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化的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经论文15篇
位置: 首页 >疫情防控 > 文章内容

疫情防控常化的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经论文15篇

2022-11-09 18:54:01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疫情防控常化的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经论文15篇疫情防控常化的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经论文  处理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开展的关系心得体会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以下是职场为大家整理的处理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疫情防控常化的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经论文15篇,供大家参考。

疫情防控常化的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经论文15篇

篇一:疫情防控常化的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经论文

  处理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开展的关系心得体会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以下是职场为大家整理的处理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开展的关系心得体会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送你的阅读。

  常态化疫情要如何防控?经济要在疫情的情况如何开展?这些都是难题,攻坚克难抓落实,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齐头并进我们坚信一定会成功。

  Xx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继续上升,连续5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3.2%,增速比一季度跃升10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4万人,完成全年目的任务的62.7%......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国在短时间内让经济步入稳定复苏轨道,殊为不易。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开展工作获得重大成果,充分彰显了国家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显著制度优势。

  当前,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如何稳固扩大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成果,考验着各地各部门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如何坚持防放并举,树立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运用科学的思维分析^p问题、解决问题,擅长危中寻机、抢占先机、化危为机,正确处理复杂场面,牢牢把握开展的主动权,是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

  善弈者谋势。面对仍然复杂严峻的形势和较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推进经济社会加快重振开展,要以“三个优先”为抓手,立足实际、统筹兼顾,稳中求进、乘势而上。

  科学、系统、精准推进复工复产,要优先保障开展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支持就业的重要力量,关系亿万家庭的就业与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超过3000万家,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7000万户,奉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可以说,帮扶中小微企业,就是在稳增长、保就业。降低消费经营本钱,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整合资开拓市场,必须想更多方法、出更多实招,让纾困政策加快落地,让“输血”激活“造血”,让更多中小企业扛得住、活下来。

  科学、系统、精准推进复工复产,要优先开展重点产业链。“要进步产业链供给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更加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一系列部署为中国下半年经济工作指明方向。产业链供给链稳定事关我国产业和经济平安。推进经济社会加快重振开展,要围绕建立产业链、补充产业链、强壮产业链,稳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才能。同时,受疫情影响,人们的消费生活方式发生了诸多改变,对企业开展提出了新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市场主体应适应这一开展趋势,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来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

  科学、系统、精准推进复工复产,要保障一些重点企业、重点产业优先复苏。制造一个商品不难,而打造一个市场那么需要付出长期努力。比方,受疫情影响,一些在湖北消费的国内国际市场商品供给出现短供、断供问题,倘假设长时间得不到解决,湖北商品就会被挤出局部市场。为此,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只有重点突出,才能带动全方位工作的推进。广东为620家重点企业落实“一对一”效劳,累计助其新招员工超过14万人;北京上半年向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发放贷款408.5亿元......从各地理论来看,推进经济重振,必须从保住市场、稳固市场、壮大市场出发,以政府资金补助、金融政策支持等方式,引导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入安康开展的状态,稳住国内外市场。

  潜力足、韧性强、盘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经过多年高速开展,中国经济发生深入变化,这是中国应对风雨挑战的信心和底气所在。船行中流更奋楫。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一定能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一定能进一步稳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根本趋势。

  

篇二:疫情防控常化的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经论文

  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研究之二——对于促消费促内需专题研究

  2022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7.8%,成为拉动增长的“

  在消费方式上,“足不出户”的宅经济空前活跃,线上消费成为全龄化选择,一季度全省限上网上商品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3.7%,我市企业网络销售额环比提高42.9%。

  三是从“定量”上看我市,与全国大的趋势基本吻合,同时又有自身独有特点,消费回补面临严峻挑战,这是个体性表现。从

  等特点,全面复苏回暖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一是购买能力低迷,非必需品消费大幅收窄,凸显出居民收入减少的内源

  问题。一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76元,增长1.8%、近十年最低,住餐行业平均工资降低27%,文化体育和娱乐行业平均工资降低52%;

  农村转移劳动力下降16%,直接导致有外出务工能力的农民人均减收600多元。收入预期直接影响消费热度,除防疫用品、米面粮油、快递配送等产品服务持续增长外,其他旅游娱乐、服饰美妆等“开心”消费和购车购房等“大宗”消费“少人问津”。

  二是企业经营困难,服务型行业体验感较差,凸显出商业业态趋同的瓶颈问题。受需求萎缩、临时价格管控、周转资金断裂以及油田职工收入预期下降等多重打击,加之长期停业导致商品过季、食材过期,很多商家陷入“复业即歇业”的窘境。目前,全市个体工商户、法人企业复业率均达到95%以上,但员工返岗率不足80%,超90%的住餐业处于亏本运营,新玛特、万达广场、唐人中心等大型商场进客率不足往年50%、退租率达到30%,“五一”假期也未出现爆发式反弹。

  三是理财观念转变,住户存款储蓄明显增加,凸显出消费信心不足的预期问题。前三个月,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3000亿元,月度同比增幅分别为3.5%、4%和6.4%,有明显爆发式增长态势,其中住户存款余额更是突破2100亿元,月度增幅分别为3.6%、5%和6%,购房购车等中长期住户贷款持续下降(2月-2.3%、3月-0.7%),说明居民更倾向于“留钱攒钱”应对家庭刚性支出等生活压力,消费意愿、购买需求相对低迷,直接挤占了消费空间。

  四是反弹张力较弱,城乡全面统筹短板突出,凸显出发展不协调的结构问题。从县区发展看,四个县一季度社零额平均降幅超过20%,大同降幅超过40%。从内部细分看,限上企业支撑能力不强一直是制约我市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2022年全市限上零售额比重仅为19.7%、低于全省市地平均水平,全市396家限上批零住餐企业中,预计全年收入正增长的只有2成,预计下降50%的超过半数,70户“掉规”几成定局。

  

  五是网购外流严重,本地电商培育还不充分,凸显出新兴消费落后的现实问题。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达2.2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3.6%,较上年同期提升5.4个百分点。全市电商交易额累计达到29.4亿元,但20个在本地注册的大型电商平台交易额只有2.3亿元、税收仅11.4万元,表明我市在新兴消费模式中“抢一杯羹”的能力还很欠缺,大量社会购买力外溢、居民钱袋子外流。

  三、发展机遇加快大庆内需市场全面释放、城乡消费全面提升,既面临大环境的有力保障,也具备内部挖潜的坚挺赋能,处于激活消费市场、回补消费减量的机遇期和关键期。一是政策支持密集,普惠利好多。2月以来,国家、省已出台“减、免、返、补、缓”等各类政策5批次近200项,我市也制定中小企业“惠企20条”和个体工商户“复工18条”措施,从供需两端送出政策“大礼包”,对就业复工、市场主体培育、信贷融资都具有强力促进作用。比如,央行等五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通知》要求,“对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快递、民航等行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给予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费优惠”等。还比如,国家发改委等23部门联合印发《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实施意见》,围绕优化市场供给、构建智能消费体系等6方面提出19条政策举措,新一轮“政策护航+金融刺激+市场利好”的三重红利初具雏形。二是外地经验可鉴,学习样板多。各地因地制宜推出多种措施刺激消费,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采用多批次网上摇号、客户端推送、限时竞抢等途径公开发放电子消费券,凭券到店消费或直接线上消费,引致10-15倍的杠杆效应。3月份以来,南京、杭州、济南等170多个城市已累计发放消费券190多亿元。安徽推出旅游消费券抵扣景区门票活动,通过人口大数据精准定位,精准触达微信目标用户,直接拉动“五一”旅游收入增长20%;浙江依托雄厚的数字经济发展基础,顺应疫情后居民消费模式变化,建立“浙里来逛街”智能化平台,发出“浙里来消费,美好夜生活”倡导,提供全

  

  方位数字服务、打通全天候消费链条;贵州实施促消费攻坚战,大力发展“智能+”“宅经济”“夜间经济”等新

  型消费业态;北京抓住“五一”假日契机,专门制定工作方案,实施全城102家大型商

  家联动促销活动;江苏支持商家迅速调整运营模式,通过抖音短视频、直播带货、小程序商

  城等手段开展新型销售,买家只需线上下单、即可等货上门;内蒙古鼓励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到商贸、餐饮等企业消费,帮助企业渡过难

  关;江西、甘肃等地实施“周末2.5天假”弹性调休,为民众消费提供便利、

  创造条件。三是自身韧性较足,潜力支撑多。大庆经济基础比较坚实,产业结构渐趋

  优化,服务功能相对完备,居民富裕程度较高,消费市场对松原、绥化部分地区具有一定辐射力,“抗压”和“反弹”能力均比较突出。比如,202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4.33万元,位居全国地级城市前列;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4年保持千亿元以上规模、位居全省

  出满减型、补贴型本地消费电子券,在餐饮、购物等领域消费时抵扣相应费用;

  支持相关金融机构通过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向务工人员等低收入群体发放消费券,银企合作推出积分兑换、打折抢购等;

  安排促消费活动专项资金,对积极参加活动的大型商场、餐饮酒店等企业,以及主动开展价格折扣优惠活动的企业,每家给予一定额度补贴。

  二是实施培育壮大新兴消费行动。放大全国信息惠民试点城市政策争取优势,全面加快5g基站建设,壮大远程教育、远程办公、智慧医疗、智能零售等新兴消费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安排资金向各类云服务消费企业用户发放“云使用券”,支持企业上云用云、建设线上线下融合度新消费体验馆,促进消费转型升级;

  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更多投向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发挥好公共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占比力争达到30%。

  三是实施促进文体旅消费行动。全市开放的a级旅游景区实行门票全免,通过预约分时段进入景区;

  推出“云旅游”“云展播”等系列产品,开放网上博物馆、数字图书馆;争取省级专项扶持资金,对2022—2022年冬季运营的经营性a级景区、旅行社和经认定的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按已接待旅游人次等标准,加大扶持力度。四是实施刺激汽车及房产大宗消费行动。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持续推出沃尔沃乘用车优惠团购、让利销售,对在本市新购置和“以旧换新”并在大庆落籍的普通燃油乘用车,给予加油抵扣券或让利优惠。有序放宽商品房销售、公积金使用政策,放宽房企线上申请公积金贷款准入,降低土地竞买保证金比例、延长土地出让价款缴付期限,进一步降低租售门槛,加快商品房市场回暖。五是实施升级农产品消费行动。联合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平台,开展各类特卖活动,扩大大庆农副产品的销售范围;鼓励扶持大庆优品、卓创销售宝、肇源鲶鱼沟、肇州老街基等成熟企业在

  

  淘宝、京东等知名平台开设本地专区,依托抖音、快手等app进行线上直播,支持县区领导带货,促进区域品牌和地产品精准营销;

  完善村级电商服务站建设,发挥各类农村合作社职能,通过“助农+电商”模式,帮助广大农民打开销售新渠道。

  六是实施扩大宣传促消费行动。广泛利用主流媒体、自媒体开辟免费宣传专栏,及时发布国家、省和市促进消费政策信息,大力报道企业复工复业情况,全力稳定居民消费心态;

  发挥各商会、协会作用,组建促销联盟,适时恢复启动湿地文化节、购物节、美食节等活动,开设节假日步行街、周末大集等常态化消费场所,集聚人流物流、燃爆消费热点;

  抢抓大庆夏季夜经济“黄金期”,围绕夜游、夜娱、夜食、夜购、夜健等主题特色,搭建更多促进消费的载体和活动。

  七是实施政策扶持保障消费行动。细化落实“惠企20条”具体措施,抓住省稳企稳岗基金政策窗口期,筛选归集、应报尽报融资需求“白名单”,争取更多企业纳入基金“企业池”,获得新增担保贷款;

  推广应用“财政补贴型”和“商业普惠型”保险产品,提升企业和员工抗风险能力,严控企业破产和工人失业幅度;

  适时取消疫情期间出台的价格临时管控措施,增加企业利润空间;推动工商用电同价政策尽快全面落实,支持超市、商圈等延长营业时间并提供电费补贴。

  堪称完美的作品。

  很受用的一篇范文,谢谢分享!

