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事迹材料15篇(范例推荐)
位置: 首页 >事迹材料 > 文章内容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15篇(范例推荐)

2023-11-23 13:44: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信春英,女,1954年2月出生,邵府镇双臼村村民。38年来,她以孝道为荣,孝敬老人、善待亲朋,家庭幸福和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孝老爱亲事迹材料15篇,供大家参考。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15篇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篇1

信春英,女,1954年2月出生,邵府镇双臼村村民。38年来,她以孝道为荣,孝敬老人、善待亲朋,家庭幸福和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虽然信春英自己也是一位老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和腿疼等疾病,但她仍旧长期日夜照料着93岁高龄的婆婆,与婆婆同吃、同住,为婆婆洗衣、做饭、理发、洗澡、擦身,悉心照顾婆婆的日常起居。

谁家的日子都是锅碗瓢盆交响曲,伺候的再精心,婆媳之间也难免有不顺心的时候。年迈的婆婆有时发脾气,挑毛病,每到这个时候,劳累一天的王信春英默不作声,任凭婆婆发作,她说:“老人年岁大了,又体弱,让她发泄发泄,心里就痛快了,我受点委屈怕什么?”等到婆婆发完脾气之后,她还是笑脸相迎,象哄孩子一样哄着婆婆,直到把婆婆逗高兴为止。

冬季天气寒冷,信春英怕婆婆上厕所不方便,就在倒座房里建了个厕所,放上坐便器,每次都是她搀扶婆婆上厕所。有时婆婆便到裤子里,信春英总是毫不嫌弃地帮老人换洗衣服,擦拭身体,没有一丝怨言,也没有一丝嫌弃。为了更好地伺候老人,她也早已与老人同屋居住。晚上老人每次起夜,无论多困多累,她也都会亲自起来搀扶。婆婆经常感动地对她说:你就是我的亲闺女。

如今婆婆红光满面,精神奕奕,见人就说:“我的儿媳妇心眼太好了,每天干完农活除了做家务,还要照顾我这个老太婆,太累了,这辈子能有春英这个好儿媳,我知足了!”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信春英总是没日没夜地劳作,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没有过一天清闲的日子。在孩子们的眼里,他们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坚强的女人,她总是一身泥土回到家,拖着疲惫的身体在锅灶前给一家人做出可口的饭菜。

信春英尽管识字不多,却深谙“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她用平凡的故事演绎着中华的传统美德,用行动传唱着孝老爱亲的赞歌,用辛勤付出撑起家的一片蓝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我们铭记“百善孝为先”的行为准则,把孝变成一种时尚,把大爱洒向人间。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篇2

xx镇xx村委会主任xx孝老爱老模范材料

xx,男,汉族,1975年3月生,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凭,现任xx镇xx村村委会主任。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村干部,多年来,他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为民谋利,为民造福,建立和谐社会为己任。在抓xx村工作的同时,把尊老爱幼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教育引导广大村民增强尊老爱幼意识,着力为老年人安享晚年,小孩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他从2003年担任xx村村干部来,十年如一日,始终把xx村当成自我的“家”,把每一位村民当成自我的“亲人”,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坚守自我的岗位,不怕苦,不怕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为全村人服务,受到全村人和社会的广泛赞扬。他将自我奉献给306个村民,个性把爱用于温暖17位留守老人,和留守及特殊儿童。这份与老年人和孤儿特殊的亲情,特殊的友情,金钱买不来,全凭他一滴滴汗水苦出来,用自我的真心真意交换来。

xx把老人当作自我的亲人,对每位老人都那样热情周到,那样悉心照料。全村有五保户5人,年世都已较高几乎都丧失了劳动力,自我没有儿女只能靠日常的政府救济,但是远水解不了近火,随着时光的变迁,在他们眼里只有孤独,等待他们的并不是安享晚年而是风烛残年,作为xx村的主任xx他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他用自我的行动去播撒爱的种子,时光停留在xx年的冬天,那年冬天很冷,通村道路被大雪覆盖几乎车辆无法通行,一天晚上xx家的门被推开,来人正是五保户xx的邻居xx,面色焦虑、喘着粗气说他看见xx家房子着火了,他立马疾跑到xx家冲了进去把xx救了出来,可惜的是大火把xx面部烧伤,过了一会村民赶到把大火扑灭,但是由于火势太猛把房屋烧毁,救人要紧,xx早已把xx背上跑向镇上,因为是冬天车辆无法通行,送到医院时身上已经被汗水侵透,医生快点救救。由于送的的及时面部只是轻微的烫伤没有什么后遗症,不幸的是xx经过这次大火人被吓傻了,xx四处打听,看能否医治好,但是最后的结论是年龄较大无法治愈,在日后的日子里xx组织村民对xx家进行房屋搭建,安顿好一切,每一天有时光就去看看送去温暖,送去吃的东西,村民们谈论说,虽然xx没有儿女但是他享受了比儿女还温馨的照顾,比亲儿女还亲。

把回忆推向xx年的一天,不要吵了,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哭什么,有我在我就要阻止你的这种想法。这是xx和xx家的对话,xx家里比较贫穷,儿子王和平上初中没几天家里就不让上了,总之是没钱的缘故,我们实在没办法供他上学了家里只有两亩薄地,妻子还有病没有其他收入,苦了孩子了,xx流着眼泪说。再苦再累也不能耽误孩子的学业,我们苦了一辈子不能让下一代走我们的路啊,说着xx就离开了,过了一或儿他又回来了他没走他回家和他哥家去了,借了500元,给拿着吧我只有这么多孩子这学期没什么问题,xx双眼含泪说我不能要你的钱你也不容易,家里孩子也在上学,还有个老母亲身体还不好,说什么也不要,xx说我虽不富裕但是在困难也不能耽误孩子,你先拿上吧开玩笑着说等你孩子以后有出息了加倍还我,xx两眼泪花、双手颤抖接住500元,说我错了,我的思想落后,我会好好把这个家支撑起来,必须让孩子念完书,太感谢你了,你真是我们孩子的再生父母。

xx是个热心人,他不仅仅照顾自我的母亲婆婆,他还关心村里的老人,尤其是五保户,一向以来担负照顾村里老人的重任,他多年来一向帮村里老人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晴天给老人洗衣晒被,雨天为老人遮风挡雨,夏天为老人开窗透风,冬天为老人生炉取暖。老人们发生口角也都找他给解决。老人们都十分喜欢他,也都感受到了他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

我村五保户xx,现年60多岁,生活不能自理已经多年,生活十分困难。没有子女的照顾,xx对他们十分关心敬重,像对待自我的父母一样照顾他们。平时给他们送去衣服、面粉等生活必需品。每年春节给他们包饺子吃。

每年冬天,他和妻子都会早起床帮他劈柴生火,待屋里暖和后,服侍他起床,帮他穿好衣服,帮他梳理,一切打点妥当后再去做早饭,早饭做好后,xx先把饭盛给他吃,看他吃饱了之后,自我再回家为家人做饭、洗衣服。晚上,他一向到服侍他入睡后才回家休息,每一天如此。这位五保老人感动地流过多次眼泪:“这孩子是个好孩子,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我们感动啊!”

