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论文:粮食生产制约及战略评述【精选推荐】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粮食生产论文:粮食生产制约及战略评述【精选推荐】

2022-08-14 12:54: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粮食生产论文:粮食生产制约及战略评述【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粮食生产论文:粮食生产制约及战略评述【精选推荐】

 

 粮食生产论文:

 粮食生产的制约及战略评述 本文作者:

 黄尚宁 工作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粮食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站 调动全社会种粮积极性, 着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条件。

 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责任, 严格实行县(区)

 长负责制, 将粮食生产列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的内容;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 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将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合理水平上。

 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着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建立高产稳产农田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

 必须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 着力建设高产稳产农田。

 一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灌溉, 加强对渠道排灌系统的建设,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降低用水生产成本,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是加大工程性农田水利灌溉建设, 着力解决连片灌溉面积, 建设抗旱防洪保收农田; 三是逐步完善田间排灌系统的建设, 做到渠相通、 旱能灌、 涝能排, 提高水的利用率; 四是逐步完善农田机耕道路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五是大力实施沃土工程, 稳定和提高粮田质量, 培育高产、 稳产、 标准粮田。

 优化种植结构, 着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一是优先抓好水稻、 玉米两大作物品种生产, 积极发展大豆、 薯类及杂粮生产, 促进饲料和工业用粮的稳步增长; 二是优化品种种植, 扩大超级稻、 抗旱耐瘠玉米品种种植面积; 三是优化种植模式, 稳定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 充分利用光温资源, 扩大秋、 冬种粮食面积, 大力实施“早稻—晚稻—冬马铃薯”、“春玉米—秋玉米—冬马铃薯”、“中稻—再生稻”“中稻—秋马铃薯”、“中稻—秋黄豆(碗豆)”、“中玉米—秋玉米”、“中

 玉米—秋红薯”、“中玉米—秋黄豆” 等种植模式, 在原有种植一造或两造的基础上, 增加秋(冬)

 种一造粮食作物, 提高复种指数; 四是大力发展间套种技术, 在新植甘蔗地、 幼林果园、 木薯地等地间套种豆类、 薯类、玉米等粮食作物,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效益。

 依靠科技进步, 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一是大力推广增产潜力大、 抗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 扩大超级稻、 玉米抗旱耐瘠品种种植面积; 二是加强良种良法综合配套技术集成研究, 进一步完善高产高效配套技术措施并加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三是推广避灾种植, 在易遭受灾害的地方, 科学地调整播种期, 适时推迟(或提早)

 播种时间, 使生长发育关键期避过灾害发生期, 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灾损失; 四是大力推广覆盖栽培技术, 如地膜覆盖、生物覆盖等措施, 以增强作物抗旱、 抗寒能力[3-4] ; 五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栽培技术, 培育地力, 增强保水保肥保土能力; 六是在干旱地区推广应用土壤抗旱保水剂, 提高抗旱保苗能力, 确保玉米出苗、 苗全、 苗齐,为夺取高产奠定基础; 七是大面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进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 八是大面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提高防治效果; 九是切实扩大良种与良法覆盖率, 通过良种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实现全市大面积均衡增产, 大幅度地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推广机械化耕作, 着力提高劳动生产力推广机械化耕作是有效解决百色市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

 要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加强适合丘陵地区和耕作制度特点的农机化技术、 机具研发、 推广和示范。

 加强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开展水稻育秧机械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加快推进水稻、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

 创新农机服务方式和服务机制, 拓展农机服务范围和

 服务内容, 提高农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专业化、 规模化、 市场化、 产业化和高效化。

 着力发展产业化经营, 扶持壮大以机耕、机播、 机收、 烘干等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

 全面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提高劳动生产力。

 引导土地流转, 着力粮食产业化经营由于受种粮效益低和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等因素影响, 部分地区出现了粮食生产“只种够吃” 的现象, 出现了耕地季节性撂荒, 造成耕地、 光温资源极大浪费, 给粮食增产带来困难。

 因此, 一是大力扶持和发展粮食专业合作社, 把农村缺乏劳动力农户无力耕种的耕地流转到粮食专业合作社或种粮大户; 二是大力扶持发展粮食加工流通企业, 鼓励各类粮食加工、 经营企业和产销服务组织, 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和稳固的粮食产销关系, 延长产业链条, 提高产品转化增值率, 增加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通过龙头带动, 以“公司+基地+农户” 等形式, 实现产前、 产中、 产后一条龙服务, 由比较松散的组织逐步过渡到紧密的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合作经济组织, 逐步把千家万户的家庭生产和大市场联接起来。

 发展订单生产, 搞活粮食流通。

 强化防灾减灾, 着力减少灾害损失近年来, 冻害、 寒害、 干旱、 洪涝、 有害生物等多种灾害在百色市呈多发、 并发、 重发趋势。“两寒、 两旱、 两害” 对全市粮食生产构成极大威胁。“两寒” 指“倒春寒” 和“寒露风”危害; “两旱” 指“春旱” 和“秋旱” 危害; “两害” 指“夏季洪涝灾害”和“有害生物为害”。

 对这些灾害必须科学应对, 及早防范, 争取主动,减少损失。

 一是落实防范技术措施。

 防“倒春寒” 要做到适时播种, 推广地膜覆盖防寒保温技术; 防“寒露风” 要做到合理早、 晚品种种植搭配,

 卡死晚稻播种期, 使晚稻抽穗扬花期避过“寒露风” 为害; “两旱” 防范措施, 旱地作物选用抗旱耐瘠品种种植, 推广地膜、 生物覆盖栽培, 采用旱地保水剂拌种种植提高抗旱能力。

 种植水稻但春季用水困难的地方, 头季改种旱粮作物, 采取“玉米—晚稻” 种植模式, 避免影响早稻移栽期或移栽后受旱造成的损失。“夏季洪涝灾害” 是百色市主要天气性灾害, 地处低洼易水淹没的地方, 要选用早熟品种种植, 适时早播, 在洪涝到来之前收获; “有害生物危害” 是百色市常见的农作物病、 虫、 草、 鼠为害。其中, 以稻飞虱、 稻纵卷叶螟、 三化螟和稻瘟病、 稻纹枯病即“三虫两病”为害最重, 要切实抓好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 提高防治效果。

 二是因地制宜推广改革耕作制度, 优先推广种植高产抗逆性好的品种和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大力推广水稻防寒育秧技术、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营养杯育苗技术、 玉米育苗移栽技术, 特别是针对气候变化, 大力推广节水农田灌溉等粮食生产防灾减灾配套栽培技术, 增强抗旱、 抗涝能力。

 三是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科学制定和及早落实防灾减灾预案, 一旦灾害出现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把灾害损失降至最低程度。强化技术培训, 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粮食生产发展, 关键在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和劳动者熟练掌握栽培技术的程度, 劳动者素质高发展就快, 有利于提高单产水平和实现均衡增产[5] 。

 当前, 农村青壮年基本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 在家的大多数是老人, 文化科技素质低, 不容易接受新事物、 新技术、 新知识, 因此必须更加重视农村劳动者素质科技培训, 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推荐访问:粮食生产论文:粮食生产制约及战略评述 粮食生产 评述 制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