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与手段创新的探讨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与手段创新的探讨

2022-10-20 16:48: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 要:文章在分析继续教育服务的内涵、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服务的定位和服务体系构建必要性等问题的基础上,从“一主多元”继续教育服务体系构建与运行,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服务手段创新等方面,对高等学校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实施集约高效的继续教育服务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服务体系;服务手段;高等学校;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高等学校拥有优质的科技、人才和教学资源,通过继续教育服务突破“校园围墙”的局限,能够在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服务的同时有效促进自身的发展。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等学校正在重视并加大继续教育投入,但继续教育服务不是单向的知识传输或小范围的教学互动,而是一个大规模教育服务的互动加工过程。高等学校应加快体制、机制建设和手段创新,不断完善信息对称、有效的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和服务方式,以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和变化的继续教育需求。

一、继续教育服务的内涵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育机构根据社会和公众需求开展的使受教育者更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个人素养、提高社会成员受教育水平为目的的教育活动。这种活动可以是在教育机构主导下实施的,也可以是终身学习者或社会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向教育资源供给机构购买的服务。继续教育服务涉及面广、服务层次多样,一个教育机构只能满足特定范围内的一类或几类人群的继续教育需求,随着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的发展,继续教育机构的辐射面在理论上能够无限扩大,但也不能逾越人、财、物投入与服务效能的合理比效关系。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服务是保障社会继续教育效率的关键。

高等学校是继续教育服务的中坚力量,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力支撑。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服务相比社会培训组织、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一体化组织等在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等方面应有差异,且应发挥引领作用和集合效应。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发展迅猛,继续教育资源体量不断增大。据教育部2012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规模达11,535,235人、高等非学历继续教育在籍规模达3,948,377人次,高等学校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多样化的继续教育服务。从现有服务规模的数据分析,我国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服务仍采取以学历继续教育服务为主,非学历继续教育服务为辅的发展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国家继续教育中长期发展战略与工作规划。我国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服务正在进入一个转型发展的时期,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服务现已呈现“全面开花”、多向发展的格局。在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等学校百花齐放地发展继续教育虽能激发各自的积极性,短期内能获得较快的成效,但不通过科学有效的体系建设,一拥而上,各自为政,将会造成大量同质资源和渠道的重复建设,高校继续教育投入产出比例将会逐步失调,甚至还可能陷入市场竞争无序、资源浪费与资源不足的矛盾交织的“泥潭”。

二、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模式

(一)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的多维构建模式

教育部、财政部于2011年启动了“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通过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探索高等学校继续教育面向地方、行业、企业的办学与服务模式、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结合行业、企业需求,探索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创新模式,以及非学历继续教育与学历教育的衔接、沟通机制。在教育部的大力倡导下,示范基地建设高校开展了各具特色的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目前,以高校与地方对接为主要目标的“校地联盟”、以服务行业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校企联盟”、以整合高校资源为主要目标的“校校联盟”正在建立并初现成效。在多种联盟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共建与协作,探索以“示范基地高校”为主平台,集成各方社会力量,实现优势教育资源与和服务网系互利结合的“一主多元”继续教育服务体系构建模式,是充分沟通各方供需,实现信息对称交流和服务成果快速转化,高效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的极佳途径。

(二)一主多元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1.“一主多元”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的内涵和功能结构

一主多元继续教育服务体系是指在继续教育服务中,采取共建与分工协作,建立以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高校为(核心)主平台,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地方特色教育机构共同参与并发挥各自优势,通过教学资源整合、服务渠道整合、服务内容和成果集约化管理、服务方式创新,建立和推行一定范围内的继续教育质量标准,全面提高继续教育服务绩效的多元继续教育服务、管理体系。一主多元继续教育服务体系既发挥示范基地建设高校的优势教学、科研资源和平台共享服务功能,也发挥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在经济发展规划、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引导和监控功能,更发挥高职高专院校、其他社会教育机构的市场辐射作用,为继续教育服务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投资渠道的多元化、服务手段和渠道的多元化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这一体系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发挥参与机构的作用,更能有效促进各参与机构自身水平的提升和持续发展。一主多元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相对双向、松散的联盟体制,应更具有综合整合能力强、服务体系健全、分工明确、互补性强、辐射广、实效强等特点。在实际建构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各多元主体并不需要一应俱全,但在需求、整合、实施方面各方应参与其中。一主多元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多元主体的功能分工如下:

一是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联盟的企事业单位从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科学准确地提出人才需求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支持。地方政府根据其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发展的条件,与产业集群建设、主体功能发展规划相适应的人才支撑体系建设规划,指向性地提出中长期和短期继续教育目标,并适当积聚或划拨经费,促进相关的人才培养。行业主管部门或协会根据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本领域的人才培养需求和培养标准,并加强行业人才培养的配套建设。参与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具体需求和规划,有针对性地列出项目需求和成果转化标准。

二是服务体系内的协作高职高专院校、企业大学、社区学院,有对外服务能力的“龙头”企事业单位、特色教育机构作为继续教育个性化服务的具体实施单位,从其目标人群的实际情况出发,快捷、高效反馈继续教育对象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效果,还可在主体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和对象群体的需求,切实对服务项目、资源进行二次开发,研发特色服务内容,并实施跟踪服务,提高服务的绩效。