他不仅仅是尊老的模范,还是爱幼的楷模。每年暑寒假期间,也是他最忙的季节,因为他在这期间有了一十分重要的任务。此段时光孩子们都已放假,由于父母亲都外出打工,无法正常照顾孩子。xx把这些孩子领到自我家,为他们免费照顾孩子,还教这些孩子一些科学知识,组织孩子们开展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这样他们的父母就能放心的干活,孩子们也能学到一些知识,免于荒废学业。

xx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赢得了群众的口碑,他是传承中华民族孝老爱幼传统美德的楷模。从他的行为上,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尚,从xx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妇女的脸上,我们真正读懂了什么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最近几年年轻人都出去务工,家里都留下老人和孩子,统计xx村全村有留守老人17位,留守儿童15人,他们不是孤独的在亲人不在时,xx有着自我的人生规划,我既然是村上的一名干部我就要负起这个职责,就算不是干部作为人之常情也就应献出爱心,他每周都要抽出时光走访这些留守户,给他们送去关怀,送去需要,记得又一次,一位老人给他说我没有吃的了,农村人都是把小麦运到镇上加工成面粉在拿回家吃,他说不要紧我有车我给你磨去,学生上学都要经过一道河,对于留守上学儿童是个问题,经常下雨就过不了河,但是总会看见xx的身影,是他接送留守儿童的上学,村民说;好像都是他的儿女一样,他说爱是超越一切的,都是我的子女。

如果人世间有真爱的话,那就是奉献。不在于奉献的多少,也不在于价值的大小,而在于你是否用心真正的感受它。

注重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深刻懂得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xx说:“我们就应把别人的老人也当成自我的父母一样孝敬。”xx身处农村,切身体察农村老年人的现状,由于相当多的青壮年农民远离故乡务工,有的家庭成了“空巢老人”,有的不仅仅要种庄稼、养畜禽,还要抚育照顾孙辈儿童,一年四季辛苦劳累,尤其是每到传统的中秋节、重阳节,很多老年人缺少一种亲情的关爱,享受不到天伦之乐,心灵上不免产生一些孤独和寂寞感。欲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xx十分理解老年人的情绪,关注老年人的疾苦,为了能使广大老年人能在重阳节过得高兴快乐,近年来一向坚持把本村的老年人请到他家作客,并请镇党委、政府领导到场指导,与老年人共同欢度节日。xx说:“我把他们请来团聚,能使他们笑一笑,送上我对他们的祝福,我要从多方面努力感召社会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每年春节,xx为了表达对附近贫困老党员和贫困老年人的关爱,不仅仅要请他们吃团年饭,还要为他们购买猪肉、酒、茶之类的年货,使广大农村贫困老人深深感受到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当今社会,不仅仅有党和政府的关心照顾,而且还有社会上有仁善之心的人带来的温暖和关爱。xx,用他的善良和孝心为父亲和社会

老人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为xx镇街坊四邻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篇3

戚会娟,女,汉族,现在在康乐县政协办公室工作。是一位很平凡的人,普通党员,没有什么感人的事迹,也不是十分优秀,但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是坚定的,热情的。家中有体弱多病的公公婆婆和年幼的两个女儿,丈夫是公路养护工人,天天早出晚归,但这个平凡的家庭是幸福的。

风雨说来就来,在小女儿快一岁时,患糖尿病多年的公公脑血栓突发住院,丈夫晚上在医院陪护,白天上班,她得照顾蹒跚学步的孩子,还得完成单位的本职工作,一边是住院治疗的公公,洗衣做饭,一边是咿呀学语人孩子,忙里忙外,往往是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公公患糖尿病多年,肾脏、肝脏、心脏、眼睛都有了问题,每年总会住很多次医院,每一次她都跑上跑下,办手续、交费、送吃送喝,不停往返于医院、单位和家之间,既要料理家务照顾孩子,还不能耽误工作。公公第三次复发脑血栓时一病不起,去年去世,公公去世后,本来体弱多病的婆婆更是一蹶不振,健康状况一天不如一天,隔三差五住院治疗,她是一个很平凡的人,生活中所有劳累都让她很挫伤也很无助,有时候真的用筋疲力尽或者心力交瘁形容都不为过,但在家庭条件日趋窘迫时,她都能克服种种困难,按时完成单位交给她的本职工作,把婆婆当做亲生母亲去体贴,去对待。

她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一个平凡的职工、妻子、母亲和儿媳,乌鸦尚知反哺,羊羔知道跪乳,她只是做了她应该做的一切,只要我们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社会将会因为我们的努力而更加和谐美好。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篇4

xxx,今年30岁,是xxx县小xxx村一个普通农民家的孩子,xxx年初中毕业以后就到城里打工。xxx年开始自己做生意,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忙于工作,几乎很少回老家。去年5月份xxx第一次接触到xxx开展“四德”工程建设的相关内容,便被深深的感动,她感觉这几年xxx的变化太大了。

后来xxx决定回乡创业,回乡后的她首先为爷爷奶奶翻盖了六间新房,还在村委书记的帮助下,把大队中心的房子装修好,安装了电视音响等设备和健身器材,成立“小xxx村人民活动中心”,让老百姓有了专门的休闲娱乐场所。她还利用暑假期间在村里教孩子学习《弟子规》,跟他们讲解如何孝敬父母长辈。每逢过年过节她还给村里人发礼品,包括八月十五发月饼,请老师去村里为老百姓讲家庭伦常道的课程等。让老百姓精神物质上都得到满足。