  面面俱到,详略得当。

  

  

  

篇三:疫情防控常化的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经论文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研究之一,——对于稳投资

  稳增长专题研究

  “稳投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六稳”“六保”重大部署的基础性要求,是拉动内需、以稳应变的关键一招。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带来的社会需求萎缩、“三驾马车”失速的现实压力,我们必须发挥有效投资的强刺激作用,持续释放内生性增长动能,全力稳住经济运行基本面。

  一、总体形势当前,经济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大庆稳投资面临诸多压力和考验,表现出新的状况和特点。一是综观投资运行基本走势,规模总量出现大幅下降、内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1%、全省同比下降10.9%,虽然对比1-2月份降幅分别收窄8.4个和16.7个百分点,但对经济发展负向拉动依然较大,短期内深度承压局面很难发生根本性转变。大庆投资整体情况与全国、全省宏观走势基本吻合,前三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3亿元、同比下降20.6%,其中3月份环比增长6.4倍,降中趋稳、回暖向好明显。从总量构成看,地方投资成为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在中直投资同比下降32.4%的情况下,地方投资逆势上扬、增长11.1%,占总量比重也由去年同期的27.2%提高到37.9%。从产业领域看,第二产业成为拉低投资的减量因素。尽管三次产业投资均处于下行区间,同比分别下降33.9%、21.7%和11.7%,但二产投资缩减程度占下降总额度的60.7%。从重点行业看,装备制造成为促进投资的有力引擎。采掘业、房地产、热电水气生产供应业投资同比分别下降27.4%、48.6%和4.5%,而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8.4%、正向拉动投资4.8个百分点。从区域布局看,县域投资成为统筹发展的突出短板。四县固定资产投资中仅肇州县保持正增长,林甸县下降16.2%、杜尔伯特县下降33%、肇源县下降50%,平均降幅为21.7%、超过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二是理性分析投资减量因素,既有深层矛盾的累积传导、又有市场波动的叠加震荡。主要表现为:原油调减带来中直投资下调,大庆油田全年计划减产105万吨,一季度产能投入同比下降48.9%、二季度预计下降16%,全年预计下降40%

  1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左右、将产生100亿元的投资减量。财力趋紧压缩政府投资空间,前三个月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4亿元、支出达到98.6亿元,预计全年财政减收20.8亿元,财政收支矛盾凸显、投资保障空间有限。生产不畅导致企业投资缩减,受市场需求和原料供应限制,一季度全市239户规上工业企业减产、下降面达52.9%,投资减少10亿元、同比下降29.5%,短期内难以出现根本性逆转。消费低迷加剧服务投资萎缩,旅游、餐饮等消费快速回暖迹象不明朗,一季度服务业投资同比减少1.1亿元、下降11.7%,预计全市限上批零住餐单位年收入下降50%的将超半数、服务业投资扩张动力严重不足。招商质量限制项目投资转化,近3年引进800多个项目、到位资金900多亿元、平均每个仅为1亿多元,今年落地的35个项目、到位资金只有19.3亿元,项目规模小、成长性差导致投资到位率、转化率偏低。

  三是全面审视宏观政策环境,稳投资面临诸多利好条件、存在较大增长空间。主要是:宽松货币政策释放流动性资金,中央继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定向降准释放1.75万亿元资金,通过专项再贷款、再贴现等方式提供低成本贷款2.85万亿元,为110多万户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办理延期还本或付息,为我们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扩大生产投入提供有效现金流。积极财政政策放大刺激性效应,中央安排预计1万亿元规模的预算内资金,发行预计总额2-4万亿元的特别国债,提前下达1.29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为我们扩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带来重大利好。定向扶持政策带来区域性红利,国家对东北振兴专门出台产业转移中央预算内资金和重大项目专项补助政策,对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项目前期经费给予最高45%-60%的补助支持,为我们承接重点项目、扩大产业投资创造良好条件。新型基建政策激发扩张性需求,国家大力布局以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仅工业企业网络化改造投资规模就达5000亿元,为我们实施城市轻轨等重大功能项目注入强劲动能。民生保障政策催生基础性潜力,国家明确以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债倾斜、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支持改造老旧小区3.9万个、比去年增加近1倍,并同步提升社区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为我们扩大民生投入规模、挖掘投资潜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外埠经验

  2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均把扩大投资作为保障经济健康运行的“减震器”和“稳压阀”,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审慎稳妥调整投资方向、内引外联释放集聚效应,探索出许多可借鉴、可复制、可操作的有益经验。

  一是招商引资带动。突出以产业链延伸为方向,制定上下游“招商图谱”,创新产业链招商、定向定位招商,推动意向变合同、合同变项目、项目变投资。比如,苏州市发布由106条投资线路组成的“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绘制包含655万平方米可用空间的“平台载体导引图”,提供68.8平方公里地块的“产业用地供应图”,公开718项合作需求的“投资合作机会图”,让招商团队“门清”、让招商对象“路熟”;

  盘锦市重点确定石化及精细化工、能源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8条产业链,由市领导担任“链长”,建立“一名链长、一个产业链、一套招商机制、一抓到底”的育成模式,加大主导产业投资落实力度。

  二是金融助力驱动。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企业转,用足用好国家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信贷支持,尽快形成实物投资量。比如,北京市提出对普惠型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20%”、“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较2019年再下降0.5个百分点”以及“无还本续贷占比提升20个百分点以上”等量化要求,帮助企业稳定生产、扩大投资规模;

  上海市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针对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推出定制化金融产品和专属服务方案,提高对制造业中长期信贷不良率容忍度。

  三是债务扩张牵动。借助国家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契机,聚焦园区建设、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等公益性领域,谋划、生成、储备债券项目。比如,洛阳市创新债务组合模式,实施“贷款+专项债”混搭投资,通过省级财政部门发行轨道交通专项债,获取债券资金50亿元、贷款94亿元,用于建设城市轨道项目;

  江门市利用置换债券“三年置换过渡期”、政府融资利率比市场同期降低3.5个百分点的政策,扩大土地储备、市政道路、重点产业、污染防治、医疗卫生、乡村振兴等战略项目投资,有效拉动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新型基建拉动。围绕“新基建”7大重点领域,结合产业方向和市场需

  3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求,注重底层基础平台、中间层通用技术、上层行业应用协同发力,配套制定应用规划、吸引战略投资者。比如,上海市制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确定第一批48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重点建设5g和固网“双千兆”宽带、100家无人工厂和生产线、15万家云上平台企业、10万个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及智能末端配送设施,总投资达到2700亿元;

  重庆市与腾讯等顶级供应商合作,策划“新基建”重大项目动态库,引入中国智谷超算中心、智慧广阳岛等250余个项目,总投资超过2300亿元,近期已集中开工22个项目、总投资815亿元。

  五是社会资本联动。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采取股权、债权多元组合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公共服务、城市功能升级,拓宽社会化投资来源。比如,北京市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住房保障、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61个重点项目,通过ppp、合作开发等方式引入社会资金383.8亿元,占项目总投资规模的31%;

  青岛市制定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23条措施,在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拓宽民间投资融资渠道、支持民间投资创新发展等方面作出制度性安排,建立20支总规模达253亿元的产业基金和创投基金,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长21.7%,其中工业民间投资增长60.3%。

  三、举措建议针对疫情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投资、增动能的重中之重,着力挖掘在建存量、扩大招商增量、优化环境变量、拓展要素流量、提高民生质量,预计1-4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前三个月提高8.7个百分点,预计上半年投资可完成170亿元左右、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4.6个百分点。在经济发展日趋回暖情况下,提高投资效率已成当务之急,必须坚持短期刺激与长期效应相统筹、规模扩张与结构优化相结合、挖掘存量与提升增量相贯通、多元投入与持续产出相配套、有效投资与防范风险相衔接,积极稳妥有序引导投资流向,着力补短板、解急需、促升级。重点通过“十个一块”举措稳投资:一是计划落地保一块。大力实施“三百行动”、创新“四办”举措、优化“五制”服务,确保现有387个重点产业项目落实投资计划、保证550亿元投资强度,

  4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尽快启动实施一批储备项目、扩大投资转化规模,预计可新增落地重点项目30个左右、增资10亿元左右,按年度投资完成率90%估算、可增加产业投资9亿元。

  二是协调中直稳一块。支持油田全面打好精准开发、降本节支、结构调整、市场拓展等“提质增效攻坚战”,争取中石油集团稳定产能投入、扩大维修改造投资,帮助石化、炼化公司申请新上技术改造项目,全年油田有望增加投资30亿元左右、两大石化企业增加投资6亿元,中直板块可形成近40亿元投资增量。

  三是招商引资增一块。借鉴外省市“产业链链长”制度、完善“总服务员”机制,由市级领导分领12个招商专班,围绕“油头化尾”、汽车装备、食品加工、金属新材料、医药卫生等重点产业领域,采取视频洽谈、云上签约、委托代理等模式提高招商针对性和成功率,预计全年可引进项目100个、到位资金达到152亿元。

  四是新兴领域育一块。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重大机遇,培育5g商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运用、电子商务、无人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重点推进数字油田、数字政府、华铭大数据产业园、高新智慧园区和百个村级电商服务站项目,可拉动直接投资近6亿元,催生近10亿元的周边潜在投资市场。

  五是债券增资融一块。围绕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抗疫特别国债等政策支持领域,筛选一批公共卫生、市政设施、应急物资储备等项目,积极对接争取、最大限度集聚政策资金,全年可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项目投资9亿元,其中专项债券投资5亿元、一般债券投资4亿元。

  六是转移支付争一块。借助中央应对疫情影响、扩大预算内资金支持契机,争取矿区生态恢复、城乡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造等公共领域项目投资,谋划以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获取经营性项目资金倾斜。目前,已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随着申报项目的逐步落地,新增投资总量可达21亿元。

  七是民生工程拓一块。加快教育、医疗、环保、老旧小区改造等群众关注热点领域项目进度,支持油田、石化公司实施西区南区污水处理厂达标改造、余热利用清洁供热二期项目,推进左思高中迁建、兰德学校扩建、交通职业学院新建,预计可新增投资近20亿元。

  5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八是盘活资产挖一块。系统梳理市县两级政府非办公类资产,全面摸排“半截子”工程和企业厂房、商住楼宇等闲置资源,重点盘活市福利中心、军供站、红岗第七医院、艺校等价值较高的固定资产,谋划引进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项目,未来投资潜力增量可达15亿元。

  九是多元投资撬一块。推广萨尔图区环卫保洁市场化运营经验,以bot、ppp等方式拓宽社会资本进入城市运营通道,实施市区供水供热管网改造、垃圾焚烧发电等社会化项目,全年可产生投资增量近6亿元。同时,谋划推进垃圾污水处理、大型文体场馆等项目“打包”市场化运营,可拉动社会投资规模5亿元。

  十是开源节流扩一块。坚持有保有压、有增有减,以强化重点企业税收挖潜、归集中小企业零散税源、试行公共停车场收费等渠道增收入,以压缩30%预算、撤并僵尸企业等方式减支出,预计全年可创造3.6亿元的可用财力空间。按长期政府投资乘数6.11估算,能够产生近22亿元的社会总投资增量。

