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遗址的资源与生计方式研究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村头遗址的资源与生计方式研究

2022-10-19 17:12: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摘要:以村头遗址两次发掘的考古材料和地方文献为基础,借助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复原遗址的生态环境为“亚热带山前滨海环境”。在此基础上,分析遗址周边可供人们利用的自然资源,构建“食物网”。并以文化遗存乃人有效地适应生态环境的创造物为思路.初步复原遗址居民的生计方式。

关键词:村头遗存,亚热带山前滨海环境,自然资源,食物网,生计方式

广东东莞村头遗址的面积近16,800平方米。乃岭南较大的先秦贝丘遗址。考古工作者经过两次发掘.共揭露面积约3000平方米,资料丰富。本文将综合利用发掘所获的文化遗存与文化堆积单位中的地理、生物群落和气候的信息。以及地方文献的相关记载。复原聚落所处的生态环境和食物网构成。再进一步利用文化遗存和古代当地民俗的资料。研究聚落的自然资源及其居民的生计方式。

一、村头聚落的地貌与形成

东莞市境内地形复杂,整个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多山岭,中部多丘陵,北部濒临东江,地势渐趋平坦;虎门要塞扼居起南部的珠江口岸。村头遗址位于东莞市南部约30公里、虎门人海口东岸。遗址的中心区,坐落在今村头村西侧的、平面不规则形的大山园岗丘上面。岗丘最高处的台地处于遗址的东北部.海拔10米.经过遗址的中部向南逐渐低缓,至遗址的南边缘与海拔4米的耕地相接。遗址的南边缘距离现代海岸线(交椅湾虎门)的最短距离为约7.2千米。然而。遗址形成时期(距今3500~4000年间),海岸线更为深入,故遗址的南面是滨海的。

对遗址的两次发掘获知:在其地势较低的南部:是包含有大量贝壳的、厚薄不一的、先秦时期文化堆积——资料整理人通过分析对比,将其分为四期:第一期的年代约当中国历史中的商代早期偏早阶段.第二期约当商代早期偏晚阶段。第三期的下限约在早、晚商之际的较早阶段,第四期则大体为晚商初期。在其地势较高的中部:西北面较薄东南面较厚的.乃明代文化层叠压或被其他历史时期的遗迹打破的、较晚的文化堆积。因而可知,古聚落的中心区最先分布在今遗址的南部.后逐渐北移——关于这一点。《报告》第四章:先秦时期的遗迹·第三节:沟以及第六章:结语.也有清晰的表述:(遗址南边缘的)89DCG6.其成因或是直接利用自然小沟,或在自然沟的基础上略加修整。而后加以利用的;而89DCG8为人工修建的可能性大些,它先接纳了89DCG5的聚落排水再让引水注入89DCG6。同时,“(89DCG6的)发掘部分基本将(属于第一期的)28号房子(89DCF28)、1号柱洞群(89DCDQI)及其西北的散布柱洞构成呈相同走向的一行建筑遗迹围在沟北。”

遗址的形成过程暗示:先民在其谋生活动中,对于水生的和陆生的现实资源,均有认识和开发利用;但在较早时期侧重于前者,较晚则侧重于后者。

二、村头聚落所处的生态环境

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是物理环境(气候、土壤、降水量)和生物环境(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真菌群落)的有机构成。本文仅复原与远古人类谋生至关重要的一些要素。

(一)气候和降水量

现代,东莞市全境届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特点.光热充足,温暖多雨。年平均气温21~22.2度之间。一月平均气温最低,在13.4~C~14.2度之间.七月平均气温最高,在27.2~28.2度之间。年平均无霜期339天.年日照1909小时,年降雨量1947毫米,其中83%集中在4~9月,多雨季节与高温季节相一致④。这对生物的生长是优越的气候条件。

(二)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

东莞市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季风常绿林。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山地乔木树种绝大部分是马尾松:其他阔叶林有较为完整的以樟科、大戟科、桑科、茶科、壳科、五加科、金缕梅科等树种组成的群落;果树40多种,竹类20多种;林下以灌木和蕨类植物为主,攀缠植物随处可见。简言之,山地和丘陵植物多组成马尾松一桃金娘—芒萁群落和马尾松一鹧鸪草群落;其间分布有包括昆虫类、两栖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在内的诸多种类的野生动物。