为了让孝德文化在村里更好的传播,去年年底xxx出资举办了xxx村第一届《家和万事兴》评选活动,鼓励年轻人要多孝敬老人、关爱老人。知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就是家里的根,就像一颗大树一样,想要长的枝叶茂盛必须要把根扎好,孩子就是树叶。由于第一届的评选活动深受老百姓欢迎,在今年二月份又举办了第二届《孝老爱亲暖人心》活动,选出了一大批好公公、好婆婆、好媳妇、好孝子。在xxx的带领下,现在村里没有一个不孝敬老人的人,家庭和睦,邻里和谐。

通过学习《弟子规》村里的孩子变得比以前有礼貌、孝敬长辈、为家人分担家务,看到孩子们的变化,xxx觉得孝德应该从娃娃抓起,于是通过和学校的沟通,《弟子规》被送进当地的吕庄小学,现在学生们每个星期四都有两节传统文化课,全校师生素质和精神面貌比之前都有很大的提高。最主要的是孩子们变的很听话,放学回家知道帮家长做家务,不再随便要零钱花。为了把这种孝老爱亲的精神传承下去。现在xxx村正在筹建《圣贤院》,目的就是为了弘扬孝老、敬老、助老的孝德文化。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篇5

信春英,女,1954年2月出生,邵府镇双臼村村民。38年来,她以孝道为荣,孝敬老人、善待亲朋,家庭幸福和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虽然信春英自己也是一位老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和腿疼等疾病,但她仍旧长期日夜照料着93岁高龄的婆婆,与婆婆同吃、同住,为婆婆洗衣、做饭、理发、洗澡、擦身,悉心照顾婆婆的日常起居。

谁家的日子都是锅碗瓢盆交响曲,伺候的再精心,婆媳之间也难免有不顺心的时候。年迈的婆婆有时发脾气,挑毛病,每到这个时候,劳累一天的王信春英默不作声,任凭婆婆发作,她说:“老人年岁大了,又体弱,让她发泄发泄,心里就痛快了,我受点委屈怕什么?”等到婆婆发完脾气之后,她还是笑脸相迎,象哄孩子一样哄着婆婆,直到把婆婆逗高兴为止。

冬季天气寒冷,信春英怕婆婆上厕所不方便,就在倒座房里建了个厕所,放上坐便器,每次都是她搀扶婆婆上厕所。有时婆婆便到裤子里,信春英总是毫不嫌弃地帮老人换洗衣服,擦拭身体,没有一丝怨言,也没有一丝嫌弃。为了更好地伺候老人,她也早已与老人同屋居住。晚上老人每次起夜,无论多困多累,她也都会亲自起来搀扶。婆婆经常感动地对她说:你就是我的亲闺女。

如今婆婆红光满面,精神奕奕,见人就说:“我的儿媳妇心眼太好了,每天干完农活除了做家务,还要照顾我这个老太婆,太累了,这辈子能有春英这个好儿媳,我知足了!”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信春英总是没日没夜地劳作,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没有过一天清闲的日子。在孩子们的眼里,他们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坚强的女人,她总是一身泥土回到家,拖着疲惫的身体在锅灶前给一家人做出可口的饭菜。

信春英尽管识字不多,却深谙“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她用平凡的故事演绎着中华的传统美德,用行动传唱着孝老爱亲的赞歌,用辛勤付出撑起家的一片蓝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我们铭记“百善孝为先”的行为准则,把孝变成一种时尚,把大爱洒向人间。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篇6

xx,男,1949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xx县xx镇xx行政村xx村人。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他经历了太多的风霜雨雪。他很小的时候,家中的大伯父因病致瘫,父亲念及手足之情,照顾伯父起居生活长达9年,从不叫苦嫌累。父母的亲力亲为让幼年的他耳濡目染,渐渐地懂得了亲情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也是从那时起,患难与共的仁爱家风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xx年2月21日晚上九点左右,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中老年疾病妻子xx突然发病,经县医院检查,患的是“脑溢血”,出血量达到13毫升,当时人已昏迷不醒,随时有生命危险。

在抢救妻子的七个日夜里,xx始终没有合眼。但是由于之前没有向医生告知xx患有糖尿病,导致医生在抢救过程中输入了大量的葡萄糖液体,已经出现中毒症状,必须马上注射胰岛素,否则的话光糖尿病就足以威胁生命。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医生和护士虽然没有明说,但言行之间已经流露出让放弃治疗的意思,他们说从正月初一至今,包括xx在内,已经来了七个相似病情的患者,前六个无一例外的都没就过来。听完医生的叙述,孩子们情绪有些失控,一片茫然。他想了一会,让孩子们都聚拢在自己的身边说:“不管是磕头求人,还是砸锅卖铁,病看定了,我向你们保证,你们的妈妈肯定不会离开你们。”

他的话不仅让所有在场医生为之侧目,也坚定了孩子们挽救母亲的决心。他们不顾连日来的疲劳,根据医生提供的信息连夜挨家挨户地联系寻找,经过几个小时的练习,终于找到了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家属,从他们手里弄到了胰岛素,这时,他才放心了一点。

之后,他专心伺候在妻子身边,一天24小时不离医院。经过一个月的抢救,妻子竟然奇迹般地脱离了危险,虽然不能开口说话,但神志却有所恢复。然而,脱离危险并不代表没有危险,这种病很难医治,稍有不慎,病人就有可能再度陷入险境,为了更好地治疗,他随即决定带妻子去延大医附院治疗。

在延大医附院的一个多月里,他每天都守候在妻子的病床前。经过ct检查,医生告诉他淤血已经渗入大脑,开颅治疗意义不大而且还有风险,建议保守治疗,多做功能性锻炼,也许病情会好转起来。

从那以后,他放弃了他热爱、喜欢的事业,独自一人承担起了照料xx的责任。每天他早早就起床了,先是给妻子翻身,换掉她身下的。被褥,然后再给她梳头、刷牙、洗脸、做饭、喂饭。之后他拉着妻子在院子或者房间里走上几圈。这么多年来,他每天都坚持扶着妻子走走,拉着她的手进行锻炼,长期的肢体功能性锻炼,让xx的病情有所好转,xx年10月的一天,xx突然开口说话了,这说明他的这种治疗方法有了效果,也更加坚定了他帮助妻子尽快康复的决心。

为了让xx更快地康复起来,他又在县中医院找人在妻子的身上、腿上、脚底画出了穴位分布,每次锻炼过后,他都会亲自给妻子按摩穴位,舒经活血,从未间断。从妻子患病到现在,20年间他天天如此,不嫌脏、不嫌累,没有一天懈怠过。

