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案例(完整)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基层党建工作案例(完整)

2022-08-07 09:06:01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党建工作案例(完整),供大家参考。

基层党建工作案例(完整)

 

 基层党建工作案例

 xx 市 xx 镇 xx 社区党总支下设 3 个党支部,8 个网格党小组,共有党员 758 人,辖区居民 3045 户、6974 人。今年以来,xx 社区党总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创建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要求,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大力学习弘扬“铁人精神”,凝聚城市基层党建合力,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背景起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是党中央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部署、新目标、新定位、新举措,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xx 市 xx 镇 xx 社区党总支作为城市基层社区,主动承担着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创建先行先试的责任,面对城市建设不断加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社区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城市治理办法不多,传统方式越来越不管用,xx 社区党总支认真分析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紧紧抓住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这条主线,全面推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推动规范化,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断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持续提升、整体过硬。

 二、主要做法 (一)系统建立社区党建新规范。xx 社区坚持标准化引领规范化,对社区服务阵地、服务职能、党建制度及党员管理等内容按照《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手册》进行系统规范,全面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一是服务阵地标准化。按照党支部建设“八室一厅一校”的标准,先后投资 xx 余万元,对社区服务阵地的标识标牌、公开专栏、上墙制度、服务用语等实行标准量化,对标达标“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将社区服务阵地功能布局和设置进行整体改造提升,改

 善便民服务条件。二是服务职能标准化。全面推行社区准入制度,全面梳理社区服务事项,将原有的 62 项工作职能缩减为 40 项,清理不合理证明事项 47 条,职能部门下沉的“编外”任务均启动准入审批程序,使社区干部能够集中精力“谋主业”,做好服务居民群众“主力军”。三是党建制度标准化。坚持以制度为框严肃支部管理,进一步规范“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落实,明确责任,严格督查,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同时在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落实的 6 项制度基础上,健全完善了《网格化管理制度》《在职党员报到服务制度》《流动党员双重管理制度》《社区党员积分管理制度》4 项制度,并同步实施党员评议、评优树模、干部考察“三进社区”双管制度,加大党员积分运用权重,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参与社区建设的内生动力。四是党员管理标准化。大力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实行党员承诺践诺、设岗定责,年底将党员全年积分作为党员民主评议的一项重要指标。按照支部建设标准化内容对社区 3 个党支部、112 名居民党员信息进行全面核实,同时,按照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要求,进一步规范了“三会一课”、谈心谈话、居民党员、流动党员“四个记录”,组织生活会、书记述职、发展党员、党组织关系转接“四个档案”,确保了基层党组织家底明了一本账、制度落实有痕迹。

 (二)创新推动社区治理新模式。全面实施“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行动,从辖区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各领域党组织中推选确定社区“兼职委员”“轮值主席”和“街巷长”,常态参与社区决策部署,共同做好加强基层党建、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城市发展工作,实现了“居民的事大家管,大家的事大家办”。一是推动网格管理。全面实行城市党建网格化管理,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衔接、便于管理”的原则,以 200-300户为规模,半小时到达服务区域为基础,将社区划分为 8 个基础网格,推选 172 名社区干部、在职党员担任网格长、网格管理员,明确社区党组织主导网格内卫计、民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等各项工作,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二是深化共建互补。聚焦巩固和拓展城市基层党建“一盘棋”格局,打造互动沟通这个“纽带”,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功能优化等方面的探索尝试,与辖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 22 份,定期

 协商共建事项,推选社区共建单位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 7 名,街巷长和巷道管理员 23 名,联合开展文艺演出、慰问等活动 5 场次,帮办实事 14 件,出资 20 余万元,盘活共享教育、文化、体育等活动场所 8 处,实现互联互动,赢得各方“点赞”,有效促进了城市基层党建融合发展。三是强化制度“刚性”。实施“双诺双述双评”考核办法,我们与辖区单位明确双向需求,相互作出共建承诺;组织召开“双述双评”会议,双方分别述职、双向打分评议,并增强群众在评价中的话语权,提高群众评价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并将辖区单位参与共驻共建情况作为评比表彰的重要指标,各单位推荐先进优秀,都需征求社区意见,有力推动城市大党建由“感情化”维系向“责任化”分担转变。