东莞市地域的96%属东江流域.河流众多。东江主河道浮游生物较为丰富,比珠江水系的西、北江要高,东江支流的寒溪河、石马河以及三角洲水网带,水草生长较为茂盛,成为草食性鱼类的主要饵料;江河中的河蚬、闪蚬以及淡水壳菜也很丰富。为肉食性鱼类提供了充裕的饵料。

东莞西南的虎门为珠江与东江汇合后流入伶仃洋的通道,在其浅海区,浮游植物中硅藻占优势;潮间带的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甲壳动物等生物总量平均为1204.24g/m2.多毛类的疣吻沙蚕是许多鱼类和虾类良好的饵料⑤。

(三)聚落所处的生态环境

关于遗址形成年代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历史地理学者在村头遗址的不同地质地层单位中采集土样,进行了微体古生物学分析。

由上表可知,村头聚落长期处于气候较为温热的南亚热带,但早期稍凉,后期较热,仅有小幅度的气候波动。具体说,聚落的小环境,在其形成之前是陆地环境,至遗址形成的初期,经过了“有淡水流入”而过渡到“滨海”。而在遗址形成的后期.“离海远”了,但有“淡水流人形成有死水而成湖”。简言之,聚落经过了逐渐“滨海”至逐渐“滨湖”的过程;无疑,在此过程中,陆生资源对人们的谋生也会日渐重要。因此,可把村头聚落的生态环境称为“亚热带山前滨海环境”。

三、聚落周边自然资源分析

本文以所含主要成分诸如淀粉类、维生素、脂肪和蛋白质等人类一般的营养要素为基础。主要分析与生计方式密切相关的陆生和水生的动、植物资源.以及能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的植物材质。

(一)陆生资源

1.植物淀粉类

在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着薯蓣科各野生种。薯蓣又名淮山、山药,有块状或根状的地下茎,长可达1米多,肉质肥厚,营养丰富。果期7至11月。

“形如猪肝,大者重数十斤,肤色微紫,日猪肝薯.亦日黎峒薯”,此为参薯,又名脚板薯。参薯与薯蓣相似。果期12月至次年1月。

“生山中织细而坚实者日白鸠薯。似山药而小.亦日土山药,最补益人”,此为日本薯蓣,块茎呈圆柱形,分布于西南、华南、华中、华东等地。果期7至11月。

2.植物维生素类

在东莞境内的野生果类有荔枝、龙眼、野蕉、黄皮、杨梅、人面果、桃金娘、柠檬等。

荔枝:《东莞县志》注引《吴录》言:“苍梧多荔枝,生山中,人家亦种”;引《客惠纪闻》言:“惠州荔枝味酸.树亦甚少.至东莞渐多、渐佳.盖邑产之富传自昔时”。

龙眼:原产于我国南部及西南部,今海南亦可见野生种。

野蕉:广泛分布于我国两广、福建等地。与常见的芭蕉科果蕉相似。

黄皮:原产中国南部亚热带。“果大如龙眼。又名黄弹子”。

杨梅:陆贾《南越行记》:“罗浮山顶有湖,杨梅、山桃绕其际.海人时登采拾”。

人面果:又称为长寿果,产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子大如梅李……核如人面……橘柚芳气。南方之珍果也”。

倒黠子:即桃金娘。中国华南地区多见,熟果味甘,含糖类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

宜母子:即柠檬。中国为原产地之一。“又名宜鳎.俗呼林檬。制以为浆甘酸解暑”。

另有橙、柑、橘、沙梨、杨桃、蒲桃、柿、凤眼果、余甘子、桃等果类。

3.动、植物脂肪和蛋白质类

山油柚:古称油柚子,生于较低丘陵坡地杂木林中。其果“皮滑如色青黄.大如弹丸.味甘而微苦.食后香留舌木”,果期8月至12月。由其成熟果子核仁经脱水精榨而获得的山柚油,现在民间还常用于产孕妇和老年人的体血调理。

山菠罗:即露兜。多见于亚洲和大洋洲的热带海岸地带,复果由诸多小核果集合而成。小核果中的白仁含丰富的植物脂肪。花期1~5月0。

东莞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带。

两栖爬行类:青蛙、鳖、龟、蛇等;《县志》注引《倦游杂录》言岭南人食蛇:“岭南人喜啖蛇,易其名日茅鳝,盖食蛇之俗自昔已然矣。”

哺乳类:水獭、野猪、豪猪、狸猫、豹狸、山羊、果子狸、穿山甲、獾、鼠、豺狗、猿、猴等。

《县志》所记东莞境内所有之鸟禽有鹤、鹳、石燕、野鸭、鹭、鸥、鹊、鹧鸪等五十余种鸟类。其中石燕,“大如乳燕,足生嚣末,山人小儿赢瘦。取食之”:野鸭,“重阳以后立春以前最可食,大益补人”,等等。