在帮助妻子不断坚持功能性锻炼和安抚妻子情绪的同时,xx也时刻关注着一些医学资讯,他自己购买了血压测量仪、血糖仪,学着给妻子测量血压、血糖,定期检查。在他的共同努力下,现在xx的糖尿病症状基本消失,血压也趋于平稳,每天晚上还能看一会电视。

不仅在外人面前xx是这个态度,在儿女跟前,他也时刻把这种不离不弃、患难与共的家风美德言传身教给他们。他经常对孩子们说:“每次看到你们,我都会想起当年的承诺,那就是要保住你们的妈妈,照顾好她的生活,所以不管她病到哪种程度,我都要带着她去治,就算医学治不了,我也要伺候她到老。”

为了伺候好老伴,xx几乎没有出门的日子,甚至连得病的时间都不能有。xx年9月,他急性胆结石发作,在住院做手术期间,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期间xx每天问孩子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爸爸啥时候回来也。”在病情好转后,xx立即要求出院,回家休养,方便照顾妻子。

他随时都在观察妻子的一切情况,照顾得细致入微。在xx年12月,他发现妻子的病情有所加重,立即带到县医院检查。体检结果显示,是血压高、血糖高引发支气管炎,当即住院进行相应的治疗。在医院同一病房住院的一个人说xx,“你这个老婆的命大。”另一个知情人说:“不是她命的大,是老张伺候的好,不是老张有耐心,恐怕她也早没命了。”

xx年2月12日是他们的金婚纪念日,那天,当着众多亲戚的面,xx动情地说:“老婆20岁到我们家,没享过一天福。”在场的人无不为此动容、落泪。

在xx看来,妻子得病后,自己“伺候她到老”是一份应尽的责任。人生从来都是一个真实的命题,贫穷、苦难、疾病都有可能随时向我们袭来,不是所有丈夫都如同xx一般,在寒风骤起的时候,会牵起妻子的手,让她感觉到爱的温暖。他们用整整50多年的相濡以沫回答了命运给出的考量,为一个四世同堂的家族奠定了敦厚淳朴、仁爱相间、风雨共济的家风,感召着后辈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篇7

XXX,男,73岁,XXX镇XXX村,初中学历,退伍军人,共产党员。家有88岁老母亲,全家儿女、孙子17口大家庭。曾担任村副主任,村主任30余年。为集体贡献了青春。他是一名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老人。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论语·学而》中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说法,也有“父母在,不远行”的警句。人们对孝的含义有着深刻的理解,人间最真挚的爱是母爱,最无私的是母爱,最伟大的是母爱,最永恒的更是母爱。让父母丰衣足食过幸福晚年。“百善孝为先”,身体力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孝亲敬老精神,培养后代孝亲养老的优秀品德,为礼貌家庭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母亲张桂莲,得了眼病,看不见东西,他妻子身体也不太好,由他照顾老母亲的起居。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XXX夫妻俩用实际行动改写了这句话。他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总是把可口的饭菜送到母亲手上,和妻子一起帮助老母亲穿衣、洗漱、喂饭、按摩,十几年如一日,他和媳妇也曾经在院子里徘徊,在床上辗转反侧,害怕一大家子人会有什么闪失,想到今后的日子,他怀疑他也许撑不住这个家。但良心、责任在推着他,对老人的孝,对亲人的爱又使他一次次的坚定信心,挺直腰杆,黎明来临之时,又满面微笑的迎接着新的一天。每天都为老母亲重复做着繁琐而又必须做的护理。给予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用爱心温暖亲人,以言行诠释着新时代尊老爱亲的含义,谱写了一曲曲敬老爱亲的赞歌。现在XXX老母亲还幸福地生活着。十几年来,他不怕脏、不怕苦累,任劳任怨照顾着母亲,感人的事迹在三家店村及邻村广为传颂。

XXX没有闲的时候,总是急匆匆的,他除了担起家庭,还要忙地里的活计,毕竟一家人都还指望着他。但他对村里的大事小物很热心,谁家有红白事都要挪出时间去帮忙,他尊敬村里的老人、长辈,爱周围的兄弟子侄,尽管日子过得不算宽裕,繁重和家庭重担有时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但他始终微笑开朗,没有怒气,没的怨言,脸上写满天了满足,他不但是村乡四邻眼中的“孝星”,也是团结乡邻,睦邻和谐的典范,他用无言的爱和满心的孝来充实使自己的生活,去诠释人生的价值。凡是认识XXX的人都无不感受到来自心灵上的巨大震撼,都会被他孝老爱亲的精神所感动。

XXX17口大家庭,多年来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困难,但他艰苦奋斗、勤劳致富支撑着大家庭一步一步前行。尤其是他的家庭道德教育方面,以德治家的优良家风为目标,严格要求自己和家庭,树立榜样。在孝敬老人、夫妻互敬、齐心协力、处理家庭矛盾上都能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XXX说:“母亲赋予我生命,把我养大,现在他病了,我理应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好好照顾他,让他度过美好的晚年。我坚信,我们一大家人一起的日子是最值得珍惜的,为了一家子人的生活,我就是苦点、累点不算什么,孝老爱亲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XXX感悟的说道:人的一生可以错过很多东西,但万万不能错过回报父母恩情的机会,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们应该为老人的健康和幸福付出最大的努力和孝心。