 (三)精准构建社区服务新机制。着力把学习弘扬“铁人精神”为工作统领,主动扛起城市基层党建主体责任,积极搭平台、理思路、聚合力,奋力争当“惠民铁人先锋”,全面抓好城市综合治理工作。xx 社区积极探索社区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工作新机制、新做法,已初步形成“小社区、大功能”的服务保障路径。一是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社区的平台桥梁作用,积极引进 xx 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1 个,专业社工 4 名,探索建立“三社联动”机制,统筹协调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建立起以人群特征为“经”、问题需求为“纬”的精准化服务网络,参与提供义务理发、维修家电、环境卫生整治、治安巡逻等基础服务 12 场次,“居家养老”“心理健康服务”“党旗下的邻里情”等特色服务 8 场次,逐步完善了社区多元化服务供给模式。二是确保服务供给精准对接。依托智慧社区建设,整合“党政 e 家”、“12345 便民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系统,推动“互联网+党建”与城市治理的有机结合,及时发布“微党课”、“公益视频”及各类便民服务信息、活动新闻资讯等 200 余条,以智能化手段运用提升服务有效性,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全部集中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计办理 12345 转办便民服务事项 40 余件,即时即办率达到 80%以上,协调化解矛盾纠纷 27 件,实实在在为居民群众办理了实事,赢得了口碑。三是满足服务功能多元需求。试点运行“社区老年大学”,以专业教学力量为支撑,充分利用社区党组织服务阵地,开设书画艺术、医疗保健、

 合唱舞蹈等 5 个兴趣班,点燃了居民群众圆梦大学的热情,引领社会大众走向文明健康生活。精心打造社区“半小时便民服务圈”及帮办代办服务,利用社区各楼院党支部阵地规划新增 2 个各具特色、功能多样的邻里服务站点及“楼院代办服务点”,形成“便民大厅+社区便民服务站+楼院代办点+楼院代办员”四级联动服务模式,为老百姓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

 三、工作成效 (一)增强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延伸力。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将优化基层党建资源配置、创新社区服务方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有效抓手,灵活设计工作载体、充分整合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最大限度地延伸了社区服务功能,使社区服务范围由“窄”变“宽”,使服务层级由“浅”变“深”,使服务方式由“老”变“新”,把服务“一竿子插到底”,入户发放民情联心卡 xx00 张,便民服务手册 2000 册、建立民情联络员队伍 70 人,先后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18 件,挽回经济损失近 2 万元,救助居民 38 人次,真正为居民群众提供了全覆盖、全方位的贴心服务,为不断提升社区综合服务水平开辟了广阔新路。

 (二)增强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凝聚力。有效整合社区内的各种资源,为隶属不同单位、行业和党组织的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带动了区域内各级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破解了社区党组织统筹辖区资源、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有心无力”的困境,初步形成了上下联通、左右联动的社区、辖区单位共驻共建的组织网络,真正实现了条块联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的目标。今年以来,社区和辖区单位结成困难群众帮扶对子 66 户,捐助生活物资 106 件,700 余名孤寡老人、特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专业医疗服务,有效发挥了辖区单位在社区建设和服务中的带动作用。

 (三)增强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带动力。将社会组织力量引进社区党群志愿服务队伍,将“助人”和“育人”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志愿者意愿,针对不同受助对象开展不同的服务。不仅让党员在“助人”的过程中履行宗旨、实现自身价值,而且进一步拓展了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空间,实现

 了服务群众“零距离”,密切了同群众的血肉联系。xx 社区将每月 15 日定为“党员志愿者服务日”,进广场、进社区、进楼院,开展物业维修、健康诊疗、法律援助、政策咨询等集中性便民服务。今年以来,各类组织开展服务活动 131 次,累计服务群众 11.7 万多次,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四、经验启示 (一)服务人民群众是标准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社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群众,只有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做为衡量服务工作的唯一标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同和支持。xx 社区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条主线,促进党员干部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转变,通过建立标准化服务阵地、引进社会组织力量、深化区域共建、增设邻里服务站点和楼院服务代办点等途径,拓展基础功能,实现服务精细化,为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提升干部能力是标准化建设的强力奠基石。社区干部既是标准化建设的“成就者”,也是标准化成果的“享有者”。xx 社区通过学标准用标准,加强了社区干部对社区整体运作秩序的理解与工作内容的把握,提升了社区干部综合能力素质与标准运用意识,提高了社区整体工作运行效率,在把方向、谋大事、带队伍、破难题、聚人心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推进社区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和治理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

 (三)创新发展理念是标准化建设的抓手与杠杆。互联网时代,提高工作成效需要我们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去破解社区治理的传统难题,“互联网+党建”以及党建网格化管理就是借用创新思维实现了管理的全覆盖、高效率,设置街巷长和巷道管理员,及时了解、受理反馈社情民意,处理突发事件,采集基础数据,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深化拓展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党建工作网格,着力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有效引领基层治理。xx 社区的实践证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带来的是办事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和群众满意度的大幅度提高,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社区治理中创新思维、开动脑筋。

 (四)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是标准化建设的生动实践。“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行动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果告诉我们,只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各类社会资源,让他们在社区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提高社区治理效率的捷径,也是未来社区治理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xx 社区取得的经验表明,在社区治理优化的过程中要借力发力,顺势而为,只有各种力量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社区治理就能取得水到渠成的良好效果。


推荐访问:基层党建工作案例 党建工作 基层 完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