  作者写这篇范文的目的达到了。

  6

  

  

篇四:疫情防控常化的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经论文

  即站在对大庆历史负责对大庆事业负责对大庆子孙万代负责的战略高度不断强化发展共谋责任共担城乡共建稳定共抓的思想共识与实践指引顺应市场经济和时代发展需要进一步厘清角色定位立足权责职能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推进生产高效发展生活普惠发展生态共建发展最大限度实现政治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研究——有关深化地企合作专题研究

  (一)综观大庆油田开发和城市发展历程,地企关系鲜明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演进特征,生动诠释了休戚与共、唇齿相依的手足之情。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一是“政企合一”的开发期(1965年—1983年)。1965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政企合一”的安达特区政府,特区政府既全权领导企业,又全面行使政府及社会职能。1979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安达特区更名为大庆市。1980年4月21日,经黑龙江省委和石油工业部党组批准,撤销大庆党委、成立中共大庆市委员会,4月28日选举产生大庆市人民政府,同时将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更名大庆石油管理局,市政府和石油管理局实行一套班子、两个牌子的政企合一领导体制。

  二是“政企分开”的过渡期(1983—1997年)。进入20世纪80年代,油田开发步伐不断加快,一批化工企业陆续兴建,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地方经济、市场经济初具规模,对政府加强管理和企业集约运营提出新要求。1983年12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批复大庆市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方案,推进政企分开及经济改革,但仍保持“分工不分家”的“三位一体”领导机制,即大庆市、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石油化工总厂作为有机整体,主要领

  

  导成员交叉任职;80%以上的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如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讯保障、职工医疗、公共交通等,仍由企业负责,直到1997年,油田党委书记和局长不再兼任大庆市委书记和市长,政企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设分离。

  三是“合作共建”的发展期(1997年—20__年)。随着“二次创业”的深入开展,经济和城市转型加速推进,地企作为独立个体,由以前的“办好分内的事”逐步转为“办好双方的事”,秉持发展共谋、责任共担、城乡共建、稳定共抓“四共”方针,在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环境改善、安全稳定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务实合作。比如,近20年市、区等各层面召开联席会议820余次,议定重大事项20__余项,协调解决征地拆迁、管线占压、涉油犯罪等实际问题600余个,倾力保障和服务油田生产建设;地企合资设立头台、新肇、模范屯、龙虎泡等4家油田开发公司,累计收益162亿元、为地方纳税50多亿元;还比如,仅“十一五”期间,油田公司就投入23亿元、对81个老居住区进行维修改造,投入28.2亿元保护和改善油田生态环境,并承担铁西动迁、利民苑动迁、铁路平改立、萨大路动迁、中三路动迁等工程费用近100亿元。再比如,20__年中小学整体成建制移交市政府后,大庆油田每年仍投入不少于5亿元,继续帮助解决教学设备更新、基础设施维修改造等问题,促进全市教学环境改善。

  

  四是“融合发展”的新时期(20__年至今)。20__年以来,外受全国经济“三期叠加”影响,内受原油“量价双降”冲击,大庆经济发展和油田生产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同年9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要求中直企业把精力更多投放到生产经营这一主责主业上。从这时起,地企双方的主攻方向和合作重点更加侧重于经济领域,更加聚焦于高质量发展,更加致力于内涵式增长,进入“到位不越位、帮办不代办”的协同发展融合发展新阶段。目前,油田“三供一业”和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已取得重大突破,全市高等教育、医疗卫生和市政设施实现一体化管理;建设百年油田(大庆)上升为省级战略,龙油550万吨重油催化热裂解等12个“油头化尾”项目扎实推进、炼化公司36万吨航煤和10万吨液蜡等节点项目建成投产;科技创新协同效应有效释放,国家能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挂牌运行,对地方科技贡献度不断提升。

  (二)经过几十年开发建设,大庆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均发生了较大变化,资型城市特有规律和能型企业发展特点愈加凸显,地企合作面临崭新课题。

  一是形势严峻性与任务紧迫性交织。石油逐年递减是客观规律,这决定了资型城市的发展,必然要经历“开发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长期低迷甚至消亡)”的过程。其中,

  

  与原油“量”的减少相比,“价”的变化对经济影响更大。20__年下半年至20__年末,国际油价从历史最高150美元/桶一路狂跌至30美元左右,给地企带来前所未有冲击,大庆经济断崖式下降、gdp由上一年的4070亿元跌至2983亿元,油田公司利润、税费比20__年分别减少542亿元、530亿元,创30年最低水平。近几年,油价回升至60-70美元之间,油化大企业经营效益逐步提升,但受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及市场供需矛盾影响,国际油价再次跌入历史“冰点”,叠加产量继续下调、国外疫情持续蔓延以及石化行业供应链销售链断裂等因素,全市经济下行压力空前加大。自石油会战以来,大庆油田发展形势从来没有这样严峻过;自建市以来,大庆发展任务从来没有这样艰巨过,地企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抱团取暖、共克时艰。

  二是政策利好性与现实制约性同在。党中央、省委高度重视大庆发展,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之际,总书记专门发来“9.26”贺信,省委书记张庆伟亲临庆祝大会并讲话,要求建设“百年油田”、打造“工业强市”,给我们以巨大鼓舞鞭策;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进入

  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等工作成效突出”获得国务院通报表彰和政策激励支持,入选全国

  导担任常委,但基本限于领导层面,中层干部交叉任职较少,彼此对政策界定、工作流程不了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落实成效。20__年地企协调会议定的30个事项仅完成6项、进展不理想。

  总之,进一步深化地企合作,与中央和省委政策要求、时代发展需求、职工群众追求高度契合,是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克难奋进的制胜法宝,更有必要、更为迫切也更加可行。

  (三)实现城市和企业长久繁荣,是全体大庆人的共同课题。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地企双方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着力拓展合作广度、深度、精度、强度,在协同发展、融合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上取得更大战果,同心同德打赢“转型振兴新会战”。

  一是进一步明确方向思路,就是着力构建“三个共同体”。即,着眼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打造责任共同体,秉持“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价值追求,践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的时代聂晗,共同肩负起保障国家“五大安全”的政治责任、助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战略责任、推动石油资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历史责任、实现大庆人民过上全面小康生活的时代责任;坚持共同发展的大方向、结成利益共同体,强化同舟共济、互促互进理念,通过多层次、各领域的共商共建、共管共享,不断扩大利益交汇点,进一步筑牢共性本底、厚植共性根基,持续释放规模效应、协同效应、集聚效应,切实把双方要素的互补性转化为发展的互助力。

  

  立足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形成命运共同体,树牢唇齿相依、荣辱与共思想,在不忘本来中汲取力量,在面向未来中凝聚共识,思想上同心同德、行动上同频共振、举措上同向发力,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携手把大庆建设得更加美好。

  二是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就是努力实现“三步走”。即,聚焦“建设百年油田、打造工业强市,推动油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争取到2025年,大庆油田油气当量达到4500万吨、天然气产量占比超过10%,大庆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率先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到2035年,大庆油田油气产量继续保持4500万吨、天然气产量占比超过15%,基本构建起现代经济体系,综合实力站稳全国资型城市排头;到2060年油田开发100周年,大庆油田在国家能布局中继续保持重要地位,建成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现代化新大庆。特别是,地下地上和谐发展、生产生活统筹发展、常态长效巩固发展,大庆地企合作的机制、路径、经验复制推广,创新性、引领性、示范性作用有效发挥,成为全国资型城市地企关系的样板。

  三是进一步明确基本原则,就是始终坚持“四共”方针。即,站在对大庆历史负责、对大庆事业负责、对大庆子孙万代负责的战略高度,不断强化发展共谋、责任共担、城乡共建、稳定共抓的思想共识与实践指引,顺应市场经济和时代发展需要,进一步厘清角色定位、立足权责职能,互相尊重、互相支

  

  持,推进生产高效发展、生活普惠发展、生态共建发展,最大限度实现政治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四是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就是扎实推进“五方面”工作。即,保障油田产能建设、稳住“基底”,支持油田实施“稳油增气”战略,推进精细高效勘探、加强难采储量动用、拓展油气海外业务,进军页岩油等非常规能领域,同时在涉油关键环节审批、矿权区调整、占压油田管道清理等方面加强扶持,全力保障驻庆油化企业生产发展。

  抓好产业协同升级、涵养“动力”,一手抓“油头化尾”,加快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全力争取原油进口和使用“双权”资质,提升林、宏伟、兴化等专业园区承载,打造一批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一手抓天然气综合利用,落实《“气化龙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努力建成东北地区最大天然气生产基地和贸易枢纽。

  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打破“瓶颈”,释放石油石化大企业原料、人才、技术、市场、管理和品牌优势,大力引入社会资本,壮大混合所有制经济;围绕油化央企采购市场、“化尾”链条开展合作招商,引进加工企业和销售公司;放大企业研发优势和地方孵化优势,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地企联动、分工协作、协同推进的技术创新体系。

  强化生态环境修复、呵护“家园”,积极争取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建立生态环境补偿金,专项用于水土污染、

  

  生态退化、自然资损失、地表植被破坏的修复治理等,完善地企共保联治机制,共同打造绿色发展底色,探索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实现“共享”,深化央企“三供一业”及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确保职工权益不受损、服务水平有提升;地企持续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扩大配置范围,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普惠便利;完善地企协同治理体系,在维护社会稳定、应急响应处理、综治平台共建共用等方面加强合作,打造一体化、现代化治理格局。

  (四)深化地企合作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从大局着眼、细处发力,通盘考虑、整体谋划各项工作,把科学化的路径做优、把共赢化的方式做活、把协同化的动力做强,建立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以今年2月组建的百年油田(大庆)建设地企协调推进办公室为依托,发挥下设综合组、政务服务组、经济合作组等专项小组职能作用,统筹制订“责任单”“时间表”“路线图”,及时发布政策动态、项目、成果等信息,共同谋划地企合作重要事项,协同推进百年油田(大庆)建设重点任务。

  二是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实行地企协调例会制度,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地企协调会、每两个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地企协调推进全体会,常态化搜集整理地企协调

  

  事项,能协调地企相关部门解决的,及时交办部门研究解决;需要地企领导协调解决的,提请地企协调会议审议解决。

  三是建立清单管理机制。抢抓国家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有利契机,挖掘地企利益结合点,逐一列出资清单、意愿清单、项目清单,拓宽合作领域、实现无缝对接;按照初步谋划事项、拟上会储备事项、议定推进事项等分类建立台账,逐项明确责任部门、推进举措和时间节点,有“地企协调推进办”负责全程跟进、动态调整、对账销号。

  四是建立要素共享机制。整合地企各类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等平台,引导社会资本、民营企业等主体以出租、合营、入股等多种经营模式,盘活闲置资资产,嫁接先进优势要素,最大限度整合优化项目共同生成、技术一体运用、成果联合转化土壤。

  五是建立人才交流机制。定期从驻庆央企、县区挑选一定数量的优秀干部双向挂职交流,促进党政人才、企业经管人才在合理范围内流动,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架起常态化沟通桥梁、搭建经常性联系纽带,增加双方信任感、融入感和责任感,便于互通有无、促进工作开展。

  六是建立调研督办机制。经常性开展走访调研和信息交流,及时了解企业经营发展情况,掌握各部门执行落实进度,采取日常督导、专题督导、联合督查、年度考评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既定合作事项按期保质完成。

  

  七是建立政策保障机制。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地企合作的实施意见》,出台协同化创新、产业、人才、投资、金融等配套政策和综合改革措施,推动形成1+n的规划落实体系。同时加大对上政策承接争取力度,充分发挥政策的支撑性作用。比如,合力争取调整央企财税分成,设立可持续准备金,允许大庆对过境俄油俄气拔头提取,将油田废弃地所属权划归地方管理,推动驻庆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在地方注册等。