而某些昆虫,如黄蜂,也被当地人馔食:“岭南人取其之作馔食之……其蛹莹白.以油盐炒食之甚美”;另外龙虱,是肉食性甲虫,“有异香,邑人嗜食之”;桂花蝉“有桂花香.比龙虱味尤异”。

除动物蛋白外,还可以从竹笋中摄取植物蛋白。比如绿竹“竹不堪用.笋味极甘美”:大头竹“其笋……味甘美”;甜竹“下节味甘,合汤用之.处处皆有”;苦竹“病积热者煮食之甚良”:风尾竹“笋大肥美。为诸笋冠”;线竹“笋瘦而白,于食品最佳”。

4 植物材质类

分布在东莞境内的草为丘陵草丛类。主要草种有鹧鸪草、画眉草、纤毛鸭嘴草、茅草等。

莞:莞草又名水葱、席子草,茎高五六尺,李调元《南越笔记》载其“茎圆美”,可以为席,故“县因以名。在广州之东。故曰东莞”。

而黄麻、白麻、青麻、络麻、芋麻等,可加工成麻纤维制品。

黄麻:“作麻绩之用。可以为布……邑产多黄麻.为土货……广人呼为东黄麻。遇水湿愈坚韧.船缆多用之”。

白麻:耐水.“烂可织为毯被厦作汲绠牛索。或作雨衣蕈覆等”。

青麻:“布以青麻成者坚擞”。

络麻:“惟衰服用之。贫者亦以为衣”。

芋麻:“今南越聍布皆用此麻。芋有两种.一日柴麻,一日白芋.本南方之物也”。

蕉:果实可食,而且“蕉类不一.其可为布者日蕉麻……广人颇重蕉麻”。

芒:芒草又称白薇、龙胆白薇等,“可以为绳索履屉也”。

一些竹类,如筋竹“南土以为矛.其笋未成竹时堪为弩弦……阐广处处有之……但可作篾用,甚坚韧”;单竹“岭南夷人取其笋未及竹者。灰煮。绩以为布”;大头竹“居民以为梁栋”;油竹“水漫晒干为燎.可以代烛”……这些都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原材料。

(二)水生资源

1 淡水及近陆浅海资源

水域所产植物可为人们提供植物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可能被人们利用的各种水域植物资源有:

茆:即莼菜。“可以生食。又可以鬻。”

石发:即干苔。“出海上。织长如丝缕,浅绿色……然易烂而薄之于昧”;《初学记》卷27引晋周处《风土记》:“石发。水苔也,青绿色。皆生于石也。”中国沿海均有分布。

鹿角:中国沿海均有分布。多生长在中潮带和高潮带下部的岩石上。常丛生成群。“昧极滑美……按邑旧濒海。故石发、海粉、鹿角诸海菜当时视为常蔬”。

紫菜:“生南海中,附石正青色.取而干之则紫色”。

纸菜:即孔石莼。又称海白菜。“其薄如纸.乃咸水之皮所成。其色如青苔。则以日光而成……±人浣白之为蔬”。

海带:“亦薄而长。或散条,或结绳缕.或如短马尾,黑绀色。与鹿角、龙须皆海之菜也”。

《县志》所记东莞水域所产相关动物资源有:

水母:“八月间千者肉厚而脆.名八月子.尤美”。

壕:“以斧楔取壳.烧以烈火.壕即启房,挑取其肉……合澜海有孽田。潮退往取。渔姑蛋妇威出.谓之打螺。以木制如‘上’字形横尺。许其直数尺,上挂竹筐.女郎以一足踏横木,一足踏泥。手扶直木稍推即动。其势甚轻捷。既至.凿壕得肉.置诸筐,遇潮长相率踏歌而还”。

蚬:“广中蛾特多.人以为蔬”。

蚌:“蚌唇属肉可食。壳粉食之已嗽”。

沙虾:是生活在海边滩涂的中小型虾类。

银虾:“状如绣针……以盐藏之。昧亦美”。

其他还有墨鱼、章鱼、蛤蜊、沙螺、红螺、合掌螺、梅虾、泥虾、白虾、龙虾、蟹等。《县志》所载“虾春”一物。其实是一种水生浮游甲壳动物。“非虾之卵也”。 东莞市内水域鱼类有134种,其中包括泥鳅、鲤鲡(鳗鱼)、青(黑鲩)、草(鲩)、鳙、鲢、鲤、蛉、鲫、七丝鲚(马鲚)、胭脂鱼、鲸等淡水鱼:

鳗鱼:涸游鱼类,海中产卵,当仔鱼发育成幼鳗时,成群游人江河,成熟后又游至海中繁殖。

青鱼:“生江湖间……南人多以作作.古人所谓五侯鲭即此”。

鲤:“有河鲤海鲤两种.河鲤出东江……海鲤生虎门外咸水中”,海鲤即尖鳍鲤。是鲤科鱼类中长期生活在我国南海少数河口咸淡水水域中的特有种类。在各种水体均能正常生长,最适宜咸淡水域。

鼢鱼:“南方鱼多不肥美。惟始鱼为上……不产于海也”。

缀鱼:也称桃花鱼,为溪流中小型鱼类。“攮盘产阳江。似鲫而白,肉柔腻.性喜温暖。腊月时.渔人立水中,鱼争附足。可掇也”。

2 远陆深海资源

珠江口沿海是浮游性鱼类生长的好场所,有8种洄游性鱼类生活在那里,在近海河口生活而进入淡水的有16种。

三黧:即鲥鱼,“似鳊而大鳞。肥美多鲠。别名鲥……鲥乃触白所变。在海为在江为鲥”。《广东新语》载:“鲥鱼以孟夏随鲚鱼出,其性喜浮游。纲入水数寸即得……赤鱼、柚白。皆以仲春出。大者重数十斤,入自大洋.望之如黑云。至虎门。则赤鱼之稚者多变为鲥.渔者辄合围取之。又赤鱼大时.其下堆积至数十百丈,不可底极,以枪刺一鱼取之。次鱼饮其血复上;复枪刺取之。如是者相连不断”。

廷鱼:海鱼,“捕鱼者伸春于商处卓望鱼儿.来如阵云。阔二三百步.厚亦相似。既见。报鱼师。遂桨船争前而迎之。船冲鱼阵,不于罟网.但鱼儿自惊跳入船”。

自春:“每潮信渔人打至万斤”。

还可能为人们所捕食的有:白肌银鱼.俗名银鱼,平时生活在近海,生殖期溯河至咸淡水或淡水繁

殖;花鲈,分布于沿海,喜栖息于河口或淡水处,亦可进入江河淡水区;海鳗,栖息于水深50~80米的泥沙或沙泥底海区,有明显洄游现象;海鲇,又名赤鱼,常在缓流的泥沙底活动,产于我国南海与东海;黄鱼,大黄鱼平时栖息较深海区,4-6月向近海洄游、产卵,产卵后分散在沿岸索饵,秋冬季节又向深海区迁移;小黄鱼春季向沿岸洄游,3~6月间产卵后,分散在近海索饵,秋末返回深海,冬季于深海越冬;等等。

(三)村头聚落食物网

综上,可将村头聚落自然资源中的各类生物分为自养者、一级异养者、二级异养者和菌类来认识,以构建其食物网:

1.自养者

上文中已提到对村头贝丘进行了微体古生物学分析,检测出硅藻(其中包括颗粒菱形藻、池生菱形藻、条纹小环藻、截端双眉藻等)、刺球藻、环纹藻等浮游植物。

关于遗址的植物种类。生物学者在村头遗址在不同的地质地层单位中采集土样,进行了孢子花粉分析.我们将其成果40归纳为下表:

2.一级异养者

村头贝丘有丰富的贝壳埋藏。经海洋生物学者鉴定。主要为8大类:

帘蛤科的镜蛤:为我国沿海均有广泛分布的贝类,生活在潮间带或浅海海底。

蜒螺科的蜒螺:属暖水种贝类.栖息于潮间带的高潮区,分布于我国长江口以南的沿海地区。

不等蛤科的海月贝:生活于潮间带中、下部及沙质或泥沙质海滩。

蚶科的蚶:珠江口各地多有,栖息环境从泥、沙到岩岸均可。

牡蛎科的牡蛎:生活于潮间带及浅海、河口地区,咸淡水交界的水域最为广见。

塔螺科:多生活于潮下带或较深的海底。潮问带也常有分布。

骨科:以栖息于潮间带、潮下带为主。

锥螺科:多生活于潮下带和泥沙质海底中。

发掘所获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标本共计6143件.其中可以鉴定种类的标本(NISP)计有3377件,约占总数的55%。不能确定动物种属的标本有2766件。主要是哺乳动物的肢骨片和破碎的骨块,包括脊椎残块、髋骨残块、头骨残块以及肋骨残块等。可鉴定的属一级异养的动物种类有:水鹿、斑鹿、麂、小型鹿、水牛、猪等,其中猪为家畜,其余为狩猎获得。

