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d2??é2??o????(3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2024?d2??é2??o????(3篇)

2024-08-24 14:00:03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篇一:?d2??é2??o????

  

  ASCII码表_全_完整版ASCII码表ASCII值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控制字符NULSOHSTXETXEOTENQACKBELBSHTLFVTFFCRSOSIDLEDCIDC2DC3DC4NAKSYNTBCANEMSUBESCFSGSRSUSASCII值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控制字符(space)!”#$%&"()*+,-./0123456789:;<=>?ASCII值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控制字符@ABCDEFGHIJKLMNOPQRXTUVWXYZ[\]^—ASCII值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控制字符、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DELASCII诠释部分1.ASCII中的0~31为控制字符;32~126为打印字符;127为Delete(删除)命令。下表为控制字符释义。?进制0123456789101112131415?六进制000102030405060708090A0B0C0D0E0F字符空头标开始正?开始正?结束传输结束查询确认震铃backspace?平制表符换?/新?竖直制表符换页/新页回车移出移??进制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六进制101112131415161718191A1B1C1D1E1F字符数据链路转意设备控制1设备控制2设备控制3设备控制4反确认同步空闲传输块结束取消媒体结束替换转意?件分隔符组分隔符记录分隔符单元分隔符2.ASCII扩展字符——(为了适应更多字符)128~255,或者-128~-1,其中,-128对应128,依次递增对应。?进制?六进制字符?进制?六进制字符

  ?进制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六进制808182838485868788898A8B8C8D8E8F909192939495969798999A9B9C9D9E9FA0A1A2A3A4A5A6A7A8A9AAABACADAEAFB0B1B2B3B4B5B6B7B8B9BABBBCBD字符ÇüéâäàåçêëèïîìÄÅÉæÆôöòûùÿÖÜ¢£¥??áíóúñѪº¿?¬½¼¡«»??▓│┤╡╢╖╕╣║╗╝╜?进制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251252253?六进制C0C1C2C3C4C5C6C7C8C9CACBCCCDCECFD0D1D2D3D4D5D6D7D8D9DADBDCDDDEDFE0E1E2E3E4E5E6E7E8E9EAEBECEDEEEFF0F1F2F3F4F5F6F7F8F9FAFBFCFD字符└┴┬├─┼╞╟╚╔╩╦╠═╬╧╨╤╥╙Ô╒╓╫╪┘┌█▄▌??αßΓπΣσµτΦΘΩδ∞φε∩≡±≥≤??÷≈≈?·√?²

  189190191BDBEBF╜╛┐253FE255FD■FF²

篇二:?d2??é2??o????

  

  日积月累三字经【带注音和解释】全文

  rénzhīchūxìnɡběnshànxìnɡxiānɡjìnxíxiānɡyuǎn

  人

  之

  初

  性

  本

  善

  性

  相

  近

  习

  相

  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ɡǒubùjiàoxìnɡnǎiqiānjiàozhīdàoɡuìyǐzhuān

  苟

  不

  教

  性

  乃

  迁

  教

  之

  道

  贵

  以

  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xīmènɡ

  mǔzélínchǔzǐbùxuéduànjīzhu

  昔

  孟

  母

  择

  邻

  处

  子

  不

  学

  断

  机

  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douyànshānyǒuyìfānɡjiàowǔzǐmínɡjùyánɡ

  窦

  燕

  山

  有

  义

  方

  教

  五

  子

  名

  俱

  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yǎnɡbùjiàofùzhīɡuòjiàobùyánshīzhīduò

  养

  不

  教

  父

  之

  过

  教

  不

  严

  师

  之

  惰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zǐbùxuéfēisuǒyíyòubùxuélǎohéwéi子

  不

  学

  非

  所

  宜

  幼

  不

  学

  老

  何

  为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yùbùzhuóbùchénɡ

  qìrénbùxuébùzhīyì

  玉

  不

  琢

  不

  成

  器

  人

  不

  学

  不

  知

  义

  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wèirénzifānɡshǎoshíqīnshīyǒuxílǐyí

  为

  人

  子

  方

  少

  时

  亲

  师

  友

  习

  礼

  仪

  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xiānɡjiǔlínɡnénɡwēnxíxiàoyúqīnsuǒdānɡzhí