  

  

  

篇五:疫情防控常化的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经论文

  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研究之三——关

  于保就业保民生专题研究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无论是“六稳”还是“六保”,就业问题始终居于首位。今年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决胜之年,也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大考之年,抓好“稳就业、保就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尤为关键、更为迫切。

  (一)受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叠加影响,全社会劳动力需求下降与结构性用工短缺交织,就业压力更加凸显。从全国整体形势看,作为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稳就业原本就有不少难题,加之受疫情影响,形势更为复杂严峻。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已连续7年保持每年新增城镇就业超过1300万,其中每年第一季度占到全年总量的24%以上,而今年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29万人、同比下降29.3%,城镇调查失业率5.9%、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1月份和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3%和6.2%、环比分别上升0.1和0.9个百分点;尽管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加快恢复、3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但就业人员规模仍比1月份下降6%以上,约18.3%的就业人员处于在职未上班状态。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比较大,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874万人、增量和增幅均为近年之最,全国农民工总量约2.9亿人、一季度有50%以上人员未外出务工。从我省就业动态看,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24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1.8%,失业人员再就业2.75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1.5%,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1万人、完成

  年计划的13.8%,城镇登记失业率3.5%、虽然同比降低0.45个百分点,但也存在申请登记人数较少及隐性失业等问题,特别是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77元、同比下降4.8%,这也是多年来未有情况。

  从大庆实际情况看,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604人、同比下降52.3%,完成省定年度任务指标(2.6万人)的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增长1.8%、增速10年最低,也直接反映出居民就业和增收困难的双重压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用工需求总量减少,企业生产经营遭遇“寒冬”,虽然制造业复工复产比较立马,但订单减少、开工不足,规上企业产能释放率只有81%,而服务业复商复市时间较晚,因客流锐减、资金紧张,岗位需求大幅收紧,目前仅有677家企业在就业平台发布招聘信息。结构矛盾比较突出,人员跨地域流动不畅,劳动力市场大范围重新匹配,本地企业主要缺口工种为专技、销售和经管人员,一些高技术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求人倍率)达到2.4以上,出现“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现象。企业稳岗压力上升,住宿餐饮、文娱旅游、批发零售等服务业是吸纳就业最重要的阵地,用工量占到全市50%左右,但也是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领域,且以中小微企业居多、抗风险能力弱,有的甚至复业不营业、复业不盈利,如果短期内生产经营不能好转,存在降薪裁员甚至破产关闭等不确定性。重点群体就业困难,驻庆高校2021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约1.3万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不足两成;农民工外出务工减少,既有疫情防控下的安全考虑,也存在“不好找活儿”的现实困难,全市有近30万农民工常年在外务工、一季度有5万多人没有外出,劳务输出工资性收入22亿元、同比下降22.3%。

  (二)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效,全市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困难压力下保持平稳局面具有现实基础和条件。

  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成立稳就业工作专班,根据就业形势立马调整政策力度,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着力保存量、拓增量、畅供需,稳就业取得积极进展。落实援企惠企政策,精准实施“免、降、缓、返、补”政策,为1947户企业新增贷款32.8亿元,为793户企业办理延期贷款11.5亿元,为3366家中小企业减免房租、税费1.4亿元,阶段性减免2至4月份三项社会保险费4.7亿元、惠及职工20.8万人,返还失业保险和发放稳岗补贴3.7亿元、惠及职工5.9万人。保障复工复产用工,抽调85名“人社服务专员”深入重点产业项目和企业开展“面对面、零距离”服务,452家规上企业复工451家,复工率、上岗率分别达到99.8%和99.9%,396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全部复业、返岗率为99.7%,10.79万户个体工商户复业率94.4%、上岗率85%。创新线上线下服务,组织“春风行动”“百日千万行动”等系列招聘专项活动,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1.8万人,举办“云招聘”等网上专场招聘会44场,发布企业用工岗位需求2万多个,6400多人与用工方达成意向协议。巩固扶贫扶困成效,成立农民工“点对点”返岗复工服务小组,组织客运专车380次、列车专厢1个、运送农民工6515人返岗,在255个社区开发临时性公益岗位2550个,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城镇低保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实现就业。

  经过近段时间的不懈努力,一系列“硬核”政策措施见到实效。就业关键指标逐步改善、总体形势向好,一季度全市登记失业率3.17%、环比基本持平、低于省控年度指标1.13个百分点,为全省6个综合性城市(哈齐牡佳大绥)最好水平;重点行业企业加快恢复、吸纳能力增强,规上企业复工率、上岗率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和2.5个百分点,中直企业产能释放率超过90%,沃尔沃工厂产能完全恢复;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回暖、基础支撑稳固,进入3月份经济开始企稳复苏、降幅全面收窄,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限上社零额环比分别增长2.1倍、6.4倍和2.4

  

篇六:疫情防控常化的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经论文

  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研究之一,——对于稳投资稳增长专题研究

  “稳投资”是贯彻落实___“六稳”“六保”重大部署的基础性要求,是拉动内需、以稳应变的关键一招。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带来的社会需求萎缩、“三驾马车”失速的现实压力,我们必须发挥有效投资的强___作用,持续释放内生性增长动能,全力稳住经济运行基本面。

  一、总体形势

  当前,经济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大庆稳投资面临诸多压力和考验,表现出新的状况和特点。

  一是综观投资运行基本走势,规模总量出现大幅下降、内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1%、全省同比下降10.9%,虽然对比1-2月份降幅分别收窄8.4个和16.7个百分点,但对经济发展负向拉动依然较大,短期内深度承压局面很难发生根本性转变。大庆投资整体情况与全国、全省宏观走势基本吻合,前三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3亿元、同比下降20.6%,其中3月份环比增长6.4倍,降中趋稳、回暖向好明显。从总量构成看,地方投资成为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在中直投资同比下降32.4%的情况下,地方投资逆势上扬、增长11.1%,占总量比重也由

  去年同期的27.2%提高到37.9%。从产业领域看,第二产业成为拉低投资的减量因素。尽管三次产业投资均处于下行区间,同比分别下降33.9%、21.7%和11.7%,但二产投资缩减程度占下降总额度的60.7%。从重点行业看,装备制造成为促进投资的有力引擎。采掘业、房___、热电水气生产供应业投资同比分别下降27.4%、48.6%和4.5%,而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8.4%、正向拉动投资4.8个百分点。从区域布局看,县域投资成为统筹发展的突出短板。四县固定资产投资中仅肇州县保持正增长,林甸县下降16.2%、杜尔伯特县下降33%、肇源县下降50%,平均降幅为21.7%、超过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二是理性分析投资减量因素,既有深层矛盾的累积传导、又有市场波动的叠加震荡。主要表现为:原油调减带来中直投资下调,大庆油田全年计划减产105万吨,一季度产能投入同比下降48.9%、二季度预计下降16%,全年预计下降40%左右、将产生100亿元的投资减量。财力趋紧压缩___投资空间,前三个月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4亿元、支出达到98.6亿元,预计全年财政减收20.8亿元,财政收支矛盾凸显、投资保障空间有限。生产不畅导致企业投资缩减,受市场需求和原料供应限制,一季度全市239户规上工业企业减产、下降面达52.9%,投资减少10亿元、同比下降29.5%,短期内难以出现根本性逆转。消费低迷加剧服务投资萎缩,旅游、餐饮等消费快速回暖迹象不明朗,一季度服务业投资同比减少1.1亿元、下降

  11.7%,预计全市限上批零住餐单位年收入下降50%的将超半数、服务业投资扩张动力严重不足。招商质量限制项目投资转化,近3年引进800多个项目、到位资金900多亿元、平均每个仅为1亿多元,今年落地的35个项目、到位资金只有19.3亿元,项目规模小、成长性差导致投资到位率、转化率偏低。

  三是全面审视宏观政策环境,稳投资面临诸多利好条件、存在较大增长空间。主要是:宽松货币政策释放流动性资金,___继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定向降准释放1.75万亿元资金,通过专项再贷款、再贴现等方式提供低成本贷款2.85万亿元,为110多万户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___延期还本或付息,为我们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扩大生产投入提供有效现金流。积极财政政策放大___性效应,___安排预计1万亿元规模的预算内资金,发行预计总额2-4万亿元的特别国债,提前下达1.29万亿元地方___专项债,为我们扩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带来重大利好。定向扶持政策带来区域性红利,国家对东北振兴专门___产业转移___预算内资金和重大项目专项补助政策,对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项目前期经费给予最高45%-60%的补助支持,为我们承接重点项目、扩大产业投资创造良好条件。新型基建政策激发扩张性需求,国家大力布局以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仅工业企业网络化改造投资规模就达5000亿元,为我们实施城市轻轨等

  重大功能项目注入强劲动能。民生保障政策催生基础性潜力,国家明确以___财政补助、地方专项债倾斜、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支持改造老旧小区3.9万个、比去年增加近1倍,并同步提升社区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为我们扩大民生投入规模、挖掘投资潜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外埠经验

  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均把扩大投资作为保障经济健康运行的“减震器”和“稳压阀”,千方百计拓宽___渠道、审慎稳妥调整投资方向、内引外联释放集聚效应,探索出许多可借鉴、可___、可操作的有益经验。

  一是招商引资带动。突出以产业链延伸为方向,制定上下游“招商图谱”,创新产业链招商、定向定位招商,推动意向变合同、合同变项目、项目变投资。比如,苏州市发布由106条投资线路组成的“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绘制包含655万平方米可用空间的“平台载体导引图”,提供68.8平方公里地块的“产业用地供应图”,公开718项合作需求的“投资合作机会图”,让招商团队“门清”、让招商对象“路熟”;

  盘锦市重点确定石化及精细化工、能源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8条产业链,由市___担任“链长”,建立“一名链长、一个产业链、一套招商机制、一抓到底”的育成模式,加大主导产业投资落实力度。

  二是金融助力驱动。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企业转,用足用好国家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信贷支持,尽快形成实物投资量。比如,北京市提出对普惠型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20%”、“贷款综合___成本较XX年再下降0.5个百分点”以及“无还本续贷占比提升20个百分点以上”等量化要求,帮助企业稳定生产、扩大投资规模;

  

篇七:疫情防控常化的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经论文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数字经济治理研究报告

  数字经济在我国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必须看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新基建供给水平较低、数字化发展面临资源约束、数字资源分布不均衡、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较低、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不健全等等。如何对数字经济进行有效治理,保障数字经济稳步增长?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程絮森教授在《国家治理》周刊撰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社会发展、经济态势、对外关系等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而线上交易、电子商务、远程医疗、在线娱乐等数字经济新模式和新业态却蓬勃发展,并在疫情防控及后疫情时期的复工复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率先复苏。宏观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39.2万亿元,占据GDP比重38.6%,数字经济增速为GDP增速的3倍以上,成为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和新引擎。但必须看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新基建供给水平较低、数字化发展面临资源约束、数字资源分布不均衡、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较低、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不健全等等。如何对数字经济发展进行有效治理,保障数字经济稳步增长,促进数字化转型,成为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在全球疫情危机的倒逼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及挑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