3.二级异养者

在村头遗址发现的动物骨骼中.可鉴定属二级异养者的有:鸟、龟、鳖、鼋、鳄鱼、犀牛、豪猪、大灵猫、野猫、虎等。

鸟类:6件标本,未可确定种属。

龟:11件标本。最小个体数3个。

鳖:11件标本。最小个体数3个。

犀牛:仅3件标本,其中1件上有缺痕。

象:仅3件标本,属同一个体。

豪猪:6件标本,最小个体数6个。

食肉动物:共25件标本,可鉴定的种类为虎、大灵猫和野猫等。

另外发现了狗骨骼标本343件,最小个体数61,数量较多。应为家畜。

4.菌类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菌类可将动物和植物的腐屑物转化为植物和低级动物的养料。勿须赘言。在亚热带山前滨海环境中,菌类是相当丰富的。

四、处于食物网顶端的人及其生计方式

由上文所构建的食物网可知.村头聚落的自然资源,数量丰富并易于攫取、种类互补、季节性波动小,足以维持相当数量人口的持续生存。在文化人类学中.生计方式是指人们谋取衣食和住所以维持生存的整套的方法和手段。限于原始资料尚未系统披露和本文的篇幅,这里仅对此进行粗略的描述。

夏秋两季,是各类食物最为丰富的季节,人们可利用诸如斧和锛等石器,挖掘包括薯蓣、参薯在内的薯蓣科各野生种块茎来获取淀粉:由于石质磨棒和杵的出土,不排除人们还采集诸如野生稻等禾本科植物籽实以摄取淀粉的可能。野蕉、杨梅、黄皮、人面果、柠檬等水果也相继成熟。即使徒手也可采摘以获得维生素。还可以采食山柚、露兜等来补充脂肪。各种螺贝和海龟、鳖、鼋残骸,以及众多种类鱼骨的出土,表明各种水生动物是人们摄取蛋白质的主要对象。陶器中的编织纹饰,表明人们或已熟谙竹编、藤编、麻编等工艺,它们的编织物均可用于捕捞,结合于网坠的出现,更可知人们渔捞的方法多样,手段复杂。 顺便提及,夏秋两季是各类食物的旺季,人们完全可能将其晒干或腌制贮存,以备冬春淡季食用。 冬季。捕捉陆上诸如青蛙、蛇、龟等两栖爬行类。以及野猪、水鹿、斑鹿、水牛等哺乳类动物,以摄取脂肪和蛋白质类。众多种类的、乃至精美的骨器出土,也表明人们可能利用各种装置或捕捉器(如陷阱、网罟、夹套等)进行作业。例如高山族,族民以团体行猎为主.狩猎方法主要有武器猎、陷阱猎、焚猎三种。使用的武器有弓矢、弩箭和刀等。用陷阱狩猎时,根据各类动物的体重与性情特点而采取不同方法:对大型猛兽用陷阱,中型动物用绞环,小型动物用弓机;而焚猎一般是在冬季天气干燥时集体进行,猎队分散埋伏于山林各路口,然后放火烧山,待百兽惊吓奔逃而出,即围猎之。当然,也有不用装置或捕捉器的.比如澳大利亚当地土著狩猎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也是“积极的”:他们很少利用各种装置.而是手执武器追踪猎物或悄悄走近它们,这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巧。

其实.一月平均气温在13.4~14.2度之间的村头,并不很冷,当食物短缺时,入水捕捞水生动物也是很正常的社会活动。

春季是个淡季。但此时山中竹笋生出,人们可利用诸如斧和锛等石器挖掘之;气温渐高,也可入水采集如莼菜、干苔、海带、紫菜等各类水生植物.以摄取维生素。而脂肪和蛋白质等食物,既可捕捞水生动物,也可食用夏秋贮存的干制品和腌制品。更何况.村头遗存中的狗和猪可能为家养的,此时也可宰杀食之。

概而言之,面对数量丰富并易于攫取、种类互补、季节性波动小的自然资源,村头先民既可利用自己对各种资源的熟悉和攫取技巧的熟练,个体徒手;叉可制造各种装置和群体的合作.将其转变为现实资源以维持持续的生存。


推荐访问:村头 生计 遗址 方式 研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