他怀着一颗孝顺的心、一颗体贴的心、一颗关爱的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篇8

姚明良,男,出生于1978年6月,回族,本科学历,一级教师,是北浦小学的一名科学老师。在工作中,我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多次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在生活中,十几年如一日,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到年过70岁的患重病的父母亲身上。我用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我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是在我的心里: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妈妈患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和左肾萎缩,爸爸患小脑萎缩,父母亲均年老体弱,每一年都有几个月的时间要住院,可是哥哥姐姐们都在农村,妻子也是在乡镇上工作,只要老人住院几乎都是我一个人承担了照顾老人的重担,最严重的时候是二个老人一齐生病,一下班我就从学校赶到医院,上班了有急急忙忙赶回学校给学生们上课,又一次妈妈病情严重被送进了ICU重症监护室,而我工作和照顾老人二不误,在监护室学着给妈妈梳头、扎头发。后来妈妈因腰椎间盘突出严重都走路几乎弯腰90度了,在这个时候我每天饭后都会背着妈妈下楼到小区院子里透透气、陪老人聊聊天,然后再背着妈妈上楼回家,就像小时候妈妈背我一样。为了给妈妈治病,自学中医知识,买来艾条、针灸治疗仪等仪器和药品,每天晚上一边辅导娃娃做作业就一边给妈妈治疗、按摩。这样坚持了大约9个月以后,妈妈的腰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得到改善,妈妈从只能弯腰走路到行动自如,丢掉了拐杖。这么多年来,一个人除了扎扎实实搞好工作以外又要要照顾小孩还要经常到医院照顾住院的父母,从没有嫌弃老人,从没有一句怨言,相反还经常安慰老人。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对孩子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即使工作再忙,负担再重,我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我时常教育孩子学习要刻苦、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在工作中,我感恩于领导和每一位老师的帮助,经常与同行交流沟通,虚心请教。哪位老师有困难或需要帮助时,我会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在领导的关心和老师们的帮助下,我在本职工作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被学校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

我认为,作为一名有为青年,就应该深怀爱老之心,恪守敬老之德,力行孝老之举,以行动去体现孝道,在孝老爱亲方面, 我也只是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事。

在单位做好本职工作,在家孝敬父母。除此之外,我还经常自愿捐款。20xx年开始我规定自己每个月必须捐款50元,一年要捐款600元用于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到了20xx年开始随着收入的增加我又给自己新的规定,每月必须捐款100元,一年捐款不得少于1200元。出了每月100元的捐款之外,在20xx年里我单笔捐款最多的一次是1000元。我的捐款不图名不图利,简简单单就只是让陌生人也能感受到别人的帮助、感受到别人的爱。而且随着收入的增加在今后我还会提高每月的捐款数目。这样到退休我也可以捐款好几万了。虽然我额捐款与更多的爱心人士相比少之又少,只是沙漠中的一粒沙,但我只希望让爱得于传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爱。

当然我做的还远远不够,今后还要更加努力,向更多的人学习,在今后从点滴小事做起,争取做得更好,努力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美德。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篇9

xxx,今年30岁,是xxx县小xxx村一个普通农民家的孩子,xxx年初中毕业以后就到城里打工。xxx年开始自己做生意,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忙于工作,几乎很少回老家。去年5月份xxx第一次接触到xxx开展“四德”工程建设的相关内容,便被深深的感动,她感觉这几年xxx的变化太大了。

后来xxx决定回乡创业,回乡后的她首先为爷爷奶奶翻盖了六间新房,还在村委书记的帮助下,把大队中心的房子装修好,安装了电视音响等设备和健身器材,成立“小xxx村人民活动中心”,让老百姓有了专门的休闲娱乐场所。她还利用暑假期间在村里教孩子学习《弟子规》,跟他们讲解如何孝敬父母长辈。每逢过年过节她还给村里人发礼品,包括八月十五发月饼,请老师去村里为老百姓讲家庭伦常道的课程等。让老百姓精神物质上都得到满足。

为了让孝德文化在村里更好的传播,去年年底xxx出资举办了xxx村第一届《家和万事兴》评选活动,鼓励年轻人要多孝敬老人、关爱老人。知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就是家里的根,就像一颗大树一样,想要长的枝叶茂盛必须要把根扎好,孩子就是树叶。由于第一届的评选活动深受老百姓欢迎,在今年二月份又举办了第二届《孝老爱亲暖人心》活动,选出了一大批好公公、好婆婆、好媳妇、好孝子。在xxx的带领下,现在村里没有一个不孝敬老人的人,家庭和睦,邻里和谐。

通过学习《弟子规》村里的孩子变得比以前有礼貌、孝敬长辈、为家人分担家务,看到孩子们的变化,xxx觉得孝德应该从娃娃抓起,于是通过和学校的沟通,《弟子规》被送进当地的吕庄小学,现在学生们每个星期四都有两节传统文化课,全校师生素质和精神面貌比之前都有很大的提高。最主要的是孩子们变的很听话,放学回家知道帮家长做家务,不再随便要零钱花。为了把这种孝老爱亲的精神传承下去。现在xxx村正在筹建《圣贤院》,目的就是为了弘扬孝老、敬老、助老的孝德文化。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篇10

小瑜同志,男,现年48岁,大专文化,是甘州区新乐小学的校长。在工作中,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多次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儿、为人夫、为人父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一、常怀一颗孝顺之心

朱校长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是在他的心里:父母亲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孝敬老人,赡养父母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良知不仅仅要埋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特别是自从朱校长的母亲因病去世后,父亲年龄越来越高,多种老年病等导致身体十分虚弱,需要人照顾,而其他儿女又不在身边,为了能够更好的照顾老人,他就把父亲接到了城里自己的家中。平时在家里,如果老人有不舒服,或有个头疼脑热时,他就及时请医生、买药、煎药等忙个不亦乐乎。为了排遣父亲的孤独感,一有时间,他就坐在父亲房间,陪老人看电视、聊天,精心关照父亲的饮食起居。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在3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朱校长硬是无怨无悔地实践着他的贤孝美德,成为一方楷模。

20xx年春天,正是风寒料峭的时候。一天下午,他发现老人的状态不正常,就赶紧联系车辆,把老人及时送到了医院。经过三天的抢救,才恢复了清醒的状态,又经过十多天的治疗,才出院回家休养。

在父亲住院期间,他与家人,寸步不离地守护在老人的床边,打针换药,擦洗身体,搀扶大小便,从没有嫌弃老人,从没有一句怨言,相反还经常安慰老人。多年来,老人多次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每次他都这样守护在老人的身边。

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他就对妻子、孩子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下班后的他,回到家就帮老人收拾房间,休息日陪着老人聊聊天,散散步。他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他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爱使得近90高龄的父亲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二、常怀一颗体贴之心

在忙于工作的同时,朱校长也不忘对家庭的照顾,利用休息时间陪伴妻子及家人出去逛街、买菜等,经常与家人沟通,让家人理解支持自己的工作。尊重、信任家人,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力求做到办每件事双方都心情舒畅、满意。

朱校长的妻子是某印刷厂的一名临时工,工资比较低,只有几百元,一套旧楼房一住就是十几年。他的妻子身体一直不是太好,经常性打针吃药。特别是在20xx年秋天,他的爱人病重住院期间,他一方面要照顾生病住院的妻子,另一方面还尽量不耽误学校的工作。医院里大家看到他在为做手术签字时那颤抖的手,都知道他承受的压力很大。