  香

  九

  龄

  能

  温

  席

  孝

  于

  亲

  所

  当

  执

  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rónɡsìsuìnénɡrànɡlídìyúchánɡyíxiānzhī

  融

  四

  岁

  能

  让

  梨

  弟

  于

  长

  宜

  先

  知

  启示: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shǒuxiàodìcìjiànwénzhīmǒushùshímǒuwén首

  孝

  弟

  次

  见

  闻

  知

  某

  数

  识

  某

  文

  启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yīérshíshíérbǎibǎiérqiānqiānérwàn

  一

  而

  十

  十

  而

  百

  百

  而

  千

  千

  而

  万

  启示: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sāncáizhětiāndìrénsānɡuān[4][5][6][7]zhěrìyuèxīnɡ

  三

  才

  者

  天

  地

  人

  三

  光

  者

  日

  月

  星

  启示: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sānɡānɡzhějūnchényìfùzǐqīnfūfùshùn

  三

  纲

  者

  君

  臣

  义

  父

  子

  亲

  夫

  妇

  顺

  启示: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人类永远和平。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yuēchūnxiàyuēqiūdōnɡcǐsìshíyùnbùqiónɡ

  曰

  春

  夏

  曰

  秋

  冬

  此

  四

  时

  运

  不

  穷

  启示: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时,有时面向太阳、有时背向太阳、有时斜向太阳,因此有了温度不一样的四季变化。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yuēnánběiyuēxīdōnɡcǐsìfānɡyīnɡhūzhōnɡ

  曰

  南

  北

  曰

  西

  东

  此

  四

  方

  应

  乎

  中

  启示:我们的祖先最早用铁发明了罗盘,也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从而使确定方位变得十分简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针的作用太大了。在我们人类生活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译文】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yuēshuǐhuǒmùjīntǔcǐwǔxínɡběnhūshù

  曰

  水

  火

  木

  金

  土

  此

  五

  行

  本

  乎

  数

  启示:五行学说包括很深的哲学道理,非常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

  【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shíɡànzhějiǎzhìɡuǐshíèrzhīzǐzhìhài

  十

  干

  者

  甲

  至

  癸

  十

  二

  支

  子

  至

  亥

  启示:和五行一样,天干、地支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今天,人们除了十二支的生肖记年外,记时已多不用了。

  【译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yuēhuánɡdàorìsuǒchanyuēchìdàodānɡzhōnɡquán

  曰

  黄

  道

  日

  所

  躔

  曰

  赤

  道

  当

  中

  权

  启示:地球在不断自转运动中,同时绕着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太阳系又绕着银河系转,而银河系只是宇宙的一个小点点,天地之大实在是不可想象的。

  【译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chìdàoxiàwēnnuǎnjíwǒzhōnɡhuázàidōnɡběi

  赤

  道

  下

  温

  暖

  极

  我

  中

  华

  在

  东

  北

  启示: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在整个地球的东北边,由于面积辽阔,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温带都有。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译文】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

  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yuējiānɡhéyuēzhǔnjìcǐsìdushuǐzhījì

  曰

  江

  河

  曰

  准

  济

  此

  四

  渎

  水

  之

  纪

  启示: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五千多公里。我国最闻名的河流是黄河,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

  【译文】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yuēdaihuáhaohénɡhénɡcǐwǔyuèshānzhīmínɡ

  曰

  岱

  华

  蒿

  恒

  衡

  此

  五

  岳

  山

  之

  名

  启示:现在我们都知道,我国境内的喜玛拉亚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号称世界的屋脊。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座山都有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

  译文】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蒿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yuēshìnónɡyuēɡōnɡshānɡcǐsìmínɡuózhīliánɡ

  曰

  士

  农

  曰

  工

  商

  此

  四

  民

  国

  之

  良

  启示:由于社会的发展,今天人民的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这四种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有好处,都是光荣的。

  【译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yuērényìlǐzhìxìncǐwǔchánɡbùrónɡwěn

  曰

  仁

  义

  礼

  智

  信

  此

  五

  常

  不

  容

  紊

  启示: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有多少仁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这些人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译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dìsuǒshēnɡyǒucǎomùcǐzhíwùbiànshuǐlù

  地

  所

  生

  有

  草

  木

  此

  植

  物

  遍

  水

  陆

  启示:人类所食用的五谷杂粮就属于植物。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大自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掌握这些知识,以便为人类服务。

  【译文】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yǒuchónɡyúyǒuniǎoshòucǐdònɡwùnénɡfēizǒu

  有

  虫

  鱼

  有

  鸟

  兽

  此

  动

  物

  能

  飞

  走

  启示:无论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永恒的财产,我们要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译文】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篇三:?d2??é2??o????

