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解决蔬菜销售问题的方案
位置: 首页 >策划方案 > 文章内容

2023年解决蔬菜销售问题的方案

2022-11-16 14:06: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解决蔬菜销售问题的方案 如何利用电子商务解决蔬菜销售问题一、目前蔬菜销售存在的问题1.由于宏观调控不得力等原因,价格上涨过快,蔬菜市场出现了“两头叫、中间笑”的怪现象。近几年,我国的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解决蔬菜销售问题的方案 ,供大家参考。

解决蔬菜销售问题的方案

  如何利用电子商务解决蔬菜销售问题

  一、目前蔬菜销售存在的问题

  1.

  由于宏观调控不得力等原因,价格上涨过快,蔬菜市场出现了“两头叫、中间笑”的怪现象。

  近几年,我国的蔬菜市场出现了“两头叫、中间笑”的不合理状况,即菜农反映收益下降,消费者叫喊菜价太高,而从事中间经营的菜贩却得益颇丰。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流通环节太多.目前,蔬菜进入城市市场一般有这样两种形式:本地菜经过菜农—-批发市场——商贩—-居民,外地菜经过菜农——当地批发市场—-贩运户—-城市批发市场—-小贩——居民。这样,蔬菜的流通环节一般为三、四道,有的高达五、六道。流通环节过多,层层加码,必然造成价格滚雪球,使蔬菜零售价格居高不下。现在的问题是,各级官员已经认识到,城里人之所以难以吃到农民卖的菜,主要原因是从地头到市场的流通环节太多,但要改革这种状况又相当困难,比如许多农民无力把菜直接贩运进城,代表农民利益的流通中介组织又严重不足等。

  ②批零差价太大。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蔬菜的批零差价一般在80~100。广州市1993年因流通不畅,加上年景不好,产地价与广州市场菜价比超过1∶2,而从事中间经营的菜贩得利是菜农的2~3倍。批零差价太大造成菜价居高不下,流通搞不好,得益的仅仅是中间环节,进而出现“两头叫、中间笑”的不合理状况。

  ③部分不法商贩牟取暴利。

  这几年随着国营商业基本退出市场和宏观调控的乏力,一些不法商贩牟取暴利的现象非常严重.比如,有的囤积居奇、强买强卖,有的欺行霸市、哄抬价格.这些不法商贩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人为地抬高了市场价格。有专家估测,由于宏观调控乏力,不法商贩牟取暴利可使蔬菜零售价格20%~30%地提高。

  ④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使菜农种菜比较利益下降.近几年,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等原因,使农民种菜的社会平均成本明显提高.1992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3.7%,尽管1993年国家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实行了最高限价政策,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仍然大幅度上涨.中

  央统配化肥尿素的销售价格由1991年的每吨538元上涨到1992年662元,上涨了23%,尿素综合价由1992年的880元左右上升到1993年的1040元左右,上涨幅度达10%以上,地产小化肥碳铵价格也由1992年的300元上涨到1993年的340元。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必然加大农民的种菜成本。另外,来自保护地生产的蔬菜的成本也有提高。比如冬季生产蔬菜就要用大棚、温室和阳畦。而这些设施需要的塑料薄膜、燃料等涨价也厉害.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但蔬菜销售价格提高的利润又大部分落在了中间商的手里,必然导致农民种菜比较利益的低下。

  2.

  蔬菜种植地域偏僻,信息不对称

  蔬菜种植往往会出现跟风现象,农业生产周期长,蔬菜种植面积时多时少,很难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需求情况无法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变化快,造成生产与市场之间的供求矛盾。

  3。蔬菜销售渠道单一

  蔬菜市场,营销方式过于保守,习惯于等客上门.由于蔬菜种植周期短、储存难,蔬菜种植户在销售中处于被动位置,缺乏价格话语权。当蔬菜供过于求的时候,批发商压价收购,菜农损失很大;再就是受强对流天气影响,蔬菜产量或有减少。

  4.天气变化不定,导致蔬菜产量锐减和物流成本较高

  一场低温导致北方大葱主产区产量锐减,这似乎是今年大葱价格暴涨的主要原因。但我们依然能看到导致价格失衡的重要原因,那就是流通环节的层层加码。社科院近期发布的一项有关中国商贸流通服务业战略问题的前沿报告显示,目前商贸流通领域的公益性没有被重视,流通成本过高导致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报告称,流通成本在单位产品最终销售价格中所占的比重平均达到了50%至70%甚至更高,成为扩大内需、增进消费的新障碍。如果不消除流通环节税费过高的体制性问题,不解决运输成本高于生产成本的问题,则难以真正解决农产品价格过高的问题。

  5。网购新模式市民比较担忧

  目前,对于滞销蔬菜,一方面菜农“自寻出路”,一方面靠政府搭台找“外销"。而在形式上,不仅仅有传统的农超对接、农批对接,还出现了“网上对接"这种新模式,这种模式类似于网上购物,只是买卖对象换成了农产品。对此,一些市民担忧,蔬菜网上销售,如何保证安全和质量,且有些蔬菜不耐放,万一运输途