三是示范基地建设高校及其校际联盟组织作为服务体系的主要整合平台,结合学习者的需求进行继续教育服务项目的设计和研发,着力加强共性服务活动的研发、服务项目的研发、服务手段的研发和继续教育远程服务平台的建设,并充分调动优势教学资源,建设适应面广的或高端的继续教育服务资源,打造服务项目研发中心、服务资源研发中心、服务平台运营中心、服务资源库和服务体系的内部评估中心。

构建一主多元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可根据发展的需要建立内核体系和外延服务体系。首先,由多元主体根据协作分工原则,共同搭建多维的内核服务系统;而后,开放的内核系统在继续教育服务中积极吸纳社会资源,以一定目标服务对象为元点,广泛开展面向社会需求群体和单位的继续教育服务。服务体系内核中各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应多向互动,体系内核同辐射外延的目标人群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交流亦要有多向互动。信息资源通过服务体系进入示范基地建设高校为主的“核心处理器”进行整合,并通过多元渠道对目标人群和辐射到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服务;通过这样的良性互动,将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的功能。

2.一主多元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的运行

一主多元继续教育服务体系需要由需求、整合、实施各方参与,从人力资源发展和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维度进行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质量控制系统、主体培养方案、教学服务管理系统、支持服务系统、统一的内部评价系统等,并在统一的体系框架下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侧重的分项设计和实施,以确保体系内各种服务层次之间的系统化对接。服务体系的运行在各方确定的总体构建目标、框架和实施原则基础上,进行系统内外继续教育服务资源的优化、整合、共享和配置,并通过有效的合作和运行机制保障整个运行架构的高效运转,实现各层次继续教育之间的“纵向立交”,继续教育培训与学历继续教育之间、各类学历继续教育和各类培训成果之间的“横向立交”畅通。体系内的具体继续教育活动应由直接实施机构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者为中心,结合实际,选择合适切入点来组织资源,开展满足学习者多维需求的继续教育活动。

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统一的质量控制系统和统一的主体培养方案是确保继续教育成果公信力和延续性的关键,是科学量化“立交”内容的基础。统一的内部评估系统和统一的运营服务平台是保障服务体系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一主多元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实施的继续教育服务不可能是完全固化的闭合系统。还应在统一的框架体系基础上,结合服务体系内部组织的发展和不同社会群体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行适度重构。

三、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服务手段的创新

(一)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方式的改进

从继续教育教学的方式分析,我国现有的继续教育服务形式包括:集中面授服务,面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服务,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远程教学服务、远程教学与集中面授相结合的服务、远程教学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服务,多种形式混构的继续教育服务等。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远程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将是未来继续教育服务发展的趋势。

高等学校的远程继续教育服务应是多维立体的,不仅要通过加工和整合现有的学校教学资源对社会公众提供传导式的教学内容输出,更应根据社会和公众的学习需求开发多向互动的教学资源和服务。一方面,高等学校可将课堂教学活动或名师讲座的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网络等媒介进行广泛公开,以满足部分社会公众的部分继续教育需求,如:微缩视频课程、大规模公开课程等;另一方面,高等学校还应将其科研成果等转化为能使学习者充分融入情境、实现多维交互的综合化教学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如:西南科技大学研究团队,运用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游式教学模式开发的“管理大师——探游式教学软件”。这类教学软件以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为主线,根据学习者的岗位技能要求和企业产能升级总体需求,模拟生产经营和研发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人机交互实施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多维拟真互动,实现理论、实践与评价同步,适时教学与非适时学习相结合,课题研究、技术改进与教学过程有机整合,利用针对性与拓延性兼顾的教学活动和分侧重建构的一体化评价体系,达成在统一参照基点上的多种继续教育成果积累与转换。近年来,该研发团队还运用探游式教学模式开发了以财务管理人员培训为主的“会计探游社区”,并正在和一些机构合作研发“多级导师制”的虚拟学习和成果共享平台。此外,法国达索公司等机构通过开放大型软件系统,将远程教育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协同创新相结合的方式也值得高等学校在继续教育教学服务中借鉴。

(二)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学习支持服务手段的创新

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不应是完全脱离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补偿服务,它是教学、管理和其他配套服务的有机整合体。实践中应认识到,集中面授过程的学习支持服务相对远程教学更为周到,但高等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同需求各异的社会公众继续教育需求相比,以面授和现场实践指导为主的学习支持服务方式远不能满足需求。而类似探游式教学软件、协同创新系统的远程教学资源开发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投入,丰富和完善具有整合功能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开发智能化的网上学习资源分析平台,是当下快速提高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服务水平,有的放矢,面向大众开展继续教育服务的快捷方式。建立完善、高效的继续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对高等学校并非易事,高等学校与公共媒体机构合作,利用包括移动终端在内的多种公众媒介进行继续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亦是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实施集约化发展的有益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各级各类非学历教育学生数情况[EB/OL].http://.

[2]高策理,刁庆军,吴志勇.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考[J].继

续教育,2013,(10).

[3]万嵩,王营池,晏斌.“一主多元”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研究

[J].成人教育,2013,(9).

[4]万嵩.探游式教学资源——提高成人教育绩效的资源建设范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1,(12).

【责任编辑:李养正】


推荐访问:继续教育 高等学校 体系建设 探讨 手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