  

  《赤壁赋》课文原文及译注

  《赤壁赋》课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词语注释]

  壬戌(rénxū):宋神宗元丰五年,岁次壬戌。古代以干支纪年,该年为壬戌年。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

  徐:缓缓地。

  兴:起。

  属(zhǔ):

  通“嘱”,致意,引申为劝酒。

  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详见下注。

  窈窕(yǎotiǎo)之章:《月出》诗首章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窈纠”同“窈窕”。

  少焉:一会儿。

  斗牛:星座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白露:白茫茫的水气。

  横江:笼罩江面。

  此二句意谓: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一苇:比喻极小的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凌:越过。万顷:极为宽阔的江面。茫然:旷远的样子。

  冯(píng)虚御风:乘风腾空而遨游。冯虚:凭空,凌空。冯:通“凭”,乘。人教版改为“凭”,但原文应为“冯”。虚:太空。御:驾御。

  遗世:遗弃尘世。

  羽化: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认为成仙后能够飞升。

  登仙:登上仙境。

  扣舷(xián):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

  桂棹(zhào)兰桨:桂树做的棹,兰木做的桨。

  空明:月亮倒映水中的澄明之色。

  溯:逆流而上。

  流光:在水波上闪动的月光。

  渺渺:悠远的样子。

  美人:比喻心中美好的理想或好的君王。

  倚歌:按照歌曲的声调节拍。

  和:同声相应,唱和。

  怨:哀怨。

  慕:眷恋。

  余音:尾声。

  袅袅(niǎo):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缕:细丝。

  幽壑:深谷,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

  嫠(lí)妇:寡妇。白居易《琵琶行》写孤居的商人妻云:“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这里化用其事。

  愀(qiǎo)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何为其然也:箫声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夏口:故城在今湖北武昌。

  武昌:今湖北鄂城县。

  缪(liáo):通“缭”,盘绕。

  郁:茂盛的样子。

  孟德之困于周郎: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吴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溃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周郎:周瑜二十四岁为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

  以上三句指建安十三年刘琮率众向曹操投降,曹军不战而占领荆州、江陵。方:当。荆州:辖南阳、江夏、长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带。江陵:当时的荆州首府,今湖北县名。

  舳舻(zhúlú):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

  酾(shī)酒:滤酒,这里指斟酒。

  横槊(shuò):横执长矛。槊,长矛。

  侣:以……为伴侣,这里为意动用法。

  麋(mí):鹿的一种。

  扁(piān)舟:小舟。

  匏樽(páozūn):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

  寄:寓托。

  蜉蝣(fúyóu):一种朝生暮死的昆虫。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渺:小。

  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须臾:片刻,形容生命之短。

  长终:至于永远。

  骤:多。

  遗响:余音,指箫声。

  悲风:秋风。

  逝者如斯:流逝的像这江水。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斯,指水。

  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

  卒:最终。

  消长:增减。

  曾不能:固定词组,连……都不够。曾:连……都。

  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是:这。

  造物者:天地自然。

  无尽藏(zàng):无穷无尽的宝藏。

  适:享用。《释典》谓六识以六人为养,其养也胥谓之食,目以色为食,耳以声为食,鼻以香为食,口以味为食,身以触为食,意以法为食。清风明月,耳得成声,目遇成色。故曰“共食”。易以“共适”,则意味索然。当时有问轼“食”字之义,轼曰:“如食吧之‘食’,犹共用也。”轼盖不欲以博览上人,故权词以答,古人谦抑如此。明代版本将“共食”妄改为“共适”,以致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误从至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