  中坏了怎么办?而在淘宝网上,尽管一些卖家标出了低价、品质好的大白菜销售,但几乎销售量都为“0",少人问津。

  二、解决上述问题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1。采取直销的方式

  我国的蔬菜直销可以采取如下形式:(1)在大中城市可以采取上海的做法,建立配送中心和运销公司实现间接直销;(2)大型企业、学校、饭店等直接与农村蔬菜合产合作社或销售合作社签订合同,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或直接向农民收购;(3)鼓励近郊菜农或远郊的蔬菜合作社或种菜大户进城设点或进住农贸市场;(4)城市蔬菜市场或连锁超市与农民或农民联合销售组织建立直接联系实现直接直销;(5)消费者组织消费合作社自行直接从产地进货.2.加强冷链物流建设

  据了解,很多蔬菜在物流配送中不用冷藏车。这样就导致了很多蔬菜腐败从而导致蔬菜的成本价格提高。对于一般的菜农来说,建立自己的冷库不大可能,造成了市场菜价不稳定,菜农收入水平也不稳定。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方案就是建立相应的农产品冷链配套,将过大的供给量通过冷库储存起来,慢慢释放到市场,调节市场的供需平衡。由政府主导合作社建立的蔬菜冷链这几年越发显出了优势,就像现在这个时节,冬菜缺乏,春菜还没成熟,合作社的蔬菜恒温库早在春节前就存满了蔬菜,现在出货,既保证了菜农的利益,也保证了市场的蔬菜供应。

  3.利用电子商务建立相关网站,在网上发布相关的供应商和需求商信息来满足信息的需求

  通过网站的设计,菜农可以把信息面向超市和社区,着力推“农超对接”、“农餐对接”、设立社区“直投菜柜”等10余种蔬菜零售终端新模式。从蔬菜源头增加“农超对接"的采购量,同时,在零售终端加大促销力度,实行菜价“平进平出”加速菜品销售。

  4。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使新鲜的蔬菜能减少物流成本顺利进入超市专区

  物美集团等12家超市联合发出倡议,希望超市企业建立蔬果“卖难”应急

  联合行动机制,积极维护蔬菜市场稳定和广大菜农切身利益.这12家超市承诺将加大农超对接直采力度,扩大“卖难”蔬菜采购量,推动平价销售,并在主力门店设立“卖难”蔬果销售专柜等措施。增加对接超市与农产品生产基地数量,加强日常对接、特色对接和精品对接,提高农超对接层次和水平.据悉,2011年计划对接的北京市和外埠农业生产基地增加10家以上,8家超市实现农产品农超对接,果蔬经营面积和销售额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5%左右。今年一季度本市8家连锁超市通过农超对接销售果蔬农产品达2.8万吨,增幅超过15%,销售额达3.8亿元,增幅超过10%.5。根据市场的需求预测,订制相关的蔬菜品种

  超市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来寻求合作者,通过签订合同来给超市种植特定的蔬菜品种,保证蔬菜的质量,实现规模化,通过发展订单农业,逐步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提高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的热情,自觉围绕市场转,以市场为先导,通过小群体联合,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促进农产品商品化、市场化,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

  6。完善农村融资担保体系

  担保基金可以采取中央财政投入、各级地方财政配套的方式,实施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完善担保金补充机制和考核体系。由农业发展银行提供农业小额建设贷款额度,鼓励商业银行和地方银行参与贷款业务。

  7.加强蔬果类农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

  针对“农超对接”的主要蔬菜品种,制定符合需要的国家标准,或者委托行业协会及主要企业制定行业推荐标准、示范品规等,提高“农超对接”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的标准化程度;提高超市标准筐、托盘等物流设备的标准化水平,提高物流操作的标准化水平;鼓励超市经营符合标准的自有蔬菜水果品牌。

  8.实现合同一体化与专业合作社的有机结合

  原料类蔬菜是指用作加工工业原料或经过加工才能上市的蔬菜。近几年,在山东的寿光县、河北的玉田、饶阳等地,出现了不少有国合商业牵头,采取贸工农一体化形式的经营蔬菜的经济实体,将流通与生产结合起来,产销之间的合作靠契约来维系保证,利益分享,风险共担,这种组织发挥了一定作用。

  由于我们中国的蔬菜生产大都由农户分散经营,缺乏大农场主,所以处于城

  市的商业公司和加工商与蔬菜生产者的结合还需要一个中介组织,这种中介组织就是上述的第三种形式,也是我国这几年大量涌现的蔬菜生产合作社或销售合作社.所以,我们中国蔬菜一体化组织的发展应是实现合同一体化与专业合作社的有机结合.


推荐访问:如何做好城市蔬菜产销工作 解决蔬菜销售问题的方案 蔬菜 解决 方案

猜你喜欢