朱校长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到学校来看一看,或者打电话询问学校工作情况。朱校长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品质让他在学校领导班子及教职员工中间产生了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由于经常性生病,妻子自己都烦了,经常流露出不快的 情绪,但他总是安慰妻子,开导妻子,一点都不埋怨妻子。为了让妻子手术后高兴,心情舒畅,早日恢复健康,他每天给妻子端水送饭,为妻子梳头洗脚,多少个日日夜夜,怎一个累字了得!朱校长的爱妻事迹曾被学校的老师们传为佳话,说他是真正的模范丈夫。

三、常怀一颗慈爱之心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即使工作再忙,负担再重,他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他时常教育孩子学习要刻苦、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并在很多方面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身教胜于言教,在他的影响下,儿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小小年纪就充满了孝心、爱心、上进心。有好吃好喝的他总是先拿给长辈吃,坐公交车小小年纪遇到老人总是让出自己的座位,在学校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

20xx年,儿子由于高考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情绪十分低落。朱校长就耐心地开导他、鼓励他,他对儿子说: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条,只要你用心去追求,不断地学习、分析,不断地总结,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彼岸。他的一席话,使儿子从低落的谷底走了出来,并积极地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学习当中,20xx年顺利考入了中国矿业大学,如今已成长为一名有教养、有礼貌、讲文明、素质高的新时代优秀青年,得到广大邻里的一致好评。

朱校长他们兄弟三个,虽然现在都已成家,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他们始终坚持分家不分心,每当谁家有事或有困难的时候,总是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不论谁家遇到了困难,朱校长都积极主动的帮助解决。特别是在朱校长的大哥重病住院期间,朱校长多方联系医院检查、做手术,还垫付了部分医疗费用,给予了大哥无微不至的关怀。

四、常怀一颗关爱之心

小瑜同志一直把陶行知先生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自己教育生涯的航标。工作中,他恪守师德,为人师表,认真备课授课,用 真诚和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他把每个学生都看成自己的孩子。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每年朱校长都要带领全体师生为贫困失学儿童捐款捐物。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更是关心备至,从学习到生活,从思想到身体。哪个学生成绩下降了,哪个学生思想有波动了,他就立刻找来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0xx年,我校一年级的张亚婷同学在家中被大火烧伤后,需尽快进行二次手术,否则将危及生命。张亚婷同学的家长为筹集手术费用,掏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但仍无法凑齐高昂的医疗费用。正当家长为巨额手术费发愁时,朱校长带领全校师生为张亚婷同学捐款7000多元送到了学生家长的手中,缓解了家长的燃眉之急。

朱校长心怀每一位老师,对教职员工的思想、工作、家庭问题,朱校长一一记挂在心,经常与教师交流沟通,或是茶余饭后不经意的一两句问候,或是特约教师谈心,领导与教师心相通,无隔陔。朱校长以他个人的人格的魅力和管理艺术,赢得了教师的尊重。老师们工作毫无怨言,感到心情舒畅,辛苦也值得。

朱校长身为一校之长,不但不摆架子,待人处事公正民主,宽厚仁和,而且关心教师,乐意为教师排忧解难。情系师生,乐于助人,是对朱校长的真实写照。对教师的困难疾苦,更是热情帮助,关怀备至。有一次,一位教师身患重病住院,朱校长不顾工作劳累亲自前往医院探望,问寒问暖,并多次安排学校行政人员、教师探望生病的老师,令生病的老师及其家人深受感动。不仅是本校教师病了,就是教师家属生病住院,朱校长也会安排学校行政人员去探望慰问。

朱校长深怀爱老之心,恪守敬老之德,力行孝老之举,以责任去体现孝道,从点滴小事做起,践行传统美德,为老人送温暖,为家庭谋和谐。在朱校长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中华儿女的优秀传统美德,孝敬老人、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积极乐观、勇担责任。他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篇11

小瑜同志,男,现年48岁,大专文化,是甘州区新乐小学的校长。在工作中,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多次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儿、为人夫、为人父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一、常怀一颗孝顺之心

朱校长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是在他的心里:父母亲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孝敬老人,赡养父母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良知不仅仅要埋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特别是自从朱校长的母亲因病去世后,父亲年龄越来越高,多种老年病等导致身体十分虚弱,需要人照顾,而其他儿女又不在身边,为了能够更好的照顾老人,他就把父亲接到了城里自己的家中。平时在家里,如果老人有不舒服,或有个头疼脑热时,他就及时请医生、买药、煎药等忙个不亦乐乎。为了排遣父亲的孤独感,一有时间,他就坐在父亲房间,陪老人看电视、聊天,精心关照父亲的饮食起居。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在3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朱校长硬是无怨无悔地实践着他的贤孝美德,成为一方楷模。

20xx年春天,正是风寒料峭的时候。一天下午,他发现老人的状态不正常,就赶紧联系车辆,把老人及时送到了医院。经过三天的抢救,才恢复了清醒的状态,又经过十多天的治疗,才出院回家休养。

在父亲住院期间,他与家人,寸步不离地守护在老人的床边,打针换药,擦洗身体,搀扶大小便,从没有嫌弃老人,从没有一句怨言,相反还经常安慰老人。多年来,老人多次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每次他都这样守护在老人的身边。

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他就对妻子、孩子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下班后的他,回到家就帮老人收拾房间,休息日陪着老人聊聊天,散散步。他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他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爱使得近90高龄的父亲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二、常怀一颗体贴之心

在忙于工作的同时,朱校长也不忘对家庭的照顾,利用休息时间陪伴妻子及家人出去逛街、买菜等,经常与家人沟通,让家人理解支持自己的工作。尊重、信任家人,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力求做到办每件事双方都心情舒畅、满意。

朱校长的妻子是某印刷厂的一名临时工,工资比较低,只有几百元,一套旧楼房一住就是十几年。他的妻子身体一直不是太好,经常性打针吃药。特别是在20xx年秋天,他的爱人病重住院期间,他一方面要照顾生病住院的妻子,另一方面还尽量不耽误学校的工作。医院里大家看到他在为做手术签字时那颤抖的手,都知道他承受的压力很大。

