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爱华案件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文章内容

曹爱华案件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2022-08-15 10:24:01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曹爱华案件警示教育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曹爱华案件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曹爱华案件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为民、务实、清廉”,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官德,是加强政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丹东市面临中朝合作开发黄金坪、威化岛的“世纪机遇”面前,我们只有认真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基本要求,坚持以德理政、以德服众、以德育官、以德养廉,不断夯实政德建设的基础,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团结带领 245 万丹东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确保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经受住“世纪机遇”的严峻考验。

  要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规范干部的行为准则

  政德,顾名思义就是为政之德、政治品德,是领导干部人格与品质、思想与行为的内在准则。为民、务实、清廉是政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首先必须用这个基本要求来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这个基本要求,模范践行这个基本要求。

  要突出政德的核心,做“为民”的表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我党执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真正做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从而调动更多的积极因素,推动丹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要把握政德的关键,做“务实”的表率。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体现,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政治品格。发展是第一要务,是实现跨越赶超的根本之策。受当前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今年以来我市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但也存在动力不足、增速回落、效益下降等问题。然而困难和挑战中往往蕴藏着新的机遇,比如像“两岛”合作开发这样的“世纪机遇”。这就要求我们抓住这个千载难逢、逝而不返的重大机遇,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措施上积极应对,又要深入分析我市发展中蕴藏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坚定信心,逆势而上,加快推进全市稳增长的各项工作,关键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一系列重要举措。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想抓落实、敢抓落实、善抓落实的思想,真正使各项任务和目标落到实处,特别是面对“两岛”合作的“世纪机遇”,一定要超前谋划,积极应对,推动丹东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真实成果,赢得群众的支持、信任和理解。

 要夯实政德的根基,做“清廉”的表率。清正廉洁,不谋私利,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是领导干部政德的基础。一个领导干部,只有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彻底去私欲,始终存公心,全心谋民利,永不贪名利,才能培育出优良的政德。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用人民给的权力造福于民;牢固树立廉洁自律意识,筑牢防腐倡廉防线,坚决抵御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严格自律,管好自我,不贪美色,不乱交友;牢固树立敬畏人民、敬畏法律的意识,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管好自己、管好亲友、管好身边的人,把自己置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养成在监督下工作的良好习惯。

  要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一贯的选人用人思想,也是增强干部选拔和执政为民公信力的内在要求。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首先要看政德表现,着重要看为民、务实、清廉方面的表现,切实达到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要求。

  要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一种示范来提倡和引领。通过读书学习提境界、树立典型学先进、深入基层搞调研、真抓实干促发展等活动,大力提倡和弘扬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在领导干部中形成争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的良好风气。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

 群众信得过、组织上放心的干部选拔上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心思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把精力用到推动发展上,把功夫下到狠抓落实上,心无旁骛地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要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一条准则来遵守和执行。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重德、立德、育德、律德,以德正气,以德促干,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党选拔出来的干部是否有德、尚德,政治上是否靠得住、工作上是否有本事、作风上是否过得硬、人民群众是否信得过,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使用,更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兴衰、千万人民的福祉。因此,领导干部要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一条准则来自觉遵守和践行。要形成这样的共识:能力相当的干部,谁的德行好、群众口碑好就提拔重用谁;政德方面存在问题的干部,本事再大也不能提拔重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各级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以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要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一种文化来弘扬和传承。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德尚德的传统,“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民为本”、“民为贵”、“公生明,廉生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些传统的为官之德是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来源。我们开展政德教育,也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理念和精华,运用文化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加强自身的党性锻炼和从政品德修养,“常修从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

 怀律己之心”。人有良好德行,才能敬业向上,积极进取;人若无德,其才气越大,则偏离目标越远。

  要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政德考核的基本标准

  加强对领导干部德的考核,是党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准用好干部,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的重要举措,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重要意义。

  要注重政德考核导向。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德的核心内容,重点考核道德品质。考核“为民”主要体现在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体现在政治方向明确、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态度鲜明、政治纪律严明等方面;考核“务实”主要体现在牢记党的宗旨,坚持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敬业奉献、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等方面;考核“清廉”主要体现在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公道正派、品行端正、廉洁自律、两袖清风等方面。对“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使用,反之坚决不用。

  要坚持政德考核标准。把政德考核作为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摆上重要位置。个人述职要述德,民主测评要测德,个别谈话要问德,民意调查要考德,实绩分析要评德。尤其是在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完成重大任务、面临重大考验、

 应对突发事件、抗御自然灾害、解决复杂问题、对待名利地位和进退留转等关键时刻,更要看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现。

  要健全政德考核机制。规范的监督管理,完善的制约机制,是政德建设的制度保证。通过建立实用、有效的政德考核机制,把领导干部在为民、务实、清廉等政德方面的考核进一步具体化、有形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干部政德情况的考核有档可查、有据可依,使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成为干部从政的习惯、行动的自觉,从而形成“人人修政德、事事讲政德、处处比政德”的浓厚氛围,确保“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真正落到实处。


推荐访问:曹爱华案件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案件 警示教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