  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探索数字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数字经济发展及其治理面临新挑战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但在当前的发展态势下,数字经济发展及其治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01、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不足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先行官”。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产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应运而生。正如传统产业及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铁路、公路、桥梁、机场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数字经济也无法脱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独立发展。但是,当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却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新基建规划尚未成熟,其投资布局、相关规划等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且大多已经规划在建的项目规模体量较小,未形成规模效应。二是新基建涵盖领域较广,而当前的体制机制建设相对落后,政府、企业、投资主体等的职责划分和相应的配套政策尚不清晰。三是新基建在要素、成本结构、质量控制、功能、运维等方面与传统基建差异较大,但目前尚未形成可供参考的建设模式,与传统基建之间的衔接也尚未形成。02、数字化发展面临多方资源约束问题,呈现发展不均衡局面由于相关资源的约束,目前数字经济发展存在一些不对称问题。一是地区间数字经济发展不对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程度高的地区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数字化平台等助力疫情

  防控并实现精准复工;而数字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则只能依靠传统的手动记录、广播宣传等方式进行疫情追踪及防控,难以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高效开展。二是行业间数字经济发展不对称。由于数字技术、数字资源在行业间的分配不均衡,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数字化发展水平呈现较大差异。在线购物、在线医疗等数字化水平较高的行业受到疫情的冲击相对较小,甚至在“无接触”服务时代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而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等智能化、数字化程度较低的行业则受到较大冲击,出现了上下游供应链受阻、销售停滞、劳动力缺失等问题。三是数字经济领域人才结构性短缺。数字经济的快速更迭发展带来了相关领域人才需求量的高速增长,与此同时,相关人才需求门槛也逐步提升,人才供给出现较大缺口,特别是科研类、经营管理类等方面的人才相对较为短缺。此外,数字经济领域人才主要集中在数字资源、城市资源等相对丰富的一线城市以及新兴行业,呈现出地区间、行业间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03、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在融合过程中内外部问题凸显数字经济的发展给实体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这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在线购物、社区团购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给传统零售业、线下商超等带来冲击;基于数字平台的互联网约租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传统巡游车的顾客份额。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为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应着眼解决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是产业数字化建设缺乏明确导向。数字资源在不同产业、行业、地区分布不均衡,加上针对各类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以及标杆企业较为稀缺,很多传统产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缺少参考。

  二是传统实体经济缺乏核心技术、资金、专业人才。虽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赋能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但相关技术赋能后的企业如何进行价值创造的问题仍在探索中,尤其是企业在核心技术掌握,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功能实现,产品稳定性和成熟度保证等方面与国际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此外,数字建设高端领域的人才结构性短缺也成为制约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突出体现在深入掌握工业大数据分析、数字化战略转型管理、制造业企业全周期数据挖掘等关键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才总量较少,限制了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进程。

  三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较低。新兴数字化企业平台与传统企业存在较多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二者未能实现深度融合。比如,传统制造业企业存在重硬件、重制造、重规模,轻软件、轻服务、轻质量等观念;而新兴技术企业则又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传统制造业企业的业务流程、工艺流程、运营需求等实践问题缺乏全局性认识。

  04、数字经济治理面临数据安全治理、竞争治理、生态和责任治理等问题

  目前,数字经济在发展中面临一系列治理挑战,需要高度重视监管和治理问题。一是数据安全治理的系统化建设尚不健全。数据信息安全存在隐患,数据过度采集、数据信息泄露等问题频发,数据安全

  保障能力不足。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安全事件缺乏分类处理体系,未能对多样性的风险采取针对性措施。相关数据安全保护政策缺位,尚未对数据安全威胁等进行有效震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字化进程的推进。

  二是存在头部平台垄断等现象,反垄断等竞争治理体系亟待完善。由于网络外部性的作用,数字经济领域可能会存在“赢者通吃”的现象。互联网头部平台由于资金、技术等优势快速崛起,占据了数字经济市场规模的主要份额,极大提升了社会经济效益。崛起的头部平台虽然能对中小平台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但它带来的市场结构垄断也会损害市场竞争机制,成为当前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问题。

  三是数字平台生态和责任治理缺失。与传统经济相比,数字经济具有智能化、生态化、平台化等特征,强化数字经济平台主体责任、关注平台生态协同治理是数字经济治理的焦点之一。后疫情时代,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即Environment、SocialResponsibility、CorporateGovernance)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外,也应当关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员工权益、环保、可持续等问题,不断改善治理模式。

  后疫情时代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及治理新机遇数字经济作为新一代技术革命的产物,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后疫情时代,恰逢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必须充分把握这一战略机遇,加快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建议优先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持续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

  展。01、加快新型基础设施、战略性网络设施等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线娱乐、在线购物、在线订餐催生出

  了一系列新的就业方式和就业岗位。后疫情时代,社会经济恢复、企业复工复产等对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应聚焦以下三方面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一是增加专项债规模、赤字规模等,重点投入5G建设和新基建等,优化我国数字经济生态环境,扩大智能化、数字化项目建设布局,形成新基建规模效应。二是各级政府、城市分工协作,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建设。具体而言,中央、省级政府或大中型城市应着力推进大型新基建项目;市、县级政府则应在保障完善传统基建项目之余,再去规划新基建项目;大中城市等应率先加大对智慧城市、物联网等的投入力度,侧重投入产业互联网、制造业大数据等设施建设,起到“先行先试”的作用。三是统筹发展新基建与传统基建。传统基建在较长时间内仍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资源有限情况下,应当统筹传统基建与新基建项目之间的资源配置、建设时序、重要性等,合理安排新基建与传统基建项目投入和建设。

  02、统筹数字经济建设资源,缓解资源分布不均问题针对数字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定程度上的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突破。一是推动地区间、行业间数字资源合理分配及共享,弥合数字鸿沟。目前,我国地区之间的数字资源鸿沟突出表现在城市与农村、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数字

  鸿沟则突出表现在新兴行业以及传统制造业、资源性行业之间。对此,应从数字化相对落后地区的硬件设施部署建设、软件服务优化、数字化人才教育培养等方面进行突破。二是深化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应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同时积极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模式,挖掘和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三是破解数字经济领域人才结构化缺失难题。在强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对于前沿科学领域、数字经济专业领域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应建立健全数字化人才社会培训体系,鼓励开展专业性人才培养项目,积极探索人才激励、人才保障机制。

  03、进一步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

  针对当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不高的问题,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发力。一是挖掘树立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典型标杆。目前很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向上缺乏参考依据,应注重挖掘行业内的相关成功经验,并以此为典型标杆,聚焦同类企业的共性问题,对通用型路径等进行有效梳理,提出系统性的数字化转型方案。此外,应通过行业协会等相关组织加大宣传,强化同类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意识,为企业提供有效参考。二是鼓励企业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在借鉴同类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经验、聚焦共性问题的同时,也要重视差异性的存在,鼓励企业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准确把握数字化转型阶段的关键环节,进行特色化的路径设计。包括企业定位、商业模式、核心能力等在内的战略设计路径;企业文化与品牌提升路径;适应数

  字化战略和业务的管理机制、人力资源规划、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等在内的组织结构设计;企业架构及运营规则设计等。三是加强政策支持引导,扶持各类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针对企业面临的能力、资源、人才及技术限制等,政府可以通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大补贴力度、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对企业进行针对性扶持。其中,对于大型企业,应重点扶持其在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突破;对于中小企业,则应通过5G等相关应用部署,推广适合中小企业的工业软件。同时,引导企业建立互助合作机制,共同解决转型升级中的难题。

  04、提升数字经济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建设随着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数字经济治理也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为充分保障数字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秩序,应从如下两方面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建设。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数据安全治理、反垄断治理等体系建设。保障数据安全,构建安全、高效的防护体系,已成为实现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为此,应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和制度体系,推动个人隐私安全、数据共享及使用安全、网络安全、市场垄断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建设,谨慎识别和有效防范各类潜在风险,并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建立相应的应对体系,实现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的转变,为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二是强化平台主体责任,完善数字经济平台企业生态协作治理机制。首先,数字经济平台企业应利用平台数据积极与外部监管主体进行对接,推进数字化监管。其次,数字经济涉及众多参与主体,

  因此,要完善政府、行业协会、平台企业、网络舆情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平台企业生态内部协同治理体系,打造利用技术、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理格局。

  

  

篇八:疫情防控常化的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经论文

  2021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汇报材料

  2021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汇报材料为坚决贯彻落实在3月18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阶段性变化,继续扎实抓好疫情防控,加快恢复全州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努力完成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经州政府研究同意,现就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各县(市)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州委.州政府安排要求,在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把工作重心迅速转移到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上来,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全力让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经济社会血脉畅通起来.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恢复起来,坚决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二.精准实施差异化防控策略,抓紧抓实疫情防控工作

  

  (一)全力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各级各部门必须把“外防输入”作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坚决防止境外疫情“倒灌”,持续巩固成果.扩大战果。要严把境外疫情输入防线,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部署和州应急指挥部

  送的涉及我州境外返州人员,各县(市)必须按照省.州外事工作组和市的转运要求,立即安排专人专车做好人员的点对点接运,并严格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二)抓好重点人群和特殊场所防控。当前,全州个县(市)均为低风险地区。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工作指南(

  导作为复工复产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落实,切实承担起本辖区.本行业复工复产复商复业的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要组织精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推进协调机制,制定工作推进方案,压实分管领导.相关单位责任,从严从实抓好复工复产复商复业工作,对确有困难的企业,要上门服务.主动协调,帮助解决生产经营困难。要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指导和帮助力度,协助项目和企业尽快达到开(复)工标准和要求,确保应开尽开.应复尽复。要以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复工复产复商复业为抓手,继续加大工作协同联动力度,主动联系.全力支持.积极推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业,切实提高企业产出率和项目投资完成率,确保4月底前全州重点项目复(开)工率达到100%,规模以上工业.建筑业.服务业企业复(开)工率达到100%,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单位)和民营.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营业率达到100%。

  (四)全方位加强要素保障。各级各部门要全面梳理疫情管控期间出台的系列公告.规定,及时调整取消妨碍劳动者返岗复工的限制性规定,全力确保员工回得来.原料供得上.产品出得去,推动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复商复业。要紧盯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业,落实“一企一策一专班”,准确了解企业复工的具体困难和需求,积极主动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中涉及的疫情防控.人员返岗.材料供应.生产设备.能源要素.物资运输.金融服务.防疫物资等困难问题,积极指

  

篇九:疫情防控常化的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经论文

  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越复杂越要坚持底线思维

  【笔者按】坚持底线思维,是我们党的重要思想…初心优秀优秀优秀优秀范文网笔者为您整理了《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越复杂越要坚持底线思维》,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坚持底线思维,是我们党的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___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党中央对当前世界形势变化的精准把握,对于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们党是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不断发展壮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敢于直面发展道路上的各种敌人困难以及风险挑战,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今天,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尤须运用底线思维来明晰立身之本和发展方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对形势进行科学分析研判,

  第1页/共3页

  是坚持底线思维和预知风险挑战的前提。党的十_大以来,___精准把握“两个大局”,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积极主动,未雨绸缪,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面对国际疫情蔓延带来的诸多风险挑战,我们需要认真做好分析研判,搞清楚底线在哪里风险在哪里,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最好的结果是什么,把困难和挑战估计得充分一些,把预案做得周密一些,积极寻求规避系统性风险化解复杂矛盾谋求创新发展的路径和方法,牢牢守住底线。这样才能遇事不慌临危不乱,不走弯路不摔跤。只有做好有针对性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困难和风险的破坏程度。

  坚持底线思维,不仅要防范风险,更要积极作为,以实际行动化解风险。___强调,底线思维是一种唯物辩证法,是“有守”和“有为”的有机统一。形势有利时,善于看到潜伏着的不利因素,做好应对不利因素的准备;形势不利时,善于把握蕴藏着的转机,坚定扭转不利局面的信心。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只有做到主动应变有守有为,将底线思维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掌握防控和化解风险的主动权,找到化危为机的对策路径和办法,才能真正将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做细做扎实。

