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文本文学链接方式及其影响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超文本文学链接方式及其影响

2022-10-19 19:00:03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网上生活甚至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电脑时代不仅仅在技术上给人类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在人文科学领域也同样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超文本就是其中之一。超文本是依托计算机的超链接技术形成的一种信息组织形式,“链接是超文本的特色所在。它本质上是两个或者更多文本单位之间的联系,允许读者从这一文本单位跨越到另一个文本单位”(黄鸣奋:《超文本诗学》)。由于链接将相互之间没有线性联系、各自独立的片断拼接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遵循时间先后和逻辑因果的联系方式,因而又被称为“超链接”。超链接作为超文本的特色所在,集中反映了超文本文学的新颖之处,对超文本文学的超链接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在计算机时代文学发展的状况。

一、聚焦超链接

1、超链接的设置在后现代语境下体现出电脑创作文学在媒介上的优势,超链接手段的使用使一些具有后现代理念的文学家、评论家的设想成为现实。黄鸣奋教授在他的《超文本诗学》中对超文本文学作品《下午》、《维克托花园》、《黄金时代》进行了分析,其中着重对美国莫尔斯洛普的超文本作品《维克托花园》的人物、结构、主题、手法和背景进行了分析,虽然他的分析基本上使用的是对纸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其中使用的超链接方式也是描述性的,但有价值的一点是,作者将《维克托花园》与博尔赫斯的《歧路花园》进行对比分析后指出:两者在人物、主题、情节结构上具有相似之处,但是利用超链接手段创作的《维克托花园》实现了博尔赫斯在《歧路花园》中做出了设想但在纸质文本中无法实现的迷宫结构,显示出超文本在媒体和手段上实现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想文本的优势,“迄今可得的电脑小说的样本,不止是新的故事或本质上新型的叙事模式。它们证实了自己与为后现代小说所设计的前景相一致的完美。这样,通过提供固有的解构性阅读经验,它们看来呈交了后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所迫切需要得到的东西。我们的化身于印版书籍的‘文本’观察,已经受到了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理论家的挑战;计算机如今提供了理论挑战可借以付诸实施的媒体”。

2、作为超文本文学文本的一个突出的创作手段,超链接已经具有了修辞学的意义,从一部作品超链接的设置上可以见出一部作品的叙事风格。黄鸣奋教授在《超文本诗学》中对布尔布勒斯的超链接研究进行了介绍,他通过对作为链接点的词或句子的意义与其所指向的节点内容的意义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将链接修辞分为隐喻、转喻、提喻、夸张、同一、顺序与因果、词语误用等七个类别,并指出超文本作品中建立链接关系的可能性是很广泛的,某些通过链接联系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可能会对某些词语的意义产生影响,通过超链接构成的暂时的关系可能会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超文本时代词语的新意义。

3、超链接设置以链接点的方式凸现于文本之中,如同“伤疤”一样昭示着文本的非整体性,意味着文本朝多方向无限增生的可能。兰道在《Hypertext2.0》的一章《Reconfiguring Narrative》中提出,超文本文学的叙述是一种缝合起来的叙述,超链接就是对各个叙事片断的缝合,如同外科医生将一片片损伤的皮肤缝合起来一样,而链接点就相当于缝合后的伤疤,它意味着断裂也意味着两部分之间可再生和增生的空间,超文本文学作品片断之间的链接与电影中镜头之间的剪接不同,它仅仅是连接而非将不同的叙事组合成一个整体。伤疤是刺眼的、丑陋的,它造成文本的不和谐,始终以断裂感、碎片化调动读者非线性的联想与想象。

