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粮食安全对策(范文推荐)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全世界粮食安全对策(范文推荐)

2022-08-01 16:24: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世界粮食安全对策(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全世界粮食安全对策(范文推荐)

 

 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班别:

 地理本 101

  姓名:

 林同学

 学号:

 1007401134

 摘要:

 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 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 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 13 亿人口的大国而言, 粮食安全尤为重要。

 近年来, 全球范围内的饥饿与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我国的粮食安全也面临许多隐忧。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以积极务实的对策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

 自从联合国粮农组织 1974 年提出“世界粮食安全” 概念以来, 国际上对这个概念的界定几经修订, 但基本含义没有改变:

 第一, 在生产层面, 确保能生产出足够数量的符合需求的食物; 第二, 在供给层面, 最大限度地稳定食物供应; 第三, 在需求层面, 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食物。

 长期以来,中国是否存在粮食安全问题, 一直存在争论。

 一、 新形势下粮食安全的特殊重要性

 所谓粮食安全, 是指在保证国家遭遇各种灾害和战事时有足够应对储备的前提下, 在使国家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的前提下, 国家具有持续保障所有国民能及时买得到、 买得起、价格基本平稳的符合国民习俗要求的、 符合食品安全的、 符合国民健康营养标准所需要的粮食。

 粮食问题不仅影响国内稳定, 更影响国家安全。

 2007-2008 年间的全球粮食危机出现后,非传统安全领域里的粮食安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思考。促成全球粮食危机的深层原因包括全球市场上农业领域的分工及人们消费需求的革新; 中层原因包括美元贬值和粮食投机;突发原因主要是频发的自然灾害及石油价格的上涨。

 面对新一轮可能来袭的全球粮食危机,国家行为体应采取更加合作的态度和更加积极的措施应对威胁。

 同时, 这场粮食危机对中国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中国一方面应加强农业生产, 力主自给自足, 同时适当进口, 充裕国内粮食储备。

 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中国的资源优势, 积极促进和开展国际合作, 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二、 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隐忧

 1 耕地数量逐年减少, 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

 受非农建设用地及生态退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农业耕地尤其是优质肥沃的耕地数量逐年有不同程度减少。

 据有关资料表明, 1996 年我国耕地面积为 19.151 亿亩, 2003 年下降到 18.151 亿亩, 短短 7 年时间减少了 1 亿亩。2004 年我国耕地面积为 18.137 亿亩, 比 2003 年净减少 140 万亩,人均耕地下降为 1.41 亩(2003 年人均耕地 1.43 亩),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40%。

 加上这几年有些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把农业结构的调整简单地理解为减粮扩经, 将良田改种果树等经济林木或毁田养鱼, 有些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速度过快等, 自然造成耕地面积减少。

 同时,耕地质量也在下降。

 全国耕地中只有不到 1/3 是可灌溉的高产稳产农田, 其余 2/ 3 是中低产田, 其中一半以上耕地严重缺乏氮、 磷、 钾。

 从水资源情况来看, 农业用水非常紧缺。

 这些具体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

 2 粮食需求刚性增长, 消费结构升级加快。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人口增加 45%, 粮食增产为 60%, 粮食消费需求每年需增加 40 亿千克, 呈刚性增长趋势。

 预计 2010 年 13 亿人口人均粮食消费量 382 千克左右, 10 年后的 2020 年 14.5 亿人口, 人均粮食消费量将增加到390 千克左右, 到 2030 年, 人口为 16 亿左右, 按年人均需 400 千克粮食计算, 届时需要 6.4亿吨。

 这种人均粮食需求量加大和人口总数稳定增长, 必然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极大挑战。此外, 健康食品来源于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不能明显提高; 食品安全需要更多的绿色粮食饲料发展转化蛋、 奶、 肉。

 每年我们肉类消费需求要增加 80 万吨, 蛋奶消费也“跨越式”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 人口的不断增多, 与绿色革命要求的粮食产量放缓会形成一定程度反差, 这也是个重大挑战。

  3 粮食浪费严重, 储备量不断下降。

 由于种种原因, 粮食浪费相当严重。

 有媒体报道,中国人每年消费用珍贵粮食酿造的酒, 相当于一个西湖; 每年中秋节糟蹋的用蛋黄、 水果等烤制的月饼, 相当于一个小山头, 鉴于粮食和食品在生产、 储存、 加工、 运输、 消费等环节损失浪费现象严重, 尤其是讲排场、 比阔气等不良消费方式造成的浪费触目惊心, 在今年年初曾专门发文要求要移风易俗, 大力破除讲排场、 比阔气等陋习。