  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风险,不仅要坚守底线,更要直面问题和矛盾,敢于担当敢于斗争。__同志指出:“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

  第2页/共3页

  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这次国际疫情蔓延带来的风险挑战是显著的严峻复杂的,而且时间较长,需要按照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要求,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碰硬较真,敢于针锋相对。敢于担当不是盲目冲动不讲变通,而是在坚持原则坚定立场的基础上因时因势采取最有效的行动,以实现既定的目标。

  第3页/共3页

  

  

篇十:疫情防控常化的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经论文

  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研究——有关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题研究

  中小微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是保障就业民生的头活水。当前,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帮助其顶住压力、渡过难关,最大限度提高复工复产质量,对于稳定大庆经济基本盘意义重大。

  一、总体形势和基本状况大庆各类中小微企业及市场主体已发展到21.5万户,创造了全市40以上的gdp,提供了50的城镇就业岗位,贡献了40的税收、6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是维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但由于中小微企业具有规模小、分布散、实力弱等先天不足,与大型企业相比,受疫情冲击更重、损失更大、影响也更直接。一是增速明显下滑。一季度,全国46万家公司注销或停止营业,新注册企业数320万家、同比下跌29。大庆前三个月总量实现小幅增长、增速10.57,为_年同期最低;新增注册企业和市场主体大幅下降、跌幅达到49.82,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恢复,4月份降幅收窄19.73个百分点、达到-30.09。二是效益大幅下跌。全国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50以上的企业比重高达58.25。我市中小微企业和市场主体多分布在零售批发、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劳动密集行业,受疫情影响更为突出,比如,住餐个体业户营业额同比下降约91,171家法人住餐企业营业额同比下降约87,一季度非公经济增加值下降幅度超过20。三是产能释放不够。目前,全市企业和个体户虽然复业率超过95,但员工返岗率不足90,三次产业用电量同比下降7.36,公路货运量下降25.35,交通客运量下降60以上,市区网约车在线运营同比下降13、日完单同比下降38,新玛特、万达广场、唐人中心等大型商企进客率不足往年50、商户退租率达到30。四是行业影响较大。重点从现行行业分类中选取5个在我市具有代表性的领域进行分析^p(数据截至到4月末):

  

  ——制造业。共有法人企业3775户、其中规上372户,实现营业收入292.3亿元、同比减少77.8亿元、下降21,实现增加值95.2亿元、同比下降6.9。

  ——住宿餐饮业。共有市场主体2.7万户,其中限额以上企业111家、数量同比下降8.3(同期121家),限额以上营业额同比下降60,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7个百分点,但整体仍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批发零售业。共有市场主体近11万户,其中限额以上企业285家、数量同比下降2.4(同期292家),除部分商超、药店营业额实现增长外,其他主体收入均大幅下降,销售额(含零售额和批发额)同比下降20.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共有市场主体11659户,铁路、公路、航空客运量282.7万人,同比分别下降70.3、51、42;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9.2、公路货运量同比下降26.2;邮政函件、包裹同比下降46.7,快递业务同比下降18.5。

  ——房地产业。共有企业1658户,开发投资总额5.26亿元,施工面积578.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42和16.4;商品房成交量、销售面积、成交额同比分别下降了52.7、53.4、50.2。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在抓好常态化防控基础上,始终把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强化政策供给,落实国家、省各类扶持政策,打捆推出中小微企业“惠企20条”和个体工商户“复工18条”措施,安排中小微企业稳企稳岗专项资金5亿元、为70户重点企业发放2.4亿元,为工商业用户减免缓退税费9000余万元;强化金融服务,发挥大庆产业金融服务平台作用,吸引22家金融机构入驻,上线金融产品115个,为1947户企业新增贷款32.8亿元,为793户企业办理延期贷款11.5亿元,为165户重点企业提供征信保护25.9亿元;强化全程帮扶,创新推出容缺可办、代理帮办、网上会办、提级包办“四办”举措,为企业解决物流运输、员工返岗问题381个,为1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点对点”输送劳动力1.6万人。经过前期努力,全市中小微企业和市场主体经营形势逐步好转,但克服疫情影响非一日之功,预计市场信心重构、供需通道重启、竞争优势重建仍需一定周期。

  二、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p

  

  中小微企业处于经济“毛细血管”末端,承接政策转化时间长,企业自救能力差,尽管大部分已实现复工复业,但完全打通产业和市场循环还有不少制约。

  一是政策链的效能尚未充分释放。截至目前,国家、省、市相继出台系列政策文件125个,其中国家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有关工作的通知》等64个,省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意见》等45个,市出台“惠企20条”等16个,涵盖金融、财税、就业、社保等多个领域,各层面累计条款多达数千条,且陆续还有新的政策出台,单靠市场主体自身既掌握不全、了解不透,也很难对号入座、申请落地。比如,经初步梳理,国家、省、市出台的中小微企业减补条款就有163项(国家49、省72、市42),企业很难完全掌握、精准运用。

  二是资金链的瓶颈尚未彻底打通。一方面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存在,疫情直接导致企业周转资金断流、还债压力上升,60的企业出现资金需求,但中小微企业往往缺少抵押物,同时信用数据相比大企业严重不足,专项再贷款政策落地还有一些堵点。一方面融资贵的问题更加突出,初步测算,我市中小微企业平均毛利率大致在20—30之间,一季度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的平均加权利率为5.09,对中小微企业的实际贷款利率普遍为6—7左右,叠加融资性担保公司1.5的担保费用,以及手续费、保证金等隐性融资成本,企业获得信贷资金的实际成本要在8—10之间,企业“借得起、还不起”的状况很难短时间改变。

  

篇十一:疫情防控常化的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经论文

 兼备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研究之三——对于保就业保民生专题研究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不论是“六稳”仍是“六保”,就业问题一直居于首位。今年是打赢精确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决胜之年,也是兼备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大考之年,抓好“稳就业、保就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尤其要点、更为急迫。

  (一)受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叠加影响,全社会劳动力需求降落与构造性用工欠缺交叉,就业压力更为突显。从全国整体局势看,作为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稳就业本来就有许多难题,加之受疫情影响,局势更为复杂严重。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已连续7年保持每年新增城镇就业超出1300万,此中每年

  从大庆实质状况看,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604人、同比降落52.3,完成省定年度任务指标(2.6万人)的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增加1.8、

  增速10年最低,也直接反应出居民就业和增收困难的两重压力,主要表此刻四个方面:用工需求总量减少,公司生产经营遭受“隆冬”,固然制造业复工复产比较实时,但订单减少、动工不足,规上公司产能开释率只有81,而服务业复商复市时间较晚,因客流锐减、资本紧张,岗位需求大幅收紧,目前仅有677家公司在就

  业平台公布招聘信息。构造矛盾比较突出,人员跨地区流动不畅,劳动力市场大范围从头般配,当地公司主要缺口工种为专技、销售和经管人员,一些高技术岗位空

  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求人倍率)达到2.4以上,出现“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现象。公司稳岗压力上涨,住宿餐饮、娱乐旅行、批发零售等服务业是吸纳就业最重要的阵地,用工量占到全市50左右,但也是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领域,且以

  中小微公司居多、抗风险能力衰,有的甚至复业不营业、复业不盈余,假如短期内生产经营不可以好转,存在降薪减员甚至破产封闭等不确立性。要点集体就业困难,驻庆高校2021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约1.3万人,据不完整统计目前达成初步就业意愿的不足两成;农民工出门务工减少,既有疫情防控下的安全考虑,也存在“不好

  找活儿”的现实困难,全市有近30万农民工常年在外务工、一季度有5万多人没有出门,劳务输出薪资性收入22亿元、同比降落22.3。

  (二)跟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奏效,全市就业局势稳固向好,困难压力下保持平稳场面拥有现实基础和条件。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

  求,成立稳就业工作专班,依据就业局势实时调整政策力度,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着力保留量、拓增量、畅供需,稳就业获得踊跃进展。落实援企惠企政

  策,精确实行“免、降、缓、返、补”政策,为1947户公司新增贷款32.8亿元,为793户公司办理缓期贷款11.5亿元,为3366家中小公司减免房租、税费1.4亿元,阶段性减免2至4月份三项社会保险费4.7亿元、惠及员工20.8万人,返还失业保险和发放稳岗补助3.7亿元、惠及员工5.9万人。保障复工复产用工,抽调85名“人社服务专员”深入要点家产项目和公司展开“当面、零距离”服务,

  

  452家规上公司复工451家,复工率、上岗率分别达到99.8和99.9,396家限额

  以上商贸公司所有复业、返岗率为99.7,10.79万户个体工商户复业率94.4、上

  岗率85。创新线上线下服务,组织“春流行动”“百日千万行动”等系列招聘专

  项活动,展开线上职业技术培训1.8万人,举办“云招聘”等网上专场招聘会

  44

  场,公布公司用工岗位需求2万多个,6400多人与用工方达成意愿协议。牢固扶

  贫扶困收效,成立农民工“点对点”返岗复工服务小组,组织客运专车380次、列车专厢1个、运送农民工6515人返岗,在255个社区开发暂时性公益岗位2550

  个,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城镇低保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集体实现就业。

  经过近段时间的不懈努力,一系列“硬核”政策措施见到实效。就业要点指

  标逐渐改良、整体局势向好,一季度全市登记失业率3.17、环比基本持平、低于

  省控年度指标1.13个百分点,为全省6个综合性城市(哈齐牡佳大绥)最好水

  平;要点行业公司加快恢复、吸纳能力增强,规上公司复工率、上岗率分别高于全

  省均匀水平1.4和2.5个百分点,中直公司产能开释率超出90,沃尔沃工厂产能

  完整恢复;全市经济运转连续回暖、基础支撑牢固,进入3月份经济开始企稳复

  苏、降幅全面收窄,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财产投资、限上社零额环比分别增加

  2.1

  倍、6.4倍和2.4倍,在项目集中建设和有效投资牵动下,经济增加潜力加快开释。总的看,我们具备丰富的政策工具、有利的基础条件,能够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就业的影响,保证就业全局整体稳固。

  

篇十二:疫情防控常化的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经论文

 2020年区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汇报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现将我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坚定不移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我区在严格日常管控的基础上,将防控重点转移到外防输入上,坚持织密网络、分区分级精准管控,连续42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一是格化管控。以“四级联系”机制为抓手,将全区细化为604个网格,健全完善网格长636个、楼栋长1383个、楼门长4550个,建立居民微信工作群315个,组建巡逻队178支;建立“三下沉”落实机制,区级领导下沉到社区微信群,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和派出所所长下沉到网格长微信群,社区干部和片警下沉到居民微信群,形成自上到下全覆盖的防控网络体系。二是把好“关口”严防外源输入。认真落实保通畅保运行的部署,坚持分区分级管理,严把火车站、交通卡口、小区管控关,严格境外、域外及来返人员管控,实现了数据采集、健康检查、病原检测、精准防控,做得流动人口底数清、情况明,严防输入风险。三是全面发动并紧紧依靠群众。坚持思想动员和规范教育紧密结合,组织老党员、小学生、志愿者、区级领导等不同群体代表发表公开信、倡议书,让全区群众主动参与到疫情中来。四是激励广大一线干部职工。坚决贯彻市委要求,广泛开展慰问公安干警、医务人员、社区干部等暖心活动,树立尊重一线、

  鼓励一线、踊跃参战的良好导向。全区总结表彰战役堡垒2个、抗疫先锋19人。

  二、积极稳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在疫情可防可控前提下,分行业分领域分类施策,推动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尽快复产复工。目前,全区允许开工的行业企业共3973户,综合开工率达到69.1,其中规上工业企业、限上批零业和规上服务业开工率均达100;规下工业企业135户,开复工率63;限下批零业130户,开复工率70。一是扎实推进企业复工复产。针对不同行业提前制定下发复工指南,落实企业承诺开工制度。组建巡回检查小组15个,深入企业指导落实防控措施,推动企业加快开复工。二是积极谋划推进项目建设。制定全区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建立专班落实和领导包保机制,确保9个续建项目月底前全部开复工,全力推动13个新开工项目。三是稳步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坚持防控标准,全区个体工商户做到应开尽开,确保满足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需求。对人员密集的文娱、餐饮、洗浴等场所继续实行封闭管理。选取10家规模较大的餐饮商户,实行线上订餐、线下无接触配送,做到开业不开门,满足群众用餐需求。全力抓好备春耕生产,农资企业复工率达100,春耕资金、种子、化肥、柴油等物资储备充足,并及时下摆。提前制定学校开学疫情防控预案,实施网络教学,实现停课不停学。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此次会议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确保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

  

  

篇十三:疫情防控常化的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经论文

 寒假社会实践论文3000字疫情防控

  当前,疫情处于较为严重复杂时期,疫情防控更是处于关键阶段,需要有人能站出来真正担当作为,“安抚”公众情绪、“控制”恐慌状态、“有条不紊”度过难关……每一项工作都刻不容缓。这是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场”,面对严峻考验,全体党员干部,坚定信心、众志成城,让担当作为成为人民群众安心最大“定心丸”!