4、超链接的设置成就了超文本文学极强的互文性特征,有些学者将之称为“泛互文性”。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克里斯蒂娃提出的,后来又经过众多学者的发展和重新界定,概括地讲就是指任何一个文本都不可能是自足的、封闭的个体,它处于与其他文本的相互关系之中,文本的意义是变动不居的,随着与其他文本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这种互文性在纸质文学文本中是隐藏的和潜在的,只能在读者的阅读心理活动中实现,而在超文本文学中,链接点将互文性凸现了出来,并且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手段的辅助,使之得到加强和扩展:不同作者的作品片断可以被拼接在一起,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作品片断也可以拼接在一起,甚至文学与非文学作品也可以拼接。黄鸣奋、杨中举等学者从超链接的范围出发,将超文本作品本身的互文性分为两类:内互文性(intratextuality)与外互文性(extratextuality)。内互文性是指超文本作品中的超链接是在作品内部进行的,是同一作品内的不同片断间的链接和跳跃,而外互文性是指超文本作品的超链接延伸到了作品之外,跟网络上的其他网页和主题片断之间设计了链接点,可以进行作品与其他作品甚至非作品之间的链接和跳跃,后者较之前者而言具有更强的互文性特征。通过超链接,超文本成为一种“不是仅为自身存在的文本,而是一种可以无穷链接,不断揭示出新文本的文本”。

二、超链接的影响

超链接的创作手段使超文本文学文本在结构和意义上呈现出非线性、无中心(碎片化)、动态性(开放性)的特点,也对传统文学中作者、读者和叙述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挑战。

1、情节结构的非线性

超文本文学文本中,链接点的设置使各个叙事片断之间的联系相当薄弱,超越了传统叙事的时间先后、前因后果等线性思维逻辑,体现出一种非线性的特点,(1)在情节的发展方面,超文本文学的情节发展结构对亚里士多德以来的传统情节论形成了巨大的颠覆和解构,兰道具体分析了这一点:在超文本文学中,开头和结尾取决于读者阅读的起讫,一部超文本文学作品往往在首页将多个叙事片断并置在页面上,作品的开头取决于读者对多个片断的选择点击,而超文本由于链接设置形成的近乎无穷的叙事路径使得读者对终极结尾的期待成为泡影,超文本文学作品只能随着阅读活动的终止而结束,因而结尾也就只能由个性化的阅读进程来决定,总之,对于超文本文学文本而言不存在传统叙事中的完整、线性的情节发展线条;(2)在叙事路径结构方面,形成多向交叉的结构形式。黄鸣奋教授认为,所谓超文本的非线性结构其实是一种非径直性、非单向性,即作品中的线索不是由前因后果直接发展而来的,其中有曲折、有分叉,叙事没有主次之分,故事没有一个固定的发展方向。在后现代的一些作品中,同样存在非径直性的和非单向性的叙述方式,只不过由于纸质载体所固有的连续性使这种非线性减弱了,或者说传统纸质文本对于线性结构的彰显掩盖了非线性的因素,而在电脑和网络媒体技术的支撑下,非线性得到了媒体物理性质的支持,从而得到突出。

2、内容意义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说超文本文学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着对链接路径的选择,意义在流动、内容在变化,片断与片断之间多路径的结合使穷尽所有路径的阅读成为不可能。不同读者的阅读或者是同一读者在不同时间的阅读都会得到不同的作品形态;另外,在具有外互文性的超链接结构和网络接龙作品中,由于网络变化迅速的特点,可以说作品总处于未完成的状态,不可能确定下来。没有人能够准确地描述一部超文本文学的真正样态,也不能对它的意义进行最终的定夺,文本始终是开放的。

3、主题的碎片化

在对超文本文学的阅读中,读者总是要通过选择链接点推动阅读活动的展开,从而领略作品的意义和内容,但是读者的阅读选择完全是凭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结构进行的,每一次对链接点的选择就是对叙事的重新展开,所以作品总是处于动态的过程之中,叙述的焦点在不断的变化,整个作品也就总是处于无限的、不断地非中心化和再中心化的状态中,也就没有固定的中心和焦点可言了。在超文本文学文本中,链接点的设置将被选择的叙事片断隐藏起来,而且窗口的呈现方式使得先前阅读过的片断随着下一个片断的选择和打开也被隐藏,这样就造成了强烈的断裂感,叙述的进行显得更加破碎。

4、改写了文学的创作和接受活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超文本文学创作手段的变革除了在上述的叙事结构、情节内容和意义主题方面对传统文学带来挑战之外,在文学的创作与接受的关系上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总体而言在削弱作者权威的同时赋予了读者更大程度上的主动性,使两者之间的关系走向合作甚至融合。总体而言,超链接在创作和接受方面带来的影响大致可以提炼出以下三个关键词:合作(collaborate)、融合(merge)、迷失(disorientation)。

1、合作(collaborate)