 另外, 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的粮食危机依然十分严峻, 世界粮食库存量仅占消费量的 15%, 我国目前虽然粮食储备充足, 超过了联合国规定的粮食储备量占社会消费量 18%的水平, 但是同时自给率也是 95%,还有一定的缺口。

 同时, 市场经济没有推行以前的广大乡 村群众一般将当年生产的粮食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都储存起来。

 只消费前一年的粮食。

 而新世纪以来, 农村群众也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 人们的储粮意识愈来愈淡薄, 据我们随机调查, 很多农民不储粮, 或粮食储备量很少。

  4 对粮食的需求增加, 进口依赖度提高。

 随着人口增长、 城市化、 工业化发展, 我国粮食需求总量不断增加。

 据测算, 城市化程度每提高 1%, 粮食消费总量大体上增加 100 万吨。

 另外, 随着人们消费结构和生物工业的发展, 工业用粮将继续增加, 预计年递增 2.2%,占粮食总消费的 8.0%左右。

 美国用大量的玉米等谷物为原料生产乙醇, 来代替作为能源的汽油。

 这意味着现在美国生产的玉米全部用于转换汽油还不够, 必须每年以 10%的增长速度生产玉米, 才能满足其目前汽油需求量的 20%。

 巴西主要用甘蔗生产的乙醇约占世界生物能源的 32%。

 我国已成为粮食纯进口大国,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居于世界首位。

 据海关统计, 2008 年上半年, 在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翻倍增长的情况下, 我国仍进口谷物、 淀粉、豆类 1571 万吨, 比 2007 年同期增长约 3%。

 去年上半年进口玉米与前年同期相比增加了约28%。

 中国进口菜籽数量也不断增大, 由 2005 年的 29.62 万吨上升到了 2008 年的 89 63 万吨。

 我国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度越来越高。

  5 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分散, 科技附加值较低。

 目前, 我国广大农村依然沿袭着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形成的传统、 分散的生产模式, 农业的规模化、 集约化水平很低, 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 也因此造成粮食生产科技附加值较低。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 40%左右, 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60-80%的水平。

  6 非传统安全威胁与全球粮食安全

 呼吁安全研究应超越传统的以国家行为体为中心, 过分强调军事、 科技因素的范式始于19 世纪 60 年代。

 超越国家间差异重视人的安全、 社会安全、 以及国际安全的新型安全观逐渐被认可与接受。

 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 被称为“货币的货币”, 其生产供给的低弹性和消费需求的刚性决定了国际市场上的供需矛盾。

 此外, 农业劳动力资 粮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 社会问题, 更是政治问题。

 非传统安全威胁以跨国性扩散蔓延为主要特征, 一国

 或一地区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易产生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因此国际市场上粮价的波动将涉及到全球各个开放市场国家, 并将影响国际格局的构建与走向。

  非传统安全研究改变以往安全研究只关注政治、 军事的高级政治领域, 开始注重包括经济、 文化、 生态等在内的低级政治领域。

 作为一种非传统安全威胁, 经济领域里的粮食危机问题引起了国内众多学者们的思考。

 那么, 这种全球性的粮食安全威胁成因何在?

  7 粮食危机成因的国际政治层次分析 目前研究全球粮食危机和中国粮食安全的文章达千篇之多, 相关的论述著作也是难以穷尽阅读。

 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粮食安全成为国际社会讨论的焦点, 2007-2008 年间的全球性粮食危机更加剧了各国政府、 学者和普通民众对粮食安全的关注。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球粮食现状、 粮食危机成因、 中国粮食安全、 如何增产增收等问题。

 且主要从经济、 技术、贸易、 农业等角度论述, 但很少有从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视角来分析粮食危机的文章。

  “以前的几次粮食危机表现为季节性和地区性的特点。

 而近几年出现的粮价上涨, 则表现为结构性、 综合性的特点。” 除去天气恶劣、 可耕地减少、 水资源短缺、 全球变暖、 人口增长等传统性因素外, 石油价格上涨引发的外溢影响、 发达国家的生物能源计划、 粮食金融化以及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失败这些非传统性因素造成了自 2007-2008 年粮食危机后的又一轮新的全球粮食恐慌。

 下面将从深层、 中层和突发三个层次来分析粮食危机的成因。

  此外, 人们消费需求的改变也加速了粮食的消耗和供应危机。

 发展中国家人口持续增长,并且随着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 其对粮食的需求, 特别是畜产品的需求不断上扬,加大了国际市场的粮食供应压力。

 三、 世界正面临一场“粮食危机”

 1 月 24 日,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7 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50150 万吨。

 中新网 4 月 15 日电:

 马来西亚《中国报》 发表评论文章说, 世界粮食短缺,价格高涨, 世界正面临一场“粮食危机” !