  冲锋在前,奋战一线率先抓落实,不缺执行力。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在这危难时刻,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挺身而出、英勇奋战。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临危受命”,“逆行”冲往防疫最前线。阖家团圆日,奔赴“疫区”支援,他们说“国家的大事,我们义不容辞”,直抵防控最核心战场,他们说“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率先抓防控落实,需要他们冲锋在前,这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更是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所在。落实防控责任必须依靠基层一线强有力的执行力,疫情防控目标和各项措施需要落到每个岗位、每个党员干部的具体行动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执行”的过程就是给老百姓“定心”的过程。

  铁拳迎击,积极主动迎敌抗疫现实效,不失战斗力。疫情紧迫亟须引发全面注重,但绝不就是生产恐慌,公众的恐慌源于抗疫信心的缺位,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就是人民群众“驳击”恐慌的最为有力提振,任何时刻任何情形,党员干部都不失战斗力,铁拳迎击、有条不紊就是最“坚实”的担负起。直面疫情阻击战,医务战线的党员干部前赴后继迎难而上,存有了他们的“不计报酬、不惧命运”,才存有了“疫霾”下一点一滴的“捷报频传”。每一份请愿书贯穿着的都就是坚强的决意,他们说道“做为医护人员,我责无旁贷”,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他们不眠不休从未言弃,这就是党员干部的担负起,更是击溃“肺炎”的战斗力所在。好消息不断响起,千万人心的汇集就是真正的信心和力量。

  科学应对,钻研科普及时解疑难,不缺“免疫力”。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中,“病毒”是我们共同的且是唯一的“敌人”,科学应对、信任依靠、尊重扶持是增强“免疫力”的良药。科研战线的党员干部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赛跑,开展疫情应急科研攻关,强化防控诊疗技术研发及成果应用,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提供科技支撑,他们一直在行动,这样的科研“智囊团”,是人民群众的自豪与信任所在。情绪状态与“免疫力”密切相关,科普战线的党员干部与谣言抗击、与质疑抗击,信息公开不隐瞒、专家回应解疑惑、稳定情绪增定力。尊重科学是提高“免疫力”的不二法宝,党员干部要带头理性应对,让科学、透明、作为成为抵抗病毒的强有力屏障。

  特定时期须要特定方案应付,非常情况须要非常手段防控。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党员干部必须“有所作为”、“有所担负起”,科学预防、精准施策,使担负起做为沦为人民放心最小“定心丸”。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疫情防控要毫

  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严防死守,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责任之弦,我们才能更好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导致轻微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敢领导下,抗击疫情斗争获得关键性战略成果,我国沦为全球同时实现经济正快速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取回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注目、可以载入史册的成绩单。目前,全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较好,但是“外防输出、内防回调”的压力仍然非常大。特别就是外防输出,不仅必须避免人传人引起的疫情,还要避免物流增添的病毒。就此而言,必须紧随防控形势的新发展、崭新变化,严防解决疫情冲击引致的各类派生风险,始终如一必胜信心,秉持底线思维,不断促进经济持续恢复正常和高质量发展。

  疫情防控,重点在防,关键在控。社区防控和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防控不断查缺补漏,完善升级防的措施,才能精准、高效地实现防的目标。这需要各地各部门紧盯疫情防控形势新的变化,及时调整更新防的措施,切不可以老办法应对新问题。要进一步研究疫情传播的新问题、新路径,紧紧盯住科研新进展、新突破,充分整合到常态化预防中。从控的角度而言,对于零星、散发疫情,应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查找出风险点,堵住扩散蔓延可能,提高防控的精准度、有效性。同时也应当有力而有度地开展防控,提升疫情防控效果和水平。基于前期我国疫情防控成功经验,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关于病毒传播路径、传播规律的最新科研成果,我们完全有能力防住疫情、排除风险、堵住漏洞。

  元旦和春节两节期间,更必须搞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方面,现阶段的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仍然必须坚持下去,在商超、餐饮单位、宾馆饭店、农贸市场、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和影剧院等重点场所,严苛全面落实穿口罩、测温验码、通风消毒、维持社交距离等措施,无法存有丝毫松懈,无法存有任何九死一生;另一方面,每个人也必须搞好个人防水,增加人员涌入,著重个人卫生。只要构成防控合力,就能够稳步获得疫情防控的较好实效。

  在确保疫情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的前提下,防控措施应力求对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百姓生活影响最小,努力实现相对低成本的有效疫情防控。在巩固前期疫情防控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二者政策措施的契合度,我们就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冬季就是“外防输出、内防回调”“人物同防、全力抗疫”的关键时刻。穿不好口罩能够有效率切断病毒传播路径,既食补从口出来又严防病从口入,就是与外界之间架起“安全墙”,御“毒”于口罩之外的基本措施。

  但是,生活中也有“带口罩”却不“戴口罩”的现象。比如,有人把口罩装在了衣兜里,遇有检查时才掏出来戴上;有人乘坐城市交通工具,当司机或乘务人员询问时才不情愿地掏出口罩戴上,口罩成了应付检查的工具。戴好口罩,对疫情防来说,绝不是可有可

  无,对每个人来说也不是“愿不愿意”“习不习惯”的问题,而是我们必须履行的公共责任。

  做为防治呼吸道疾病的“过滤器屏障”,只有保证口罩恰当采用和处理,就可以充分发挥其理应的效果。今年8月,国家卫健委公布了《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穿口罩提示》,对恰当配戴口罩明确提出了明晰而具体内容的建议。在生产生活中,我们必须按照这些建议把口罩穿不好、穿妥当,就可以白灵疫情精准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眼下,新冠疫苗开始注射“加强针”。国产灭活新冠疫苗的预防效果非常确切,对德尔塔变异株也有高达70%的防护效果,对重症和危重症风险具有较强的预防作用。但打了疫苗,也不是完全就有了“金钟罩”护体。抵御新冠病毒,除了接种疫苗,在日常生活中,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和注意个人卫生都是不能松懈的,毕竟,感染只有0%和100%的区别。

  “针尖小的窟窿能够凿过阵小的风”,冬季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宁可时时“较真儿”,也绝不可以马虎“打盹儿”。把功夫用在平时,科学配戴口罩、维持社交距离、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秉持从严从很紧,就可以守护者不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严防疫情反复,让经济社会运转秩序有更可靠的保障,就更需要精准有力的防控。守好个人防护第一关,是为自己好,也是对社会负责。希望“出门戴口罩”能成为每一位市民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文明公约”“抗疫自觉”,只有大家都能做好防护,才能都拥有健康,我们的经济社会才会更加有序运转。

  着急群众之所着急,求解群众之杜畿,为中国人民求美好就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初心。直面新型肺炎的侵袭,广大党员干部那早已带入血脉灵魂深处的“一切为了人民”的烙印再次活跃出来,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身心健康、为了人民群众的市场需求,广大党员干部在听见人民群众的呼声时,将共产党人的初心化成身体力行,以“硬核”作风本领赶赴疫情防控一线,为赢下鼠年首场战“疫”而不懈努力。

  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打赢鼠年首场战“疫”。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经受住任何风险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如果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或信仰、理想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打铁需当自身硬,新型肺炎面前,84岁的钟南山院士能够第一时间赶赴疫情前线,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示范作用;也有党员医务人员发出“我是党员,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请战书……正是因为党员干部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锤炼实干本领,在危难之际,能勇往直前、不怕牺牲,不断密切和群众的血肉联系、鱼水深情,真正让人民群众在真满意、真高兴中自发向党靠拢,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坚定的决心、必胜的信念,齐心协力打赢虎年战“疫”。

  以猛烈的政治担负起修养保民的初心、决意和恒心,赢下鼠年首场战“疫”。直面风险挑战,党员干部首先必须想起党和人民的利益,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美好当做就是自己的

  终身事业、奋斗目标,秉持党的原则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一以贯之地想群众之所想要、求解群众之杜畿,以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尽职尽责的担负起,全身心地资金投入至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敢于闯进敢于比拼。向脱贫之花黄文秀、犯错书记李连成、载人三十年黄旭华、一辈子不忘初心张富清、抗洪英雄赵家富等人自学,始终将群众美好和身心健康视为奋斗目标,在这场看不到敌人的战“疫”中,默默无私奉献,淡然意志努力做到疫情防疫阻击战“不荣获全胜、绝不收兵”。

  以“硬核”的作风本领,打赢鼠年首场战“疫”。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干部的责任重于泰山。想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这场疫情防疫阻击战,惟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才会顺,人民才会更认同、有干劲。在全国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要“当先锋作表率”。要身体力行,带头践行党委政府的疫情防控要求,非必要不出门,出门必戴口罩,进门必洗手,争当积极执行防控措施的表率;带头履行社会责任,时刻关注舆情动态,净化朋友圈,及时查看官方权威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随意转发、不恶意评论、不以谣传谣,争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表率;值守在岗、随时待命,不擅自脱岗,不滋生麻痹大意思想,积极参与党员志愿服务,主动承担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关键时刻敢于冲在前,敢于到最危险、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积极贡献。

  新型肺炎疫情就是一场没硝烟的战争,更是一场一败涂地的战争。从疫情发生至现在,虽然被病毒感染的人数除了可能将稳步减少,但是全体党员干部乃至所有人民群众都将当前时期做为赢下疫情防疫战的关键时期,船至中流浪更着急、人至半山路更陡峭,我们唯有不忘初心、牢记历史使命,团结奋斗,持续发力,以始终如一的理想信念、猛烈的政治担负起和“硬核”的作风本领严苛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预防、精准施策的建议,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努力奋斗、坚实工作,始终同人民想要在一起、干活在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与社会各界人民群众一起赢下疫情防控阻击战。