兰道在他的《Reconfiguring Author》一章中,从技术与人类活动这一比较宽泛的角度出发,在对“合作”的模式进行全面概括的基础上,指出超文本文学中的“合作”是多种模式混合形成的一种复杂状态,大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作者与作者的合作,即许多超文本作品是通过超链接将多个作者的作品或其中的某些片断截取下来链接在同一部作品当中,也有很多作者有意识地利用超链接方式进行实验性合作创作,在网上同时围绕一个主题每人创作一个片断,然后将这些片断通过网络和超链接联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一部作品。

②作者与计算机程序的合作,即借助计算机超文本设计软件进行创作。目前,已经开发出了Storyspace、Storyworlds等设计软件,用于协助超文本作者对手头的材料进行位置上的安排和链接点的设置,有了这些软件程序的协助,计算机程序的加入可以更加轻松地创作出复杂而巧妙的、迷宫式的超文本链接,在这个意义上,超文本作品都不是由生物意义上的作者独立完成的。

③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合作:超文本作品最大程度的实现了接受美学的理论主张。读者的阅读在个性化的选择中展开,由于选择路径的不同,在同一部超文本作品中,不同的读者会读到不同的意义,即使是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间也会读出不同的意义来。对于超文本作品而言,没有读者的参与它就只是一堆复杂的片断,没有任何意义。读者不再处于从属于作者的地位,而对作品的意义有了主动权,成为一部作品能够最终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力量,作者和读者之间成为平等的合作关系。

2、融合(merge)

融合,是对作者与读者在超文本作品中相互之间合作关系形成状态最贴切的说法。两者之间通过合作而相互沟通,达到比较融洽的境界。兰道在他的专著中专门分析了“合作”(collaborate)的意义,就英文而言,它其实包含着两个截然相反的意味:合作和通敌。也就是说作者与读者之间有一种相反相承的关系,既有距离又彼此依存,或许超文本作品的意义正是在这种张力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这种关系使两者达到的状态就是一种既保持各自的独立性,而彼此之间又有一致和交流,这就是一种同中有异,异中求同的和谐状态。

3、迷失感(disorientation)

迷失感是指读者在阅读超文本作品中的感受,造成这一状态的原因在于读者在阅读超文本作品时那种把握不住中心和焦点的焦虑感。兰道认为,迷失感是人文学科领域一个非常普遍的观念,在美学、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与超文本小说创作相关领域都有体现。在美学方面,他引用Morse Peckham的Rage for Chaos:Biology Behavior,and Arts 中的观点,对于艺术来说,接受者的体验是一种中断性的而非持续性的,是无序的而非有序的,情感上是纷乱、干扰的而不是得到宣泄和净化。也就是说,艺术带给人的美就是一种迷失;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中,迷失感体现为一种人们对生活的直接感受,无所适从,不知所终;而对于超文本小说创作来讲,一些小说创作者,以库弗为代表,认为读者的迷失感意味着摆脱了传统文学观念的束缚,得到了纸质文学时代所没有的巨大自由。类似的观点,黄鸣奋等一些学者也认为,人类的思维本身具有跳跃的、非线性的一面,除了理性思维以外还有非理性的思维,而超文本作品就要求读者调动非线性的、跳跃性的思维去感受,能够调动大脑的联想功能,这符合人类的本性。

作为一种在计算机技术时代发展起来的新的文学样式,超文本文学的“新”主要在于超链接这种媒介手段给传统文学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颠覆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线性情节观念,颠覆了对前因后果、浑然一体的结构的追求,颠覆了作品主题的确定性和内容的封闭性,也消解了文学创作和接受双方的界限,促进两者由对立走向融合。这些对传统文学的变革虽然在后现代派的纸质作品中被大加提倡也加以实践,但是超链接技术在实现这些变革方面比印刷技术更具有技术上的优势,它没有纸张页码对于前后顺序的强调,弱化了书本给人带来的整体化和封闭性的感受,同时也为创作出更加繁杂、更加庞大的作品提供了技术支持,甚至能够让读者产生在文本空间中漫游的愉悦和紧张!总之,超文本文学借助超链接技术让文学的发展走向一个新的空间。

袁诠,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生。


推荐访问:超文本 方式 链接 影响 文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