等。

此外,国外的研究多着眼于一些社会特殊现象。如ReichartC.G等人(2007)对比研究了躁郁症父母对请少年的成长影响。发现父/母是躁郁症患者,孩子不一定会出现相应的心理或行为问题。除此之外,国外的其他研究多是从病理学的角度而非教育的角度对家庭教养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而且往往考虑了种族、社会阶层、父母心理行为障碍既往史等因素(Catheline J. M, Buschgens Marcel A. G,Van Aken Sophie H. N.等,2010;Scott R. Weaver, M.A.等,2005)。

目前,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关注正在提升,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和深入。就目前看来,以往的研究有一个最大的不足在于,往往忽略了一些实际因素而单纯地讨论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或者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这些被忽略的因素包括父母文化水平、家庭结构、早期教育、居住环境等等,而这些因素与青少年的成长息息相关,很有可能作为父母教养方式和青少年行为问题之间的中间变量发生作用。


推荐访问:研究进展 教养 青少年 方式 家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