  与病毒较量拼的是速度,争的是时间。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每一秒都是倒计时。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全体动员、迅速行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加快流调溯源,及时公布流调信息,尽快找出潜在感染人、切断传播链。战疫时间越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越大,对人民生命健康的伤害越大。只有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最有效的措施,争分夺秒开展流调、重点人群管控、核酸检测和消毒等重点工作,应查尽查、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才能精准阻断传播途径,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病毒的凶残给疫情防控增添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在提升速度同时,还建议我们必须存有强悍的战略定力,制订明晰的战术策略。在过去的疫情防控中,我们累积了“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工作经验。融合本次疫情特点,查清底数、打牢基础,必须稳步用不好这个“铁三角”,以“大数据”织密裹起来“防护网”,以“网格化”筑城訾压实“安全线”,以“铁脚板”踩准修补“薄弱点”。必须加强非政府防控力量下陷,把共管联控的网络绣得更墨,以更加严苛的措施,二要努力做到风险地区人员防控不收紧、重点场所

  检验检查不收紧、关键活动防疫风险评估不收紧、群众防疫教育引导不收紧、搞好应急准备工作不收紧。

  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成效如何,关系到能否坚决遏制疫情蔓延的势头,关系到疫情防控大局。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任务十分艰巨。越是特殊时期,广大党员干部越要发扬冲在前、干在先的精神,闻令而行,闻鼓而进,不屈不挠,冲锋到防疫一线。身处防控一线,每天都会遇到新情况,大多没有现成“答案”,广大干部群众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实际行动、务实作风向群众“比心”,方能获得群众最广泛的支持,汇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还没有过去,多地却发生了“人从众”现象――杭州西湖边已就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举袂成荫;上海一家大型超市已经开始大排长龙,停车场转回几圈就可以找出空位;广州某餐饮企业首创堂食,一时食客涌入,甚至发生排队等位用餐的情况,已被市场监管部门应急紧急叫停;北京香山周围已经已经开始拥堵……疫情的拐点尚未到来,一些人却取下口罩,回家逛、聚餐,一些企业卯足了劲想要招徕顾客,如此麻痹大意、九死一生懈怠令人忧心如焚。

  虽疫情之下,人们禁足已有一个月之久,一些地方的确诊人数不断下降,多地确诊病例持续零报告,复工复产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于是,很多人觉得终于熬出来了,疫情即将结束的日子,便迫不及待地出门逛街会友,享用美食,游览景点,生活似乎就要回归正常,但零增长并不意味着零风险。尽管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但还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疫情防控远远没有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绝不能为了贪图一时的口腹之欲、撒欢之快,而令举国之努力付之东流。长风“破疫”会有时,但抗疫尚未成功,仍需直挂“谨帆”才能济沧海。

  常言道,“行百里者半九十”,“破疫”例如救火,任何一点尚未点燃的火星,都可能将引致死灰复燃,而令抗疫工作功亏一篑。“破疫”必须获得最终胜利,不仅必须靠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医疗团队的不懈努力,更有赖于每个公民的理性行动,有赖于全社会的慎重。不少人在设想着等疫情完结后,痛痛快快地“摘下口罩、民主自由体温”,“刻记一个耽误的春节,和亲朋好友喝顿团圆饭”……这些都就是人之常情,但前提无疑就是我们先必须成功渡过“破疫”前的至暗时刻。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我们不仅要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疫情终不还的决心,更要长风“破疫”会有时,直挂“谨帆”济沧海的态度。眼下,我们每个人的行动,都可能影响着当地的“破疫”进程,甚至左右着其最终的走向。而你我呼吸的每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是前线的医务人员、社工、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换来的。抗疫一线的逆行勇士们还在舍身忘我、背水一战,始终坚守的医院院长倒下了、推迟婚礼的年轻医生牺牲了、身处疫中的老报人因感染病毒不幸离世了,死亡的威胁依然盘踞在看不见的地方,任何“人山人海”的聚集都无异于“给病毒魔鬼做帮凶”,任何不听劝阻地我行我素都是一种鲁莽无知、一种不负责。想一想那些为了疫情防控牺牲的烈士,想

  一想那些还在火线上舍身忘死的英雄,想一想那些为保证正常运转付出无数汗水的广大一线人员。如果因为少数人掉以轻心,导致疫情反复、防疫时间拉长,岂不是因小失大?烈士们岂不是白牺牲、白拼命了?

  “谁并无风暴劲雨时,死守得云开见到月明。”如今我们在暗处,病毒在暗处,何苦半点松懈。只有动真格松懈九死一生的苗头,极力不想疫情走跌,就可以早日迎“破疫”的兆头。等待至“破疫”时,我们可以尽情把酒言欢,探享观看美景,肆意享用美食。长风“破疫”总有时,捷区“谨帆”就可以济沧海,我们还要再强硬一段时日,就可以卷起云雾见天日,静观春暖花开,一切如常。

  

  

篇十四:疫情防控常化的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经论文

 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研究之三,——关于保就业保民生专题研究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无论是“六稳”还是“六保”,就业问题始终居于首位。今年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决胜之年,也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大考之年,抓好“稳就业、保就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尤为关键、更为迫切。

  (一)

  受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叠加影响,全社会劳动力需求下降与结构性用工短缺交织,就业压力更加凸显。

  从全国整体形势看,作为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稳就业原本就有不少难题,加之受疫情影响,形势更为复杂严峻。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已连续7年保持每年新增城镇就业超过1300万,其中每年第一季度占到全年总量的24%以上,而今年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29万人、同比下降29.3%,城镇调查失业率5.9%、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1月份和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3%和6.2%、环比分别上升0.1和0.9个百分点;尽管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加快恢复、3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但就业人员规模仍比1月份下降6%以上,约18.3%的就业人员

  处于在职未上班状态。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比较大,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874万人、增量和增幅均为近年之最,全国农民工总量约2.9亿人、一季度有50%以上人员未外出务工。

  从我省就业动态看,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24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1.8%,失业人员再就业2.75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1.5%,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1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3.8%,城镇登记失业率3.5%、虽然同比降低0.45个百分点,但也存在申请登记人数较少及隐性失业等问题,特别是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77元、同比下降4.8%,这也是多年来未有情况。

  从大庆实际情况看,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604人、同比下降52.3%,完成省定年度任务指标(2.6万人)的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增长1.8%、增速10年最低,也直接反映出居民就业和增收困难的双重压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用工需求总量减少,企业生产经营遭遇“寒冬”,虽然制造业复工复产比较及时,但订单减少、开工不足,规上企业产能释放率只有81%,而服务业复商复市时间较晚,因客流锐减、资金紧张,岗位需求大幅收紧,目前仅有677家企业在就业平台发布招聘信息。结构矛盾比较突出,人员跨地域流动不畅,劳动力市场大范围重新匹配,本地企业主要缺口工种为专技、销售和经管人员,一些高技术岗位空缺与求

  职人数的比率(求人倍率)达到2.4以上,出现“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现象。企业稳岗压力上升,住宿餐饮、文娱旅游、___零售等服务业是吸纳就业最重要的阵地,用工量占到全市50%左右,但也是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领域,且以中小微企业居多、抗风险能力弱,有的甚至复业不营业、复业不盈利,如果短期内生产经营不能好转,存在降薪裁员甚至破产关闭等不确定性。重点群体就业困难,驻庆高校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约1.3万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不足两成;农民工外出务工减少,既有疫情防控下的安全考虑,也存在“不好找活儿”的现实困难,全市有近30万农民工常年在外务工、一季度有5万多人没有外出,劳务输出工资性收入22亿元、同比下降22.3%。

  (二)

  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效,全市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困难压力下保持平稳局面具有现实基础和条件。

  经过近段时间的不懈努力,一系列“硬核”政策措施见到实效。就业关键指标逐步改善、总体形势向好,一季度全市登记失业率3.17%、环比基本持平、低于省控年度指标1.13个百分点,为全省6个综合性城市(哈齐牡佳大绥)最好水平;

  (三)

  抢抓利好政策“窗口期”,充分借鉴外埠有益经验,多措并举拓宽渠道,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

  为有效应对疫情冲击,从国家到地方、从行业到部门、从战线到领域,各个层面陆续推出一系列稳就业政策举措,涉及面之广、含金量之高、针对性之强前所未有。政策密集___密切衔接、送出“大礼包”,2月5日人社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就业工作___》,3月18日___办公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各省区市也都紧密对接跟进、纷纷推出“地方版”和“升级版”,4月30日我省发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就业工作“25条”政策措施,通过税费减免、就业补贴、创业带动、信贷___等“一揽子”扶持,政策叠加综合效应正在显现。措施精准聚焦精细落实、体现“差异化”,针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重点环节精准施策,比如,国家___提出20多项重点措施,着力推动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______开展“抗疫稳岗扩就业”专项行动,明确___企业2020年接收高校毕业生人数、农民工用工人数、新吸纳就业人员总数均不低于XX年度;人社部推出中职学校教师、护士等职业资格“先上岗、再考证”的阶段性举措,等等,形成了多部门联动、___度保障的生动局面;

  一是强化企业扶持,优先稳住一批。企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主力军,稳住了企业就稳住了就业。5月6日,___召开常务会议研究支持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要求根据形势变化和企业诉求,及时推出和完善相关政策。我们要深入研究、全面___、密切跟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突出“快”字提效率,把握时效性与靶向性,推进业务“打包”___、“提速”___、“简便”___,确保减免政策、金融信贷、支持资金第一时间落实到企业。突出“细”字见真招,注重针对性和操作性,建立“一企一策”帮扶机制,开展“下沉稳岗暖企”专项行动,变“企业自己找”为“上门主动送”,确保工作措施真见效、市场主体真受益。突出“准”字严审核,兼顾公平性与普惠性,利用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健全信息共享、结果公示等机制,加强信息比对、资格筛查,确保政策扶持落在最关键的环节、送到最需要的企业。

  

篇十五:疫情防控常化的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经论文

 处理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发展关系心得体会

  处理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发展的关系心得体会

  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继续回升,连续5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3.2%,增速比一季度跃升10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2.7%……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国在短时间内让经济步入稳定复苏轨道,殊为不易。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充分彰显了国家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显著制度优势。

  当前,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如何巩固扩大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成果,考验着各地各部门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善弈者谋势。面对依然复杂严峻的形势和较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推进经济社会加快重振发展,要以“三个优先”为抓手,立足实际、统筹兼顾,稳中求进、乘势而上。

  科学、系统、精准推进复工复产,要优先保障发展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支持就业的重要力量,关系亿万家庭的就业与生计。截至XXX年底,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超过3000万家,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7000万户,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可以说,帮扶中小微企业,就是在稳增长、保就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整合资源开拓市场,必须想更多办法、出更多

  实招,让纾困政策加快落地,让“输血”激活“造血”,让更多中小企业扛得住、活下来。

  科学、系统、精准推进复工复产,要优先发展重点产业链。“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更加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一系列部署为中国下半年经济工作指明方向。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事关我国产业和经济安全。推进经济社会加快重振发展,要围绕建设产业链、补充产业链、强壮产业链,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同时,受疫情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诸多改变,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市场主体应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

  科学、系统、精准推进复工复产,要保障一些重点企业、重点产业优先复苏。制造一个商品不难,而打造一个市场则需要付出长期努力。比如,受疫情影响,一些在湖北生产的国内国际市场商品供应出现短供、断供问题,倘若长时间得不到解决,湖北商品就会被挤出部分市场。为此,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只有重点突出,才能带动全方位工作的推进。广东为620家重点企业落实“一对一”服务,累计助其新招员工超过14万人;北京上半年向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发放贷款408.5亿元……从各地实践来看,推进经济重振,必须从保住市场、巩固市场、壮大市场出发,以政府资金补助、金融政策支持等方式,

  引导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入健康发展的状态,稳住国内外市场。

  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经过多年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发生深刻变化,这是中国应对风雨挑战的信心和底气所在。船行中流更奋楫。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一定能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一定能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

  

推荐访问:疫情防控常化的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经论文 疫情 统筹 经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