 这不是危言耸听, 这是专家发出的警告。

 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助理总裁克文本月 11 日, 在马尼拉会见阿罗约总统, 讨论物价高涨可能对菲律宾的影响后说:

 “现在, 至少有 33 个国家因为缺乏粮食, 正在陷入动乱中。

 ” 近日的海地和埃及便是因为食物价格高涨, 而触发了暴动。

 国际货币基金也发出警告, 指高涨的粮食价格将导致更多贫穷国家人民陷入饥饿状态, 社会不安, 最终可能触发战争!

 一些国家因气候变化, 导致农产品欠收, 这是导致世界粮食短缺的其中一个因素; 全球人口增加, 对粮食的需求变得更严峻, 这也是另一个原因; 不过, 最近人们热心推广的“生物燃料” 生产, 更是造成粮食短缺的其中一个“大帮凶” 。

 不可否认, 汽车使用“生物燃料” 所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会比使用汽油的少, 帮助了世界减少废气的排放。

 许多国家为了要追上潮流, 正在改变数以百万公顷计的农耕地, 以便改种甘蔗、 油棕及其它能生产“生物燃料” 的农作物。

 “生物燃料” 也成为大众媒体所炒作的新鲜课题。

 但他们似乎忽略了这种先进的燃料对人类社会和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因为农民为了忙着生产更有利可图的农产品, 而“不务正业” , 忽略了日常农产品的生产, 日常农产品很自然的就出现短缺, 价格也就随着高升。

 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 小麦价格在 2007 年高涨了 120%, 白米价格也上涨了75%。

 2007 年, 美国也把 25%的玉米收成变成乙醇燃料。

 美国是其中一个极力推广乙醇燃料的国家, 其它国家是加拿大和欧洲国家。

 制造“生物燃料” 也需要用到大量的水, 若豪无节制的生产, 一些国家, 特别是中国和印度将面对更严重的水源短缺。

 看来, “生物燃料” 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远远超越它所带来的好处。

 难怪一位联合国专家要大骂:

 “使用粮食生产燃料是一项‘反人类的罪行’ !

 ”

 四、 保证粮食安全要有硬措施

 面对严峻的粮食安全挑战, 必须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当前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耕地面积的保障是粮食生产的基础, 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

 因此, 必须始终把耕地保护摆在突出位置, 进一步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坚决守住 18 亿亩耕地的红线, 保证现在人均约 1.3 亩耕地。

 根据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总潜力为 1340 万公顷, 到 2010 年全国将通过开发整理等方式, 补充耕地应达到 274 万公顷。

 同时, 要采取措施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对耕地的蚕食, 限制现有土地性质的转换, 要严格执行基本农田制度, 确保农业用地的用途。

  2 适度发展规模农业。

 近年来, 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 为加快土地流转、实行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指出, 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允许农民以转包、 出租、 互换、 转让、 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搞好农村土地流转, 可以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 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基层要专门成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 作为规范和激活土地流转市场的桥梁, 为群众提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关服务工作,鼓励适度发展规模农业, 走农业现代化道路, 保证粮食生产逐年增收。

  3 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

 农业是弱质产业, 投资规模大。

 见效慢, 世界各国政府都重视对农业的投入。

 美国、 日本、 欧盟等发达国家一直实行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各种财政补贴,补贴资金成为农民收入的一部分。

 相较而言, 近年来我国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一直在加大, 但是直接投入仍然相对不足。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我们今后要采取有效措施, 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加大对粮食生产的奖励力度, 加大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和间接补贴。

  4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要以点带面,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 调动农民学科学、 用科技的积极性,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确保粮食的增产增收。

 譬如, 我省要充分依托杨凌高新农业示范区的平台, 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优势, 提升农业区域创新能力。

 ...


推荐访问:全世界粮食安全对策 对策 粮食安全 全世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