朱校长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到学校来看一看,或者打电话询问学校工作情况。朱校长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品质让他在学校领导班子及教职员工中间产生了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由于经常性生病,妻子自己都烦了,经常流露出不快的 情绪,但他总是安慰妻子,开导妻子,一点都不埋怨妻子。为了让妻子手术后高兴,心情舒畅,早日恢复健康,他每天给妻子端水送饭,为妻子梳头洗脚,多少个日日夜夜,怎一个累字了得!朱校长的爱妻事迹曾被学校的老师们传为佳话,说他是真正的模范丈夫。

三、常怀一颗慈爱之心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即使工作再忙,负担再重,他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他时常教育孩子学习要刻苦、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并在很多方面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身教胜于言教,在他的影响下,儿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小小年纪就充满了孝心、爱心、上进心。有好吃好喝的他总是先拿给长辈吃,坐公交车小小年纪遇到老人总是让出自己的座位,在学校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

20xx年,儿子由于高考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情绪十分低落。朱校长就耐心地开导他、鼓励他,他对儿子说: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条,只要你用心去追求,不断地学习、分析,不断地总结,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彼岸。他的一席话,使儿子从低落的谷底走了出来,并积极地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学习当中,20xx年顺利考入了中国矿业大学,如今已成长为一名有教养、有礼貌、讲文明、素质高的新时代优秀青年,得到广大邻里的一致好评。

朱校长他们兄弟三个,虽然现在都已成家,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他们始终坚持分家不分心,每当谁家有事或有困难的时候,总是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不论谁家遇到了困难,朱校长都积极主动的帮助解决。特别是在朱校长的大哥重病住院期间,朱校长多方联系医院检查、做手术,还垫付了部分医疗费用,给予了大哥无微不至的关怀。

四、常怀一颗关爱之心

小瑜同志一直把陶行知先生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自己教育生涯的航标。工作中,他恪守师德,为人师表,认真备课授课,用 真诚和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他把每个学生都看成自己的孩子。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每年朱校长都要带领全体师生为贫困失学儿童捐款捐物。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更是关心备至,从学习到生活,从思想到身体。哪个学生成绩下降了,哪个学生思想有波动了,他就立刻找来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0xx年,我校一年级的张亚婷同学在家中被大火烧伤后,需尽快进行二次手术,否则将危及生命。张亚婷同学的家长为筹集手术费用,掏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但仍无法凑齐高昂的医疗费用。正当家长为巨额手术费发愁时,朱校长带领全校师生为张亚婷同学捐款7000多元送到了学生家长的手中,缓解了家长的燃眉之急。

朱校长心怀每一位老师,对教职员工的思想、工作、家庭问题,朱校长一一记挂在心,经常与教师交流沟通,或是茶余饭后不经意的一两句问候,或是特约教师谈心,领导与教师心相通,无隔陔。朱校长以他个人的人格的魅力和管理艺术,赢得了教师的尊重。老师们工作毫无怨言,感到心情舒畅,辛苦也值得。

朱校长身为一校之长,不但不摆架子,待人处事公正民主,宽厚仁和,而且关心教师,乐意为教师排忧解难。情系师生,乐于助人,是对朱校长的真实写照。对教师的困难疾苦,更是热情帮助,关怀备至。有一次,一位教师身患重病住院,朱校长不顾工作劳累亲自前往医院探望,问寒问暖,并多次安排学校行政人员、教师探望生病的老师,令生病的老师及其家人深受感动。不仅是本校教师病了,就是教师家属生病住院,朱校长也会安排学校行政人员去探望慰问。

朱校长深怀爱老之心,恪守敬老之德,力行孝老之举,以责任去体现孝道,从点滴小事做起,践行传统美德,为老人送温暖,为家庭谋和谐。在朱校长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中华儿女的优秀传统美德,孝敬老人、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积极乐观、勇担责任。他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篇12

戚会娟,女,汉族,现在在康乐县政协办公室工作。是一位很平凡的人,普通党员,没有什么感人的事迹,也不是十分优秀,但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是坚定的,热情的。家中有体弱多病的公公婆婆和年幼的两个女儿,丈夫是公路养护工人,天天早出晚归,但这个平凡的家庭是幸福的。

风雨说来就来,在小女儿快一岁时,患糖尿病多年的公公脑血栓突发住院,丈夫晚上在医院陪护,白天上班,她得照顾蹒跚学步的孩子,还得完成单位的本职工作,一边是住院治疗的公公,洗衣做饭,一边是咿呀学语人孩子,忙里忙外,往往是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公公患糖尿病多年,肾脏、肝脏、心脏、眼睛都有了问题,每年总会住很多次医院,每一次她都跑上跑下,办手续、交费、送吃送喝,不停往返于医院、单位和家之间,既要料理家务照顾孩子,还不能耽误工作。公公第三次复发脑血栓时一病不起,去年去世,公公去世后,本来体弱多病的婆婆更是一蹶不振,健康状况一天不如一天,隔三差五住院治疗,她是一个很平凡的人,生活中所有劳累都让她很挫伤也很无助,有时候真的用筋疲力尽或者心力交瘁形容都不为过,但在家庭条件日趋窘迫时,她都能克服种种困难,按时完成单位交给她的本职工作,把婆婆当做亲生母亲去体贴,去对待。

她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一个平凡的职工、妻子、母亲和儿媳,乌鸦尚知反哺,羊羔知道跪乳,她只是做了她应该做的一切,只要我们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社会将会因为我们的努力而更加和谐美好。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篇13

XXX,女,汉族,出生于1971年4月。陇西县云田镇上大道村菜子川社农民。21年来,作为儿媳的XXX一直默默守护在婆婆身边,像亲生女儿一般给予婆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1995年10月,同村代家门社23岁的XXX与菜子川社老实憨厚的小伙周金泉结为夫妻。她心里一直坚守着“当一个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的信念,从嫁进周家那一天,XXX便把婆婆栾淑娥当做自己的亲妈一样。每天早晨给婆婆梳头、晚上打洗脚水。

一、夫妻和睦、孝敬公婆

XXX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与丈夫周金泉结婚以来,夫妻两人相互扶持,和睦相处,将自己家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其公公去世得早,丈夫又在外打工,她便担负起了照顾孩子和年迈婆婆的重担。婆婆一直以来身体不太好,生活不能自理,行动不便。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XXX悉心照料着婆婆,毫无怨言,无悔付出,为老人喂饭、梳头、擦洗……几年如一日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婆婆,她用无私的双手托起了婆婆的老年生活,她用自己善良的心照亮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二、兄弟团结、妯娌和睦

周金泉家兄弟四个,虽然都已分家过日子,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兄弟几人是分家不分心,每当家庭有事或困难的时候,总能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困难的办法。兄弟之间相互谦让、相互体谅,从不为鸡毛蒜皮的事计较,都本着以和为贵的态度对待对方,一家老小其乐融融。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兄弟之间、妯娌之间从不因一些锁碎的小事而破坏家庭和睦。XXX本着吃亏是福的心态,这样才能处理好兄弟之间、妯娌之间的关系。丈夫周金泉说:“这些年来,正是她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作法,使我门这个大家庭和睦幸福,让四邻羡慕,并且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

三、热心待人、邻里融洽

XXX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院子里,周围有好几户人家,这些年来,家里从未和邻里产生矛盾,大家都本着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的原则,一家有难、多家支援,把邻里关系处理的很不错。

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篇14

XXX,女,汉族,出生于1971年4月。陇西县云田镇上大道村菜子川社农民。21年来,作为儿媳的XXX一直默默守护在婆婆身边,像亲生女儿一般给予婆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1995年10月,同村代家门社23岁的XXX与菜子川社老实憨厚的小伙周金泉结为夫妻。她心里一直坚守着“当一个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的信念,从嫁进周家那一天,XXX便把婆婆栾淑娥当做自己的亲妈一样。每天早晨给婆婆梳头、晚上打洗脚水。

一、夫妻和睦、孝敬公婆

XXX是远近闻名的孝顺媳妇。与丈夫周金泉结婚以来,夫妻两人相互扶持,和睦相处,将自己家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其公公去世得早,丈夫又在外打工,她便担负起了照顾孩子和年迈婆婆的重担。婆婆一直以来身体不太好,生活不能自理,行动不便。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XXX悉心照料着婆婆,毫无怨言,无悔付出,为老人喂饭、梳头、擦洗……几年如一日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婆婆,她用无私的双手托起了婆婆的老年生活,她用自己善良的心照亮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二、兄弟团结、妯娌和睦

周金泉家兄弟四个,虽然都已分家过日子,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兄弟几人是分家不分心,每当家庭有事或困难的时候,总能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困难的办法。兄弟之间相互谦让、相互体谅,从不为鸡毛蒜皮的事计较,都本着以和为贵的态度对待对方,一家老小其乐融融。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兄弟之间、妯娌之间从不因一些锁碎的小事而破坏家庭和睦。XXX本着吃亏是福的心态,这样才能处理好兄弟之间、妯娌之间的关系。丈夫周金泉说:“这些年来,正是她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作法,使我门这个大家庭和睦幸福,让四邻羡慕,并且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

三、热心待人、邻里融洽

XXX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院子里,周围有好几户人家,这些年来,家里从未和邻里产生矛盾,大家都本着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的原则,一家有难、多家支援,把邻里关系处理的很不错。

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篇15

XXX,男,73岁,XXX镇XXX村,初中学历,退伍军人,共产党员。家有88岁老母亲,全家儿女、孙子17口大家庭。曾担任村副主任,村主任30余年。为集体贡献了青春。他是一名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老人。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论语·学而》中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说法,也有“父母在,不远行”的警句。人们对孝的含义有着深刻的理解,人间最真挚的爱是母爱,最无私的是母爱,最伟大的是母爱,最永恒的更是母爱。让父母丰衣足食过幸福晚年。“百善孝为先”,身体力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孝亲敬老精神,培养后代孝亲养老的优秀品德,为礼貌家庭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母亲张桂莲,得了眼病,看不见东西,他妻子身体也不太好,由他照顾老母亲的起居。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XXX夫妻俩用实际行动改写了这句话。他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总是把可口的饭菜送到母亲手上,和妻子一起帮助老母亲穿衣、洗漱、喂饭、按摩,十几年如一日,他和媳妇也曾经在院子里徘徊,在床上辗转反侧,害怕一大家子人会有什么闪失,想到今后的日子,他怀疑他也许撑不住这个家。但良心、责任在推着他,对老人的孝,对亲人的爱又使他一次次的坚定信心,挺直腰杆,黎明来临之时,又满面微笑的迎接着新的一天。每天都为老母亲重复做着繁琐而又必须做的护理。给予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用爱心温暖亲人,以言行诠释着新时代尊老爱亲的含义,谱写了一曲曲敬老爱亲的赞歌。现在XXX老母亲还幸福地生活着。十几年来,他不怕脏、不怕苦累,任劳任怨照顾着母亲,感人的事迹在三家店村及邻村广为传颂。

XXX没有闲的时候,总是急匆匆的,他除了担起家庭,还要忙地里的活计,毕竟一家人都还指望着他。但他对村里的大事小物很热心,谁家有红白事都要挪出时间去帮忙,他尊敬村里的老人、长辈,爱周围的兄弟子侄,尽管日子过得不算宽裕,繁重和家庭重担有时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但他始终微笑开朗,没有怒气,没的怨言,脸上写满天了满足,他不但是村乡四邻眼中的“孝星”,也是团结乡邻,睦邻和谐的典范,他用无言的爱和满心的孝来充实使自己的生活,去诠释人生的价值。凡是认识XXX的人都无不感受到来自心灵上的巨大震撼,都会被他孝老爱亲的精神所感动。

XXX17口大家庭,多年来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困难,但他艰苦奋斗、勤劳致富支撑着大家庭一步一步前行。尤其是他的家庭道德教育方面,以德治家的优良家风为目标,严格要求自己和家庭,树立榜样。在孝敬老人、夫妻互敬、齐心协力、处理家庭矛盾上都能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XXX说:“母亲赋予我生命,把我养大,现在他病了,我理应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好好照顾他,让他度过美好的晚年。我坚信,我们一大家人一起的日子是最值得珍惜的,为了一家子人的生活,我就是苦点、累点不算什么,孝老爱亲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XXX感悟的说道:人的一生可以错过很多东西,但万万不能错过回报父母恩情的机会,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们应该为老人的健康和幸福付出最大的努力和孝心。

他怀着一颗孝顺的心、一颗体贴的心、一颗关爱的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推荐访问: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1500字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1000字 好人榜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身边好人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小学生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农村妇女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美德少年孝老爱亲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3000字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2000字照顾有病的爷爷 孝老爱亲事迹材料范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